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用一种含异已烷和5% ~25% 乙醇或异丙醇的溶剂从棉籽中浸出棉酚和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溶剂物系不仅有效地除去游离棉酚和总棉酚,而且浸出油与正已烷一样有效。分析由新溶剂物系生产的棉籽粕的氨基酸与正已烷生产的相似。该溶剂物系可能解决棉籽浸出棉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用一种含异已烷和5%-25%乙醇或异丙醇的溶剂从棉籽中浸出棉酚和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溶剂物系不仅有效地除去游离棉酚和总棉酚,而且浸出油与正已烷一样有效。分析由新溶剂物质生产的棉籽粕的氨基酸与正已烷生产的相似。  相似文献   

3.
武丽荣 《中国油脂》2005,30(12):24-24
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对棉籽坯片进行浸出,丙酮的浓度在10%~75%变化。正己烷中添加少量的丙酮溶剂即可以显著增加棉籽坯片中游离棉酚和总棉酚的萃取率。感官测试发现,用100%正己烷浸出的棉籽粕和体积比为90:10的正己烷一丙酮混合溶剂浸出的棉籽粕的气味没有差异。100%正己烷浸出棉籽坯片可以脱除约47%的游离棉酚,而正己烷一丙酮(90:10,V/V)混合溶剂可脱除超过80%的游离棉酚。  相似文献   

4.
浅谈棉籽膨化浸出及棉籽粕脱酚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云肖  王毓蓬 《中国油脂》2004,29(10):20-22
主要介绍了棉籽膨化浸出及棉籽粕脱酚生产工艺.棉籽膨化浸出包括棉籽预处理、挤压膨化和浸出3个工艺过程,通过此工艺生产棉籽油具有生产稳定性好、浸出油质量高、粕中残油少、溶耗低等特点,浸出后的棉籽粕再用甲醇萃取其中的棉酚,可以达到脱除棉酚的效果.棉籽粕脱酚后,使用价值得到提高,可作为饲料蛋白广泛应用于奶牛等养殖业中.  相似文献   

5.
棉籽仁胚混合溶剂浸出去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水溶液和工业己烷的混合物作溶剂,既从棉籽仁胚中浸出棉籽油,又降低粕中毒素“游离棉酚”的含量,使浸出棉籽粕达到饲用标准。详细叙述了棉籽仁胚混合溶剂浸出去毒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一种脱酚棉籽粕新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对工艺过程中各阶段产品的关键成分(粗蛋白质、游离棉酚、赖氨酸和蛋氨酸等)进行了测定。以脱壳棉仁为原料,经低温压榨和己烷浸出制得脱脂粕,再经甲醇浸出制得脱酚棉籽粕。结果表明,脱酚棉籽粕保留了大部分赖氨酸和蛋氨酸,而粗蛋白质和游离棉酚含量分别为50.15%和0.008 2%;棉仁低温压榨结合己烷及甲醇浸出工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优质脱酚棉籽粕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6):100-103
棉籽粕是一种高蛋白资源,但因含有棉酚,限制了棉籽粕的应用;棉籽粕中的棉籽糖也影响了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率。通过用溶剂浸提棉籽粕后再进行微生物发酵,不仅可以得到棉籽糖,还可以使发酵棉籽粕中棉酚含量大幅度降低。使用含1.4 mol/L柠檬酸的75%乙醇溶液浸提棉籽粕2 h,棉籽糖的浸出率达96.4%,纯化后棉籽糖纯度为91.3%;以提取棉籽糖后的棉籽粕为原料,进行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制备饲料,游离棉酚含量由初始的1 274.7 mg/kg下降至118 mg/kg,脱毒率达90.74%。  相似文献   

8.
含水丙酮浸出棉籽油及脱除棉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含水丙酮浸出预榨棉饼提油及去毒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出时间120min、丙酮含水10%、棉饼/溶剂=1∶1.1。在此条件下可使浸出棉籽粕中残留游离棉酚小于0.045%,粕中残油率低于1%。  相似文献   

