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针对空间尺度较小区域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中指标权重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选取林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后果逆向扩散法从自然灾害系统和社会灾害系统2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山洪灾害风险指标体系;引入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林州市随机森林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不同山洪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林州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并与历史山洪灾害发生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风险评价模型的风险区等级划分精度达到81.34%,证明随机森林算法运用于空间尺度较小区域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农业干旱发生发展规律和风险理论,从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的角度出发,分别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易损性进行分析,建立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模型,结合GIS中自然断点分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开展区域农业旱灾风险区划。以云南省南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将研究区域按4个等级进行农业旱灾风险区划,并对分区结果进行分析,为该区域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以及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资料,以四川省为例,借鉴自然灾害风险概念,对山洪灾害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进行了量化与分析,并根据区划理论的一般原则和全国山洪灾害一、二级防治分区范围,对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四川省山洪灾害可划分为6个风险区划单元,5个风险等级(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各风险等级所占全省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9.9%,12.8%,14.9%,5.9%和6.5%。其中,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山洪灾害风险水平较高,中风险区等级以上的面积占到了四川盆地及周边总面积的近80%;其次,秦巴山地区为山洪灾害次严重地区,中风险区等级以上的面积占到了区域总面积的近18%;其它几个三级区域山洪灾害风险水平不高,大多处于低风险和较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桂林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首先综合考虑了洪水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及社会的抗灾减灾能力,利用GIS与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桂林市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和分析;最后利用自然间距分类法将桂林市洪水灾害风险分成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风险评价结果与评价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供桂林市防洪减灾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大连市山洪灾害防治区为案例,从人为、环境和自然3个方面将区域山洪灾害划分为多个子系统,选择土地利用类型、河网密度、地形指数、年最大6h降雨量等10项因子构建风险评价体系。然后运用Arc GIS软件和层次分析法叠加、提取和求解各项指标及其权重,最终获取区域灾害风险评价值。研究表明:中等及以上风险区区域占防治区92%的范围,统计资料显示中等-较高-很高山洪灾害风险区超过90%以上,评价结果与统计资料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BOT项目投资中的经济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污水处理BOT项目现金流的构成,探索性地对各经济要素进行预测,通过模拟计算方法进行投资项目经济风险指标的模拟计算与统计分析,应用风险概率积分模型对项目经济风险进行度量,并根据投资商对风险的好恶程度,进行项目投资风险决策。  相似文献   

7.
准确掌握洪水灾害风险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城市防灾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集成化洪水灾害风险指数对哈尔滨市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利用马尔科夫链对洪水灾害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2010年哈尔滨市高风险区面积逐渐增加,较高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面积逐渐减少,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逐渐增加,但变化较小。十年来整个市区内洪水灾害风险的高风险逐渐增加,整体风险呈增加趋势,但局部变化不一。各等级风险之间,中等风险和高风险转换较活跃,低风险和较低风险之间转换较稳定,而其它风险区与高风险之间转换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8.
污灌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污灌区土壤作为风险源,以地下水系统作为风险受体,建立了包含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容量指数及土壤特征污染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概念模型。以太原市小店污灌区为例,利用该模型对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脆弱性相对较低,特征污染物分布较为集中;受含水层脆弱性指数、特征污染物容量指数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影响,污灌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高低分布不均,较高污染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分布在西吴、贾家寨、梁家庄等村庄以及汾河、萧河沿岸一带,占区域面积的31%。研究成果可为污灌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评估防洪保护区的洪水风险,从灾害学观点出发,构建了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各评价指标相应于不同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并以辽浑、浑太防洪保护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权重,以洪水分析网格为基本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了研究区的洪水风险等级,绘制了洪水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所建的洪水风险评价模型可以客观地识别出研究区的风险等级,洪水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可用于防洪保护区的洪水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10.
刘文康  高立业 《人民黄河》2023,(S1):11-12+14
针对现阶段河道管理现状和跨河桥梁特点,在分析总结大量文献和工程实例的基础上,以评价导则为依据,建立了涉及泄洪安全、河势稳定、防汛抢险等8个方面24个指标的跨河桥梁防洪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制定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构建防洪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定权,得到综合评价指数,并以天津市广乐道桥和武威市荣华大桥为例,进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可作为跨河桥梁项目防洪评价结果的参考,可辅助桥梁设计者和涉河项目管理方对建设项目的防洪可行性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1.
