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盖县李’果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低熟(硬度10.7 kg·cm-2、SSC 8.9%)、中熟(硬度7.6 kg·cm-2、SSC 9.2%)、高熟(硬度4.1 kg·cm-2、SSC 9.8%)3个采收成熟度‘盖县李’果实在低温[(0±0.5)℃,相对湿度80%~90%]环境下的贮藏品质变化和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低熟李果实果肉硬度、出汁率、可滴定酸(TA)含量和失重率均显著高于中熟和高熟果实(p0.05);高熟李果实p 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SSC/TA比值、乙烯释放速率和转色指数显著高于低熟和中熟果实(p0.05)。但是,高熟果实果肉的褐变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成熟度的果实(p0.05)。结果表明,低熟~中熟李果实适于10周左右的长期贮藏;中熟~高熟李果实适于8周左右中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2.
以黑宝石李(Fraiar)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钙(0.5%、1%、2% 和4%)处理对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减缓果实TA、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抑制了SSC 含量的升高,保证了较高硬度,抑制PPO 和POD 活性增加,保持较高SOD 活性,延长了贮藏时间,以1% CaCl2 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哈密瓜‘西周密25号’和‘伽师瓜’为试验材料,在常温下用清水洗净表面残留的泥土等杂质,自然晾干后放入(3±0.5)℃的冷库贮藏42 d。观察和测定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指数以及各项品质指标,探讨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表现特点及耐冷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哈密瓜果实均能在低温贮藏期间发生冷害症状,其中‘伽师瓜’的冷害较轻,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都明显升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略微上升,呼吸速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综合分析,‘伽师瓜’的耐冷性要优于‘西周密25号’。  相似文献   

4.
为综合评价湖南省柑橘主栽品种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该文从湖南省不同主产区分别采摘4个主栽柑橘品种‘宫川’温州蜜柑、‘辛女’椪柑、冰糖橙和‘纽荷尔’脐橙,分别贮藏于通风库和冷库中,对果实性状(大小、果形指数、色泽、种子数)、品质[出汁率、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维生素C(vitamin C,VC)和贮藏性(呼吸强度、发病率和失水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果实TA含量呈下降趋势,果实发病率和失水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TSS和VC含量有轻微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TA与发病率和失水率呈负相关。此外,低温更适合‘宫川’和‘辛女’果实的贮藏,但不适合冰糖橙和‘纽荷尔’长时间贮藏。研究结果将有助于4个主要柑橘品种的特性评价,并为柑橘产业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蜂糖李’和‘空心李’适宜采后贮藏温度,将两种李果实贮藏于0、2、4 ℃下进行外观及内在相关品质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有助于维持李果实较高硬度、减弱呼吸作用从而维持品质;其中‘蜂糖李’在4 ℃下可溶性固形物迅速积累且呼吸速率飙升,颜色由绿转黄后失去商品价值,而0、2 ℃较好的抑制‘蜂糖李’呼吸速率延缓营养物质的消耗,但2 ℃下果实失重明显且贮藏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0 ℃,0 ℃有利于李果实保持较好色泽并延迟硬度下降、抑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等;‘空心李’在贮藏过程中,三个温度均延缓果实硬度下降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为稳定,但0 ℃比2、4 ℃更好的维持果实硬度、减缓失重率、呼吸速率的上升、以及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积累,且0 ℃下果实色泽保持良好,而2、4 ℃贮藏后期果实丧失特有色泽。综上所述,0 ℃贮藏有利于维持‘蜂糖李’和‘空心李’外观及内在品质,从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不同气体成分对果实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宝石李的适宜气调贮藏条件为:O2体积分数≥2%,CO2体积分数≤5%。在此气体指标及0~1℃条件下,黑宝石李可贮藏3个月以上,出库时好果率在85%以上,腐烂率低于10%,果肉色泽、风味正常。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下降,果肉相对电导率不断升高,高氧和低二氧化碳处理加快了这些果实品质的变化,不同气体指标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脯氨酸代谢的变化,本实验以‘西周密25号’以及‘伽师瓜’哈密瓜为原料,经24 h预冷后放置在(3.0±0.5)℃的机械冷库中贮藏,每7 d取样一次,取6次,共计42 d。