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组氨酸改性蒙脱土(His-MMT)脱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效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His-MMT脱除花生油中AFB1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His-MMT吸附前后花生油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is-MMT脱除花生油中AFB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is-MMT添加量0.17%、吸附温度110℃、吸附时间22 min,在此条件下花生油中AFB1含量从(58.26±0.48)μg/kg降低到(1.05±0.07)μg/kg,脱除率为(98.20±0.11)%;His-MMT吸附后花生油的红值由7.0下降至5.0,酸值(KOH)由(0.90±0.02)mg/g下降至(0.86±0.01)mg/g,总生育酚和总甾醇的保留率分别为85.85%和97.26%。综上,His-MMT不仅可以高效脱除花生油中的AFB1,且对花生油的品质影响较小,在花生油精炼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花生油制取工艺中高温焙炒生香和高温脱臭易产生毒性物质,研究高温工段对花生油中3,4-苯并(a)芘(3,4-benzo(a)pyrene,BaP)含量和3-氯丙醇酯(3-monochloropropane-1,2-diol esters,3-MCPDE)含量的影响、花生油制取工艺主要工段BaP和3-MCPDE含量变化及脱除条件。经研究证明,焙炒温度、焙炒时间、脱臭温度、脱臭时间对花生油BaP和3-MCPDE含量有显著影响。焙炒出料温度超过210℃、时间超过60 min时花生油BaP含量和3-MCPDE含量显著增加;脱臭工段高蒸汽消耗量较低蒸汽消耗量制取花生油中BaP含量显著减少;脱臭温度240℃升至250℃时,一般工厂条件下生产花生油中BaP含量和3-MCPDE含量显著增加(P0.05);脱臭时间对BaP含量有持续影响,但时间超过120 min后对3-MCPDE含量影响有限;花生油脱臭前氯含量对脱臭后油中3-MCPDE含量影响显著;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脱除花生油BaP和3-MCPDE有显著影响,YS-900活性炭0.5%、30 min、110℃时对两者脱除效果最佳,花生油BaP残留量为0.52μg/kg,脱除率为77.5%;对比3种吸附剂吸附3-MCPDE效果,脱除率YS-900型活性炭活性白土普通活性炭,最佳脱除率为23.5%;花生油脱色体系中,吸附剂不仅能显著降低BaP和3-MCPDE含量,对两者的形成还具有一定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碱炼脱酸对花生油中16种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碱炼脱酸过程及碱炼脱酸条件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炼脱酸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有一定的脱除作用,在综合考虑适当减少烧碱用量和油脂碱炼损耗的条件下,采用碱液质量分数5.11%、超碱量0.2%、碱炼温度70℃、碱炼时间40 min的优化碱炼脱酸条件,花生油中BaP、HPAHs、PAH4、LPAHs及PAH16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5.07%、48.13%、43.21%、56.75%及54.97%。经碱炼脱酸后花生油中B印含量从24μg/kg降至符合GB 2716中≤10μg/kg的限量指标,接近欧盟≤2μg/kg的限量指标,但PAH4含量达不到欧盟≤10μg/kg的限量指标,其他多环芳烃组分的残留量仍很高。因此,碱炼脱酸对于多环芳烃含量较高油脂的脱除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花生油食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化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工艺,分别从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水平等方面研究4种吸附剂(活性白土、膨润土、改性蒙脱土A、改性蒙脱土B)对花生原油中AFB1的吸附效果以及对花生油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1%~1.0%时,4种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率随添加量增加而提高,达到一定水平后,吸附率维持动态平衡;吸附时间为20~60 min、吸附温度为45~115℃时,4种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率均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和吸附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花生原油中AFB1的污染水平对吸附率的影响不明显;花生原油经4种吸附剂处理后,污染物(总砷和铅)未检出,脂肪酸组成(油酸和亚油含量)无明显变化,酸值、过氧化值、维生素E含量、角鲨烯含量以及甾醇含量均变化不大;4种吸附剂对花生油中的风味物质均有吸附,其中活性白土吸附程度最大,仅保留30.6%的风味物质,而改性蒙脱土B对风味物质吸附最...  相似文献   

