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可降解塑料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可部分或完全分解的塑料,因这种新型塑料有易处理、危害小、来源广等优势,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正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原理和制备方案等进行了概述,并对可降解塑料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塑料的降解机理及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机理和几种光降解及生物降解塑料的设计方法以及开发现状 ,并指出不完全降解塑料是不成功的设计 ,降解残余聚合物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传统塑料污染的现状、政府治理的思路和政策、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分类,综述了基于生物质、石油化工单体或废旧回收塑料的不同原材料制造的各类生物可降解塑料,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广泛用途,以及其他塑料废弃物处理的生物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塑料吸管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种污染备受关注。可降解吸管的诞生可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污染问题。主要介绍可食用吸管、纸吸管以及生物可降解吸管的研究进展。虽然我国可降解材料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可降解塑料有望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可降解材料取代一次性塑料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环保性塑料制品将成为热点产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发达国家除采用掩埋和焚烧外,还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二是开发可降解塑料。前者主要用于PVC、PET、PA、PMMA和苯乙烯系塑料;而后者适用于回收困难、污染严重、回收利用不经济或价值不大的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塑料制品使用现状及废弃塑料对环境产生危害的机理,总结了废弃塑料填埋、焚烧所带来的严重污染。介绍国内外可降解塑料和塑料循环利用新技术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废弃塑料污染治理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塑料已经不断的运用在了我国的方方面面,塑料数量的不断增多会为我国带来十分严重的白色污染,可降解塑料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部分或完全分解的塑料,极大的解决了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可降解塑料由于其易处理、危害小、来源广等优势,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可降解塑料能够实现当前经济条件下的回收再利用,是较为难得的一种生物材料。本文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分类和特点出发,探索当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未来发展前景,从而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为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问题,我国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再次出台禁塑令。然而据统计,我国降解塑料的渗透率仅为0.62%,与全球接近3%渗透率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可见禁塑的背后,是市场对于可降解塑料的巨大需求。目前,可将塑料降解方式分为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生物/光双降解塑料三种。光降解塑料属于较早的一代可降解材料,但因降解时间受到太阳光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无法控制降解时间。  相似文献   

9.
由于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利用微生物或环境实现降解的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已经成为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限塑令"加码为"禁塑令",可降解塑料迎来了政策性的发展机遇。综述了可降解塑料的分类、降解机理,着重介绍了可降解塑料如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在包装产品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可降解塑料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鼓励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据悉,由Newlight公司提供的Air Carbon牌塑料是一种新型生物塑料,其以竹子和麦秸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取而成。该种塑料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小,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总部设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戴尔集团在近日的新  相似文献   

11.
塑料原材料的广泛使用,由于管控不严等,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和处置压力,导致了"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其中生物降解塑料也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方式之一。本文以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其中6种降解塑料的来源形式、材料特性、应用范围等进行了阐述,对使用生物降解塑料重要意义作了解释,并对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做出展望,以更多地人们参与治理"白色污染"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12.
塑料原材料的广泛使用,由于管控不严等,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和处置压力,导致了"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其中生物降解塑料也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方式之一。本文以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其中六种降解塑料的来源形式、材料特性、应用范围等进行了阐述,对使用生物降解塑料重要意义作了解释,并对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做出展望,以更多地人们参与治理"白色污染"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环保压力及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由于生物基及可降解塑料的优良特性,采用生物基塑料及可降解塑料制品是当前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办法之一。目前我国生物基及可降解塑料存在回收体系不健全、与现有的循环再利用体系不兼容及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需要从加强监管、正面引导及加快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发着手,加快我国生物基及可降解塑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环境友好型塑料是指一类稳定性较低、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或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介绍了光降解塑料、微生物降解塑料、合成高分子型生物降解塑料、天然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淀粉填充性塑料、蛋白质基塑料、纤维素基塑料、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和全降解塑料,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加强其降解机理研究,加快新型可降解塑料的研发,提高现有可降解塑料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东京工业大学开发出1种能够大大提高可降解塑料延展性的新技术 ,可用于制造聚酯类可降解塑料。该技术以淀粉和脂肪酸为原料 ,给大肠杆菌提供脂酸或葡萄糖等养分 ,并调整培养温度及反应液的酸度 ,使之发生共聚反应。由此生成的可降解塑料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 ,大大提高了延展性 ,质量更加均匀 ,克服了现有可降解塑料硬、脆的弱点 ,这种可降解塑料可用作橡胶的辅助材料。日开发出提高可降解塑料延展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东京工业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大大增强可降解塑料的延展性。 新技术用于制造聚酯类可降解塑料。它以淀粉和脂肪酸作原料,给大肠杆菌提供醋酸或葡萄糖等养分,并且调整培养温度及反应液的酸度,使之发生“共聚反应”。由此生成的可降解塑料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东京工业大学科学家井上义夫等开发出一种新技术 ,能够大大增强可降解塑料的延展性。新技术用于制造聚酯类可降解塑料 ,井上以淀粉和脂肪酸做原料 ,给大肠杆菌提供酯酸或葡萄糖等养分 ,并且调整培养温度及反应液的酸度 ,使之发生共聚反应。由此生成的可降解塑料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 ,大大提高了延展性 ,质量更加均匀 ,克服了现有可降解塑料硬、脆的弱点 ,这种可降解塑料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开发的热点。科学家认为 ,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微生物的生产能力 ,能够廉价而大批量地制造这种材料。日开发增强可降解塑料延展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微塑料对环境生态造成了较大的风险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可降解微塑料相比,不可降解微塑料因持久、耐用、经济和应用广泛等特点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不可降解微塑料可作为载体吸附包括重金属在内的环境污染物,并可能影响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等环境行为。纵使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微塑料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互作用的危害仍未被系统阐明。综述了不可降解微塑料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影响重金属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为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化工》2010,(4):50-50
IBM研究人员称,最近他们已经发现一种利用植物制作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方法,这种生物基塑料可替代石油基塑料以及不利于环境的其他塑料制品,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20.
英国“交响环境公司”隆重推出的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让人们看到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新希望。该新型可降解塑料同现有可降解塑料相比不但能用于食品包装等领域,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的“寿命”可预先控制,塑料可按照设定的“寿命”最后完全分解。根据最终制成产品的不同,该塑料降解所需的时间短至60天,长到五六年,塑料分解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