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酚是一种有毒化合物,棉籽、棉籽油、棉籽粕等农产品中含有棉酚,在畜禽饲料中添加脱毒不完全的棉籽粕作为蛋白源,可能使棉酚在动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包括鸡蛋、牛奶等在内的农产品中也可能含有棉酚。本文结合棉酚毒性总结了检测农产品中棉酚含量的方法,得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为检测农产品中棉酚含量较适宜的方法,以期为建立更高效、绿色、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棉籽膨化浸出及棉籽粕脱酚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云肖  王毓蓬 《中国油脂》2004,29(10):20-22
主要介绍了棉籽膨化浸出及棉籽粕脱酚生产工艺.棉籽膨化浸出包括棉籽预处理、挤压膨化和浸出3个工艺过程,通过此工艺生产棉籽油具有生产稳定性好、浸出油质量高、粕中残油少、溶耗低等特点,浸出后的棉籽粕再用甲醇萃取其中的棉酚,可以达到脱除棉酚的效果.棉籽粕脱酚后,使用价值得到提高,可作为饲料蛋白广泛应用于奶牛等养殖业中.  相似文献   

3.
棉酚是一种发色性物质,如果不能被完全脱除,在后序的加工工序中,遇高温就形成不可脱除的颜色。而在预榨、浸出的棉籽毛油中含有0.1%~0.5%的棉酚,因此,为了得到高品质的棉籽油,必须在碱炼工序把棉酚彻底脱除。  相似文献   

4.
罗晓岚  朱文鑫 《中国油脂》2007,32(11):23-26
介绍了棉籽中棉酚的存在与性质,以及棉酚在棉籽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在毛油制取过程中采用润湿蒸炒,加稀碱液蒸炒,湿式膨化等预处理工序都可有效降低毛油中棉酚含量并提高粕的品质。碱炼是公认的脱除棉酚最有效的方法,但炼耗较高。在脱除棉酚和磷脂后棉籽油也可以进行物理精炼,并可获得良好的工艺效果。提出了在棉籽油中加入适量的邻氨基苯甲酸,再结合其他工序脱除棉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棉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棉籽粕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但含有一定量棉酚,限制棉籽粕利用。研究适宜的方法脱除或钝化游离棉酚,对开发优质蛋白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溶剂法浸出棉籽油和脱除棉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采用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浸出棉仁生坯(或饼),提取棉籽油并脱除棉籽粕中棉酚的工艺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两种溶剂萃取棉籽油和棉籽粕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己烷和异丙醇作溶剂,分别萃取棉籽仁得到棉籽油和棉籽粕.对棉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溶剂萃取得到的棉籽油在理化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所得棉籽粕的蛋白含量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的棉籽粕中粗蛋白含量和水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正己烷萃取的棉籽粕吸油性、泡沫稳定性小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但是吸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却高于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分析游离棉酚含量时,发现异丙醇萃取的棉籽油中游离棉酚(FGP)含量高于正己烷萃取的棉籽油.用异丙醇萃取的棉籽粕中FGP含量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使用限量范围内,用作饲料时不需再增加脱毒工艺.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花加工》2001,(4):43-43
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是采用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一种全新的饲料蛋白。该专利生产技术2000年4月荣获国家级火炬项目证书。该技术采用新的棉籽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1)。其特点:(1)用物理的方法脱除棉酚,棉酚脱除彻底;(2)原原料的预处理到油脂的提取、棉酚的脱除过程中工艺温度不超过80℃,不采用传统制油工艺中高温蒸炒的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终产品蛋白的变性,同时也避免了游离棉酚与赖氨酸的结合,保证了产品的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9.
液—液—固脱酚棉籽蛋白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毓蓬 《中国油脂》2001,26(5):88-88
液 -液 -固脱酚棉籽蛋白是采用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生产的一种全新的饲料蛋白。该专利生产技术 2 0 0 0年 4月荣获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该技术采用新的棉籽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附图 )。其特点 :(1)用物理的方法脱除棉酚 ,棉酚脱除彻底 ;(2 )从原料的预处理到油脂的提取、棉酚的脱除过程中工艺温度不超过 80℃ ,不采用传统制油工艺中高温蒸炒的方法 ,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终产品蛋白的变性 ,同时也避免了游离棉酚与赖氨酸的结合 ,保证了产品的营养效价。  棉籽→计量→风选→磁选→剥壳→仁壳分离→仁→软化→轧坯→烘干 …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棉籽油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其所含游离棉酚含量变化趋势,以新疆棉籽为原料,正己烷和95%乙醇为溶剂,提取棉籽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不同放置条件下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比了用2种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所得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含量高低及变化趋势,并考察了温度、光照及放置时间等条件对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提取溶剂提取所得的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降解趋势相似,放置时间、温度、光照均是影响游离棉酚稳定性的因素,其中温度的影响较大。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很不稳定,极易降解,目前检测上市的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很难反映棉酚脱毒情况,应对游离棉酚降解情况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大煜 《中国油脂》1997,22(4):16-17
介绍了美国新奥尔良南部地区研究中心(SRRC)R.J.Hron等学者在棉籽加工工艺研究的新动向,他们采用几种方法联合处理来加工棉籽,基本上脱除了棉仁中的游离棉酚,在制得优质食用棉籽油的同时制得优质棉籽蛋白粉,可供猪与家禽饲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总结我国在开发棉籽蛋白资源研究上的成绩和经验教训,有可能对传统的预榨-浸出制油工艺予以革新,创出对棉籽实现综合利用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大国之一,全国年产棉籽约500万t,棉籽含棉仁约50%~55%,棉仁中含油30%~35%,蛋白质35%~38%。根据品种不同,棉仁中棉酚含量为1.1%~3.4%。由于棉籽中含有的棉酚有毒,目前棉籽的利用仅限于榨油,即得到食用棉籽油,副产品棉壳用于食用菌的培养,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棉  相似文献   

