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BHFA299型精梳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BHFA299型精梳机使用性能.阐述了BHFA299型精梳机结构特点和技术规格,对分离接合定时、速度、给棉长度、顶梳工艺配置等进行了试验与优选,并与E7/5型精梳机进行了质量对比,分析了CJ 14.5 tex品种成纱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在280钳次/min的速度下,BHFA299型精梳机棉结、杂质排除率和短绒排除率、精梳条条干等质量指标均优于E7/5型精梳机指标.  相似文献   

2.
介绍CJ40型精梳机技术特性及使用情况。阐述了CJ40型精梳机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使用该精梳机生产CJ14.5tex纱的工艺配置、精梳及成纱质量水平。指出:该精梳机具有噪声低、优质高产、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等特点,精梳条的质量可达到乌斯特2001公报5%~25%的水平。使用中应注意保持配棉稳定,合理配置小卷定量、速度和落棉率等工艺参数,选用性能良好的锡林及顶梳专件,并做好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3.
探讨HXFA299型精梳机工艺性能.通过分析HXFA299型精梳机机构特点,对细绒棉CJ 9.7 tex 及长绒棉CJ 7.3 tex两类品种在SXFA289型精梳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HXFA299型精梳机表现出较好的工艺性能,在保证精梳及成纱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精梳落棉率1.5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加工细绒棉时能在400钳次/min下稳定运行,加工长绒棉时能在380钳次/min下稳定运行,精梳条质量无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梳棉机和精梳机梳理元件的改进效果。在A186F型梳棉机上加装固定分梳盖板后,C 14.6tex纱线质量有所提高,与改造前比,成纱条干CV下降0.54个百分点,千米粗节减少了30个,千米棉结减少了71个。在FA251C型精梳机上使用加密锡林和密型顶梳,并对CJ 14.6 tex纱进行了正交试验。表明:A186F型梳棉机和FA251C型精梳机的分梳元件经改造后,CJ 14.6 tex成纱各项数据指标较好。分梳元件改造前后对成纱强力影响不大,对提高精梳成纱质量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E65型精梳机喂棉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精梳机喂棉长度、小卷定量对梳理效果、精梳落棉率及分离接合质量的影响.在E65型精梳机上采用不同的给棉长度及小卷定量,进行了CJ 14.6 tex纺纱工艺参数对比试验,测试了精梳落棉率、精梳台时产量、成纱条干、成纱千米细节、成纱千米粗节、成纱千米棉结.结果表明:在新型高效精梳机上,采用较小的喂棉长度及较大的小卷定量,可提高精梳机的梳理效果、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6.
探讨FA299型精梳机的使用及工艺性能优化。介绍了FA299型精梳机以及配套FA1398型条并卷机的技术规格,通过合理选择条并巷机小卷定量、并合及牵伸工艺以及对精梳机锡林速度、顶梳插入深度、棉网搭接刻度、毛刷插入深度、落棉刻度等工艺参数进行试验与优选,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精梳条棉结及条干,结果使CJ 9.7 tex纱质量达到了较好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任峰 《棉纺织技术》2007,35(5):43-45
为了进一步了解CM500型精梳机的性能特点,提高精梳质量,分析了CM500型精梳机机构特点,并对精梳机速度在300钳次/min以上时纺CJ 14.5 tex品种的精梳条干、排除短绒、棉结和杂质的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M500型精梳机在高速运行时,精梳条干水平较好,排除短绒、结杂的能力较强.指出了CM500型精梳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设备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讨PX2型精梳机工艺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影响精梳质量的准备工艺流程、落棉率、精梳机速度、有效输出长度、锡林类型、给棉长度等各项工艺配置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影响精梳及成纱质量的因素,指出:应深入研究相关参数对精梳条质量及成纱质量的影响,加强试验分析,不断进行优化筛选,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效能,改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CJ 7.3 tex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保CJ 7.3 tex纱在精梳落棉率为9%时的成纱质量,合理选配原料,清梳工序减少纤维损伤、控制短绒产生,精梳工序采用前进给棉方式,并粗细工序合理牵伸分配,以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络筒工序合理设置电清参数,使CJ 7.3 tex特细号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EJM128K型环锭细纱机上集棉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了集棉器的数学模型,在EJM128K型环锭细纱机上加装不同型号的集棉器分别纺制CJ9.7 tex、CJ7.3 tex纱,测试纱线的毛羽、强力、条干等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棉器对成纱强力和成纱毛羽指标提高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精梳针织纱的质量,以CJ 14.5 tex针织纱为例进行了纺纱实践.