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氢氧化镍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蒋洪寿  张昊 《电源技术》2000,24(5):267-270
MH Ni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制备高比容量MH Ni电池的关键是提高氢氧化镍电极的比容量。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粘合剂的选择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放电容量、极化曲线和SEM等测量方法 ,研究了MH Ni电池中Ni(OH) 2 电极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最佳工艺参数 :活性物质填充量为 2 .2~ 2 .6g/cm3;电极成型压力为 70~ 75kg/cm2 ;压制成型温度约为 1 2 5℃ ;粘合剂由 2 %CMC和 60 %PTFE乳液配制 ,其中PTFE用量为 1 .5 %~ 2 .5 %。SEM图证实了当电极达 2 0 0次充放电循环时 ,电极表面的形貌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刘浩  衣宝廉  明平文  侯明 《电池》2005,35(5):332-334
采用涂布法制备MH/空气二次电池用的双效空气电极.考察了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组装了MH/空气二次电池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空气电极可实现自呼吸式充放电,在这种方式下,充电电压最低可达0.68 V,放电电压最高可达-0.17V,具有较好的双效性能;在92 h的循环实验中电极的性能稳定.钙钛矿型La0.6Ca0.4CoO3催化剂在该电极中载量为3 mg/cm2,具有较高的双效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涂布法制备双效空气电极,可控性好,易于提高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扣式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的关键是和膏、电极制备、电池装配及封口。研究发现,和膏及电极制备工艺对活性物质是否掉粉有重要影响,而电池的装配和封口工艺则是影响扣式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通过改进电极的制备工艺来解决掉粉问题,并对电池的装配和封口工艺与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人们研究和开发这类电池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并分析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的性能要求,讨论银浆性能及制备高分辨率/大高宽比栅线电极的影响因素,介绍栅线电极用银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锂-二氧化锰电池中,电极的制备工艺对提高电极的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涂布法,正极活性物质要求粒度D50<20μm,获得的电极成型性好,电极厚度可减小到200μm以下。采用涂布法制备的电极比压膜法制备的电极在电性能上最大输出功率提高1倍以上,电极活性物质在较大电流放电情况下利用率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6.
杨固长  崔益秀  孟凡明 《电池》2004,34(5):366-367
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蚀刻与顸处理及热压与直接涂布两种电极制备工艺.主要概述了电极各组分配比、电极孔率、正极前后膜厚度比与电性能的关系.优化电极参数可以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卢威  陈娜  薛海华  余益志 《电源技术》2020,(1):99-102,120
将碳纸与氧化还原反应法制备的纳米MnO2通过液相沉积法形成新的复合电极材料,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技术对复合电极材料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纸/纳米MnO2复合电极材料呈花瓣状开放结构,有利于提高复合电极的比表面积;碳纸基体沉积1 h制备的电极具有最好的稳定性,沉积3 h制备的电极样品稳定性最差,所以沉积时间过长不利于电极电容性的稳定;氧化还原混合溶液浓度为0.2 mol/L,碳纸基体沉积时间1 h的条件下制备的薄膜电极样品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潘凯红  张晶  杨姝 《电源技术》2006,30(3):211-212
将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加入到锌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层中,通过热压成型制备三相气体扩散电极.用电流-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这种空气电极的性能及VGCF加入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VGCF,可以降低电极极化,提高空气电极性能.  相似文献   

9.
将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加入到锌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层中,通过热压成型制备三相气体扩散电极。用电流-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这种空气电极的性能及VGCF加入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VGCF,可以降低电极极化,提高空气电极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MnO2的结构以及储能机理,重点综述了MnO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并指出了MnO2电极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铅粉掺铋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罗秋珍 《电池》1999,29(3):113-115
通过对电解纯铅铅粉、电解纯铅铅粉掺Bi2O3、掺Bi软铅铅粉所制造的蓄电池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铅粉中掺w为0.02%的铋可以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延长循环寿命,但对干荷电起动性能和低温起动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位阶跃和阻抗跟踪方法,研究了铅锑电极上阳极膜中硫酸铅氧化为二氧化铅过程,探讨了锑对这一过程的影响。考虑基底电极氧化过程与非稳态成核效应,推导了这一过程电流和电容的时间暂态响应方程。实验结果表明上述过程符合二维瞬时成核和生长过程机理,锑将阻碍这一过程的进行。实验结果与推导的理论公式很好地相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铅及其合金在蓄电池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免维护蓄电池对铅合金的要求,并就该行业的生产状况、市场动向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碳酸铅作为铅酸蓄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戴忠旭  汪的华  邹津耘  周运鸿 《电池》1999,29(4):146-149
根据我国已制定的攀登计划项目中关于方铅矿碳酸化转化的清洁炼铅的思想,为探讨从碳酸铅直接生产铅酸蓄电池的可行性,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CO3 转化为铅酸蓄电池电极活性物质的途径。结果表明,在不加入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微电极中PbCO3 粉末在H2SO4 溶液中经化学转化- 电化学活化后,正、负极的伏安行为与文献报道的铅电极上的类似,可见,以PbCO3 为电极材料制造铅酸蓄电池电极是可行的。此外,还研究了几种因素对PbCO3 转化的PbSO4/Pb 电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的介绍胶体电解质的制作原理及有关特性,当以此作为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时,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汽车铅蓄电池中所用的低锑多元铅合金板栅及其铸模条件。通过浇铸性能和防腐性能的试验,我们解决了技术难题,使用这种合金可以生产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其性能完全达到GB50081—91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二氖化铅填充徽孔电极的制作方法及电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铅晶体蓄电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系列的一种新产品——铅晶体蓄电池,综述了它具有突出的十大优点及其原因。由于铅晶体蓄电池售价不高,性能优良,使电动车辆的发展成为可能。本文也综述了几种制造铅晶体蓄电池的方法及其特点。还介绍了铅晶体蓄电池的初始市场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硫酸溶液中PbO_2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铅酸电池正极活性物“晶态—凝胶”结构模型,从电极微观结构角度综合论述了二氧化铅在硫酸溶液中放电、充电以及充放电循环过程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20.
光纤传感元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组成会影响温度作用下光纤的实际变形,从而影响其具体传感特性.理论分析并推导了温度作用下涂覆光纤和套塑光纤实际变形的表达方程式,定义了对应具体光纤结构的等效热膨胀系数.建立了涂覆光纤和套塑光纤的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具体研究了各层材料间沿轴向和径向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在此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涂覆光纤光栅以及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温度响应公式的具体表达形式,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其它各类本征型光纤传感器的温度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