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针对THJ-2双水箱液位系统,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其主调节器采用模糊PID控制,副调节器采用比例控制。并用组态软件MCGS实现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相比,模糊PID控制具有鲁棒性强和动态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T-S模型的PID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强  陈雪波 《控制工程》2003,10(Z2):90-92
针对普通PID调节器参数调节复杂,当被控系统性能发生变化时PID调节器的参数不能自适应地进行调整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akagi和Sugeno模糊控制模型的PID控制器.这种控制器将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它的前件采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将基于语言变量的专家经验转化为T-S模型的模糊规则,它的后件采用PID形式输出.通过对一个带有延时环节的一阶系统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常规PID以及普通模糊调节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20T/H工业锅炉主汽压回路参数寻优自适应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一个自适应PID调节器应用于工业锅炉燃烧系统控制的实例,为克服自适应 控制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了监控级专家控制.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优于常规PID调节器.  相似文献   

4.
针对3D激光扫描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以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技术为基础的转速调节器,最后利用MATLAB分别对模糊自整定PID与常规PID控制的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与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的调速系统相比,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的调速系统调速性能更好,抗干扰能力更强,更适合应用于3D激光扫描系统。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或者单一的模糊控制无法准确控制矿井通风系统风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PID调节器和Hopfield神经网络调节器对矿井通风机的转速、风门、风量进行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控制器对PID参数进行实时修正,并结合Hopfield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功能和反馈调节特性,实现矿井通风机风量的快速、稳定输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调节器和Hopfield神经网络调节器可以准确控制矿井通风机的转速和风量,实现通风系统的稳定输出。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飞机液压系统流量负载模拟,并推导出流量控制阀以及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常规PID控制难以协调鲁棒性和快速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自校正调节器与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流量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液位控制系统一直是过程控制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建立了实际数学模型,采用模糊理论完成了单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实验,系统采用模糊PID调节器代替传统PID ,克服了传统PID人工整定参数工作内容繁琐的缺点。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数字P ID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实现了P ID参数自整定,证明了模糊P ID调节器通过参数自整定能够有效地实现液位恒定控制。  相似文献   

8.
模糊PID调节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PID调节器对不确定控制对象不能有效地控制 ,提出了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技术 ,以克服传统PID调节器控制的不足 ,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模糊PID控制在工业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针对工业锅炉控制系统的特点.采用将常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常规PID调节器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推理思想,根据不同的E、EC对PID参数Kp、Kl、Kd进行自校正。对锅炉汽包液位的控制表明这种模糊PID控制器可明显提高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业过程控制中被控对象往往为非线性、时变系统,常规的PID控制对于这样的系统的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提出了模糊整定PID控制算法,并且在Matlab下利用S函数实现了模糊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并将该方法用于激光晶体生长系统的直径调节器中,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纯滞后、参数时变的激光晶体生长系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业过程中再热汽温等一类大迟延惯性时变对象,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对PID参数调节和优化,该方法将模糊技术与PID控制综合起来,实现了PID控制的智能化。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模糊PID控制器的优化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常规PID控制器,另一部分是在线模糊推理机构。在模糊推理机构中,引入了三个可调节因子Xp,Xj,和Xd,其作用是优化模糊推理结果,该模糊PID控制器用来控制智能人工腿中的一个直线电机,并已获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PID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策略之一,由于受到参数整定方法烦杂的困扰,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性能欠佳,对运行工作情况的适应性差。本设计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起来,构建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实现PID参数的最佳调整。该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既具有PID控制器高精度的优点,又具有模糊控制器快速、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模糊自适应算法和Smith预估补偿算法与常规PID控制器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策略。该方法充分利用了Smith预估控制算法对带时延系统的良好控制能力,同时利用模糊推理算法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进一步改善PID控制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智能控制器的网络控制系统克服了传统PID控制超调量大及常规Smith预估补偿过分依赖于被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缺陷,可以有效降低时延对系统性能的不利影响,使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模糊非线性PID控制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维输入一维输出的模糊映射关系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级联的方式,构成一个模糊非线性PID控制器以提高现有PID控制器的性能.一维模糊控制器无需选择与调整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采用五条规则,易于实现.数值仿真和误差泛函积分评价指标表明,所提出的模糊非线性PID控制器比现有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继电自整定实现模糊PID智能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提高控制器的智能化水平出发,文中提出了模糊PID自适应控制与继电自整定相结合构成PID双模智能控制器的方法。即用继电自整定法整定出PID控制的初始参数,然后切换到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完成模糊PID智能控制。将该算法应用于一温控系统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控制的锅炉汽包水位串级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中一个重要的热工控制系统,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对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采用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进行论证,之后分别用常规PID控制器和GENERAL模糊控制器,采用ITAE控制指标对该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最后,用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液压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解决手动调节控制精度低且闭环控制快速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开环模糊控制与闭环PID控制相结合的智能复合控制方法。首先,结合高空台液压加载试验特点和设备特性,利用真实试验数据基于最小二乘系统辨识搭建了系统的分段线性模型。其次,使用频域法设计参数调度的PID控制器,解决了手动调节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最后,结合试验操作人员提供的经验知识和历史试验数据结论搭建了模糊开环控制器,设计控制器选择模块和积分补偿模块,将模糊开环控制器与闭环PID控制器相结合形成智能复合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得出,智能复合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在精度上明显优于人工手动调节,在快速性上明显优于PID控制器,调节时间缩短了39%~87%。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广模糊控制器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利用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和调节模糊控制器的新型设计方法.通过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建立与PID控制之间的精确解析关系之后提出基于PID控制增益因子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算法,然后利用改进的变论域思想进一步优化模糊控制器设计参数.将其应用于暖通空调(HVAC)系统的节能控制中并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模糊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跟踪迅速、鲁棒性强等优越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李庆春  沈德耀 《控制工程》2011,18(4):623-626
通过对常规PID控制器的结构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二维PID模糊控制器,其结构形式简称为fuzzy PD+ fuzzy ID型.根据模糊规则的图解分析,提出fuzzy ID控制嚣的输入变量(偏差和偏差变化加速率)与输出变量之间的控制结构,并确定两控制器的模糊控制规则的相似性.通过对该PID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析,给出与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