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辉  宋居易  刘蕾  李平兰 《食品科学》2014,35(23):129-133
为得到高纯度双歧杆菌RH胞外多糖,并探讨其抗凝血功效,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提取工艺。优化最佳酶解条件为:蛋白酶添加量2 g/L,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质量比例为1∶2,在pH 7.5的条件下酶解120 min。再经凝胶Sepharose CL-6B柱层析纯化,得到胞外多糖纯品。利用凝胶色谱结合多角度激光散射仪测得该胞外多糖分子质量为5.946×104 D。进一步对其抗凝血活性进行评价,不同质量浓度胞外多糖可以显著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纯化后胞外多糖纯度可以达到97%以上,纯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凝血活性,主要参与内源凝血途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酶法制备椰子油基结构油脂的最佳工艺及产物的相关指标。首先通过对比确定了酰基供体和酶的种类;其次,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反应温度、时间、底物比和酶添加量对酰基供体插入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探讨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酶法制备椰子油基结构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8 h、底物比4:1、酶添加量8%,其中时间与酶添加量对插入率影响极显著。在此条件下,酰基供体的插入率可达11.43%,得到的产物无色、透明,具有椰子特有的香气。同时对原料及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关理化、感官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超声辅助提取对大枣粗多糖体外抗凝血活性及得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提高大枣粗多糖得率的同时保持其抗凝血活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大枣粗多糖;设计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讨温度、pH值、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料液比对大枣粗多糖体外抗凝血活性和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是:超声温度69℃,pH 7.15,超声功率80 W,料液比为1∶10(g/mL),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大枣多糖既能保持良好的体外抗凝血活性,又具有较高的得率。  相似文献   

4.
对甜玉米芯多糖进行提取并纯化,并对其抗凝血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水提法提取甜玉米芯多糖,三氯乙酸、酶及Sevag-酶法脱除蛋白,双氧水和树脂法进行脱色研究,多糖醇沉分级后进行体内外抗凝血研究。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甜玉米芯多糖得率为16.7%,Sevag-酶法脱蛋白效果最好,蛋白脱除率为84.94%,多糖保留率为70.74%。D301R阴离子大孔树脂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为46.17%,多糖保留率为99.23%。甜玉米芯醇沉分级后多糖对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组分均可以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p0.05),但对凝血酶原时间(PT)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SCP-80抗凝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固定化脂肪酶TLIM催化单油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oleate,GMO)制备1,3-甘油二酯(sn-1,3-diacylglyerol,sn-1,3-DAG)。比较了游离脂肪酸(共轭亚油酸)和脂肪酸乙酯(共轭亚油酸乙酯)两种不同类型酰基供体、反应时间、底物物质的量比对酰基迁移和sn-1,3-DAG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判定及分析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采用20%(质量分数)脂肪酶TLIM、底物物质的量比(共轭亚油酸乙酯和GMO)3∶1、在50?℃的220 r/min水浴摇床中反应2 h,最后得到sn-1,3-DAG转化率为65%。本研究利用GMO而不是常规的甘油或者甘油三酯来制备sn-1,3-DAG,并比较了不同酰基供体对酰基迁移和sn-1,3-DAG转化率的影响,旨在为脂肪酶催化法制备功能性sn-1,3-DAG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酸性黑木耳多糖协同抗凝血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酸性黑木耳多糖(Ac-AAP)与其他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协同作用,选用茶多糖(TP)、红枣多糖(JP)、海藻多糖(SP)三种多糖与Ac-AAP分别组合,以纤维蛋白原(FIB)转化为纤维蛋白抑制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为考察指标,结合Chou-Talalay联合指数(CI),确定Ac-AAP与三种多糖协同抗凝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Ac-AAP:SP(1+2)的协同抗凝血效果最强(p0.05),联合指数CI达到0.63175。抗凝血综合评价显示,统一多糖浓度至2.0 mg/m L,Ac-AAP:SP(1+2)各项抗凝血指标均优于其它多糖(p0.05),其中FIB转化为纤维蛋白抑制率为91.06±0.79%,血浆的APTT值为95.47±0.61 s,TT值为62.24±0.53 s,但其对血浆PT值与阴性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多糖-乳清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晓彦  李春  张微  刘宁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9):232-235
蛋白质和多糖在控制条件下通过美拉德反应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共价复合,能显示更优越的性能。采用黑木耳多糖作为糖基供体,用糖基化的手段与牛乳中乳清蛋白结合形成木耳多糖-乳清蛋白复合物,并在现有的条件下探索不同质量比与不同反应时间对糖基化进程的影响,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复合物中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清蛋白与黑木耳多糖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24h,是糖基化反应最佳条件并且能有效减低乳清蛋白抗原性,其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降低率为75.7%,α-乳白蛋白抗原性降低率为25%。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2):219-223
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对黑木耳超声波提取优化,经过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对多糖组分抗凝血活性的初步研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为70 k Hz、料液比为1∶30(g∶m L)、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温度为70℃,黑木耳粗多糖得率为6.15%。粗多糖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 Sepharose CL-6B分级纯化得4个组分AAP-1、AAP-2、AAP-3、AAP-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初步表明,黑木耳多糖组分AAP-2、AAP-3具有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初步纯化工艺对碱提红枣多糖体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对红枣进行碱法提取,采用乙醇分步沉淀、脱蛋白、脱色初步纯化方法得到红枣多糖,研究各方法对红枣多糖血浆凝血指标APTT的影响。结果表明:提纯化工艺对红枣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具有一定影响。碱提多糖抗凝血活性与多糖质量浓度呈显著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971+11.305x,相关系数为0.934。纯化过程中,乙醇分步沉淀后多糖抗凝活性与多糖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60%~80%乙醇体积分数区间沉淀多糖抗凝血活性最强,其APTT值较阴性对照延长2.95倍;Sevage脱蛋白组APTT值较对照组延长1.32倍;活性炭脱色组APTT值较对照组延长0.67倍。  相似文献   

