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发酵法生产曲酸中提取流程及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曲酸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脱色过程中活性炭的种类、用量、脱色温度 ,最佳脱色 pH值等工艺条件 ,针对与曲酸有络合作用的Fe3 等金属离子采用了强酸型阳离子树脂脱色的工艺 ,通过不同提取流程的比较选择 ,获得 91 .8%的脱色效果与 72 .4 %的产品得率 .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新闻纸厂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树脂障碍的主要原因;综述了国内外用脂肪酶水解纸浆中的甘油三酸酯从而控制树脂障碍这一行之有效的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用脂肪酶控制新闻纸厂制浆造纸过程中的树脂障碍的效果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叙述并讨论了用脂肪酶控制树脂障碍工艺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如脂肪酶种类、脂肪酶加入量、酶活测定方法、酶加入位置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3.
山楂汁降酸工艺与山楂果酒的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楂为原料酿造山楂果酒,对山楂果汁的加工工艺、降酸工艺、发酵菌种筛选、发酵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发酵山楂酒产品进行感官评价.降酸工艺中将稀释降酸法、壳聚糖降酸法和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离子交换树脂法进行降酸.通过对试验室内的4种酿酒酵母P2、0423、DV10、D47的产酒能力和酿造产品的感官评价进行了比较,最终选出分解糖速度快、产酒精能力最强,酿造产品质量优等的P2酿酒酵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优化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果酒的料水比1.0∶1.5,糖度18%,接种量15mL.成品酒呈鲜艳的宝石红色,酒体丰满纯正,酒精度为11.8%,糖度为6.7%,总滴定酸为1.322%.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折射率的HS B-TECH 200浓染树脂处理细旦涤纶染色织物,可降低涤纶对光的反射率,提高染色深度.探讨了浓染树脂增深剂的增深原理,分析了增深剂用量、pH值、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织物K/S值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了增深整理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增深度可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以青梅酒为研究对象,以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控酸技术并优化其控酸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碳 酸钙法、碳酸氢钾法、碳酸钾法和树脂D630法4种控酸技术对降低青梅酒中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评的影响,确定最佳控酸 技术为树脂D630法。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树脂D630法的最佳控酸工艺条件为树脂D630添加量3%,作用时间90 min,搅拌 速率150 r/min。 在此最优条件下,青梅酒中的总酸和挥发酸含量分别为4.06 g/L、0.98 g/L,较优化前分别降低了15.06%、4.85%,酒精 度为17.9%vol,总糖含量为28.5 g/L,感官评分为92分。  相似文献   

6.
以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大孔树脂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工艺,比较了HDP5000、LX-202、LX-9、ADS-7、ADS-8五种大孔树脂对银杏酸的静态吸附效果及洗脱效果。结果表明,HDP5000树脂脱除银杏酸效果最好,洗脱剂为6%Na OH水溶液。通过实验确定HDP5000型大孔树脂吸附银杏酸最佳工艺是:上样液银杏酸浓度为2.5mg/mL,pH为3.5,流速为2BV/h,上样液为70%乙醇溶液,经此工艺脱酸后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液相检测银杏酸单位含量小于2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洋甘菊中2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以2种咖啡酰奎宁酸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种类。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工艺参数,包括上样液浓度、上样量、吸附速率、水冲洗用量、洗脱剂种类和用量等。结果 最佳条件为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药液浓度0.20 g/ml,树脂柱径高比1:6,吸附速率2 BV/h,在此条件下,上柱量达7 BV;吸附好的树脂先用1 BV水洗净,流速5 BV/h,再用3 BV 50%乙醇和1 BV 70%乙醇洗脱活性部位,合并洗脱液,浓缩,干燥既得。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洋甘菊中2种咖啡酰基奎宁酸。  相似文献   

8.
对棉包涤织物进行染整加工时,烧毛要轻烧,采用高碱丝光工艺,定形温度应适宜,以保护涤纶纤维强力不受损伤,冷轧堆染色时控制好轧辊的机械作用力,尽量减小对纤维的磨损.棉包涤织物经上述工艺处理后,手感柔软、滑爽、厚实和悬垂性好,无需进行树脂免烫整理,即可达到面料洗可穿标准.  相似文献   

9.
全琼瑛 《印染》2010,36(23)
采用免烫树脂和亲水整理剂对棉包涤织物进行同浴免烫/亲水整理。测定了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和亲水性能,优化的整理工艺为:免烫树脂7636 40 g/L,亲水整理剂FMW20 g/L,焙烘温度180℃。结果表明,经上述工艺整理后棉包涤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缓弹为248.5°,渗透时间为6 s,强力下降较小,满足服装面料的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史洁华 《印染》2008,34(18)
高档的纯棉衬衫面料通常采用树脂潮态交联工艺.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树脂整理工艺Econtrol MXL,主要是针对高档的衬衫和床上用品.  相似文献   

