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固体电蓄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实现弃风消纳、调节电网负荷平衡中,选择合适的蓄热材料和明确蓄热体的蓄放热特性对实现高效调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软件Fluent对固体电蓄热装置的蓄放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氧化镁、堇青石、刚玉砖、黏土砖4种材料以及孔隙率对蓄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风速下蓄热体的放热特性.结果表明:蓄热过程中,氧化镁砖和刚玉砖相比堇青石和黏土砖蓄热温度低,但蓄热量大;随着蓄热体孔隙率的增大,蓄热温度增大,蓄热量降低;放热过程中,当蓄热体的初始温度为800 K时,放热风速控制在16 m/s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李朝祥  陆钟武  蔡九菊  刘威 《钢铁》2000,35(1):55-59
利用热交换器内固体温度分布特征值σ^2的数学表达式和固体温度前沿扩展的分析得出的蓄热式热交换器效率的计算式,讨论了影响该热交换器效率的若干因素及定量关系,为蓄热式热交换器热工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优化设计方法的建立,以及现有蓄热式热交换器热工行为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雍海泉  程奇伯 《钢铁技术》2007,(6):30-32,42
结合理论研究,设计开发了蜂窝状蓄热体热态实验研究的平台,详细制定了工作平台的工艺参数、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为研究蜂窝陶瓷蓄热体的各项参教对蓄热室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蓄热室的断面形状和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流道长度等结构参数对蓄热室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换向时间、蓄热体内气流速度、燃烧热负荷等操作参数对蓄热室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浅层岩体储冷蓄热特性,实现对建筑物供暖和制冷的低碳技术.本文根据该技术在合肥滨湖新区某工程的实际应用,对工程的岩土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空调全年动态负荷的计算,在技术特点、经济效益、能源结构、环境影响等方面与常规空调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合肥滨湖新区应用中节能减排的计算数据,指出在类似地质条件的合肥滨湖新区,该项技术具有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混合料点火是烧结过程的重要阶段,它决定着烧结过程的进展状况并且影响着烧结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烧结矿质量。通过固体燃料的燃烧、回收烧结矿上层的蓄热以及该层中产生的废气的蓄热,烧结  相似文献   

6.
四、蓄热室的计算蓄热室的计算系按如下顺序进行: (1)根据空气蓄热室的热平衡来计算空气的加热温度; (2)根据热交换方程式来计算空气蓄热室格子砖的加热表面和尺寸; (3)根据热平衡方程式和热交换方程式来计算煤气的加热温度和废气从煤气蓄热室出来时的温度。为了进行计算,必须首先确定炉子系统中的气体流量。通常都根据平均热负荷来计算蓄热室。  相似文献   

