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国高教普遍存在的导师赋责过重、生师比过高等问题,提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耦合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分析紧耦合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特点和导师职责,以保密管理专业和密码管理专业为例介绍实施紧耦合导师制的过程,通过4年教学实践成果,说明本科生学术导师制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实践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济南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重点阐述多元化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内容和考核方法,最后说明实施效果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校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的现状,给出以培育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第二课堂教学形式;针对第二课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跨年级培养模式,并给出该模式的内涵;提出依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网络工程专业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中实施该模式。  相似文献   

4.
结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介绍机器人制作与专业认识课程的实践创新教学探索与课程系统设计与实现,阐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机器人制作的3个阶梯式平台;结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内涵,提出在实验内容选定、教学方法设计、本科生实践能力阶梯式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教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鹏  金瑜  刘宇  何亨 《现代计算机》2014,(3):40-42,57
高校中的本科生导师制在本科生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特点,创新地推行导师制项目制度,由学生在学习阶段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设计项目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系统编码、撰写科研报告,并探索导师制项目在毕业设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为校内其他专业及校外推广这项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科生导师制支持和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本科生的学业指导工作,导师和本科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为目标群体,讨论了以软件项目为课外实践导向的导师制的任务和目标,设计导师制框架和实施路线,给出导师学生混合式考评机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设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依据工程教育的理念,分析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和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以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一种更为实际和有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导师制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企业协同实践教学等。三年的实践证明,新模式突出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温雯  郝志峰  曾碧 《计算机教育》2013,(16):126-130
分析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教育中出现的新模式、新方法。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保障本科生实践教育质量的措施和方案,提出优化现有学分制度,建设实践信息平台,调动学生参与多元化实践的积极性;指出从设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入手,调动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与内涵,指出计算机类本科生开展导师制的主要意义,并以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对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和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计算机专业工程本科生素质培养需求和方法,提出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实际进展,以虚拟课题实践为主线,在加强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培养的同时,加强创新意识的贯入,在高年级物联网引论课程教学中进行教改实践。  相似文献   

11.
张琳  贾瑜 《计算机教育》2011,(17):67-70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针对软件工程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详细讨论课程实验、软件工程专业实习、开放式工程实训和科研素质训练等四个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方案,并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理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一种面向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包括开放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项目管理、训练中心运作以及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最后结合实施效果指出了CDIO工程模式在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本科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爱国 《计算机教育》2010,(7):117-119,100
本文针对现有的本科计算机类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层次化计算机类实验教学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课程设计原则。本实验教学体系兼顾对本科生工程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最后,结合实验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实验课程的安排和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存在动手能力弱、科研能力有限的状况,在分析目前高校课程体系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在本科阶段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应用型人才实践环节的实施,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以能力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大多沿袭传统的研究型本科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问题,提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企业实训环节以及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模块体系等途径,更好地满足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阐述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Under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eaching innovative learn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ode and curriculum form have already become one of the main directions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Data Structure is essential part in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It is crucial for student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project. In the actu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problems of content updating, practice ability for research projects of data structures are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the course reform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data structures course, explore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d a new mixed teaching mode and evalu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媒体基础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已引起数字媒体教学的关注,而实验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当前数字媒体发展情况,指出实验教学以及创新人才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培养方式以及专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本科阶段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重要而紧迫,分析了现代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以工程图学课程为切入点探究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意识的密切联系,基于工程意识培养的可行方案,针对不同教学环节的培养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并配套设计了工程意识实验环节,使得教学手段更为立体、方法更为多样,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现代工程创新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实践中培养特色鲜明、实践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经验为基 础,对依托产学研基地培养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改变传统教育思 维定式和固有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式教学为主线,促进学生以创新 为核心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阐述如何构建一种有利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学 生成长为工程领域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式教学的作用,使其成为人 才培养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的作用,为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 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