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轶鹏  万征  杨浩 《华东电力》2014,42(2):298-302
分析电力通信网的业务类型及特性,提出江西省电力通信网OTN+PTN的双核心环组网模式。通过分析现有技术优劣及其与电力通信网的契合度,给出新型组网模式下保护倒换、时间同步和QoS保障等关键技术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PTN网络OAM功能框架的介绍,分析了不同层次的OAM功能和特点.由于OAM功能种类众多,易造成网络效率下降.故运营网络必须根据网络的技术标准、规模尺度、管理模式等特征选取OAM功能,优化网络的OAM机制方案,以提高网络的效率与利用率.文章针对基于PTN技术的某配电通信试验网各层的特点,对该试验网中的各层OAM做了研究和分析,给出OAM功能优化选择方案,为基于PTN技术的配电通信网的OAM管理提供示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组传送网承载电力多业务的隔离性与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通信网络各安全分区业务通过分组传送网(PTN)进行承载,其隔离效果亟须得到验证。文中围绕电力PTN业务安全,基于标签交换路径(LSP)和端到端的伪线仿真(PWE3)技术,从安全脆弱性角度分析电力业务间的风险关联特性。针对不同安全分区电网业务,建立了伪线业务间的风险关联模型。仿真结果表明,PTN在承载各类安全分区业务时,若发生网络拥塞,PTN承载的安全Ⅱ区(高等级)业务丢包率变化几乎为零,时延稳定性较高,展现了PTN良好的隔离性;PTN承载的安全Ⅲ区和Ⅳ区(低等级)业务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丢包变化百分比分别小于1%和10%),Ⅲ区业务存在一定的时延抖动,而Ⅳ区业务时延稳定性较差。此外,文中研究了电力弹性业务间的影响传播过程。结果表明,随着业务邻居阶数增加,丢包率和时延稳定受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且各阶邻居受到的影响呈现正负交替特性。总体来看,在合理设置安全分区业务的服务等级和服务质量(QoS)配置的情况下,PTN具有良好的通道隔离效果,可保障电力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4.
王羿 《电力信息化》2014,(11):52-57
随着智能电网业务的不断开展,电力通信网的业务形式由传统的语音模拟业务向分组等数据业务不断演进,而传统的刚性传送网MSTP无法提供数据分组业务端到端动态调度的功能。基于MPLS—TP的PTN分组交换网技术融合了传统SDH/MSTP的安全性与IP网络高带宽的双重优势,文章介绍了MSTP和PTN双平面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IV级通信网的安全可靠性,有效缓解MSTP网络的带宽紧张,并逐渐将分组业务割接到PTN网络。最后给出了位于电力lV级通信网的城域传送网的组网方式及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SDH/MSTP技术承载分组业务效率及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在河北电力县域新建PTN通信网的方案,分析PTN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PTN技术后县域通信网的网络规划、业务接入方式、网络保护方案、网管部署方案、时钟配置方案等,介绍PTN网络建设完成后的运行情况,认为网络安全可靠,为县域各类业务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6.
电力通信网中MSTP向PTN平滑演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PTN技术已经成为解决电力通信系统网络宽带化、业务IP化和多元化的合理选择。但考虑到保护现有MSTP通信网络投资,以及电力通信网对TDM业务的可靠性依赖,必然存在由MSTP网络向PTN网络演进的过程。文章着眼于现有的电力通信网,首先分析了传统MSTP网络存在的问题,然后对MSTP和PTN技术进行对比,最后给出现有MSTP网络向PTN网络的平滑演进方案,为PTN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ATM网络中的端到端QoS技术的概念,分析了QoS定义的基本参数、ATM针对不同QoS提供的不同业务,以及QoS在ATM网络中的实现方法;提出了电力通信网中数据按ATM业务类划分的方法,指出在电力通信中采用QoS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特点、技术优势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结合祁门供电公司现有通信网结构状况,提出利用PTN传输设备组网,对原有地区通信传输网络进行改造,最终制定了承载县域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建设方案。经过承载业务能力和设备硬件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PTN传输网络切实可行,大大降低了通信组网成本,提高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能为调度数据的远程传输提供可靠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常淘沙 《电器评介》2013,(10):96-96
随着我国通信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传输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传输通信网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分组传送网(PTN)和光传送网(OTN)技术及其应用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OTN+P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将转向大颗粒IP业务,业务传输所需的带宽将迅速增长。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提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OTN、PTN技术的必要性。文章介绍了当前电力通信传输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OTN和PTN技术相结合的组网模式更适应电力系统通信业务IP化的需求。结合目前电力光纤通信网现状,论述了OTN和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电力通信网业务可靠性主要以网络中的业务数量为依据进行分析,未考虑每条业务在业务流量上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配电通信网络的结构、业务类型及分布,建立了配电通信网业务传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流量的配电通信网业务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此方法相比于原有基于业务数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优势。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EPON通信技术的智能配电网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低压配电网智能化是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瓶颈.文章针对智能配电网组网方案的可能形式构建了通信网络,设计出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 EPON)的信息网络传输架构,对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信时延和阻塞现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文章特别介绍了退避算法的改进,总结出智能配电网的组成形式和通信架构,并解决时延和阻塞现象...  相似文献   

13.