观察记录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症状,测定冷害指数、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伽师瓜’的冷害症状明显轻于‘西周密25号’,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脯氨酸含量、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Δ1-pyrrolidine-5-carboxylicacidsynthase,P5CS)活性、鸟氨酸转氨酶(ornithine transaminase,OAT)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其中‘伽师瓜’贮藏期间以上指标总体显著高于‘西周密25号’,脯氨酸脱氢酶(proline dehydrogenase,ProDH)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说明在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受到低温胁迫时,均能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以及脯氨酸合成关键酶P5CS、OAT活性,降低脯氨酸降解关键酶ProDH活性,抵御外界低温环境带来的伤害。经代谢组学研究发现,随着果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成熟度‘红香酥’梨果实低温贮藏及货架期品质的差异。[方法]基于IAD值将‘红香酥’梨果实成熟度分为3个等级(低、中、高),果实置于(0±0.5)℃条件下冷藏210、300 d 后在(20 ±1)℃货架下放置7 d时,比较冷藏及常温货架条件下,低(1.30~1.63)、中(0.98~1.30)、高成熟度(0.65~0.98)‘红香酥’梨果实的果皮色差(L值和ho)、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固酸比、感官分值、黑心指数和腐烂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各成熟度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感官分值下降;固酸比、黑心指数、腐烂率升高。低成熟度果实色度角(ho)降低,L值和SSC升高;中成熟度果实色度角(ho)降低,SSC升高;高成熟度果实SSC降低。高成熟度果实SSC、固酸比、果心褐变指数显著高于中、低成熟度,可滴定酸含量、果皮ho显著低于中、低成熟度,3个成熟度果实硬度无显著差异,低、中成熟度果实黑心指数间无差异,但显著低于高成熟度。至冷藏300 d后货架7 d时,低、中成熟度果实较高成熟度果实,果心褐变指数低19.83%、23.67%,固酸比低5.48%、30.62%。中成熟度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低、高成熟度果实63.66%、57.14%,但低、高成熟度间无差异。[结论]采摘成熟度对‘红香酥’梨贮藏效果的影响较大,低成熟度果实适合中期贮藏,中成熟度果实更适合长期贮藏,高成熟度果实适合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六成熟和八成熟)、不同品种(‘红贵妃’、‘台农1号’和‘金煌’)的芒果果实对1-MCP处理的反应。结果表明:1)在同一采收成熟度下,3个芒果品种对1-MCP处理的反应不同,在贮藏同一时间,‘台农’果实的贮藏品质及生理变化最快,表现为较高的病情指数、色度a~*、TSS、SOD、POD和LOX活性,以及较低的果实硬度,其次是‘金煌’品种,‘红贵妃’果实成熟衰老的速度最慢;2)对于同一品种不同采收成熟度,低成熟度的果实比高成熟度的果实具有较低的病情指数、色度a~*和较高的果实硬度、SOD、POD和LOX活性,而细胞膜透性差异不显著;3)1-MCP处理后,完熟时六成熟‘台农’果实的含糖量略低于八成熟果实,但TSS含量差异不大,而‘红贵妃’和‘金煌’芒果,八成熟果实的TSS含量明显高于六成熟果实。说明3个芒果品种中,‘台农’果实对1-MCP处理的保鲜反应最差,‘红贵妃’和‘金煌’果实对1-MCP处理的保鲜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刘玉莲  靳兰  毛娟  陈佰鸿 《食品科学》2016,37(10):158-16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新红星’和‘长富2号’苹果果实不同贮藏期间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新红星’和‘长富2号’成熟果实中分别检测出50、49种挥发性成分,共有的香气成分38种,其中30种为酯类物质,乙酸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香气物质总量的70.81%和52.60%,对成熟期苹果果实香气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常温(15~25℃)贮藏过程中,‘新红星’和‘长富2号’果实中酯类物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贮藏20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占2个品种香气物质总量的97.94%和95.83%。贮藏期间乙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上升幅度较大,对‘新红星’和‘长富2号’苹果贮藏期间特有香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选择‘京沧1号’枣果实适宜长期贮藏的采收成熟度,以不同成熟度(初红、半红、全红)‘京沧1号’枣为试材,对比其果实品质特性,探究在(0±1)℃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可滴定酸外,不同采收成熟度‘京沧1号’枣各项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均不断下降。贮藏期末,果实硬度、抗坏血酸含量、总酚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表现为初红>半红>全红;失重率为初红>全红>半红;横纵径减失率、L*值、固酸比为半红>全红>初红;a*值、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类黄酮含量为全红>半红>初红。除此之外,全红果实在贮藏14 d后出现软化、酒化现象,商品性下降,而初红果实却能够保持良好贮藏性和商品性。综上所述,选择初红期成熟度的‘京沧1号’枣用于长期贮藏销售可以保持较好的外观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郭丹  韩英群  郝义 《食品科学》2016,37(22):289-294
