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染苑精粹     
《印染》2012,(17):58
可提高干爽感的吸湿长丝2012161可吸收水蒸汽的长丝由两部分组成:外层为疏水性聚丙烯,内层为亲水性超吸水性聚合物。测试其吸湿性发现,100%聚丙烯织物不具有吸湿性,而若织物中含有14%超吸水性聚合物,则每天可吸收22%水蒸汽(对织物总重)。随着吸湿性试验时间的延长,以及长丝中超吸水  相似文献   

2.
正据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hoon Hwai Yap教授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Dimos Poulikakos教授推出了一种新型止血敷料,制备的超疏水材料不仅能促进血液的快速凝结,还具有易于从伤口表面剥离等优点。该止血敷料的设计策略是:在超疏水聚合物基质(PTFE、PDMS)表面嵌入一层致密的具有微/纳米级粗糙度的碳纳米纤维(CNF)网络制备超疏水碳纳米纤维SHP CNF表面。CNF会促进纤维蛋白的生长从而促进凝血;同时由于血液与SHP CNF的接触面积中微空气的存在,血痂和SHP CNF间的接触被最小化,在血痂成熟和收缩后,会自然地从敷料表面剥离,与普通商用敷料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单一刺激响应性表面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受限问题,以棉织物为基体,硬脂酸、壳聚糖和纳米氧化铁为原料,采用浸涂法制备出紫外光/氨气双重响应性超疏水棉织物。借助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对超疏水棉织物的形貌和表面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探究紫外光和氨气对超疏水棉织物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其水接触角可达到153.94°;经过紫外光照射28 h后,棉织物从超疏水转变为超亲水性,并且在黑暗中放置28 d或120℃下加热40 min后,又可恢复超疏水性;紫外光与双氧水(H2O2)共同作用7 h,即可使超疏水棉织物转变为超亲水性;超疏水棉织物与氨气接触5 s,即可迅速转变为超亲水性,之后将其在80℃下加热50 min,又恢复至超疏水性。该棉织物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响应性和优良的氨气响应性。  相似文献   

4.
在纤维和纺织品中应用的长效抗菌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抗菌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保护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转移到保护环境和使纺织产品的使用者免受细菌侵袭。消毒剂材料提供了一个几乎立即 ,但短期的除菌方法 ,而抗菌剂则设计成能够提供长效除菌功效的产品。有三种机理和方法用于纺织物的抗菌 :有控释放 (银基产品 )、再生原理 (抗菌剂再活化 )和障碍或阻断作用 (Triclosan产品 )。对于疏水性纤维 ,像聚丙烯、涤纶和尼龙 ,只需保护表面就可以了 ,而对于亲水性纤维 ,像棉、粘胶人造丝和天丝(Tencel溶剂法再生纤维 ,学名Lyocell)总是含有水分 ,就需要更深层次的保护纺织…  相似文献   

5.
正一些聚合物如聚酯(PET)、聚丙烯(PP)及聚酰胺(PA)等常用于生产合成短纤维和长丝。产物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其应用,如PET材料可用于制备合成短纤维、长丝纱线、预取向丝(POY)、拉伸变形丝(DTY)、全拉伸丝(FDY)、工业长丝、帘子线、单纤丝,以及非织造布和纺黏织物。PET的特性使其适用于各种服装产品的生产:PET材料不易起皱、被拉  相似文献   

6.
1.简介该研究阐明了聚丙烯纤维疏水性与纤维素纤维高度亲水性相比,对微生物生存与繁殖的影响,尤其是对这两种类型极不相同的纺织材料固有卫生性能方面的可能影响。细菌在纺织品表面的生存与繁殖取决于它们所处的微环境,而微环境的形成受到织  相似文献   