5.
吸附法脱除芝麻油中苯并芘及脱色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吸附剂及用量脱除芝麻油中苯并芘(BaP)及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人为添加BaP含量为18.6μg/kg的芝麻油样品,在温度110℃、时间30 min、真空度0.095 Mpa及搅拌的吸附反应条件下,活性白土用量5%时,BaP极限残留量为13.13 μg/kg;普通活性炭用量2%时,BaP残留量为4.7 μg/kg;NORIT 8014-2活性炭、NORIT 8015-2活性炭用量分别为0.1%及0.2%时,BaP残留量分别为8.35μg/kg、8.44 μg/kg及1.03 μg/kg、1.62 μg/kg;普通活性炭、NORIT8014-2活性炭、NORIT 8015-2活性炭分别与活性白土组成的混合吸附剂配比及用量为0.3%+3%、0.05%+3%、0.05%+3%时,BaP残留量分别为5.51 μg/kg、4.6 μg/kg、6.39 μg/kg;混合吸附剂配比及用量分别为0.8%+3%、0.15%+3%、0.15%+3%时,BaP残留量分别为1.73 μg/kg、0.86 μg/kg、0.90 μg/kg.NORIT 8014-2、NORIT 8015-2活性炭对BaP的脱除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活性炭,混合吸附剂脱除BaP和脱色的效果比单独活性炭及单独活性白土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花生油中的苯并(a)芘含量,同时兼顾花生油色泽,采用活性炭和活性白土复合吸附剂对花生油中苯并(a)芘进行吸附脱除,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活性炭种类、复合吸附剂添加量、复合吸附剂配比、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花生油中苯并(a)芘脱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和FC1X活性炭复合对花生油中的苯并(a)芘具有最好的脱除效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吸附剂添加量2%、活性白土与FC1X活性炭质量比20∶1、吸附时间20 min、吸附温度130℃,在最优条件下花生油中的苯并(a)芘含量降至0.12 μg/kg,远小于欧盟限量2 μg/kg,色泽为Y10、R0.7。复合吸附剂能有效吸附脱除花生油中99%以上的苯并(a)芘,且花生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满足企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吸附法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与油脂》2016,(9):6-10
以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脱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玉米油脱色效果为次要考察指标,研究吸附剂种类和吸附剂用量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和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WY1活性炭对玉米油中ZEN的脱除效果优于其他吸附剂。当吸附剂用量为油重1%时,活性白土、凹凸棒石、WY1活性炭、WY2活性炭、普通活性炭及NORIT活性炭对玉米毛油中ZEN的脱除率分别为5.57%、10.73%、38.50%、11.10%、14.45%和17.35%,ZEN含量由8 026.67μg/kg分别降至7 579.28、7 165.38、4 936.46、7 135.34、6 867.12、6 634.27μg/kg。WY1活性炭用量2%时,ZEN脱除率达到48.25%,ZEN含量降至4 153.77μg/kg,明显高于欧盟要求400μg/kg的限量。因此,对于ZEN含量很高的玉米毛油,必须结合优化的碱炼脱酸及水蒸气蒸馏脱臭的精炼过程才能对ZEN进行系统和高效的脱除,但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要严格控制待精炼玉米毛油的ZEN含量,即减少和控制玉米胚中ZEN含量,提高玉米胚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泰安市居民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膳食摄入风险,指导消费者购买安全食品提供依据,随机采集2021年泰安市各县市区内小麦粉、大米、谷物加工品、玉米粉、玉米油、花生油、坚果炒货等粮油食品共计553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对其AFB1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暴露限值(MOE)法和数学模型法对不同种类、不同来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粮油食品AFB1膳食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泰安市粮油食品中AFB1总检出率分别为2.53%,平均含量为0.73μg/kg,总不合格率为0.72%;高新区、新泰市、宁阳县3个县市区小作坊、小食杂店,餐饮店,小型超市购进的花生油与玉米粉中AFB1检出率较高;泰安市粮油食品AFB1暴露量为3.90 ng/(kg·d),MOE为103,AFB1致肝癌发病风险为0.084 2例/(10万人·年);玉米粉、小麦粉、花生油中AFB1膳食暴露风险较高,高新区、新泰市、宁...  相似文献   

9.
吸附法脱除油脂中多环芳烃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油为原料,以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为单因素试验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吸附法对油脂中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及最佳脱除条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吸附剂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依次为:Norit-8015活性炭WY2号活性炭WY1号活性炭Kermel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土。综合考虑对花生油中B(a)P、HPAHs、PAH4、LPAHs和PAH16的脱除率以及对花生油香味的保留和生产成本,优化的脱除条件为:WY2号活性炭用量1.0%,吸附时间35min,吸附温度110℃。在此条件下,花生油中B(a)P、HPAHs、PAH4、LPAHs及PAH16的残留量分别为0.06、0.69、1.74、95.11μg/kg及80.90μg/kg,脱除率分别为99.74%、99.28%、98.65%、85.75%及89.41%,若仅考虑B(a)P、PAH4的残留量达到欧盟标准(分别为≤2μg/kg和≤10μg/kg),WY2号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5%就可满足要求,此时B(a)P和PAH4的残留量分别为0.53μg/kg和6.64μg/kg,脱除率分别为97.79%和94.86%。  相似文献   

10.
旨在为霉变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脱除提供技术支持,以自然霉变花生粕为实验材料,用二乙烯三胺脱除花生粕中的AFB1。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脱毒条件,并对二乙烯三胺脱除AFB1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乙烯三胺脱除花生粕中AFB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1、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45 min、二乙烯三胺溶液质量浓度10 mg/mL,在此条件下AFB1脱除率为95.5%;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表明,AFB1可能的降解机制是其酮羰基与二乙烯三胺发生脱水反应,并且反应产物通过离心随着上清液被脱除。二乙烯三胺具有应用于花生粕中AFB1脱除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