13.
棉籽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是人类和动物界必不可少的营养,普通的棉籽含有棉酚毒素,食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脱除棉酚毒素的工艺繁琐,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并要损失棉籽蛋白的营养。棉花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了多种无毒棉,其营养价值与普通棉籽相当,但几乎不含棉酚,无“中毒”的后顾之忧。对无毒棉饼已做过猪、鸡等饲养试验,结果十分理想。所以无毒棉仁是一种良好的饲料蛋白资源,也是人类食品潜在的蛋白资源。近几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无毒棉的种植正在以每年10位的速度在迅猛增涨,我国也如此,仅河南省的种植面积已达30~40万亩,而无毒棉籽的加工还没有受到油脂及食品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呼吁把无毒棉籽的加工课题列入科研计划,以尽早解决无毒棉籽加工的技术问题,充分发挥无毒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使用有机溶剂将棉仁中的棉籽油和棉酚萃取后,余下的棉籽蛋白是一种优良的动物饲料原料。棉籽蛋白KOH蛋白质溶解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吸收率。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醇、热等变性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对低温棉籽蛋白KOH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优化了低温棉籽蛋白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棉籽粕中棉酚的超声辅助脱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籽蛋白类似大豆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且具保健功能的蛋白质。而棉酚的存在严重影响棉籽蛋白的应用并造成蛋白质资源的浪费。采用超声波辅助盐酸-乙醇溶液脱除法及响应面设计法对棉子饼粕中棉酚的脱除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定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盐酸浓度4个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以及岭嵴分析得到了优化组合条件。最佳工艺条件是:液料比23∶1,超声时间53 min,超声温度77℃,盐酸浓度1.5 mol/L,超声功率50 W,棉酚脱除量为9.5 mg/g。脱酚后的棉籽粕含蛋白质为57.17%,比脱酚前提高7.52%。  相似文献   

16.
孙亚森  韩文杰  杨伟国  王如南 《中国油脂》2023,48(11):96-99+111
为了降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通过实验室及生产线跟踪研究了溶剂萃取法脱酚工艺参数、脱酚方法(膨化预处理法、溶剂萃取法)、原料产地和储存时间对棉籽粕脱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生产中,在棉坯粉末度25%~28%、棉坯水分含量3.5%~4.5%、甲醇体积分数85%~90%、脱酚温度55℃左右、逆流萃取脱酚料液比(物料质量与新鲜甲醇溶剂体积比) 1∶(0.5~0.6)条件下,棉籽粕脱酚效果较好;溶剂萃取法脱酚效果优于膨化预处理法;对于棉籽原料产地,棉酚的脱除容易程度为北疆>南疆>河北,与棉籽的粗脂肪酸值大小正好相反;棉籽储存时间越长,棉酚越难以脱除。因此,选择新鲜、粗脂肪酸值低的棉籽原料,严格控制溶剂萃取脱酚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更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辆辆满载着采用“液-液-固”脱酚技术生产的棉籽蛋白饲料、棉籽油等产品卡车驶出扶沟中棉产业化公司棉籽蛋白厂大门,扶沟中棉产业化公司棉籽蛋白厂正式投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顾国新出席该厂投产仪式时指出,希望公司不断加强管理,勇于开拓,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努力拼搏,  相似文献   

18.
周文龙 《中国油脂》2005,30(10):22-23
为了在碱炼工段中将棉籽毛油中的棉酚脱除干净,避免因棉酚的存在而导致对一、二级棉籽油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减少中性油的损耗,对于酸值在3 mgKOH/g以下的棉籽毛油采用低温长混碱炼工艺;而对于酸值在7~10 mgKOH/g的棉籽毛油则采用低温长混二次碱炼工艺.  相似文献   

19.
液-液-固三相萃取法提取棉籽脱酚蛋白的质量监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液-液-面三相萃取法制备棉籽脱酚蛋白,测定其中游离棉酚、蛋白质与纤维含量.以确定棉籽脱酚蛋白质量。并对主要影响因素——游离棉酚含量进行了质量监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用苯胺显色来检测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作为棉籽脱酚蛋白中棉酚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棉籽低聚糖     
棉籽作为大宗的棉副产品,其加工的附加值直接影响到棉籽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二十一世纪前,棉籽主要以取油为主,近年来,随着棉籽脱酚技术的进步,“液一液一固三相萃取脱酚”的专利技术得到了工业化推广,生产的脱酚棉籽蛋白已经取代棉籽油成为棉籽加工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棉籽的价值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这离充分挖掘棉籽的价值还有很大的距离。同样作为植物油和蛋白来源的大豆,因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除了大豆油和大豆蛋白(含豆粕、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等)两类主要产品外,以大豆为原料已经生产出大豆异黄酮、卵磷脂、低聚糖等多个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棉籽中含有的很多有用成分至今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其中,棉籽低聚糖就是棉籽中所富含的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亟待我们开发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