7.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7):48-48
美国Kimberly-Clark公司在美国专利6605552中公开了一种形状、大小稳定的超吸收性材料,用挤压或交联的方法制成,含有弹性丙烯酸的聚合物,可用作个人卫生用品和医学用品中芯材的一部分。弹性聚合物可以挤压成纤维、薄膜或纤维泡沫,而挤压泡沫尤其有利,因为它不仅吸收液体还能存储液体,具有各种功能剂料的微粒可以在挤压聚合物成形过程中加入。然后将聚合物层在一种高能束辐照下交联而稳定化。材料弹性好,产品体积较小且方便制造。该材料不是微粒型结构,因而不存在超吸收性微粒的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纤维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丙烯(PP)是一种用途广泛而独特的材料,其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其他任何聚合物材料,因此,PP为生产者及用户进一步改进和开发提供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引言包芯纱基本上有二个组成部份,一部份被限制在纱轴线上,称为纱芯,而另一部分起包复作用,称为外包纤维。通常疏水性长纤维用作纱芯,短纤维用作外包纤维。纺制包芯纱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良合成长丝产品的表面性质,使之具有良好的手感和免烫性,包芯纺纱的另一优点是长丝作为纱芯后,能够提高像棉那样的短纤维的纺纱性能,纺制特细纱。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纱线和织物表面均为棉纤维所包复,可作涂层和防水处理,它不需要像涤纶长丝织物那样要求特殊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生物膜生成能力.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和刚果红染色等方法对几种不同双歧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进行测定和鉴定.结果:采用不同途径分离的9株双歧杆菌分别在亲水性材料和疏水性材料上展现不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所有菌株在聚丙烯材料上均表现出弱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而在聚苯乙烯和硼硅酸盐材料表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利用盖玻片对生物膜的显微观察表明生物膜含有多糖成分.细胞表面疏水性研究表明双歧杆菌中生物膜的形成与细胞表面疏水性未见相关性.结论:双歧杆菌具有一定的生物膜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1.
超级吸水树脂—淀粉—丙烯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与具有可离子化的亲水单体如丙烯腈合成的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腈具有超过自身重量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吸水量,被称为超级吸水树脂,淀粉-丙烯腈对光热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吸水后不能用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材、农业、医用卫生等领域,制备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主要采用自由基引发共聚法,引发剂的种类、淀粉的选择,温度、pH值等均对最终产品和结果产生影响,探索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下法合成淀粉-丙烯腈树脂工艺及如何制取具有高吸盐水倍率的产品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淀粉系列高吸水树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夫山  巩倩 《皮革化工》2006,23(4):12-17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含强亲水性基团的单体经过适度交联使其能够吸收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本文从吸水机理、聚合方法、影响因素及树脂的性能等方面综述了淀粉系列高吸水树脂的研究概况,并且介绍了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在生理卫生、医疗器械、土木建筑、农业、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超吸水纤维的线密度,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表面形态、吸水倍率等主要性能。结果表明:超吸水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水能力,吸水倍率超过120 g/g,吸水体积膨胀后仍能保持近似纤维凝胶态的结构,适合于开发吸液材料;纤维截面呈圆形,表面光滑,无卷曲,强度和断裂伸长均很小且离散性大,断裂强度小于0.8 cN/dtex,断裂伸长率小于5.5%,力学性能较差,难以作为单一原料开发产品,需与其他纤维混合制成高吸液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具有较高吸水性及稳定性的超吸水纤维膜,首先利用氯乙酸对NaOH碱化处理后的棉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吸水纤维,然后通过溶液分散法将吸水纤维在水中分散成膜制备超吸水纤维膜材料。对纤维膜材料的表面结构、化学结构、结晶结构、热稳定性、羧甲基取代度、吸水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棉纤维进行碱化处理可促进氯乙酸与棉纤维之间取代反应的进行,氯乙酸的用量直接影响棉纤维上羧甲基的取代度,并对膜吸水性能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但其用量过高会使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显著下降;在羧甲基取代度约为0.264时,吸水纤维膜材料吸水后形态保持比较完整,并具有相对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吸水倍率可达约163.3倍,保水倍率可达约73.7倍。  相似文献   

15.
黄原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在高吸水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黄原胶杂化复合有机蒙脱土(XG-g-PAA/OMMT)的高吸水性材料,通过吸水动力学表明XG-g-PAA/OMMT的动力学扩散模型主要为non-Fickon扩散,说明XG-g-PAA/OMMT吸水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速率与高分子链锻松弛速率相当。通过保水性研究表明XG-g-PAA/OMMT比传统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能力提高,能够有效的抑制水分的蒸发,且在沙土中恒温下的保水能力将获得增强。  相似文献   

16.
超吸水纤维(SAF)克服了高吸水树脂(SAP)颗粒状不易加工的缺点,是继SAP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纤维.对SAF纤维及热轧ES/SAF(50/50)非织造材料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试验,并根据最终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其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困难.SAF吸水保水性好,目前应用于光缆及电缆的阻水材料、医疗卫生材料、保水绿化材...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鞋面革、鞋里材料单层和复合试样的透水汽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皮革及其它鞋用材料的透水汽性存在两向差异,即水汽从材料的正面透到反面或从反面透到正面,其透水汽的能力不相同。差异的大小取决于这种材料两面的状态和亲水性的差异。复合试样的透水汽性受组成复合试样的单层材料的透水汽性的大小、孔率、亲水性、表面状态和组合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糯性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系统分析了淀粉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75℃,以单体质量计,单体与淀粉用量质量比为15∶1,单体丙烯酸中和度为pH4.8,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0.15%,交联剂丙三醇用量为0.11‰,此时所得树脂的吸水倍率为1 641.78 g.g-1。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9.
机织面料吸湿快干梯度结构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吸湿快干纤维Coolking及莫代尔、棉和涤纶纤维进行纱线设计,构建了机织面料吸湿快干梯度结构模型,通过疏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纤维的合理配置,变化表里经纱的密度比,利用机织多层结构研制了6种具有导湿快干功能的机织面料。分别测试了这6种面料的毛细高度、保水率、水滴渗透面积和体积、自然干燥率、透气量,采用多项综合值对吸湿快干效果加以评定。结果表明,表里经纱密度比为1∶2的结构在吸湿快干性能上要优于表里经纱比为1∶1的结构,里层纱线由莫代尔/涤纶、Coolking/棉构成的配置吸湿快干性能较好,莫代尔/棉、Coolking/棉的配置其次,莫代尔/涤纶和莫代尔/棉的配置较差。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research,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internal layer of the firefighters’ protective clothing with the aim of increasing absorption of sweat to improve the thermo-physiological comfort properties. The performance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following the standard test methods (ISO 6942:2002 and ISO 9151: 1995(E)) and the thermo-physiological comfort-related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such as air permeability, water sorption and evaporation, thermal resistance and water vapour resistance of the fabric assemblies with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comfort properties of the protective clothing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into the internal layer. The use of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is likely to help in the absorption of sweat in higher amount and keeping the skin and internal microclimate dry, which in turn improves the comfort level. The 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all the combinations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s for firefighter’s clothing as mentioned in AS/NZS 4967-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