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海河流域下垫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流域总体洪涝水明显减少,研究下垫面变化对平原排涝区的排涝模数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流域沥涝水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清河平原清南和清北地区及黑龙港平原各典型站的时段暴雨量、暴雨Cv值、洪量和洪峰的变化趋势,并对1980年前后的降雨径流关系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980年后各典型排涝区相同降雨条件下的产流量明显减小,因此对流域各典型排涝区的排涝模数进行修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海河干流排涝区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并调整海河干流排涝区雨水排放出路,解决海河干流排水的矛盾,并减轻海河干流排涝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海河干流对沿岸市郊区的排涝、中小洪水调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水文年鉴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天津市暴雨在海河干流沿岸市郊区的径流系数、径流量进行了估算,并对海河干流排沥原则、排沥计算及海河水位、蓄量的预测方法作了说明,为海河干流行洪排沥、防洪减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河亲水平台是天津市重要的景观工程,是海河干流综合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河道景观,减少汛期排涝水位漫过亲水平台的机遇,通过建立海河干流汇水区水文水力模型,对多种排涝调度方案进行比选,得出适当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海珠区河涌整治排涝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珠区河涌众多,大多数河涌淤积严重,现有河涌防洪排涝能力偏低。该文在现场调查、资料成果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海珠区的水文气象特征,对设计暴雨和河涌设计洪水进行了复核,根据方案比较、分析的需要,建立并采用海珠区河涌水系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对不同河涌整治方案的排涝状况进行计算、分析。研究显示,海珠区大多数河涌未完全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河涌连通与清淤是降低海珠区排涝水位、提高海珠区防洪排涝能力的有效措施,黄埔涌两端、赤岗涌和琶洲围外围建闸对改善琶洲围和共和围排涝状况、降低排涝水位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该地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应优先安排实施。  相似文献   

6.
张丙华  杨勇 《中国防汛抗旱》2011,21(6):40-42,52
回顾了2007年四湖流域上区防洪排涝调度过程,对2007年上区的暴雨仅为5年一遇频率,而长湖水位却超过设防水位达到32.74m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防洪排涝调度方案的论证、严格执行调度方案及解决水草阻水等方面提出了今后防洪排涝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海河干流河口淤积和沿河地沉严重,安全泄量由原设计的1200m^3/s降至不足250m^3/s,影响了城市和郊区的防洪和排涝安全,80年代末,开始制订治理规划,自1991年起对海河干流除工程段分批进行了治理,到目前已治理了39段共28.6km长,约占除式险段总长的60%,在规划与中做了以下工作;(1)确定海河干汉新的治理流量标准为800m^3/s,并拟定了其余400m^3/s的渲泄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7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13届全运会在天津举办。为了在全运会期间发生强降雨情况下,既能保障海河干流沿线主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排涝安全,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水循环和水景观要求,统筹海河现状控制性闸站基本情况,构建天津海河平原河网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不同量级降雨、不同控制方案、不同预降水位等工况下海河重要河段的水位变化,根据不同工况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关于天津海河闸站联合调度的研究建议,为主管部门制定调度预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排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不同标准和规范对城市治涝标准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北方城市雨水均通过排水管网排泄至承泄区,要求城市雨水管的设计规模应同时满足常遇暴雨和稀遇暴雨形成涝水的排除要求。目前,市政排涝设计中一般按常遇暴雨确定设计规模,缺乏对稀遇暴雨排除要求的分析,而造成城市内涝灾害的往往是稀遇暴雨。通过对银川市中心城区排涝规模的分析计算,找出地面涝水排除标准与雨水干管排水标准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规范确定其治涝标准。结果表明:区域地面排水标准与雨水管排水设计重现期及相应排水流量应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才能使城市雨水管满足常遇暴雨及时排除和稀遇暴雨在一定时间内排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市海河干流为例,通过计算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对海河现状行洪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河道行洪能力变化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影响,为确保天津市汛期防洪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津海河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海河干流重要断面、相应排污渠以及部分支流(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共29个监测断面的水样,对样品中的溶解性活性磷(SRP)、总溶解态磷(TDP)与总磷(TP)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海河干流各断面的TP质量浓度为0.4~3.5mg/L,已超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SRP质量浓度0.09~0.75 mg/L,TDP质量浓度0.24~1.42 mg/L;各排污渠(支流)TP质量浓度0.2~5.0 mg/L,SRP质量浓度0.01~3.63 mg/L,TDP质量浓度0.12~4.16 mg/L。排污渠(支流)多数断面的含磷量比相应干流的高。天津海河总磷以总溶解态磷为主要形态,这和海河悬浮颗粒物浓度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南 《海河水利》2012,(1):36-37,41