7.
梅钢1422mm热轧3号加热炉,按照节能、环保和提高加热质量的要求,采用了蓄热式燃烧技术。通过投产近半年的生产实践,以及对蓄热加热炉的燃烧技术不断进行摸索和总结,对蓄热燃烧技术的负荷分配和控制策略有了较深的了解和认识,为蓄热式燃烧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和使用,也为即将进行的1号加热炉改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蓄热式板坯连续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吕以清  孙玮 《工业炉》2004,26(5):42-44
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合理选取与炉子的炉长、实际加热能力、加热质量、炉子的运行工况(燃烧负荷、炉压、检修周期、炉体寿命等)密切相关。而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计算目前尚无详细资料。通过济钢中板3#蓄热式加热炉设计中对炉底强度的选取,经使用与炉子实际能力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蓄热式加热炉在低负荷下炉宽方向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对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进,将原来的"前馈型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改为"蓄热式脉冲燃烧控制",将温度偏差由原来70~90℃降至30℃以下,满足了生产线对钢坯的加热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梅钢蓄热式加热炉的结构及负荷分配特点,结合蓄热式燃烧技术在梅钢的应用实践,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在提高板坯加热质量,降低氧化烧损及吨钢燃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钢管感应热处理设备的组成,介绍了中频电源装置的工作原理,找出了影响钢管感应热处理工序电能消耗的主要因素:钢管热处理温度、装置加热效率、装置谐波影响以及装置附加损耗等。从合理设计钢管热处理温度、提高装置加热效率、消除装置谐波影响、减少装置附加损耗、避峰用谷五个方面对如何降低钢管感应热处理工序电能消耗、节省电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改进的可行性方案以及需现场落实的具体措施,对实施后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热能和光能的野外发电装置,主要由利用野外废弃的木材或落叶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的一级发电系统和利用太阳的光能进行发电的二级发电系统组成。本装置储存的电能即可以解决人们在野外宿营时用电设备缺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直接电热电阻炉在恒压加热制度下电热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勤  郭茂先 《冶金能源》2002,21(2):8-10,23
根据电热基本原理和传热学理论推导出了直接电热电阻炉在恒压加热制度下,电热参数的计算方法。其中工作电压根据加热终了时的工况参数确定,加热时间采用试算法进行计算,同时提出在恒压加热罐下提高功率因数、电热效率和降低电能单耗的有效措施。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相变储热系统在工业加热过程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相变储能技术在工业加热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节能意义,对几种类型的相变储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了描述,并对相变储热系统用于锻造加热过程的系统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变储热系统的节能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余热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6.
陈景霞  王学伟  朱孟 《工程科学学报》2018,40(12):1533-1539
风能、太阳能等间歇式能源的引入和工业生产中大功率动态负载的增加,使得智能电网电力负荷越来越多呈现出大范围随机频繁波动的特点.动态负荷的增加对智能电能表的有功电能测量带来新挑战.传统的测量算法是针对稳态负荷而提出,因此无法解决智能电能表动态计量性能的改善问题.本文在传统MA (moving averag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DPA (segmented dot product accumulation)动态有功电能测量算法,该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动态功率条件下的测量误差.首先,分别讨论了传统MA和Ⅱ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算法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动态电能误差特性,指出两种算法对动态输入信号测量的局限性,并理论分析了影响各自动态计量性能的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智能电能表有功电能动态测量的SDPA算法,通过将待测的动态功率信号按周期截短、分段执行点积运算、并累加求和的方式实现动态测量.另外,通过按周期抽取的算法实现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存储空间、提高运行速度.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MA和ⅡR滤波器相比,SDPA算法在动态响应时间为一个基波周期的前提下,动态电能测量可达到较低误差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天津大无缝钢管厂生产中,为了实现钢管涂漆后烘于的目的,采用了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取代传统的燃气加热炉加热方式,既达到了均匀加热钢管的目的又实现了节能降耗。主要介绍了应用感应加热原理进行钢管涂漆烘于的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该设备所装备的IGBT全固态中频感应电源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使用实例,分析了与传统加热相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锌电解中移风填谷送电制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某厂利用峰、谷、平电价的差异,采用新的送电制度安排生产的实例,提出了锌电解工序按移峰填谷操作应该具备的条件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Contrary to the manufacture of aluminium components in the semi‐solid, thixotropic state the production of magnesium based components by semi‐solid techniques is still uncommon. For this reason, the advantage of this production method is analysed with regard to the commercial magnesium alloy AZ80.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semi‐solid‐casting (SSC) of AZ80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light weight component in near‐net‐shape quality and with advanced properties. Using extruded primary feedstock material, the behaviour and the advantages are investigated. Billets with a weight of up to 2 kg are heated up into a semi‐solid state. To avoid any risk of self‐ignition of the material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d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is used. To achieve an optimum homogeneous grain structure the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is varied making use of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ower‐time‐curves. The heated billets are transported in the soft semi‐solid condition from the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to a die casting machine to produce components with wall thickness’ between 2 and 10 mm. After forming of the components, the influence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grain structure and especiall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s determined to provide parts with optimised characteristics. To compare the properties of the special globular grain and micro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various static and dynamic tests are analysed. It is found that components can be manufactured with a magnesium alloy in a thixotropic state in near‐net‐shape quality, with low porosity and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like elongation of up to 15%.  相似文献   

20.
计算了供暖系统热负荷,确定出学院供暖锅炉的吨位,同时推导出供水、回水温室调节曲线,得出了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大体一致的结果.对学院供暖系统改造提出方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