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阐述双口山铅银矿成矿地质条件、岩(矿)石物性参数特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控矿地质因素和物化探找矿标志,从而建立了"双口山式"铅银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区域找矿模型为:滩间山群地层、韧性剪切带、高磁异常梯度带、显著的铅银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矿区银铅矿体找矿模型为:韧性剪切带内叠加的脆性断裂构造,宽振荡变化的高极化低电阻率带,铅、银、金原生晕异常,地表褐铁矿化带等叠合位置。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开展边部勘查工作取得成果,总结找矿经验。分析铜山岭边部地区隐伏花岗闪长岩体顶板变化形态与成矿关系,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总结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铅锌银钨多金属矿体成矿规律以及重要矿种分布规律;进行边部地区找矿前景分析,提出找矿主攻矿种及方向,预测了一个钨钼铋矿种找矿靶区和一个铜铅锌银矿种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郭甲一 《矿产勘查》2014,5(3):484-491
通过在河南嵩县何家村金矿区实施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并对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解译及异常查证,发现了一批具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对金、银、铜、铅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成矿潜力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缩小了找矿范围,圈定出7个找矿靶区,对各靶区实施山地工程验证,初步估算矿区金金属资源量在5 t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为进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Z1)
向阳金多金属矿区位于木里县东朗乡向阳村,通过地质、化探测量、地表工程揭露、取样分析及综合分析研究,显示研究区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对该研究区内金锑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提出了一些认识,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在该地区找到品位富、规模大的金锑矿床。  相似文献   

5.
李清地铅锌银矿床位于内蒙古中部,经过多年开采,矿山已面临资源匮乏的危机。2018年至今,国城矿业联合有色地调中心和中色地科等地勘单位在该区开展系统的边深部找矿工作。对该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进行分析,对近两年来所开展的覆盖全区的地质、物化探工作和近万米钻探工作成果进行研究应用,探获的铅、金和银资源储量规模都达到了中型(铅锌25万t,银260t,金6t),估值超过70亿元,属于富铅锌(共生金银)矿,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此外,该区域还发现了富钼工业矿体,从已获取的更多找矿信息可推断,李清地矿区还具有探获大型以上的富铅锌、金、银和钼矿的找矿远景。在该区运用火山-岩浆成矿系统理论指导,采取地质综合手段寻找深部成矿岩体,是李清地本轮找矿获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也为今后该矿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横跨华北地台和内蒙地槽两个大地构造单元, 华北地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 成矿地质背景优越, 贵金属矿床类型多样, 找矿潜力巨大。文章作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 首次在地槽区宝音图岩群地层中发现了金银矿, 并对恼楞金银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及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控制因素, 探讨了其成矿时代。  相似文献   