根据外环河系统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安排并调整外环河系统雨水排放出路,解决外环河排水的问题,并减轻海河干流排涝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对典型三角洲演变的影响--Ⅱ黄河和海河三角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印  程东升  刘成 《泥沙研究》2006,25(1):76-80,F0003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在近150年来淤积、泛滥、改道过程中建造起来的。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的演变产生着愈来愈强烈的影响。在这片新生的土地卜已经发展起了油田和现代化的新兴城市。由于水少沙多,人海河道单一但十分不稳定。过去150年里发生了11次较大的改道。为了开发油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河道的工程措施,这对于三角洲的演变和造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海河水系诸河流都变成了季节性河流,仅在发生大洪水时有径流人海。为了防洪开挖了十几个人海河口。分析证明河流自然维持的人海河口数目与水沙比成正比。由于海河人海河口数与水沙比不适应,潮流海浪将泥沙输入河口淤积。造成这些人工河口的严重萎缩。疏浚解决河口淤积问题只治标。在渤海湾诸河口修建长双导堤切断高含沙浑浊带,可以控制泥沙进入河口淤积,并且最终将渤海湾沿岸高含沙带变成陆地。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省海河流域骨干河流新建水库坝址、坝轴线及地形地质情况进行研究,选定具体溢洪道布置及设计方案,利用重力相似准则对溢洪道进行模型设计,确定模型比尺λL=40,进行泄流能力和消能防冲试验观测,通过对敞泄情况下库水位—泄量关系规律、水面线情况、水流流态及流速分布规律,控泄时水流情况,以及两种情况下消能防冲情况、起挑流量进行观测、记录、分析,为溢洪道的布置及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海河流域污染防治优先控制单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河北省污染物排放现状,结合全省海河流域7大水系污染状况、行政区划和地形地貌,对河北省海河流域进行控制区、控制单元的划分。对各个控制区污染物排放量和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中主要污染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进行变化趋势分析和综合筛选排序,确定子牙河平原控制区为优先控制区,区内的石家庄、邯郸、邢台和衡水等4个控制单元为优先控制单元。对各个优先控制单元内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山东海河流域骨干河流马颊河2009—2011年水质监测资料及污染调查评价中所取得的数据,通过构造改进的RAGA-PPC模型,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并将此模型应用于马颊河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调查断面选取从务庄闸到邓集共12个断面。河流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总氮和氨氮在整个河流中总体趋势是增长的,生化需氧量在下游区域的大道王闸到邓集几乎是直线上升;河流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会随着汛期和非汛期有些起伏,在汛期含量会有所增加;将选取进行综合评价的5个断面的权重值与标准值对比,其值均在0.22~0.15之间,马颊河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从研究区的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方面对马颊河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简析,为海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价及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天津城市河网滞缓流特点突出、水质变化与天然河流不同的特征,以海河、津河、卫津河、外环河4条重点河道为研究对象,应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1个重点河道断面2008年和2009年39周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道断面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时间上,各断面5—8月水质较其他时间更差,氨氮、总磷超标严重;空间上,呈现出从海河到津河、卫津河再到外环河水质逐步下降的特征;海河、津河、卫津河等河道氮磷类汇入是主要污染源,外环河则以有机物污染汇入为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8.
何勇  朱昊  邵勇  杭丹 《人民长江》2018,49(4):83-88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外江侧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明显,水流流态复杂,为保证河道堤防安全,避免在大流量引、排水时河道严重冲刷,危害临近建筑物,对闸下冲刷展开研究十分必要。以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界牌水利枢杻为例,构建1:50物理模型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若新开河被开挖至粉砂层,由于粉砂起动流速较小,极易被水流冲起造成河道严重冲刷;由于水流在软硬介质边缘处会产生漩涡,不停的淘刷坑底,使冲刷坑不断加深,所以在进行建筑物护底设计时,应全河段宽度范围内进行防护;根据感潮河段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的水动力特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主流路上冲刷较为严重的区域建筑物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脆弱性是评价水资源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动或人类开发利用影响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评价对于水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综合因素三方面给出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相关研究及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综合进行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以海河流域为例开展了实例研究,海河流域现状的水资源脆弱度为59.7,属于中度脆弱区;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经过人工水资源调控措施,海河流域2020年、2030年水资源脆弱度分别为58.64、58.63,证明水资源调控措施将会改善海河流域水资源条件。该方法对流域级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