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考察了不同聚吡咙的热分解,分析了其热分解产物的组成、分布和归属,研究了其环化过程以及该过程对热分解的影响,进而详细阐述了聚吡咙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2.
将聚吡咙和不同浓度聚酰亚胺前驱体的溶液混合,采用静电纺丝和高温碳化技术,通过表面形貌观察、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对柔性纤维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聚吡咙与聚酰亚胺二者结构相似,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纳米纤维膜经过氮气气氛亚胺化、碳化后表现出优异的柔韧性,可直接作为锂电自支撑负极材料。当聚吡咙与9%(wt,质量分数)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85∶15,电流密度为50mA/g时,经100圈循环后,仍有378.7mAh/g的放电比容量。  相似文献   

3.
炭膜制备及其高效氧氮分离性能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论述炭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炭膜的氧氮分离性能,并将其与高性能聚吡咙膜和聚苯胺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炭膜具有优异的氧氮分离性能,其氧氮分离因子一般为10以上,最高可达36。聚酰亚胺基和聚吡咙基炭膜均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氧氮分离性,大大突破了富氧膜材料的Robeson上限,位于极具吸引力的商业化区域,在空气分离中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4.
聚硅烷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重法(TGA)研究了聚(甲基环己基硅烷)、甲基环己基硅烷与甲基苯乙基硅烷共聚物和聚(甲基苯乙基硅烷)的热分解动力学,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其热分解活化能分别为208kJ/mol、187kJ/mol和114kJ/mol;这3者的热分解均符合无规引发裂解模型。  相似文献   

5.
PTBC和PTBMA的合成,水解及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2-丁烯酸特丁酯(PTBC)和聚α-甲基丙烯酸特丁酯(PTBMA)。通过对两种聚合物的水解、热分解的研究发现,PTBC的水解率可由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加以控制,水解产物可溶于极性溶剂中。热分解过程中无炭化和残留现象,并且其热分解起始温度适宜,热分解温度范围较宽,完全适合于作为新陶瓷材料加工成型的新型结合剂。  相似文献   

6.
聚1,2-亚丙基碳酸酯/橡胶体系的热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态热重分析(TG)研究了聚1,2-亚基碳酸酯(PPC)/橡胶共混弹性体的热分解反应,讨论了PPC/橡胶的热失重情况,动力学研究表明,热分解主要有3个过程,反应程度α<0.1时主要是防老剂,促进剂等有机配合剂的挥发失耗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PPC相的失重,其活化能不断升高;第三阶段是橡胶相的失重过程。3个反应阶段都是一级反应。热分解活化能数据验证了1,2-亚丙基碳酸酯(PPC)/丁苯橡胶(SBR)弹性体中PPC与SBR形成界面互穿网络,网络互穿部分热分解活化能明显升高。马来酸酐的加入使相界面分子链的缠绕互穿更加完全。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聚偶氮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inner合成方法制备了用PEG400封端的水溶性聚偶氮酯,并表征了其结构;研究了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及用于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种引发剂具有引发速度快、热分解机理简单和具有辅助乳化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模型法对聚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PBAMO)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并用热重-红外-质谱(TG-IR-MS)联用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产物。PBAMO表现出了独特的热分解过程,TG曲线中在210℃~270℃叠氮基团的分解失重之后没有第二个明显的失重台阶;PBAMO第一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为150 kJ/mol,当分解率大于0.4时,活化能降为负值。TG-IR-MS结果表明,在叠氮基团分解时释放的热量加速了剩余氮原子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产物形式为NO,主链中的氧原子被消耗掉,从而导致了碳链骨架的大量残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生物质材料对塑料废弃物热降解的影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对象,探讨甘蔗渣对其热分解行为和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甘蔗渣混合物,采用热失重法研究其在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通过最大失重速率法和Ozawa等失重法计算PMMA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结果甘蔗渣使得PMMA的初期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但是PMMA的热分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却都显著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法的计算结果表明,PMMA加入甘蔗渣后的热分解活化能增加了26.2 k J/mol,等失重法的结果显示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168.14 k J/mol和28.41 min-1,比纯PMMA相应地增大了72.6 k J/mol和12.52 min-1。结论甘蔗渣的加入对PMMA的热降解有显著的影响,使其热分解变得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他生物质对PMMA热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预氧化聚碳硅烷纤维热分解动力学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TGA分析和Coats-Redfern模型研究了预氧化聚碳硅烷(PCS)纤维的热分解动力学,用IR、XRD、SEM和HRTEM等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预氧化PCS纤维热分解过程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9.826kJ/mol;在初始分解阶段,主要为小分子PCS逸出,≡Si-H键之间以及≡Si-H与≡Si-CH3键发生了脱氢、脱CH4反应,从而导致交联程度的增加;随热分解温度进一步提高,分子的有机侧链急剧热解,分解产物从有机物转变为存在部分微晶的无机结构;热分解温度继续提高,纤维无机化结构进一步完善,β-SiC晶粒尺寸增加,纤维中出现自由碳;1250℃以上,β-SiC晶粒急剧长大,晶粒尺寸增加导致SiC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适当改变镁铝摩尔比等工艺条件,所制得的镁铝复俣阻燃人有不同的热分解温度,其DSC吸热值也各异。文章对镁铝复合阻燃剂的热分解过程加以分析,提出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所制成的样品热分解行为的影响,认为镁铝复合阻燃剂的热分解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人为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KH-304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氮气和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计算了它们在氮气和空气中的热分解活化能,比较了两者的高温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KH-304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氮气和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计算了它们在氮气和空气中的热分解活化能,比较了两者的高温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单体/交联剂比例对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BeO过程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结构的高分子网络结构将盐细化,使其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当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6:1时,热分解温度下降幅度最大,约为177℃;所制备的粉体的平均颗粒尺寸也最小,约为16 nm,粒度分布范围较窄且团聚少。当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偏离6:1时,热分解温度下降幅度减少,所制备的粉体的颗粒尺寸增加。  相似文献   

