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濮城油田卫317块断块复杂,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油藏含水高,产量下降快,含水变化难以协调的现状,开展了空气泡沫驱先导试验。对卫317-10井组实施了空气泡沫驱,对应3口油井,其中2口井见效,1口井稳产,截至2013年10月累增油890t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子北油藏理829井区在2016年以后由于层内、层间和油层组渗透率非均质性强,孔隙类型差异明显,导致注水开发后期含水率高,产油量不断下降,总体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开展了空气泡沫驱。而空气泡沫驱具有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减小油水界面张力,堵水堵气,扩大泡沫波及体积从而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理829区块原油与空气的氧化速率与不同介质、温度及压力等因素的关系,开展注空气原油氧化实验。实验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反应物活性明显增强,该区块的原油与空气氧化速率加快;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原油氧化速率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减小。在300m×150m反九点井网试验区块中经历前期注水开发和后期空气泡沫调剖堵水,综合含水率下降,增油效果明显,油井产量稳定,累积增油197 t。该研究结果表明该井区注水开发后期采取空气泡沫调驱方式具有可行性,可为同类油田现场提供数据和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甘谷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超低渗、低产能岩性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油水井水窜现象,导致含水率较高,采油速率降低,以及注水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选择唐114井区8个注水井组作为试验区进行了空气泡沫综合调驱技术研究并在矿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综合调驱技术可有效地封堵油水井之间的高渗通道,见效井在不同程度上有增液、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空气泡沫驱油机理,泡沫液配方,试验井组的优选及在胡状集油田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砂岩油藏进行空气泡沫驱油能达到增油降水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甘谷驿低渗透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该区Z井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优化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最佳注采参数为:注泡沫液800m3,单井注液速度为10m3/d,空气注入速度30Nm3/h,最佳气液比为3:1,最佳泡沫剂质量浓度为0.3%。空气泡沫驱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冠华  马良 《辽宁化工》2013,(9):1138-1139
甘谷驿采油厂断层复杂,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渗透率低,且分布范围较宽,变异系数大,储层非均质严重,地下剩余油分布复杂,为此研究应用了空气泡沫驱油技术。通过空气泡沫调驱现场实验,截止2012年11月底累计注入泡沫液8 283 m3。注空气泡沫至今受益油井累计增产2 107.01 t,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宁创  张冠华  张丽伟 《广东化工》2013,40(1):49-50,8
甘谷驿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油井含水上升快、递减率大、采收率低等问题。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将结合了空气驱和泡沫驱特点,具有调剖和调驱双重功效,克服了空气驱气窜的缺点。文章探讨了空气泡沫复合驱在甘谷驿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并结合唐80井区两个井组的先导试验应用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研究了技术适应性。现场应用表明,空气泡沫复合驱具有明显提高产量、有效降低含水率特点,在低渗透油藏增产、提高储层动用程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耐温抗盐深部复合调驱体来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复合调驱体系最佳配方:聚合物浓度为1000~2000mg/L,有机复合交联剂浓度为600~2000mg/L,稳定剂浓度为500~1000mg/L,并且系统地评价了环境因素对调驱荆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调驱剂的一系列性能指标.现场应用16井次,措施井注水压力平均上升5.1MPa,对应油井累计增油3757t,降水15040m~3,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巍 《当代化工》2015,(4):757-759
针对曙127454兴隆台区块开发中暴露出的油层动用不均、周期产量、油汽比降低以及地层能量不足等问题,通过自生气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配形成自生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应用于超稠油蒸汽吞吐井生产中,自生气源生成大量气体与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形成高强度活性泡沫,对高渗层位进行有效封堵,同时自生气源生成的CO2和NH3与表面活性剂形成良好的驱油体系,延长油井生产时间,提高油井产量,现场应用18井次,累计增油1.4×104 t,油井采收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庙125X1断块2005年投入开发,开发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为补充地层能量,2007年逐渐转变开发方式,先后有5个井组投入注水开发,注水后,通过周期注水、动态调控、调剖、调驱等手段取得一定效果,挖潜剩余油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油井见效时间短、增油量少的特征。