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6株生香酵母在蜂蜜酒发酵中的产酯性能进行比较,探讨生香酵母的产酯条件,为蜂蜜酒的发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异常汉逊酵母异常变种(Hansenula anomala var. anomala)1437产酯最高,为0.8431g/L;该菌株产酯开始时的乙醇浓度以5%-6%比较合适,最适pH为5,最适温度为25-28℃,装液量以40%-50%较好,连续振荡不利于产酯;接种生香酵母2d后再接入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306能促进异常汉逊酵母异常变种1437产酯。  相似文献   

2.
均匀设计优化生香酵母产酯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香酵母H1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对其产酯的发酵工艺包括菌株生长时间、乙醇发酵时间和产酯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香酵母H1产酯最优发酵工艺为菌株生长时间18 h,乙醇发酵时间74 h,产酯发酵时间20 h。在此最优发酵工艺下,发酵液中总酯含量为2.46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16 g/L。优化生香酵母产酯发酵工艺有助于促进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的积累,对于改进白酒生产工艺,提高白酒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半干红杨梅果酒复合酵母菌发酵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酸量较高的杨梅原汁比较适合酿造半干红型的杨梅果酒。葡萄酒酿酒活性干酵母可用作主发酵菌种,适宜接种量为0.3%,但酒色偏淡,原有天然芳香物质损失较大。以0.3%葡萄酒酿酒酵母为主发酵菌种,配合0.1%生香酵母或酿酒高活性酵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酒质,其中生香酵母有提高酒香、酒色和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而酿酒高活性酵母对缩短发酵时间和提高酒色效果明显。杨梅果酒不宜采用较高的陈酿温度,最好低于40℃。  相似文献   

4.
以豆瓣酱为材料筛选出86株产酯菌,以期从中得到1株耐高温高盐生香酵母菌。通过耐高温、耐高盐和产酯能力试验,获得1株耐高温高盐生香酵母菌PX-8,其在温度高达40℃和Na Cl质量浓度高达180 g/L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经过26S r DNA鉴定,确定菌株PX-8为鲁氏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经过产酯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菌株PX-8的最佳产酯培养条件为:葡萄糖80 g/L,酵母粉40 g/L,KH_2PO_41 g/L,Mg SO_40.5g/L,p H 6.0,32℃,150 r/min,发酵培养6 d,总酯产量高达2.615 g/L;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发酵培养温度为40℃,盐质量浓度为180 g/L),发酵培养21 d,总酯产量可达1.518 g/L。  相似文献   

5.
以高粱糖化液为原料,采用序批式固定化菌液态发酵白酒工艺,酒精发酵最佳时间为36 h。以总酸、总酯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确定该工艺中固定化生香酵母、乳酸菌、己酸菌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得到液态发酵白酒的固定化菌株最佳添加量为生香酵母5.5%、乳酸菌1.0%、己酸菌3%,在此最优条件下,总酸和总酯含量分别为486.62 mg/L和258.28 mg/L,且所酿白酒中酯类物质和高级醇含量均符合液态法白酒的国家标准。该工艺缩短了酒精发酵时间,并且提高了白酒品质。  相似文献   

6.
高盐稀态工艺酿造酱油,是以脱脂大豆和炒小麦为原料,蒸料制曲后制醪发酵,发酵温度为前期15℃,后期为28~30℃,发酵周期为4~6个月。为了使酱油成品形成良好的风味,在发酵过程中添加耐盐酒精酵母即鲁氏酵母,生香酵母即球拟酵母,由于酱油醪中含有18%的食盐,全氮含量为1.5~1.8%,所以在酱醪这种特殊环境中繁殖和发挥作用的酱油  相似文献   

7.
以废糖液发酵的酵母为原料,经分离机分离所得的酵母乳液经自溶制得酵母抽提物。酵母自溶最佳工艺为:p H值为5.0、温度55℃、时间为20 h、木瓜酶使用量0.20g/800m L酵母乳液、酶胰酶使用量0.020g/800m L酵母乳液、葡聚糖酶使用量0.20g/800m L酵母乳液、氯化钠使用量2.50g/800m L酵母乳液、酵母乳液和水的比例为1∶2。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和助溶剂可大大提高自溶介质中氨基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总糖、总酸、总酯、酒精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以桂圆果浆为原料,以质量比为1∶1的SY果酒活性干酵母和生香活性干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了初始糖度、初始酸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桂圆果酒发酵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条件。结果显示,初始糖度、初始酸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均可影响桂圆果酒的发酵,其中初始糖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发酵温度和初始酸度;复合酵母发酵桂圆果酒的优化条件为初始糖度23 °Bx、初始酸度6 g/L、发酵温度为20 ℃、发酵时间为6 d。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桂圆果酒酒精度12.6%vol、总糖2.3 g/L、总酸6.8 g/L、总酯312.07 mg/L,感官评分为81分。  相似文献   

