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夏季炎热的重庆地区为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深入分析不同玻璃类型对室内太阳辐射得热量的影响。通过建立太阳辐射模型,计算分析不同玻璃在不同朝向下的室内太阳辐射得热量,结果表明:当采用相同玻璃时,东、西向外窗全天阻挡的太阳辐射量约为南北向外窗全天阻挡量的2倍,东、西向外窗相比南北向外窗具有更大的隔热节能潜力;同时,透过Low-E中空玻璃和普通中空玻璃的室内平均太阳辐射得热量分别是透过单层玻璃的0.37倍和0.85倍,与实验测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进行不同玻璃外窗室内太阳辐射得热量计算时,不仅要考虑玻璃本身的隔热性能差异,还必须结合当地不同朝向外窗接收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2021,(5)
针对影响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应用PVsyst软件,以采用前后排光伏组件固定间距、固定式光伏支架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为例,以草地作为代表地表特征,模拟分析了双面光伏组件在不同安装高度和不同安装倾角条件下其背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双面光伏组件的安装倾角一定时,其安装高度与其背面接收的有效太阳辐射量成正比;而当双面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一定时,其安装倾角越小,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的有效太阳辐射量中地面反射辐射量的占比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预测太阳辐射量,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组合预测模型。针对太阳辐射量序列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将历史太阳辐射量数据分解成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分量序列,再应用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以预测各分量序列,将各分量太阳辐射量预测值集成,从而得到最终太阳辐射量预测值。实例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预测太阳辐射量有效可行,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太阳辐射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于地面光伏发电的太阳辐射资源受到云影响所产生的变化,由于受到观测方式限制而对其特征及关联性探究不足。针对该问题,利用CERES卫星观测时空数据,对2001—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云对地表太阳辐射量影响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不同高度云量与云太阳辐射强迫时空分布特点,讨论云影响的太阳辐射差异对光伏出力预计影响,并通过各高度云量趋势变化与云太阳辐射强迫关联关系给出相应太阳辐射资源与光伏出力的趋势变化估计,分析云主导的太阳辐射趋势变化成因,以期为未来新能源资源评估、光伏建设规划和电力优化调度等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天津市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性能测试平台,对不同太阳辐射强度、入口流体温度以及不同工质流量状况下集热效率和集热管压降变化规律进行实验测试,通过测试数据对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可以达到66.1%;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强,会提高集热效率,并且集热器进出口的压降会随之降低;在太阳辐射强度和导热油流量一定时入口流体温度存在最佳值;集热效率和集热器进出口的压降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电池板温度和辐射量对光伏发电量影响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伏电站发电数据和同步辐射观测资料,采用趋势面分析法分析多晶硅太阳能板温度和太阳辐射量对发电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及全年发电量二次和三次趋势面拟合度均达显著水平,可以揭示其影响变化趋势;电池板温度和太阳辐射量对光伏发电量影响的二次趋势面拟合方程,完全可以用于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预报预测。研究发现,电池板温度和太阳辐射量对发电量的影响较为复杂,二者既相互制约,又共同发挥作用,总体表现出双向渐变趋势,即辐射量正向变化、板温负向变化;太阳能电池板在不同季节的发电量受电池板温度和太阳辐射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和幅度也有所不同,板温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不同朝向太阳辐射测试及应用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阳能建筑设计、建筑能耗模拟时,逐时的太阳辐射气象数据是最重要的基本参数。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采暖期的计算需要准确的不同朝向的太阳辐射照度,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广泛地进行不同朝向的太阳辐射观测工作。文章制定了一套不同朝向的太阳辐射测量方案,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不同朝向的太阳辐射变化规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基于分朝向的太阳辐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建筑设计策略,为建筑节能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合抛物面集热器(CPC)接收辐射量和集热性能受方位角和倾角影响的关系.分别分析了CPC不同放置方式下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及对应最佳倾角,得到方位角与最佳倾角的关系,结合不同地区研究CPC最大太阳辐射量与倾角、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多数地区全年最佳倾角位于当地纬度附近,相差5°以内,侧重冬半年使用应采用较大的倾...  相似文献   

