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内燃机直接驱动冷却风扇和离合器式冷却风扇的不足,提出了自控可调叶片安装角风扇系统、自控电动冷却风扇系统和自控离合式冷却风扇系统。这三种自控冷却风扇系统可以完全避免汽车高负荷、低速时的过热和低负荷、高速时的冷却过剩;冷却风扇系统效率高,消耗功率小;在某些工况下基本消除了风扇噪声,减少了内燃机的热损失和提高了热效率;同时又大大地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相似文献   

2.
16V190燃气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水热负荷占燃料能量的25%左右,传统的开式冷却塔和风扇散热器在使用中投资大,能耗高,冷却水散失严重。基于自控温的V型多风扇散热器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该散热器换热芯子组采用V型夹角布置,顶置冷却风机。散热器控制系统可根据内燃机组功率和热负荷的变换,实时控制参与散热的风扇数量,在实现节能的基础上有效的确保了高温水和低温水的散热,保证了内燃机组在不同功率段的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3.
内燃机冷却风扇温度控制液压驱动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内燃机冷却风扇温度控制液压驱动系统方案进行了探讨 ,对选定的比例阀无级测控系统的液压驱动子系统、温度测控子系统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就 WD6 15 .6 7柴油机研制的样机系统相应的试验 ,说明内燃机冷却风扇温度控制液压驱动系统原理的正确性、可行性与先进性 ,装载这种系统的内燃机可明显地提高动力性、改善经济性并降低内燃机噪音。  相似文献   

4.
在492汽油机上分别采用自控电动冷却风扇和传统冷却风扇进行台架对比试验,测出了车用发动机采用自控电动冷却风扇和省燃油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汽车发动机自控电动冷却风扇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车用发动机自控电动冷却风扇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作者对轻型载重汽车自控冷却风扇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自控电动冷却风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汽车发动机传统冷却风扇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的自控电动冷却风扇。该风扇可使汽车发动机在严寒条件下迅速预热并保持较高的恒定温度行驶,减少发动机的传热损失。还可充分利用汽车行驶迎面风减少风扇耗能和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可避免发动机过热现象和涉水行驶熄火现象。轻型汽车使用该风扇满载行驶百分里节省燃油2.3L,节油率达到14%。  相似文献   

7.
张虎 《内燃机》1995,(3):39-41
塑料风扇在柴油机上的应用浙江新昌柴油机总厂张虎60年代以前,内燃机的冷却风扇几乎全部采用冷冲钢片风扇。70年代初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性能及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塑料的使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日本、美国的一些公司相继将它应用到冷却风扇的生产中。与钢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AE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内容,说明了在内燃机设计中CAE技术对于减少设计错误,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重要意义。分别从工作过程、润滑、冷却、热机械强度、部件耦合、系统-部件耦合等几个方面讲述了CAE技术在内燃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提出未来内燃机CAE的方向即内燃机全仿真模拟,并给出两种解决缸内工作过程与燃烧室部件耦合模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是通过皮带来驱动的。这种用于驱动风扇的皮带,通常称为风扇带。风扇带由曲轴皮带轮带动,并同时驱动发电机、风扇和水泵(水冷内燃机的冷却风扇一般和水泵同轴)。风扇带是一种梯形断面的环状胶带,其断面构造如图1所示。它由橡胶组成的伸张层、缓冲层、压缩层和由浸胶线绳组成的强力层以及由挂胶帆布组成的包布层等五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孟兆生 《内燃机》2002,(6):10-11
通过对内燃机冷却风扇转子不平衡的分析,得出现场动平衡过程中的单位质量影响系数,从而方便地计算出风扇转子的实际配重,此种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彭兵  余笛 《现代节能》1997,13(3):16-17
本文对25t/h直吹式煤粉工业锅炉的微机自控系统进行了讨论,针对国内某工厂锅炉更新节能改造项目,建立了微机控制系统,以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提高运行热效率,可为国内中小型锅炉微机自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桐庐汽车配件厂引进尼龙冷却风扇技术,经反复试验取得成功,并投入大批生产。试制的φ340mm 七叶尼龙风扇产品,通过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冷却试验和扬州市动力机厂、湖南邵阳汽车发动机厂、嘉兴动力机厂应用,均符合标准。φ340mm 七叶尼龙风扇,适用于480柴油机和492汽油机,与国产铁皮风扇比,有显著优点:①节油。转速2000转/分时功耗  相似文献   

13.
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仿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提出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仿真方法。采用一维的方法研究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问题;采用集总参数法研究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传热问题;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问题与传热问题耦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建立了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整体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型坦克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实例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水冷内燃机风扇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水冷内燃机风扇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475型柴油机风扇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技术的应用可以较明显地改善内燃机风扇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柴油发电机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分析为研究目的,依据GB/T 2820.10-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0部分:噪声的测量(包面法)对某款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了噪声测量。对比分析每个测点总声压级,发现了发动机冷却风扇一侧声压级较大,发电机一侧声压级较小。经1/3倍频程频谱分析发现噪声主要集中在以125,250,500,1 000,2 000 Hz为中心频率的频段内。柴油发电机组满载时的噪声比空载时的噪声增加了约6.6 dB(A)。运用频率分析法对1 000 Hz以内的频谱进行分析,找出了排气噪声和冷却风扇旋转噪声对应的频率,发现排气噪声与冷却风扇噪声均是柴油发电机组主要噪声源,并分别计算了两者的总声压级,排气噪声总声压级为103.4 dB(A);冷却风扇的旋转噪声总声压级为105.1 dB(A)。  相似文献   

16.
阐述内燃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探讨自控技术给内燃机带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分析了机械驱动式、液压驱动式、硅油离合器式和磁/电流变离合器式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指出智能化的驱动及控制方式将有效改善工程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环保噪声等性能,这也是冷却风扇驱动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内燃机车冷却风扇顶百叶窗均采用自吹式结构,即顶百叶窗叶片两端用转轴固定,当冷却风扇工作到一定转速时,风扇的排气吹动顶百叶窗叶片自动开启,并随排气的强弱在转角90°范围内摆动.  相似文献   

19.
彭跃进  刘志祥  彭赟 《太阳能学报》2016,37(7):1819-1825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源系统中燃料电池系统和金属储氢器的热耦合管理对系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分别研究将金属储氢器前置和后置这两种与燃料电池系统不同的耦合方式对燃料电池输出性能、单电池电压的均衡性以及风扇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不同的耦合方式对燃料电池输出性能、单电池电压的均衡性影响很小,但是对风扇功耗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储氢器前置时空气先经过储氢器表面冷却再进入电堆,这有利于减少电堆散热所需的空气流量,从而降低风扇功耗。因此储氢器前置有利于降低系统辅助功耗,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海拔高度硅油风扇离合器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燃机风扇离合器高海拔(低气压)模拟试验台上,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0km~5km)下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分离、结合特性,以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动机输出转矩和功率下降、烟度排放增加。燃油消耗率在小负荷时增加较多,在大负荷时增加较少。硅油风扇整个分离与结合时间呈现减小趋势。硅油风扇转速在小负荷时变化不明显,在大负荷时将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