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件质量的度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度量的目的是为软件产品提供量化的测量结果,以避免主观论断的差错。软件度量是软件维护的基础。本文对软件度量的定义、度量的过程、面向对象软件的度量、度量与维护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路  李欣 《计算机科学》1999,26(5):41-44
一、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管理配置管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期的软件工程环境就已经开始考虑配置管理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配置管理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1.1 什么是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简称,它是指一套管理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以及其中各种中间软件产品的方法和规则,配置管理通过在特定的时刻选择软件配置(一组中间软件产品及描述),系统地控制对配置的修改,并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维护配置的完整性和可追踪性。中间软件产品和用于创建中间软件产品的控制信息都应处于配置管理控制下。  相似文献   

3.
军用软件质量特性和设计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超  林家骏  俞岭  唐斯亮 《计算机工程》2005,31(12):100-102
提出了软件的“可视性、可测性和可维性”是军用软件产品基本的质量特性和设计属性的概念及软件“可视性、可测性和可维性”应作为评定军作软件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状态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的观点。基于以上概念和观点,给出了“可视性、可测性和可维性”的定义、工程意义和成熟度模型,以解决军用软件定型过程中的“评定难、测试难和定型的软件产品以服务部队”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软件工程师》2020,(2):9-12
在软件维护阶段,需要处理软件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软件补丁是软件维护的核心环节。首先介绍了软件补丁的相关概念与分类。详细叙述了软件补丁测试,内容包括补丁程序开发与测试、补丁包制作、补丁包测试;介绍了补丁包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典型问题;最后介绍了一个补丁测试案例,叙述了软件补丁测试的完整过程。工作实践表明软件补丁测试是保证软件补丁质量的重要步骤。做好补丁测试有助于的保证与提升软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软件重新工程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重新工程化方法与技术是九十年代软件维护自动化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讨论软件重新工程化的概念、方法和过程,主要内容有逆向工程,系统重构和软件仓库。  相似文献   

6.
在源代码级上分析程序是软件逆向工程的最基本的任务,其目的是从程序文本中了解程序的高层概念,这主要用于对软件维护的支持,软件可重用知识和部件的获取,以及探测已存在的软件产品等.  相似文献   

7.
国外软件工具研究综述(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软件维护工具前面我们介绍的都属于软件开发阶段,软件维护阶段指的是从软件产品初次投入运行到报废为止这一段时期。在开发阶段,软件还不具有经济效益,只有软件产品投入使用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软件运行时间越长,效益越大。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的E.B.Swanson 把维护工作分为如下三类:1)错误修复维护。主要对开发阶段遗留下来的错误进行订正。2)适应性维护。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数据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维护,即由于软件  相似文献   

8.
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和降低软件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针对高安全关键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难题,结合航空机载设备研制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研制生存周期和航空机载软件测试阶段,提出一种全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软件研制过程测试、三方测评、定型/鉴定测评和用户使用四个阶段的质量评价模型,包括测试需求分析和策划质量、测试设计和实现质量、测试执行质量和测试总结质量4项活动和18种度量元。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技术实现上可行,具有评价要素更完整、评价模型更合理、评价结果更客观的特点,为解决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最终能达到降低软件维护成本和提高软件测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的软件可重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软件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软件的生产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提高软件生产率需要从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两个方面去考虑。近几年来产生的一些软件开发方法,都不能明显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软件生产率的提高都不明显。软件可重用技术可以显著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高软件的生产率。本文着重讨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中软件可重用性的几个问题。 一、软件可重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考察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后,阐述了软件产品线的概念、基本活动、建立方式以及软件企业实施软件产品线所要面临的问题.目前我们的软件产业规模、水平、可重复性远没达到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水平,希望软件产品线能从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实践和基本理论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维护模型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对软件开发模型的研究,引出系统生命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软件维护的模型。详细讨论了软件维护模型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维护模型-IEEE维护模型与ISO/IEC 12207的维护模型,并依此对软件维护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软件维护是对一个需要提供高效低费的软件产品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全部活动,最后对维护模型的发展方向作出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12.
基于Internet的远程软件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利用网络进行远程维护可以提高软件维护的效率,缩短软件维护的时间。本文论述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远程软件维护系统RSMS(Remote Software Maintenance System)的设计及实现。  相似文献   

13.
软件过程质量管理的途径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软件是一零边际成本的无形产品,其质量管理要较实物产品的质量管理更难以进行,需要对过程质量及过程质量控制更加关注,总结了软件产品质量的概念与质量管理的方法,剖析了目前软件质量管理的不足。在充分考虑软件产品及软件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过程的软件产品质量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程序可执行代码同源性度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欣  段云所  陈钟 《软件学报》2004,15(Z1):143-148
当前软件版权保护机制侧重于从事前角度出发,防止软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无法满足司法实践对软件产品的同源性进行判定的要求,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程序可执行代码进行分析,给出一种程序可执行代码同源性度量方法.原型系统运行结果较好地反应了可执行代码间的似然性,初步解决了软件同源性度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SW-CMM在小型软件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成为事实上的软件过程改进的工业标准。本文针对国内小型软件开发企业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在小型软件开发企业中正确地应用SW-CMM,以提高其软件产品的质量,促进软件出口。  相似文献   

16.
当软件开发商把完成开发后的软件交给用户后,用户会根据自身的使用情况向软件开发商提出改善软件的请求。这时,软件开发商对软件所做的完善工作称之为软件维护工作。由于软件维护在软件开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维护效率也就成了软件开发商特别重视的一环。本文将提出一种较为新兴的维护开发方法—敏捷开发方法,并较为细致地阐述这种方法该如何在软件维护中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装备中的软件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件是现代战争的灵魂,软件保障问题已成为装备保障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该文针对软件保障总是这个难点,描绘了软件保障整体方案,针对传统软件维护模型的局限性,构建了一个基于过程软件保障模型,为软件堆护提出了题解有效的途径;研究了软件维护性评估等关键软件保障技术,目的在于减少软件寿命周期费用、提高软件质量,最终解决武装备中软件难于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我国军用软件的管理,以及使军方更方便对军用软件的维护,通过将GJB5000A、GJB1267等标准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结合,提出了一套军用软件维护流程;该流程设置了一个详细的软件维护指南,使军方人员清楚地了解如何维护军用软件,对于不断提高装备研制单位的软件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远,特别是对IT产业,而对IT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的影响将更为直接和强烈。随着家用电脑的日益普及,软件产品也渐渐成为了普通百姓的一种文化消费产品,本文中所提消费类软件产品就是指为个人用户提供的通用型消费类软件产品,例如:个人用户使用的游戏软件、教育软件、工具软件等等。互联网的发展对消费软件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用户需求的影响这种需求的变化带来了消费软件产品营销的其他一系列变化。以前个人使用消费类软件的主要环境为单机使用环境,而目前…  相似文献   

20.
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段。本文介绍了软件测试的一般概念、方法和步骤。给出了软件测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