陈蕾  施永益 《电力系统通信》2005,26(4):54-56,59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电力通信主体已发生变化,业务网和接入网的缓慢发展制约了这一变化。文章从电力通信网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需求,以及公网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出发,简要地介绍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传输功能(GPRS、SMS等)来解决电力系统通信边缘网络的业务接入。文章还提出了利用SMS/GPRS的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为进一步拓展高效、经济的电力通信服务做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结合湖北电力通信运行管理现状,从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面,对通信运行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建立“通信网可靠性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基本设想,从而可更加合理和科学地管理电力通信网,为电网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多源网络问题,以及传统配电网阶段式过流保护在整定配合上的难题,提出配网保护纵联化、广域化解决方案,实现多种运行方式下配网相间短路故障的全线速动。利用5G uRLLC高可靠低时延网络技术,提出了基于5G通信的配电终端自组网、快速对等通信以及组网方案。基于QoS+DNN+UPF专享的端到端网络组网方式,有效降低了配网保护业务时延,同时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该技术路线已于2019年8月在安徽电网完成了国内首次试点应用,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案能有效实现配网故障的精准定位与隔离,显著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系统业务实现的重要载体。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架构的新型电力通信网能够为电力系统业务提供高效的信息传输技术支持。SDN控制器部署是影响SDN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文中结合电力通信网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力通信网中的SDN控制器部署方法。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引入了节点重要度概念,基于非支配排序分类的和声搜索算法求解可靠性和时延问题,采用文中方法和CNPA(Clustering-based Network Partition Algorithm)对IEEE 30通信节点系统进行了比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电力通信网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智能配电网业务及通信需求分析出发,结合配电网通信技术特性,提出配网通信技术应用原则,为配电网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等提供参考。根据智能配电网业务的通信特性将配电网业务分为保护类业务、控制类业务、信息监测类业务和视频类业务;分析配电网常用的光纤通信、中压载波、无线公网、无线专网等通信技术的通信时延、通信带宽、通信安全性、通信可靠性等特性,最后给出配网通信技术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胡倩倩  赵宏昊  杜春潮  胡阳  陈泽 《中国电力》2016,49(12):121-126
为解决不同应用场景的配网通信系统统一规划设计问题。基于配电业务模型分析了不同网络规模和典型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通信流量,结合目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主要通信组网技术,基于流量分析方法,从网络可用性和资源利用率角度比较了不同通信方式对于配电网络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A+、A、B类供电区域承载配电自动化业务,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专网技术适应性较好,在光缆无法铺设区域,无线专网技术应为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9.
向征 《电测与仪表》2023,60(4):85-91
针对传统电力通信网络路由策略存在的负载分布不均和丢包率较高等问题,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电力通信网络QoS路由策略。以链路时延、可用带宽和丢包率为约束建立路由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进行路径选择。通过仿真与传统路由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路由策略相比,该方法能够规划出符合QoS要求的路径,负载分布更加均衡,有效降低了业务丢包率,丢包率由45%降低到0.1%,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quality‐of‐service (QoS) control scheme for a wide‐area ubiquitous wireless network which i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many wireless terminals (WTs), such as sensors and actuators, in a large cell are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 QoS control scheme in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that can hold the transmission delay of high‐priority class traffic within a predefined value regardless of how much low‐priority class traffic there is. Several QoS control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e have been proposed. However, in the wide‐area ubiquitous wireless network, an access point (AP) accommodates many WTs and the AP traffic volume often drastically changes. Therefore, conventional schemes sometimes cannot control the QoS of high‐priority traffic.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QoS control scheme that calculates a suitable initial back‐off window size of random access for each QoS class by using equations derived from a Markov chain behavior model. The proposed scheme adjusts the window size so as to prevent increased transmission delay of high‐priority traffic. The scheme's performance is clarifi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 2014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