7.
王永锋  孟文文 《矿产勘查》2019,(7):1559-1564
瓦勒尕矿区是青海省沟里地区整装勘查区之一,是沟里地区勘查成果最好的示范性矿区。通过研究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分析,总结岩体成矿的规律及模式。与科研单位合作,结合瓦勒尕矿区实际勘查成果,发现勘查区内规模最大、品位最富的金矿体产于花岗岩体内部蚀变带中的Ⅵ号矿脉。结合成果总结出较为先进的找矿方法,为周边的找矿起到示范意义,在沟里地区实现了勘查理念的转变,从找老地层的石英脉型金矿转变为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沈光银 《矿产勘查》2013,4(2):219-223
通过对蒙古西北部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区(带)特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了该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通过分析典型金、银、铜铅锌、钨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结合区域综合找矿成果信息,认为蒙古西北部阿尔泰—萨彦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斑岩型、夕卡岩型、韧性剪切带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型、斑岩型铜铅锌矿床和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西藏措美县卓木日金多金属矿是近年来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程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点,矿区位于古堆-隆子断裂北侧,巴其-辛那断裂南西侧,措美-隆子锑金成矿带的西部。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涅如组,矿化带受近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笔者通过分析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1∶10000土壤地球化学特征、1∶10000物探中梯激电剖面特征和ETM+遥感影像特征,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结合地质、化探、物探、遥感、探矿工程等资料综合研究,本文系统评价了卓木日金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以期对该地区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指明方向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国华  许令兵 《矿产勘查》2012,3(3):325-329
栗子沟金—银(铅)矿区位于豫西熊耳山金银矿集区.矿区内矿化类型有金、银(铅)两种.含矿蚀变构造带按走向大致可分为北东、北西向两组,其中以北西向为主.区内金、银(铅)矿分别集中分布于小章沟—瓦庙沟及前咀—竹园沟、猫疙瘩—黄沙洞沟及司家庄—石鼻梁.经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区域性的石鼻梁断裂带既是矿区内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该区地质找矿应以银矿为主攻矿种,以熊耳群许山组和鸡蛋坪组接触界面上下地段为重点区域,尤其是猫疙瘩—黄沙洞沟一带,应是下一步找银的重点靶位.该区金找矿应加强深部找矿,寻找含矿蚀变构造带在深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11.
刘亚彬 《矿产勘查》2019,(4):781-790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田家沟铅锌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化)体特征等,总结了田家沟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同时对矿区进行了远景分析,认为矿区铅锌矿化体下部具有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常海彬  康微 《矿产勘查》2020,11(3):488-495
巴林左旗是内蒙古赤峰市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产的产区,通过对碧流台村北铅锌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矿体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碧流台村北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同时对矿区进行了远景预测,认为矿区深部具有寻找中型铅锌盲矿体的潜力,对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盼  房俊伟  郭灿  江娜 《矿产勘查》2022,13(9):1305-1317
四方山林场东部晶质石墨矿床位于萝北石墨矿化集中区,是近年在佳木斯(地块)石墨成矿带北缘发现的一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文从矿床角度出发,立足于本区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对四方山林场东部晶质石墨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归纳总结了区域找矿标志。研究表明,该区矿体分布集中,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品位变化均匀,厚度变化较稳定;伴生有益有害元素含量低;矿石自然类型为石墨片岩型,工业类型为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石易选,以大鳞片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石墨中的碳来源于生物有机质,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早古生代;具有层控及构造控矿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对佳木斯(地块)石墨成矿带北缘成矿规律研究及总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区域同类矿产找矿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因素研究,认为海西晚期发生挤压造山产生NE向褶皱,沿褶皱轴海西晚期似斑状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侵入,在与西别河组片岩的接触带内侧,形成接触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的热液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蚀变矿化多赋存在北东向构造内。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文章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着重对成矿控制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喻军敏  王思学  万良钦  余耀  吴忠如  钟源 《矿产勘查》2020,11(11):2360-2365
在开展姚家矿区铁矿资源储量(240万t)核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赣中铁矿区已有研究成果,重点通过对姚家铁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同位素分析研究,认为姚家铁矿产于洪山组地层中,处在钦杭成矿带赣中(新余式)铁矿区的北东段,属沉积变质型铁矿。通过研究发现,该矿床的成因分为3个阶段:海底喷发沉积期,区域变质作用成矿期,后期褶皱改造保存期。  相似文献   

16.
驼路沟钴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矿区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但对于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基本未进行梳理,为此,笔者通过对驼路沟钴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矿区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7.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栾川县大红金铅多金属矿床处于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三川钼钨铅锌金铜银硫成矿区内。上元古界栾川群南泥湖组为区内主要赋矿层位,该矿床为明显受断裂控制、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对该矿区野外地质特征观察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综合研究,汇总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特征,并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区金、铅等多金属成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著,具有形成一定规模金、铅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靳月文 《矿产勘查》2020,11(5):922-928
山西省繁峙县后所铅锌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其区域构造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借助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以及钻探手段,初步获得了铅锌矿床的分布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及分布规律等特征;大致查明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区矿石资源/储量约为1222559t,金金属量3984.09 kg,银金属量43376.19 kg,铅金属量10835.09 t,锌金属量9589. 85 t。研究成果为繁峙县后所铅锌矿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地质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王晶晶 《山西建筑》2014,(36):80-81
在介绍灵丘县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区地质的基础上,分析了角砾岩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钼矿体形成时间应属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花岗斑岩所形成的含矿热液沿着已形成的震碎角砾岩所形成的裂隙运移富集,在构造等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