11.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体酸,研究了脱盐菊粉的水解条件,并经真空浓缩制备出质量良好的高果糖浆。确定菊粉水解的适宜条件为:以D061树脂为固体酸,固体酸与20%菊粉溶液比例为1∶3,水解温度75℃,水解时间120m in,水解率可达92.1%。菊粉溶液的脱盐是成功实现固体酸连续水解的关键工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吴茱萸药材水蒸气蒸馏-醇提过大孔树脂柱联用工艺的提取效果.方法 以挥发油得率、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保留率及药材中生物碱和水溶性成分的HPLC图谱为指标,考察水蒸气蒸馏-醇提过大孔树脂柱联用工艺对保留吴茱萸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 吴茱萸药材水蒸气蒸馏-醇提过大孔树脂柱联用工艺保留了药材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成分,显著降低了出膏率.结论 水蒸气蒸馏-醇提过大孔树脂柱联用工艺是吴茱萸药材提取纯化的适宜工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NaOH水解栀子苷,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京尼平苷酸的工艺。方法:用NaOH将栀子苷水解制备京尼平苷酸,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栀子苷的水解过程;比较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京尼平苷酸的静态吸附和解析性能,筛选出一种吸附和解析性能较好的树脂,用动态柱层析法对京尼平苷酸进行分离纯化。结果:H103大孔树脂对京尼平苷酸的吸附和解析性能较好,动态吸附上样后用蒸馏水冲洗2 BV,再用30%乙醇洗脱2 BV,洗脱率达到95.2%,洗脱液真空干燥得到灰白色粉末,HPLC检测其纯度达96.1%。结论:采用碱水解栀子苷再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京尼平苷酸,该工艺具有步骤少、收率高等优点,为京尼平苷酸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赵国群  张桂 《食品科学》2008,29(5):187-189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体酸催化水解菊粉,然后经真空浓缩制备出质量良好的高果糖浆.菊粉水解的适宜条件为:选用D06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体酸,固体酸与菊粉溶液(20%)比例为1:3,在75℃ 下水解120 min.此条件下,菊粉水解率达92.1%.菊粉溶液的脱盐是成功实现连续固体酸水解的关键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枇杷叶中的科罗索酸,通过对6种不同类型树脂的筛选,发现FD16树脂对枇杷叶中科罗索酸具有较大的吸附量。通过对FD16树脂动态吸附条件和动态洗脱条件的优化,确立FD16树脂的吸附条件:料液乙醇浓度为35%,NaOH浓度为0.3%,科罗索酸浓度为1.5 mg.ml-1,以1 BV.h-1流速通过FD16树脂富集。洗脱条件为:先后采用50%,70%乙醇洗脱树脂,洗脱流速为1 BV.h-1。大孔树脂纯化得到的科罗索酸纯度为35.2%,回收率为85.4%。  相似文献   

16.
香菇多糖的树脂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香菇多糖的树脂法脱色工艺,筛选出合适的树脂并优化脱色工艺.得出静态脱色工艺:每20mL香菇多糖溶液添加HD-3树脂2.0g,调节pH值为4.5,40℃下脱色3h,脱色率和多糖得率分别达85.96%和88.43%.HD-3树脂的动态脱色工艺为流速5BV/h,多糖脱色率为85.3%,多糖得率为82.4%.  相似文献   

17.
采用涂料染色方法对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工艺条件(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黏合剂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黏合剂用量140 g/L、焙烘温度160 ℃、焙烘时间3 min时,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最好.采用树脂与涂料同浴染色,能改善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以板栗壳为原料,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棕色素的纯化工艺,并与传统的酸沉、醇沉等方法做了简单的比较。单因素实验确定了1%的Nao H为提取溶剂。比较lx-28、xda-6、lsa-10、xad-6、tx-108、tx-503、ls-300b、ls-305等十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棕色素的静态吸附能力与静态解吸能力,确定了xda-6、ls-305两份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经过对动态吸附提取液p H、吸附流速、解吸剂等条件的研究,确定xda-6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xda-6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板栗壳棕色素工艺如下:提取液p H为5.5左右,以流速0.5BV进行吸附,以35%的乙醇解吸,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得到纯化后的板栗壳棕色素。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后的板栗壳棕色素得率可达95.3%,色价可达52.3,在得率和色价上均高于传统的酸沉法和醇沉法。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提取与分离花椒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是我国特有的、资源丰富的一种调味品和中药原料,对其精深加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花椒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目,萃取时间2 h,流量25 kg/h,温度45℃,压力32 MPa,油树脂得率12.63%.采用超临界CO2分离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分离器Ⅰ的分离压力12MPa,温度40℃.分离器Ⅰ花椒油树脂得率为1.2%,其中挥发油含量为15.7%.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可有效地提取与分离花椒油树脂.  相似文献   

20.
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浸出汁降酸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比7种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浸出汁的静态吸附特性,测定山楂汁处理前后的总酸和黄酮含量的变化,筛选出适于山楂汁降酸的最佳离子交换树脂(D311).经实验分析,温度对树脂吸附能力影响不显著;D311树脂吸附优化条件为室温,100 mL/h流速处理;D311优化再生条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