9.
浦绍选  林文贤 《新能源》1995,17(10):43-46
采用昆明部分年代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太阳辐射实测数据,选取可能与月总太阳辐射量有关的参数,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得到了计算昆明水平地面上月总太阳辐射量的几个经验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一般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高文峰  林文贤 《新能源》1996,18(1):27-30
本文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云南腾冲部分年代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太阳辐射实测数据,选取可能与月总太阳辐射量有关的一些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了计算腾冲水平地面上的月总太阳辐射量和月散散辐射量的几个经验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寒冷地区冬季水工建筑物受冰温度膨胀力破坏严重,为研究不同方位角处太阳辐射量对混凝土柱裂缝开展的影响规律,结合某水库放水塔工作桥裂缝实测结果,采用冰热力耦合理论及扩展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混凝土柱12h冰盖升温膨胀对工作桥混凝土柱的挤压破坏过程。结果表明,模拟裂缝开展深度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阳面(方位角为30°)冰盖瞬时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值为阴面(160°)的1.3倍;由于太阳辐射,冰盖上表面逐小时温度变化值增大为未加入前的1.8倍;温度变化较大与阴面冰盖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有关,阴面冰盖升温膨胀挤压混凝土柱产生的裂缝深度值为阳面的3倍。研究成果可为寒冷地区抗冰冻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节能》2016,(9)
为了估算太阳能集热装置在所使用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和集热量,在综合已有的多根并排时单根全玻璃真空管接收太阳辐射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选用一种计算模型,通过设计实验和实验实测,验证多根并排时全玻璃真空管接收太阳辐射量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实测与通过真空管接收太阳辐射量模型计算数值结果吻合的很好,计算模型可以用来估算太阳能集热装置在所使用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量。  相似文献   

13.
太阳是个巨大的辐射源,它每时每刻都在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能量,太阳辐射的这种性质可用光谱能量分布来表示。在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波长间隔、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太阳辐射  相似文献   

14.
对同一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得热量和热损的多次试验,计算了系统标准单位轮廓采光面积的日有用得热量和平均热损因数,并分析了太阳辐射量、环境风速和温度对系统得热量和热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2017年全区119个气象站的辐射量和气象要素,按气象行业标准《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18)将全区分为3个分区,分别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选取分区代表站,分别统计分析各分区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分布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减的,全区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是先减少然后再缓慢增加,在1980—1990年之间辐射量达到最低;辐射量受季节影响,夏季波动较大,春季其次,秋季冬季基本平稳;影响辐射量变化的气象因子主要是云量,云层的遮挡直接影响太阳辐射,能见度对于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气溶胶粒子的浓度,浓度增加会导致太阳辐射发生散射、折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适用于中等纬度的Hottel晴天太阳辐射模型,对地处北纬41.34°,水平布置方式下的抛物槽式集热器夏季和冬季的辐照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南北布置的抛物槽式集热器在夏季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月辐照量可达1 GJ/m2,而冬季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月辐照量为0.3~0.45 GJ/m2,且冬至日辐照量仅为夏至日辐照量的1/4左右;水平东西布置的抛物槽式集热器夏季月辐照量在0.75 GJ/m2左右,而冬季月辐照量为0.5 GJ/m2左右,冬至日辐照量可达夏至日辐照量的1/2以上。由此可见,在北纬41.34°地区应用抛物槽式集热器时,如考虑在夏季使用,应采用水平南北布置方式;若考虑在冬季使用,则应采用水平东西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个固定支架光伏阵列,倾角不同其发电量也不同,传统的计算方法仅根据太阳辐射量来确定最佳倾角。然而,支架倾角不同,项目相应的占地、基础、支架投资等也会发生变化。文章以一个气象站观测的实际数据为基础,介绍了以项目占地、基础和支架的投资等综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来确定支架最佳倾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建筑大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试验平台,A组为积灰对照组,B组为定时定比例清洁的试验组,利用相关性理论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完成2015年3月10~29日期间内不同天气、不同积灰比例、不同太阳辐射量及组串发电量的试验数据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积灰清洁比例与光伏发电量呈现正相关和非线性关系;在雾霾、多云、晴天天气条件下积灰对光伏发电量影响由大到小;在太阳中辐射量区间内最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在辽河入海口地区测得的太阳辐射数据,比较了现有的17个倾斜面太阳辐射计算模型在不同天气工况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阴天工况下Gueymard模型精度最高,其次是各向同性模型;多云工况下,Willmott模型与实测值较为吻合;晴天工况下,Reindl模型的综合表现状况最好;在不区分天气工况下,Willmott模型和Reindl模型的精度较高。同时,通过改写Reindl模型的各向同性组分建立新的计算模型,用实测数据分析在不区分天气条件下新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新模型的计算精度明显提高。利用logistic函数建立小时散射辐射分数与小时晴空指数的关系,并采用新模型计算辽河入海口地区冬季不同倾斜面单位面积所接收的太阳辐照量,结果表明,对于冬季的辽河入海口地区,太阳能采集装置布置的最佳方位角为-20~30°、倾角为50~70°,总太阳辐射量最高可达1 200 MJ/m2。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地区太阳辐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太阳辐射相关理论,针对多种太阳辐射计算模型,运用MATLAB计算平台,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水平面上和任意朝向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量,并与呼和浩特地区太阳辐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HOTTEL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可预测计算本地区太阳辐射量,并能为相近地区太阳辐射量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