10.
豆梨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豆梨多糖提取的技术方法和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样品采用恒温水浴浸提法提取,用醇沉法得到多糖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后,采用苯酚-硫酸法,在波长490nm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标准品为对照品,计算豆梨多糖的提取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多糖提取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3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豆梨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h。此条件下得到的多糖提取率最高,平均产率为3.04%。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含量,硬脂酸指数和酰基位移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乙酯与棕榈酸乙酯物质的量比1.3∶1、酰基供体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2∶1、加酶量2.7%(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在该条件下产物甘三酯中POP、POS、SOS的含量分别为14.55%、48.87%、25.17%,硬脂酸指数为0.56,酰基位移率为7.35%。产物的目标甘三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与可可脂相近,可作为可可脂替代品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提醇沉提取工艺,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王不留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酶解-苯酚-硫酸法。结果表明,王不留行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h,水料比10∶1(mL/g),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优化条件下的多糖提取率为29.32%。王不留行经清炒炮制后,多糖提取率降为22.1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辅助技术从米糠中提取米糠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料液比、微波功率、水提时间、水提温度对米糠多糖得率的影响,得出了米糠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并通过微滤膜技术进一步纯化米糠多糖。结果表明:米糠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2、微波功率500 W、水提时间90min、水提温度60℃。经过微滤膜纯化后,米糠多糖纯度为83.3%。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油茶籽粕中提取茶籽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茶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比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聚酰胺法、酶法脱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茶籽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茶籽多糖得率为30.31%;采用碱性蛋白酶酶法脱蛋白效果最佳,其蛋白质脱除率为74.38%,茶籽多糖保留率为75.40%。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选烤烟多糖硫酸化修饰的最佳条件,提高烤烟多糖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烟叶多糖,并通过氯磺酸-吡啶法对其进行了硫酸化修饰;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硫酸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和邻二氮菲法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①硫酸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磺酸与吡啶的体积比l:6,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80℃。在此条件下多糖硫酸酯的硫酸基质量分数为20.03%,取代度为2.587。②烤烟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母乳脂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步法来实现。本实验以熔点为52℃的棕榈硬酯为酰基受体、食品级油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制备OPO。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0,反应温度56℃,酶添加量10%,加水量1%,反应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OPO产品中,sn-2位棕榈酸占总棕榈酸的含量为57.73%,OPO含量为45.23%,PPP的含量为3.86%。  相似文献   

17.
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凝血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茶多糖不同组分对抗凝血活性的影响,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对茶多糖进行提取,经聚酰胺柱脱色、脱蛋白,采用离子交换柱DEAE Sepharose CL-6B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分子量,并对多糖组分抗凝血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酰胺法脱色、脱蛋白效果较好,脱色率、蛋白去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75.1%、91.2%和79.2%;经纯化后得到4个组分,分别为TPS-1、TPS-2、TPS-3和TPS-4;HPGPC法测定TPS-1、TPS-2和TPS-3分子量分别为20760、24230和250643,为均一多糖,TPS-4含两个组分,其分子量分别为689 113和4 150,为非均一多糖。体外抗凝血实验显示TPS-4能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说明是通过内源性途径来影响凝血的。  相似文献   

18.
花生非淀粉多糖的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冷榨花生粕为原料,采用高温热水提取花生多糖(PPS)。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解法去除花生粗多糖中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对花生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耐高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除淀粉后的花生多糖纯度明显提高;DEAE-52柱层析主要得到中性多糖PPS-1和酸性多糖PPS-2,其含量分别为17.79%和66.93%;紫外扫描结果显示PPS-1和PPS-2均不含核酸,PPS-1含有少量的蛋白。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优化浙贝母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定浙贝母中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及鉴定方法,为浙贝母的深入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水提醇沉法从浙贝母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50,在此条件下进过3次提取所得浙贝母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7.43%.纯化后浙贝母多糖平均收率为5.97%....  相似文献   

20.
以预处理后的玉米淀粉和三脂肪酸甘油酯为底物,利用微波辐射脂肪酶催化底物直接进行酯交换合成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通过计算产物取代度确定反应的脂肪酶和酰基供体分别为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Novozym435,N435)和三油酸甘油酯(triolein,GTO),并构建微波辅助脂肪酶催化无溶剂反应体系。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淀粉用量2 g;GTO用量20 g;酶用量为预处理淀粉质量的5%;温度60℃;时间2h,最佳条件下的反应的取代度为0.034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