为此,在注采井组开展了CO2吞吐试验,并率先在M125-P6井组开展了吞吐与周期注水相结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及认识,为浅层同类井组下步治理提供了借鉴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裂缝性致密油藏非均质性强、天然微裂缝广泛发育,区块注水效率差、单井产能低、整体含水高,注水开发矛盾突出。通过开展该类储层调驱技术的研究,分析调驱剂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适用于该区块的调驱剂。经过现场应用,增油控水效果明显。区块地层压力得到有效恢复,低效油井产液与产油得到了明显提升,高含水井增油降水,水淹井也恢复生产,为全面全面恢复产量打下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赵57断块油藏地质条件,采用可动凝胶和网状树脂相结合的复合深部调驱技术,对12口注水井进行调剖.通过对深度调剖井组进行注采分析,进行调驱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复合调驱体系取得了一定的开发效果和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描述了泡沫流体在国内外的发展及泡沫试验在现场已经取得了增油效果,泡沫驱既是一种驱油介质,也具有一定的封堵调剖能力,该技术是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空气泡沫驱油综合了泡沫驱油和空气驱油的双重优势,是一项十分具有创造性的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它不仅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功能,而目’还克服了空气驱气窜的缺点。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对空气和泡沫的驱油机理进行了阐述。通过室内实验,主要对原油静态氧化、空气泡沫封堵能力及影响因素、空气泡沫驱油效果及影响因素和孤东七区中、七区西两个区块是否能实施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原油静态氧化反应速率实验,发现所用油样有较好的氧化性能。温度、压力越高,原油氧化速率越快,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空气泡沫体系封堵能力与气液比、岩心渗透率、泡沫注入方式、残余聚合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针对裂缝砂岩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平面矛盾突出,平均单井日产油2.3t,采出程度3.62%,采油速度1.26%,采出程度低,低产井比例高,水线推进速度快,水驱方向性强;侧向油井见效程度低,主向油井水淹严重等问题;研发了新的流体流向控制调驱剂,创新配液工艺,形成高压调驱井降压调驱技术;创新了"解堵-调堵-调驱"配套调驱技术,形成了裂缝砂岩油藏调驱集成配套调驱工艺技术。2015~2016年,裂缝砂岩油藏实施调驱井共实施调驱23口井,累计增油4395.6t,投入费用823.6万元;产出效益2571.2万元;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1∶3.09,通过调剖,吸水剖面有明显改善,注入压力上升,主力吸水层得到有效控制,新层得以启动,解决了裂缝砂岩油藏深部调剖堵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永宁油田部分井区采出程度低、井区窜流严重等情况,优选永宁油田张柴窑子井区作为先导试验区,通过油藏模拟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明确其平面与纵向上的潜力方向。同时开展区域内标准井的空气泡沫驱试验,分析对比CO2驱采油技术、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通过挖潜剩余油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张柴窑子井区由于原始地层压力小以及CO2驱成本相对较高等原因,不适宜采用CO2混相驱采油技术;而张柴窑子井区采用空气泡沫液驱替,驱油效率平均为14.89%,与水驱相比驱油效率提高5.30~29.30个百分点,最终采收率平均可提高6.80个百分点,建议对永宁油田范围内与张柴窑子井区油藏特征相近的区块优先推广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张永  裴玉彬  杜华君 《辽宁化工》2020,49(8):1008-1011
吐哈油田鲁克沁地区中区203区自注水开发以来,含水上升迅速,非均质性强,井组内水淹程度严重,驱油效率日益降低。为解决低采收率问题,自2015年4月开始实施氮气泡沫驱井组试验,利用氮气泡沫的调剖驱油作用,封堵优势水驱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目前203井组氮气泡沫驱试验取得成功,6口见效井至今累增油3.1万t,单井累增油5 166.7 t,含水下降50%,氮气泡沫驱增产技术对于提高深层稠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洋  刘俊  李振宇  石殊敏  冯博 《广州化工》2023,(22):111-113+131
南海某海上油田,开采地层构造简单,断块复杂,产能差异大,油田B平台有47口生产井,其中注水井12口;B17井是注水井中的一口,对应受效采油井6口,通过动静态资料对比,发现B17井具有调驱增油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油田第一口调驱作业相关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研究和现场调驱效果,起到了增油降低含水率的作用,为该油田后续相关调驱作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蹇波  胡罡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2):107-108,123
针对乐安油田草13断块沙一段灰质岩、生物灰岩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过程中边水侵入造成油井含水上升较快、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在氮气+泡沫剂的室内研究与评价基础上,开展了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现场应用试验。至2010年底已经现场应用8井次,成功率87.5%,平均单井增油933t,表明氮气泡沫调剖技术是改善稠油蒸汽吞吐后期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南堡陆地老爷庙油田M25-7井组NgⅢ4小层属于高孔中渗储层,投入注水开发后,注入水在平面上舌进,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单向流动,形成无效注水,降低了驱油效率。而调剖能起到封堵大孔道的目的,在平面调整,挖潜剩余油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近三年来,在该井组共实施三轮调剖,累计注入调剖剂16600m3,调剖后对应油井含水率下降,产油量上升,调剖后累计增油3200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