9.
溶剂法浸出棉籽油和脱除棉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采用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浸出棉仁生坯(或饼),提取棉籽油并脱除棉籽粕中棉酚的工艺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杨天奎  汪学德 《中国油脂》1996,21(1):24-25,29
本研究针对实际需求,采用混合溶剂及新工艺对棉坯直接浸出,生产低棉酚、低蛋白变性,低残油的高质量粕,同时提供一种价格昂贵的副产品-粗棉酚;毛油颜色浅,易精炼;混合溶剂沸点低,回收容易,为棉籽浸出新工艺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孙亚森  韩文杰  杨伟国  王如南 《中国油脂》2023,48(11):96-99+111
为了降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通过实验室及生产线跟踪研究了溶剂萃取法脱酚工艺参数、脱酚方法(膨化预处理法、溶剂萃取法)、原料产地和储存时间对棉籽粕脱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生产中,在棉坯粉末度25%~28%、棉坯水分含量3.5%~4.5%、甲醇体积分数85%~90%、脱酚温度55℃左右、逆流萃取脱酚料液比(物料质量与新鲜甲醇溶剂体积比) 1∶(0.5~0.6)条件下,棉籽粕脱酚效果较好;溶剂萃取法脱酚效果优于膨化预处理法;对于棉籽原料产地,棉酚的脱除容易程度为北疆>南疆>河北,与棉籽的粗脂肪酸值大小正好相反;棉籽储存时间越长,棉酚越难以脱除。因此,选择新鲜、粗脂肪酸值低的棉籽原料,严格控制溶剂萃取脱酚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更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粕。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应大力推广棉籽脱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籽蛋白的营养特性及棉粕中棉酚的毒性及脱毒技术的发展,开发出了棉籽“一步法”混合溶剂脱毒工艺,该技术具有:①溶剂消耗低;②直接浸出避免了油脂制取过程中蛋白质的破坏;③脱毒与浸提同时进行,工艺缩短、成本降低;同时进行了棉籽蛋白替代豆粕的饲养效果分析及脱毒棉蛋白与普通棉籽粕效益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步法"脱酚棉籽蛋白生产技术的工艺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工艺过程和特点。将6号溶剂与醇类溶剂混合对棉仁进行浸出,同时萃取油脂和棉酚,得到脱酚棉籽蛋白。其成品棉籽蛋白残油低、棉酚含量低、蛋白含量高、产品质量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大川  阎杰 《中国油脂》1998,23(6):7-10
用丙酮/己烷/水非均混合溶剂浸出冷榨棉饼提油和脱酚的最佳工艺条件,调节生胚的水分使冷榨棉饼含水13%左右,丙酮/己烷/水非均相混合液剂配比为:50/50/6(VV/V)浸出温度47℃,溶剂/饼=5:1(ml/g)浸出时间150min,在此条件下可使棉籽粕中残留的游离棉酚〈0.045%,总棉酚〈.61%,残油率〈1.0%。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棉籽脱酚生产工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介绍了分步提油和萃取棉酚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解决了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设备和工艺问题.采用本工艺生产的脱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小于0.045%、残油小于1.5%、蛋白含量大于50%.  相似文献   

16.
利用棉酚甲醇浸出液提取棉酚的生产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锐 《中国油脂》2007,32(8):75-76
利用甲醇提取棉酚,可以使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降低到0.01%以下,达到安全食用标准,为棉籽蛋白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同时获得了游离棉酚含量为0.15%的甲醇浸出液,也为提取生产棉酚提供了条件。通过提取棉酚的生产实践,二苯胺棉酚的收率达到57%,棉酚的提取收率达到55%,棉酚含量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棉籽粕脱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林  孙居民 《食品科学》1999,20(11):29-30
采用热水,热碱,硫酸亚铁,米曲霉四种方法,对棉籽粕进行脱酚实验,结果热 法去酚效果最佳。通过正交试验,热碱法脱酚的最适条件为pH8-9,温度60℃,时间3h,最终棉籽蛋白液棉酚含量为12ppm,完全低于联合国咨询委员会规定的食用棉籽蛋白质中游离棉酚含量≤0.06%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脱酚处理对棉籽粕消化性的影响,采用甲醇脱酚处理获得不同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粕,比较了各棉籽粕的蛋白质体外消化性,并进一步以豆粕为对照,比较了市售高温脱酚棉籽粕、市售甲醇脱酚棉籽粕和自制脱酚棉籽粕的蛋白质体内外消化性差异,确定游离棉酚的含量与棉籽粕蛋白质消化性的平衡关系,明确脱酚处理对棉籽粕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高温棉籽粕进行甲醇处理可有效降低其游离棉酚含量(从大于1 000 mg/kg降至500 mg/kg以下),并提高其消化率(从70%升至80%),但并不是游离棉酚含量越低其蛋白质消化性最高。当自制脱酚棉籽粕的游离棉酚含量在689 mg/kg时,其体内外消化率均可达90%以上,而市售甲醇棉籽粕的游离棉酚仅为364 mg/kg,但体内外消化率为82.2%~85.4%。这说明适度的脱酚处理在降低游离棉酚的同时,也有利于蛋白质消化率的提升。由此建议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中,适度进行脱酚处理(约600~800 mg/kg),既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的安全性,更可以提升蛋白质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以棉籽为原料,在预榨浸出、一次浸出、膨化浸出、低温脱酚萃取不同生产工艺处理下的关键指标,如游离棉酚含量、能耗、棉粕色泽等。经研究分析,选择膨化浸出生产工艺制取高蛋白棉粕,经过清理、剥壳、仁壳分离、软化、轧胚、调质、膨化、冷却、浸出、蒸脱、研磨、筛分,最后得到蛋白含量高达50%~53%的棉粕。  相似文献   

20.
两种双液相溶剂浸出棉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醇-正己烷和乙醇-正己烷两种双液相溶剂浸出棉仁,比较两种双液相溶剂浸出棉仁时醇相中游离棉酚含量和稳定性,残渣中游离棉酚含量及提油量。结果表明:甲醇-正己烷和乙醇-正己烷溶剂浸出最佳温度分别为40℃和30℃;二者在溶剂比为3∶2时醇相中游离棉酚含量最高,溶剂比为2∶3时提油量最大;棉酚在甲醇相中的稳定性比乙醇相中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