15.
杂环联苯型聚芳醚酮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用热重分析法详细研究了自制杂环联苯型聚芳醚酮(MPEK)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采用Ozawa方法计算出了其热降解活化能,提出了其在空气和N2的分解机理,这时此新型聚芳醚酮的加工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凌彬  黄可龙 《功能材料》2007,38(A08):3281-3284
利用热重及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对聚[碳酸(亚丙酯-CO-γ-丁内酯)酯](PPcG)的热稳定性及热氧降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γ-丁内酯(GBL)造成了PPCG热稳定性的降低和瓦的提高。提高PPCG的分子量有助于提高其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PPCG的Tg最高可达42.6℃,相应的起始热分解温度达到175℃。PPCG的热分解方式与其分子量大小有关。PPCG热氧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97.8~104.77kJ/mol,在空气中的热氧降解反应遵循一维的相边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陈炜  刘巧娥  陈腾  郝嘎子  胡玉冰  姜炜 《爆破器材》2019,48(6):14-18,23
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为包覆层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交联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GAP-TDI/RDX复合材料。利用SEM、FT-IR、XRD、DTA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性能测试;利用DTA对其热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合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TA曲线对样品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GAP成功包覆在RDX表面。所制备的GAP-TDI/RDX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相比原料RDX降低了4.6 kJ/mol,说明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活性得到提高;GAP-TDI/RDX复合材料的特性落高H50从15.2 cm提升至25.6 cm。  相似文献   

18.
碱式碳酸锌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TG、DTA、DTG等热分析手段研究了碱式碳酸锌热分解过程,热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Zn5(CO3)2·(OH)6为一步分解而得到纳米氧化锌,研究得到的机理模型证明其热分解过程符合随机核化机理。利用XRD,TEM等测试手段对纳米氧化锌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Zn5(CO3)2·(OH)6热分解方法可以获得结晶性及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窄、粒度约为10 nm左右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纳米Cu粉催化剂对NH4N(NO2)2(ADN)热分解的影响,采用DSC和TG研究了纳米Cu粉作用下ADN的热分解。结果表明,纳米Cu对ADN热分解起到较好的催化作用,可以将ADN热分解峰温从212.6℃提前至126.3℃,降低了86.3℃;纳米Cu粉使ADN的热分解呈现出2个明显的热分解过程,但仅对其第一步分解过程有明显催化作用,而对ADN分解的中间产物AN的吸热分解没有明显影响。同时对纳米Cu粉催化ADN热分解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导电塑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电性高分子材料一般分为结构型和复合型两大类。结构型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是1977年才发现的,它是有机聚合掺杂后的聚乙炔,具有类似金属的电导率。而纯粹的结构型导电高分子聚合物至今只有聚氮化硫类,其它许多导电聚合物几乎均需采用氧化还原、离子化或电化学等手段进行掺杂之后才能有较高的导电性。其代表性的产物有聚乙炔、聚对苯撑、聚吡咯、聚噻吩、聚吡啶、聚苯硫醚等。还有一种叫作热分解导电高分子,这是把聚酰亚胺、聚丙烯腈等在高温下热处理,使之生成与石墨结构相近的物质,从而获得导电性。这些热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