研究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生理变化,探讨不同优质苹果品种的贮藏特性。以‘岳帅’、‘望山红’、‘岳阳红’、‘秋富红’苹果为试验试材,在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果实质量损失率、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果实生理品质指标变化与贮藏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岳帅’苹果呼吸强度及酶活性较低,但呼吸高峰出现早,贮藏84 d后果实品质劣变迅速;‘岳阳红’苹果呼吸强度和酶活性较低,贮藏期间果实品质、风味保持最好;‘望山红’和‘秋富红’苹果呼吸高峰出现最晚,果实品质保持较好。通过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比较得出:‘岳帅’贮藏期较短,不宜超过84 d;‘岳阳红’、‘望山红’和‘秋富红’苹果适宜长期贮藏,其中‘岳阳红’苹果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及营养成分损失最少,贮藏期可达180 d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黑宝石’李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采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法提取绿熟期、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黑宝石’李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到49种,主要有醇类、醛类、酯类、内酯类、酮类、酸类、酚类,还有少量的烃类和胺类化合物。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味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差异较大。醇类主要包括以C6醇类为主的脂肪醇、甾醇以及芳香醇,C6醇类的含量在绿熟期最高,随着果实成熟逐渐降低;甾醇中22,23-二氢-豆甾醇的含量最大,并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醛类物质在‘黑宝石’李果实中含量最高(29.16%),主要包括C6醛类和芳香醛类,前者的变化同C6醇类;芳香醛类苯甲醛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商熟期达到最高(0.40%),到完熟期又下降至0.29%。酯类和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有乙酸酯和γ-十二内酯,它们到商熟期或完熟期才检测出,含量低于1%。除2,3-二氢-香豆酮和十六酸外,酮类化合物(7种)和酸类化合物(3种)只在完熟期出现。酚类化合物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二叔丁基对甲酚,其相对含量绿熟期最高,完熟期最低。3-羟基-2-丁酮、苯甲醛、十六酸、反式-肉桂酸、乙酸丁酯、乙酸己酯、γ-十二内酯、22,23-二氢-豆甾醇等成分的相对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初步推断是黑宝石李的主要香气成分,对其香气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贮藏温度对气调包装‘贵研尖椒1号’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探索该品种适宜的贮藏温度。以‘贵研尖椒1号’为研究对象,分别于5、10、15℃和常温(2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青椒果实的品质指标。低温处理能有效抑制青椒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转红指数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抑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保持果面色泽及果实形态。但青椒在5℃下贮藏,表面易出现绿色发暗、水渍状斑点等冷害,且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青椒的冷害指数和腐烂率增加、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异常性增高。对9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4~21 d是不同温度青椒贮藏的品质劣变点,PC1可以很好地将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与其他指标分开。