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分形自相似和迭代理论及其方法,描述建筑空间生成机制,解析“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以及岭南建筑学派作品,具有量化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建筑分形体现在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以及建筑空间和图形的重复、嵌套和相似关系。复杂性的建筑空间可以经过基本的空间单元有限地反复迭代,再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并置或嵌套组合,就可以构成复杂的建筑形态,其分形成长规则非常简单。从分形思维审视,“两观三性”理论强调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环境和文化相结合,与时代精神一致,本质属于自相似和谐的分形迭代思想。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6,(2)
分形建筑设计从建筑空间局部衍生整体,完善了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运用分形自相似与迭代方法,对国外基于分形理念的建筑创作进行了探讨。分形迭代、缩放并置、重复排列、镶嵌对称和拟态的分形设计可以生成层次丰富的建筑形态,且手法简单、空间新颖。然而,分形理论运用于建筑设计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应结合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等要素综合权衡设计。建筑师可以不受分形迭代或程序的束缚,使用直接明确的分形自相似和镶嵌方法进行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形思想研究岭南建筑学派与其创作,旨在探求一种具时效性、操作性的创作思路。从分形视角对岭南建筑学派及其建筑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实质与设计策略。岭南建筑整体表现出对地域环境的维度一致性,呈现对气候、自然地理的分形同构。岭南建筑根植于地域,成为一种经过逻辑推导而形成的有理建筑,属于建筑与地域分形相似对称的建构手法;从地域文化入手,通过诠释事件意义,以空间作为语言表达事件,这是文化相似性迭代;各种建筑文化信息通过不同的尺度层级展现于建筑空间之中,衍生出尺度层级的设计手法;岭南建筑与园林空间相互嵌套,由于尺度不同而构成多重镶嵌互含关系,属于是分形镶嵌韵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赣南围屋是我国传统民居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保护和延续客家围屋遗产与文化脉络成为了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运用分形的自相似理论和迭代生成理论,分析围屋聚落、建筑与文化的分形特征,提出分形迭代的聚落保护和自组织扩展的设计策略;秉承维系围屋聚落"标度不变性"的空间保护和设计策略;遵循自相似的建筑修复和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以及分形的客家文化传承和相似性同构更新设计策略,为赣南围屋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L系统图形,根据此类图形独有的造型及其所具有的强烈的对称性、节奏型、复杂性等视觉特点,提出丝巾纹样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从丝巾纹样的角度,从灵感源,到L系统图形元素的提取及解构重组设计,再到丝巾的构图、色彩、边角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具体讨论了以蝴蝶元素为灵感源运用L系统图形设计丝巾纹样的方法,从而通过丝巾纹样设计的实例表明,L系统图形不失为一种独具利用价值的丝巾纹样设计资源;文章讨论的运用该资源设计丝巾纹样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分形维度可以科学衡量城镇形态,引导城镇规划新思维。采用分形维度和迭代方法,探讨了基于分形的岭南城镇规划与分形迭代。分形维度能够定性与定量地衡量城镇形态,彰显城镇的地域性。分形规划按照岭南丘陵自然地形地貌的维度进行相似性设计,竖向规划则从垂直等高线的竖向维度与地势相似一致。岭南建筑与山体天际线峰谷适当交替错位,形成对比的节奏韵律。岭南城镇的分形迭代生长与植物的生长规律相似,分支形态迭代、轴线形态迭代、单元体形态迭代和网状形态迭代可以模拟生成各种城镇形态。分形迭代的城镇规划以岭南自然环境为基础,基于自然地理的城镇规划空间迭代到自然环境之中,形成耦合的迭代复合空间。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分形自相似、迭代生成与尺度层级理论,采用分形类比和图解分析的方法,对结构树状分支分形、嵌套并置拟态分形和生物腔体拟态分形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分形拟态角度探讨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融合关系。树状分形模拟植物分支,空间、结构科学高效,形态丰裕;嵌套并置分形模拟自然形态或文化图案,富含层次和韵律;腔体仿生分形模拟生物腔体组织,依照幂律缩放规则,构建最大化的使用空间;环境分形通过对环境要素的分形模拟,生成与环境和谐相融的建筑空间形态,并可以从尺度层级与细节丰度等方面对建筑的环境融合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在中国古代木构架体系中,斗棋是一个关键的“分形符号”;在《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图样》中,分形符号则指的是单体构件的分件图及其自相似图形在层次结构上的变化。这种自相似图形是由同一规则约定以不同经验尺度重复所组成的几何图形及其延续形状生成,其特征是在形状的延伸序列中,  相似文献   

9.
分形美学--超越传统形式美的全新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小松  吴越 《新建筑》2004,(3):70-71
提出分形美学是超越传统的统一与变化原则的全新的建筑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全息论与分形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研究物体的自相似关系。分形对传统形式美的超越表现在三个方面:局部和更大的局部或者是局部和整体的对称;分形图形的丰富性和不规则性,对人的思维和想像力的启发性。并以三个具有分形意义的著名建筑实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林秋达 《世界建筑》2013,(9):106-109
本文以迭代函数系统IFS和仿射变换为基本方法,探讨在不同软件平台上生成三维分形建筑形态的算法和工具.并且以类似印度悉卡罗神庙的建筑形体为具体事例,研究三维迭代函数系统(3DIFS)算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尝试提供一种与传统二维计盒维数法分析分形属性的不同设计方法,为理解与设计具有分形属性的建筑形态提供直观并且易于操作的软件算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