配棉应控制好原棉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和有害疵点;对传统纺纱工艺要进行优化,选用新型纺纱器材,调整设备状态,重点改善成纱条干均匀度和控制棉结.生产实践表明,优化后的纺纱工艺成纱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纺纱工艺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CJ 7.3 tex纱的百米重量CV,通过改进开清棉工艺,以降低棉卷重量不匀率;针对梳棉工序后区落杂差异大、盖板花不均匀采取措施,以降低生条重量不匀率;针对精梳落棉率偏高,且台间差异大等问题进行了工艺优选,以降低精梳条重量不匀率;细纱以提高条干水平、减少细节、降低成纱重量CV为原则.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配置.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最终使CJ 7.3 tex纱的百米重量CV由原来的2.6%降低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采用双精梳工艺纺制特细号纱的技术措施和纺纱效果.分析了双精梳工艺的技术特点,阐述了纺纱工艺流程、精梳准备及精梳工序工艺路线、各项工艺参数以及配套并粗牵伸工艺的正确选择和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CJ 7.3 tex、CJ 2.9 tex特细号纱纺纱对比试验,对半成品AFIS测试指标以及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双精梳工艺可获得更好的纺纱质量,对2.9 tex以上的特细号纱较为适用.其对半制品的管理要求比普通工艺更高,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磨擦、碰撞棉条,以降低纱疵.  相似文献   

14.
细绒棉纺精梳细号纱成纱毛羽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配棉等级1.8级细绒棉纺CJ 9.7 tex纱,为了有效控制毛羽,保证成纱质量,通过生产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开清工序适当降低打手速度,梳棉工序合理选用针布,精梳工序适当增加落棉率,并粗工序合理牵伸分配、适当增大粗纱捻系数,细纱工序优化锭速、适当增大细纱捻系数、优化配置卷捻机构和牵伸机构专件器材,络筒工序适当降低速度、合理配置张力及配用金属槽筒.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工艺、优选器材并加强生产管理,CJ 9.7 tex纱毛羽得到有效控制,质量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成纱质量,对CJ 5.83 tex品种在FA497型粗纱机上的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分配、罗拉隔距、摇架加压、钳口隔距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优选,结果表明,FA497型粗纱机总牵伸倍数设定必须综合考虑细纱牵伸能力和成纱质量;后区牵伸控制在弹性牵伸或稍大于弹性牵伸的范围内;其牵伸钳口下的须丛分散扁平,可采用较轻压力,有利于延长胶辊寿命;在保证正常牵伸的前提下,粗纱钳口隔距应偏小掌握.采取优选的工艺参数后,CJ 5.83tex成纱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改善CJ 5.8 tex成纱质量的工艺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改善CJ 5.8 tex成纱质量的工艺措施.为提高CJ 5.8 tex成纱质量,配棉中通过小样试纺确定较好的配棉方案,梳棉机工序选择合适的针布,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5%~16%,控制落棉含短绒率≥70%,精梳条短绒率≤8%.粗纱采用TJFA458A型悬锭D型牵伸粗纱机.在工艺参数、工序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最终使CJ 5.8 tex成纱质量达到了Uster 2007公报5%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特细号精梳纱质量,通过对精梳落棉、给棉长度、锡林齿面圆心角及锡林速度等工艺参数的试验与优选,改进毛刷管理,正确使用自动减速装置,合理设定锡林清洁周期及时间,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改进效果,CJ 5.8 tex品种精梳条及成纱质量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青泽紧密纺纱机技术特点及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德国青泽700型紧密纺纱装置以及相关工艺参数配置.介绍了紧密纺纱机的结构与性能特点.通过合理配置前纺各工序纺纱工艺及采取有关技术措施,并对紧密纺纱机集聚负压和粗纱横动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与优选,结果使CJ 7.3 tex紧密纺纱质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介绍JWF1302A型并条机的生产试验情况.在同等喂入条件下纺CJ 11.7 tex纱,通过JWF1302A型并条机与FA306A型并条机纺纱对比试验、升速试验、自调匀整装置对质量的影响试验、阶跃试验以及匀整合格率试验,结果表明,带自调匀整JWF1302A型并条机生产精梳品种时采用单道并合,可降低棉条重量不匀率,定量调整方便,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