综上所述,在5、10℃和15℃贮藏条件中,以10℃低温结合气调包装贮藏青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温度下采后1- 甲基环丙烯(1-MCP)、水杨酸(SA)及二者复合处理对“安哥诺”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 及其与SA 的复合均可延缓李果实20℃与0℃贮藏及货架时期的硬度下降;而不同处理对李果实色度、可溶性固形物(SSC)、pH 值及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效果受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影响比较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硬度及色泽可显著区分李果实0、20℃贮藏以及货架期的品质;20℃贮藏时,1-MCP、SA 与1-MCP+SA处理对李果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SSC,对李果实色泽比的影响在贮藏18d 后也较为显著;0℃贮藏104d时,各处理对李果实SSC 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可知,1-MCP 提高0℃贮藏及货架期期间李果实的综合品质,1-MCP+SA 则显著延缓了20℃贮藏及货架期期间李果实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不同温度(4、10℃和常温)、不同浓度1-MCP(0.5μL/L、0.75μL/L和1.0μL/L)和不同薄膜(PE膜、PVC膜、微孔薄膜)包装青脆李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4℃条件下青脆李果实贮藏期从常温下的3-5d延长至16d左右,延长贮藏时间约10d,其中好果率大于90%,并有效保持青脆李果实硬度,抑制SSC、TA、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0.75μL/L 1-MCP处理后的青脆李于4℃条件下贮藏期可达到25d,好果率大于90%,有利于抑制果实硬度和SSC含量的下降,有效维持青脆李果实糖酸含量;PE膜包装有利于抑制果实硬度、SSC的下降,微孔膜有利于抑制TA含量的下降,PVC膜能保持果实较高可溶性糖含量。4℃、0.75μL/L 1-MCP和薄膜包装分别为最适合于青脆李贮藏保鲜的单因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黑布朗李分别经PE、PVC和微孔膜包装后在0℃贮藏,以无包装为对照,研究不同材料包装对冷藏及货架期(25℃)黑布朗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可以显著(p0.05)降低果实失重率,对果实贮藏期品质具有良好的影响;PVC包装能显著地降低包装内O_2体积分数(p0.05),提高CO_2体积分数,并能够有效地延缓货架期李果实硬度下降,维持较高的SSC;PE包装的李果实软化缓慢,与其他组果实相比转色指数最高。PE、PVC和微孔膜包装均能有效地抑制贮藏过程中李果实乙烯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8.
研究15个品种桃果实在0℃贮藏期和20℃、3d货架期下硬度、出汁率、电导率、乙烯释放量、果肉褐变指标的变化以及感官评价情况,探讨不同品种桃果实在低温下以及货架期冷害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温下贮藏,不同品种桃果实硬度、出汁率、电导率变化差异较大;油桃75号、金童7号、瑞蟠4号、京玉和华玉品种桃果实在贮藏期间果实果肉不褐变,其他品种桃果实在30d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褐变,绿化9号在贮藏初期就出现褐变现象;20℃、3d货架期后,除油桃75号和金童7号,其他品种桃果实都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硬度反弹现象;不同品种桃果实出汁率和组织相对电导率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出现乙烯释放高峰的时间也不同;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褐变严重。由此可见,不同品种桃果实对低温的敏感性不同,在货架期冷害表现差异较大。油桃75号、金童7号对低温的敏感性最低;大久保、瑞蟠3号、瑞蟠4号、晚24号、京玉、华玉、京艳和艳丰对低温较敏感;大东、绿化9号、高峰、碧霞、中华寿桃对低温最敏感,极易发生冷害。  相似文献   

19.
以‘美乐’‘马瑟兰’‘西拉’‘黑比诺’为试材,调查倾斜式单干水平蔓(SS)与倾斜式单干双水平蔓(SD)树形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产量、基础理化指标、酚类物质以及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SS树形,SD树形可显著提高4个葡萄品种的果实产量,可显著提高‘黑比诺’果实糖类物质含量,提高‘美乐’‘马瑟兰’总酚、类黄酮、黄烷三醇、单宁、总花色苷等物质总含量以及‘美乐’‘黑比诺’香气物质含量;可显著降低‘美乐’‘马瑟兰’‘西拉’糖类物质含量,‘西拉’‘黑比诺’总酚、类黄酮、黄烷三醇、单宁、总花色苷等物质总含量以及‘马瑟兰’‘西拉’香气物质含量。以上结果表明,两种树形对不同葡萄品种的基础理化指标、酚类物质以及香气物质影响不一,糖酸、酚类物质以及香气物质含量不仅受树形影响,还与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湖北省不同蓝莓品种的果汁加工品质特征及抗氧化活性,以‘杰兔’、‘布里吉塔’、‘莱格西’、‘奥尼尔’、‘密斯蒂’、‘北陆’和‘蓝雨’7个蓝莓品种的新鲜果实为材料,测定其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蓝莓的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蓝莓品种间的品质特性差异较大,‘杰兔’的果实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密斯蒂’、‘奥尼尔’和‘莱格西’果实大小中等,酸甜比例适中,比较适合鲜食。‘布里吉塔’果实非常大,水分含量较高,出汁率也高,但pH非常低,比较适合于果汁加工。‘北陆’和‘蓝雨’的果实小,果胶含量较高。‘杰兔’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蓝莓品种,而‘布里吉塔’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最低,并且与总花色苷、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