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600MW亚临界汽包炉炉水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某电厂600 MW亚临界汽包炉饱和蒸汽钠含量,以预防汽轮机积盐,将该锅炉炉水处理方式由常规磷酸盐处理方式(PT)转换为平衡磷酸盐处理方式(EPT)。试验结果表明:该锅炉炉水EPT工况磷酸盐平衡点为0.45~0.55 mg/L,控制炉水电导率小于10μS/cm、用NaOH调整炉水pH 9.30~9.50、炉水钠小于1 000μg/L、饱和蒸汽携带系数(以钠计)小于0.1%,可保证该机组额定工况运行时饱和蒸汽钠小于3.0×10-6 g/kg,达到水汽质量标准要求的期望控制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归纳因锅炉化学水工况选取不当而造成事故情况,确定了一些常见锅炉机组的最适化学水工况:对于机组功率在0~200MW范围内、主蒸汽压力≤15.7MPa(超高压范围)的汽包锅炉,建议采取平衡磷酸盐处理(equilibrium phosphate treatment,EPT);对于机组功率在200~600MW(不含200MW)范围内的亚临界直流炉,建议采取给水加氧处理(oxygenated treatment,OT);对于机组功率在600~1000MW(不含600MW)范围内的超临界以及超超临界直流炉,建议采取给水加氧处理(OT).  相似文献   

3.
汪岚  张海燕 《广州化工》2011,39(20):102-105
简述了影响高参数汽包炉蒸汽品质的因素,着重介绍了国华宁海电厂#3机600 MW机组从投运至今蒸汽品质优化控制过程及方法,为同类型机组蒸汽品质的控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某600MW亚临界强制循环汽包炉,在酸洗期间炉水循环泵需返厂检修无法参与清洗,为了保证化学清洗流速,对清洗管道、清洗泵的选择及清洗管线的布置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保证清洗期间清洗流速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5.
某330 MW机组炉水氢电导率偏高,导致锅炉排污量大,造成水汽损失和热量损失,影响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通过对机组的水汽品质和水处理药品进行检测分析,发现水汽系统加药用的氨水质量不合格,其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明显超标。此质量不合格氨水进入系统导致炉水氢电导率偏高,更换质量合格的氨水后炉水水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徐明成 《乙烯工业》2002,14(2):59-62
通过协调pH-磷酸盐加药方法在炉水处理中应用,提高炉水及蒸汽品质,减少炉管和用汽设备的结垢。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计羟基乙酸复合酸在国内某电厂600MW超临界直流炉化学清洗工程中的实施方案,详细介绍了羟基乙酸复合酸清洗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在该电厂的系统设计和工艺实施的清洗效果,探讨羟基乙酸复合酸清洗工艺在600MW超临界直流炉化学清洗中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自备电厂高有机物水处理条件下,为保证热力系统汽水品质和设备安全运行,通过炉水磷酸盐加氢氧化钠处理方式,大大缩短了锅炉点火期间汽水品质合格时间,并且确保了锅炉正常运行时蒸汽氢电导率和炉水pH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盐酸清洗亚临界强制循环汽包炉的清洗系统设计、工艺改进及实际清洗过程,归水冷壁管采用改进后的清洗系统和清洗工艺,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清洗后的水冷壁管及汽包内壁呈银灰色,无镀铜、二次锈、晶粒析出及附着物,用滤纸擦不出污物,并形成致密性保护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宝鸡热电厂330 MW亚临界机组锅炉盐酸化学清洗的清洗范围、清洗工艺、控制参数和清洗效果等,分析和讨论了盐酸清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对600 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实施了给水弱氧化处理。对高压给水进行微氧精准控制,使省煤器入口溶氧在10~20μg/L,并进行效果评估。在机组2个大修周期内,分别采用全挥发处理AVT(R)和弱氧化处理(WOT)2种工况,对比了水冷壁、省煤器的结垢速率和汽轮机叶片的积盐速率,结果表明:采用给水WOT处理可明显降低热力系统的结垢、积盐速率,效果显著。氧化性处理方式的溶解氧量精准控制与优化是实现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增加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的灵活性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减小“弃风”和“弃光”率,然而对于灵活性改造技术的对比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Ebsilon建立了600MW案例机组的热力学模型,采用Matlab调用模拟数据构建了该机组的能耗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比分析了热泵、电锅炉、蓄热罐及采用汽轮机本体改造等热电解耦技术对机组供热可行域及可行域内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电解耦技术可以扩大机组的供热可行域,当机组热负荷为500MW时,采用热电解耦技术后,机组最小调峰能力由大到小排列为:电锅炉>低压缸光轴运行>低压缸零出力>压缩式热泵>蓄热罐。但电锅炉的能量利用率与?效率在所有热电解耦技术中最低。综合对比分析,在热电联产机组中采用压缩式热泵或热泵与蓄热罐耦合运行是一种节能的热电解耦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电智深公司EDPF-NT系统在某电厂亚临界600MW机组上的应用,阐述DCS系统的调试过程及步骤.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  相似文献   

14.
王文兰  张丽萍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38(8):1004-1006,1011
针对超临界机组动态特性复杂、变参数的运行方式、多变量的控制特点,提出二级过热汽温主调节器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副调节器采用PID控制的设计方法,从而构成ADRC-PID方法来控制超临界主汽温.同时采用600MW超临界机组为被控对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ADRC-PID控制主汽温对被控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和...  相似文献   

15.
从锅炉的出力、汽轮机的耗汽量、外供汽量,循环水量的配置上论述了增加6 MW纯凝机组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杨瑞平 《煤化工》2007,35(4):20-21,24
通过对干熄焦装置的产汽率、配煤降低成本、节水、电耗、投资及新建锅炉装置投资、电耗、燃煤、燃气消耗等因素分析,比较了干熄焦装置产汽与新建锅炉装置产汽的经济性,指出干熄焦装置尽管一次性投资高、电耗高,但从山焦蒸汽需求不断扩大考虑,加之焦炉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是今后焦炉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议山焦集团应尽快建设干熄焦装置。  相似文献   

17.
马有福  杨丽娟 《化工进展》2016,35(12):4088-4095
对电站锅炉排烟余热进行回收,使一部分锅炉冷端烟气热能梯级利用于汽轮机回热系统,是燃煤电厂增效减排的重要途径。以某600MW超临界燃褐煤机组为例,对低温省煤器、送风分段预热和旁通烟道3种锅炉冷端优化热力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由上述3种系统回收锅炉排烟由148℃降温至90℃余热,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分别减小4.43g/(kW·h)、5.84g/(kW·h)和6.48g/(kW·h),项目投资分别为2562万元、2348万元和2261万元。以机组在THA工况下年运行5500h计,3种系统每年由节煤增加净收益994万元、1350万元和1514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3.13年、2.00年和1.71年。可见褐煤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可明显提高电厂效率。3种冷端优化热力系统中,旁通烟道系统展示出最优的热经济性和技术经济性,建议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建成  史勉 《清洗世界》2014,30(10):38-41
分析陕北沙漠地区某600 MW空冷超临界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反渗透二段积盐结垢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清洗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反渗透清洗的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