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桂花糯米糖藕褐变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0.15%柠檬酸+1%氯化钠+0.05%D-异抗坏血酸钠护色液护色40min后,再进行蒸制、热水煮制、糖煮及热包装等处理,可有效控制其褐变。  相似文献   

2.
以芒果为原料,通过对护色剂、硬化剂、糖、亲水性物质等的筛选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护色硬化剂配比是0.2%NaHSO3+0.2%Vc+0.2%CaCl2,浸糖液配比为20%蔗糖和10%海藻糖添加0.2%丙二醇+0.2%乳酸钠+0.2%柠檬酸。实验表明,利用此工艺制得色、香、味俱佳,口感好,芒果风味浓厚的低糖芒果脯新产品。此产品水分活度Aw为0.56,保质期可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新鲜胡萝卜为原料,制作低糖胡萝卜果脯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正交试验法研究工艺条件对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感官指标。结果胡萝卜果脯最佳生产工艺组合:切片厚度0.8cm,糖液浓度50%,糖煮时间30min;渗糖液添加组分:25%蔗糖,25%果葡糖浆,0.5%柠檬酸,0.1%甜菊糖苷和0.4%明胶。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β-胡萝卜素含量达3.55mg/100g,维生素C保存率为51%。  相似文献   

4.
本文不甘薯加工湿态蜜线的关键性工序护色硬化处理、预煮、糖煮及不同浸泡液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护色碣化采用0.6%明矾,0.3%Na2SO5,0.1%柠檬酸混合液处理1小时,预煮6-15分钟。糖煮3-3.5分钟,浸泡液采用30%白糖,0.35%柠檬酸,0.3%CaCl2,0.05%苯甲酸钠。制得的甘薯湿态蜜钱含糖量低,原果味度浓,脆性好,风味佳。  相似文献   

5.
针对甘薯糖渍制品出现外观褐变、返砂、干瘪及保质期缩短等现象,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加以控制。结果表明,以0.3%焦亚硫酸钠+0.1%柠 檬酸+0.25明矾+1.55食盐溶液护色及硬化,糖煮时添加5%蜂蜜,0.3%-0.5%CMC-Na 电解质溶液,调整糖液浓度50%,pH2.5-3.0,煮沸时间45min,糖渍时添加乳酸钠以0.2g/100g干物质计,能有效地提高甘薯糖渍制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山药罐头加工中最佳的护色条件。方法用柠檬酸、维生素C及氯化钙为护色剂进行护色实验。结果最佳护色条件为:0.5%柠檬酸+1.0%维生素C+0.25%氯化钙。结论3种护色剂配合处理后可防止山药褐变,提高山药罐头质量。  相似文献   

7.
澄清杏汁饮料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澄清杏汁饮料的护色、澄清和配方等工艺做了重点讨论。结果表明:护色用1.5%抗坏血酸、0.25%柠檬酸和0.2%氯化锌能得到良好的效果;澄清的最佳工艺为pH4、酶0.001%、时间40min、温度45℃;产品的配方为杏汁40%、糖10%、柠檬酸0.40%。  相似文献   

8.
苦瓜凉果加工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苦瓜凉果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制品风味独特,清凉爽口,回味悠长。试验表明:采用0.3%CaCl2+0.5%Na2SO3+0.02%CuSO4+0.3%HCl处理原料,硬化和护色效果好。利用糖,柠檬酸及香料的赋香,掩盖部分苦味,较好地保留了苦瓜的天然有效保健成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田颖 《饮料工业》2008,11(8):21-23
以新鲜杏肉为主要原料设计了混浊型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以感官风味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杏汁、蔗糖和柠檬酸的最佳复配比为:14%杏汁+8%蔗糖+0.08%柠檬酸,并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0.10%果胶+0.15%CMC+0.10%黄原胶。  相似文献   

10.
利用芒果落果加工低糖果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初步探讨了以芒果落果制作低糖果脯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3次真空渗糖工艺,糖液浓度分别为35%、45%、55%,渗糖时间均为30min,并在糖液中添加1.0%的柠檬酸和0.5%的明胶,可得到品质风味优良的低糖芒果果脯。  相似文献   