以宁夏1∶5万电子地形图为底图,根据宁夏山洪灾害致灾成因和山洪预警发布形式,对降雨、地貌、行政区划及产汇流特征等要素分别进行分区,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分析和叠加功能,完成了宁夏地区山洪灾害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全区可划分为16个山洪灾害区4个风险等级;高风险区面积占宁夏全区面积的7.8%,中高风险区占15.3%,中低风险区占58.5%,低风险区占18.4%。通过与宁夏山洪灾害实际情况的比对分析,对该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尤其是强降雨、风暴潮等正在成为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吴川市为研究对象,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洪涝风险灾害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选取指标进行评价体系构建,基于ArcGIS平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用ISO聚类-最大似然法将风险性划分为微、低、中、高、极高5个风险等级,并将评价结果划分成5个风险区。研究表明,吴川市洪涝灾害风险整体处于中等风险级别,风险值为3.04;空间上表现为中西部高,东南部低的分布特征。与吴川市易涝点实际调查数据的对比验证显示,91%的易涝点分布在极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域,说明本次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当地洪涝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隧道开挖会引起地表和深层土体沉降,研究地层移动规律对于确定建筑物风险等级和保护邻近建筑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Peck公式并考虑深层土体横向沉降槽引起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得到了建筑物风险区计算模型;然后,通过改变参数,分析了隧道直径D、基础埋深d以及地层损失率VL等对建筑物风险区大小的影响规律,推导得到了风险区的边界值(C/D)0和(x/D)0。最后,根据不同风险控制等级,提出了隧道开挖对邻近建筑物风险的初步评估方法,并将风险区划分为4个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所提风险区划分方法仅需隧道直径D、地层损失率值VL、隧道埋深Z以及沉降槽宽度系数i即可实现,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且能够反映不同参数对风险区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初步判断和风险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文风险计算方法,考虑淹没水深、淹没历时与运用标准3个风险因子,把东平湖蓄滞洪区划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风险区,人口分别为2.30万、4.98万和23.36万,分别占蓄滞洪区总人口的7.5%、16.2%和76.3%,并据此拟定了外迁、就地修建村台和临时撤离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李卉 《水利水电技术》2016,47(11):55-60
针对水利水电EPC项目的投标特点,按照风险性质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综合考虑社会与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经济与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以及竞争风险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三角模糊数对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充分考虑专家判断的模糊性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据此建立水利水电EPC项目投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云南省某水利水电EPC项目的投标风险决策,为该项目投标风险应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杨锐  于春勇  汪洋 《人民长江》2022,(S1):25-29+43
以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地质灾害及隐患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及防治分析探讨。基于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选取地质灾害及隐患数量、受威胁人数、受威胁房屋、受威胁道路、受威胁财产、人口密度及灾害体积等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手段,提取社会属性指数和自然属性指数两个公因子,得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计算公式,以乡镇为单位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并提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结果显示:榆社县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分区为1个极高风险区、3个高风险区,4个中风险区,1个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7.
水电工程项目风险来源存在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对水电工程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是保障水电项目顺利推进的基础。考虑到水电项目建设期内风险因素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提出了基于距离熵优化等级全息-解析结构模型(HHM-ISM模型),对黄登水电站项目的风险因素影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清晰地实现风险因素的层级划分和定量评价,为大型水电项目建设期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划分了基于水资源分配方案的东江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计算了流域水资源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保护与改善费用,以及基于水资源价值的生态补偿费用和标准;探讨了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机制和体制,建议采取基于水资源价值的下游补偿上游模式,以及与国家现行政策、机制相结合;在资金管理和运作方面,建议成立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委员会,由基金委负责资金管理和项目立项、评估、审核及实施过程的监督和验收。  相似文献   

19.
朱哲  张晓光  贾超 《水利水电技术》2019,50(10):110-118
为了确定水电工程防御潜在恐怖袭击风险评估指标和分级标准,为水电工程反恐怖防范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对水电工程反恐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风险分级方法开展研究。基于水电工程特点和恐怖袭击风险评估过程模型与相关标准,运用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估方法,构建水电工程反恐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量化分级区间及权重,并建立水电工程防御潜在恐怖袭击风险分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工程潜在恐怖袭击风险指标主要有生命损失、风险人口、被袭击可能性等;按照风险评估指数P,可将水电工程潜在恐怖袭击风险等级分为Ⅰ~Ⅳ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6年9景Landsat影像以及相应时期的实测水质参数数据对湘江长沙段进行水质参数的遥感反演,并引入灾害风险中的危险性及易损性相关概念,通过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湘江长沙段水域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湘江的两岸,并且位于风险源较密集的区域;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湘江的两侧以及饮用水源区桥梁所处的位置;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饮用水源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主要位于过渡区以及景观娱乐用水区。在传统的水域风险评估中引入遥感技术使得评估方法更为多样且影响因子考虑的更为全面。研究结果对于河流水利管理部门进行水域风险评估、相关水域风险预警与整治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