9.
小型发酵罐条件下树干毕赤酵母木糖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干毕赤酵母m4为发酵木糖菌株,研究了5L发酵罐中不同培养条件对酵母发酵木糖生成乙醇和酵母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5L发酵罐中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木糖浓度108g/L,温度28℃,通气量30L/h,转速300r/min,接种量12.5%,最适pH值为4.8,此时木糖转化率、乙醇得率最高,分别为98.5%,0.47g/g,乙醇产量有较大提高,50.0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ST和EC1118两种酵母分别在14℃和18℃条件下,对小芒森葡萄汁进行交叉发酵试验,分别在残糖量为90g/L、80g/L、70g/L时终止发酵.使用ST酵母,14℃发酵,残糖90g/L所获得的小芒森甜白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最佳.并对采用不同发酵工艺试验各处理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以富硒农作物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研制富硒食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糖化和酒精发酵阶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富硒水料比为1.2∶1(mL∶g),发酵温度30℃,酒曲用量45%,发酵时间为4d。再经醋酸发酵、熏醅、淋醋、陈酿工艺可生产出具有传统良好风味且硒含量高达1.18mg/kg的富硒功能性食醋。  相似文献   

12.
以罗非鱼干制余留的鱼汤为主要原料,采用快速发酵法研究其鱼露发酵工艺,并按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2 ℃、加盐量10%、大豆固体曲添加量22%、还原糖添加量3%(木糖∶葡萄糖=1∶4)、料液比1∶1(g∶mL)、发酵时间9 d,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样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63 g/100 mL。  相似文献   

13.
黄酒苦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味值为衡量指标对酒药添加量、酒曲添加量、主发酵温度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对黄酒苦味影响的大小依次为主发酵温度酒曲添加量酒药添加量。按照各因素的最好水平选取出最好的水平组合为主发酵温度均为30℃;酒曲添加量10%,酒药添加量0.8%。在此工艺下生产的黄酒苦味值较低。  相似文献   

14.
在培养料组成为:小麦麸皮4%,果胶粉0.5%,(NH_4)_2SO_41%,的50升发酵罐中发酵培养乌沙米曲霉B_(1-12),获得了果胶酶产生菌。其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通风量1:1,初期(1—28小时)搅拌速度250rpm,后期搅拌速度(29—50小时)300rpm,发酵周期50小时,最高酶活160u/ml。  相似文献   

15.
程丹  周红丽  宋璇 《中国酿造》2014,(10):165-168
以糯米、黑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接种酒曲进行混合甜酒发酵,选取黑米和糯米的比例、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混合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黑米与糯米的比例1∶5,酒曲添加量0.8%,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32 h,此条件下所得的产品口感细腻醇甜,色泽晶莹,黑亮,酒香柔和。  相似文献   

16.
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其曲盘(大小φ20 cm×4 cm)发酵的最优工艺为:培养基最初料水比为1:1.8,起始pH自然,接种量10%(相对于干物料),曲盘中装料150g(以干料计),通过中间补水和翻曲,32℃培养72 h,最高酶活可达22 250 IU/g(干曲)。对粗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70℃和3.5,低于60℃、pH5.0~8.0酶稳定,Zn~(2+)、Ca~(2+)、ED- TA对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Mn~(2+)、Fe~(2+)、pb~(2+)、Sn~(2+)、Fe~(3+)、Cu~(2+)、Al~(3+)、Ag~+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大黄鱼鱼卵发酵鱼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发酵过程中接曲量、加盐量、温度等条件对鱼露pH、总酸、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脂肪、硫代巴比妥酸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第30 d时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大黄鱼鱼卵鱼露发酵过程中,pH整体上呈波动现象,且总酸含量的变化与其一致;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且...  相似文献   

18.
鲢鱼露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发酵温度 35℃、4 0℃和 4 5℃ ,加曲量 4 0 %、2 0 %和 10 % ,加盐量 10 %、14%和18%作为L9(34)正交试验的因素与水平 ,考察其对鱼露氨基酸生成率及鱼露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氨基酸生成率有一定影响 ,对鱼露综合质量的影响极显著 ;加盐量对氨基酸生成率有显著影响 ,对鱼露综合质量有极显著影响 ,随着加盐量减少 ,氨基酸生成率和鱼露综合质量都明显增加 ;当加曲量达到 10 %后再增大加曲量 ,对氨基酸生成率及鱼露综合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氨基酸生成率最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 35℃、加盐量 10 %、加曲量为10 %~ 4 0 % ;鱼露综合质量最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 4 5℃、加盐量 10 %、加曲量为 10 %~4 0 % ;最后 ,确定鱼露的速酿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 4 5℃、加盐量 10 %、加曲量为 4 0 %  相似文献   

19.
以干桂花、蜂蜜为主要原材料,研究桂花蜂蜜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干桂花加入量、麦曲加入量、温度3个因素为响应因子,酒精度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试验对桂花蜂蜜酒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糖度28%、酵母加入量0.2%、铵盐质量浓度0.9 g/L、麦曲添加量9%、温度28℃、培养时间6 d,此发酵条件下干桂花蜂蜜酒酒精度为16.98%vol。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消费者对酱的品质,品种有着新的需要和选择.阐述了豆瓣酱色泽、香味、滋味形成的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一个月的豆瓣酱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添加水量、添加食盐量、发酵温度和制曲时间对发酵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感观品评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即豆瓣酱最优工艺条件为添加水分量为56%,添加盐分量10%,发酵温度40℃,制曲时间4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