11.
低糖无硫茄子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颖  杨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0):119-122
对茄子脯加工过程中的热烫、护色、硬化、浸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00℃热烫4min;1%柠檬酸+0.2%V_c混合溶液护色20min;4%的δ-葡萄糖酸内酯硬化4h;糖液配制条件为采用50%的蜂蜜代替50%的蔗糖,同时添加0.3%的果胶,2.0%的NaCl溶液;采用50%的糖液常压渗糖20min,常温浸糖15h;在65℃下烘干约20h;烘干后回软24h的加工工艺,制作的茄脯含糖量低,质地较为饱满,色泽鲜亮,甜味柔和。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新生莲藕生长发育过程主要物质积累,本实验选取不同生长阶段莲藕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水分、还原糖、淀粉、总糖、脂肪、蛋白质、总黄酮、总酚、可滴定酸和氨基酸。新生莲藕采样时间为自8月2日起,每0、20、40、60、80、100 d进行新生莲藕取样,至2016年11月10日结束。成熟莲藕采样时间为2016年12月8日。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趋势逐渐平稳,淀粉含量和总糖含量呈增长趋势,顶点分别为60 d和80 d,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增长趋势,蛋白质在40 d和60 d时出现两个拐点,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呈增长趋势,顶点分别为60 d和80 d,可滴定酸含量呈增长趋势,在20 d和40 d出现拐点,80 d为顶点。氨基酸分析得出,莲藕中天冬酰胺含量最多,为0.31%,其次谷氨酰胺为0.23%,谷氨酸0.19%,丝氨酸0.14%,脯氨酸最少,只含0.01%。研究结果说明新藕早期因水分、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总糖、脂肪、蛋白质含量较低,产品脆嫩;新藕后期淀粉含量升高,产品质粉,其蛋白质、总黄酮、总酚、可滴定酸含量升高,整体营养价值升高,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多,限制氨基酸为脯氨酸,营养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莲藕汁防褐变预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藕汁易褐变的特性,重点研究了莲藕汁预处理过程中的护色剂热烫工艺,筛选得到并优化了复合护色剂添加配比:0.3%乙酸锌、0.1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0.02%抗坏血酸。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定法对莲藕汁的调配进行感官评判,确定了莲藕清汁90%、白砂糖8%、柠檬酸0.10%和蜂蜜0.10%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加工马铃薯生全粉,对加工工艺中的护色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考察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钠3种护色剂对马铃薯生全粉色泽的影响,优选出3种护色剂合适添加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无硫复合护色剂最佳护色配比为:0.5%柠檬酸、0.1%L-半胱氨酸、0.5%氯化钠。该复合护色优于单一护色效果,可使生全粉保持良好色泽,使制得马铃薯生全粉亮度值L^*达91.09,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率87.98%。研究为马铃薯生全粉加工中的无硫复合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鄂莲5号”品种的新鲜莲藕为试材,以清水浸泡的莲藕为对照组(CK),以含有柠檬酸0.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D-异抗坏血酸钠0.02%、脱氢乙酸钠0.01%、亚硫酸钠0.02%的混合液浸泡的莲藕为实验组(EX),分析在冷藏贮藏条件下混合液处理莲藕外观和气味品质的变化,探索混合液浸泡对采后莲藕外观和气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浸泡可使莲藕表皮中的总多酚含量减少29.24%,同时还使莲藕皮中PPO活性降低了73.88%。莲藕外观和横切片观察知,莲藕褐变主要发生在莲藕表面,混合液浸泡可显著抑制莲藕表面的褐变。电子鼻分析知,混合液浸泡对莲藕初始气味影响不显著,但贮藏时间对莲藕气味影响显著。传感器R(2)、R(6)、R(7)、R(8)和R(9)代表的氮氧化合物、甲基类化合物、硫化物、醇醛酮类化合物和有机硫化物等物质是影响莲藕气味的主要物质。混合液浸泡后莲藕的最佳保质期为32 d,混合液浸泡不影响对莲藕的原有气味产的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莲藕表皮褐变。该研究结果为冷藏条件下确定新鲜莲藕的保质期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产工艺和化学药物来控制藕汁饮料褐变,如减少蔗塘用量,选用白花莲藕品种、采用榨汁法工艺使汁渣迅速分离、添加柠檬酸等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蔡华珍  刘敏 《食品科技》2003,(11):38-40
研究了低糖藕脯的加工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0.3%、Vc0.2%、食盐0.3%及柠檬酸0.2%构成的复合护色剂对莲藕片有良好的护色作用;糖制最佳工艺为真空渗糖,3次糖制,糖液浓度梯度为30%、40%、50%。真空渗糖后进行真空干燥,其产品干燥时间较短,效果较好;以琼脂与大豆分离蛋白共同作为胶衣材料,两者的比例为1∶1,胶体浓度为1.0%。  相似文献   

18.
高压静电场技术(HVEF)是一项保鲜新技术。以新鲜莲藕为试材,分用0、20、60、10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60min后,放入约4℃的冰箱中冷藏1个月,每周测定1次各项生理指标,研究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莲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莲藕在储藏过程中色度L值下降较缓慢,PPO酶活性变化也较平缓,呼吸强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且总酚、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较对照也均对莲藕有有利影响,尤以60kV/m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板栗罐头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板栗罐头加工过程中栗果褐变和糖液混浊现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煮制中添加0.9%EDTA-2Na、2%柠檬酸、1%NaHSO3等组成的护色液,用0.2%CaCl2进行硬化和用1%壳聚糖裹包,可以减少栗果褐变和糖液混浊现象,明显提高了板栗罐头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丁香、八角、生姜对莲藕泡菜感评得分及总酸的影响,试验以莲藕为原料,接种一定量的乳酸菌粉对泡菜进行发酵,以感评得分为指标,正交优化试验,以确定莲藕泡菜中丁香、八角、生姜的最佳工艺配比,并对发酵过程中泡菜总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三种香辛料对发酵过程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莲藕泡菜风味品质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八角生姜丁香。最佳工艺配比为丁香0.01%,八角0.1%,生姜1.5%(以100g莲藕为基准)。此工艺条件下的莲藕泡菜不仅成品风味品质较好,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