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择典型带状绿地——北京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土城段3种不同林型绿地及草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每天8:00-18:00,每2h一次,连续7d同步测定4块绿地及对照的温度、相对湿度值.结果表明:14:00-16:00时段刺槐纯林、油松纯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降温幅度最大、增湿幅度最小;经SPSS方差分析(Duncan's两两比较,P=0.05),4块绿地间的温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湿度差异除刺槐纯林与油松纯林两者外,其余均达到显著水平;草坪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但效果不明显;混交林型绿地降温增湿幅度最大,明显优于纯林.  相似文献   

2.
园林景观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以脑波变化作为心理影响的评价指标,客观量化地反映人体的情绪感受,尝试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本实验以园林绿地内最基本的铺装广场、水际、植物群落3种景观为评价对象,进行了主导脑波成分变化的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景观对人体的身心放松状态有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水际景观与植物群落景观作用相近,铺装广场景观作用效果最小;并且植物群落景观对男性的情绪平稳作用比女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夏热冬冷气候的上海为研究区域,以高密度住区的中心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ENVI-met软件进行模拟,探讨不同绿化类型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特别关注了绿化在夏季高温天的致凉作用,以期对住区的绿化设计或改造设计进行科学性的指导。研究表明在相同绿化覆盖率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绿化类型对热环境有重要影响。在常见的三种绿化类型(乔木、灌木以及草地)中,乔木是影响夏季致凉最显著的绿化类型,并且树荫的存在和增加对于改善局部乃至整体的气温有直接作用。在本组案例中,与无绿化案例相比,乔木引起的最大降温幅度能达到4.8℃(15:00),而地面层的草地对热环境的影响有限,平均降温仅为0.3℃;同时,乔木挡风作用明显,1.5 m高度各点风速平均下降29%,最大降幅达44%。此外,乔木与水体的合理搭配在改善热环境方面效果较好。因此,在住区中心绿地设计时,不能只关注绿化覆盖率,应注意控制区域遮蔽率,尤其是使用者逗留区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武汉市典型居住小区建筑布局,以8种代表乔木建模,借助微气候模型,模拟分析夏季8种植物在3种不同植被布局中的降温通风效果;研究中以植物间高宽比(Aspect Ratio of Trees, ART)量化描述植被布局。结果显示:乔木布局、植物物理属性(叶面积指数、冠幅和树高)均会影响绿地降温通风效果;当乔木以ART2布局时,小区绿地能有效降低居住小区内平均温度,显著提升户外热舒适度;当乔木以ART≥2时,居住小区中乔木对风速的阻挡最小;叶面积指数大、树冠大的高大乔木,有较强的温度调节能力,能积极改善户外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带植物群落为材料,对45个样方分别进行减尘率以及不同高度、宽度、时间条件下PM2.5浓度的测定,分析行道树绿带对PM2.5细颗粒物的滞尘效应及其时空变化。研究显示,不同结构植物群落对PM2.5滞尘效应的强弱顺序为:乔草型乔木型草坪型乔灌型乔灌草型灌草型;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乔木、草本植物或灌木球零散布局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PM2.5的滞尘效应较强;群落垂直空间中PM2.5在10m高处浓度最高,5m处最低;而PM2.5浓度在群落水平空间的中心位置最高;群落中PM2.5随时间的大致变化在9:00浓度最低,之后曲折上升,在15:00达到最高,随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刘颂  邹清华  张浪 《园林》2023,(2):116-124
降温距离与降温幅度是评价绿地冷岛效应的重要指标,其精度对分析绿地降温效益和影响绿地冷岛效应因素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缺乏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的精度对比研究。以2014年、2020年上海近郊区域29块大于1 hm2的绿地为样本,将各种方法计算的降温距离和降温幅度与绿地面积进行相关性检验以确定评价指标计算结果的精准性。结果表明:斜率法计算的降温距离与绿地面积显著相关,差值法计算的降温幅度与绿地面积显著相关,因此斜率法和差值法能更精准计算绿地降温距离和降温幅度,更适用于冷岛效应评价指标的测度。研究探讨并对比多种降温距离、降温幅度的计算方法,对提升绿地冷岛效应评价的准确性、合理进行绿地布局和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环境中,硬质景观具有表面温度高、显热通量大的特点,对城市的小气候条件、整体的绿地品质、居民的游憩质量和热舒适度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热岛(UHI)效应。因此,对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优化十分重要。通过文献梳理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了减轻UHI效应不利影响的四大硬质景观设计方法,包括空间几何形态设计、使用凉爽材料、搭配软质景观、外部机械降温。并针对以上方法的降温机制、环境适用条件、现状研究缺陷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厘清硬质景观的热效应研究进展,为城市微气候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城市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居住用地绿地降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居住用地入手,利用三维微气候模型模拟居住区中不同绿地率、乔木覆盖率下226个绿地情景,研究武汉夏季15:00时,绿地对场地平均空气温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草地面积变化与场地空气温度呈现线性负相关,相同绿地率时,乔木降温效果优于草地7℃;随着场地中乔木覆盖率的增加,场地平均空气温度降低越显著,但乔木覆盖率持续增加时,单位乔木降温能力在减弱,一、二类居住用地中,发挥乔木最佳降温效能的乔木覆盖率是25%~30%。研究也表明绿地对场地温度调节作用受场地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城市居住区绿化缓解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岛效应"作为城市建设大规模扩张而产生的热环境现象,已直接威胁城市居住区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合理绿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经济有效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居住区植物种类、斑块乔木配置、绿地通风状况和绿量的差异都将导致截然不同的降温效果。研究发现:单株植物中蒸腾降温能力较强的基本都属于纸质叶片结构,绿地斑块乔木盖度大小决定了绿化降温效果,大乔木降温效果比草坪高2.2℃,立体绿化可降低室温达0.5℃~5℃,居住区平均温度与乔木面积比例、绿化覆盖率、绿化最大斑块面积呈正相关,与绿化斑块的破碎度呈负相关。并首次讨论了三维绿量及人均绿量与居住区热岛效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河流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和发展地,是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点。以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为例,探索自生植物在改善城市渠化河流河岸带生态效益和景观功能中的应用潜力。于2021年4—6月对研究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将自生植物所处生境划分为3类,选取典型样地共81个,包含554个5m×1m小样方。结果表明:1)大运河河岸带共记录到自生植物72科173属195种,优势种以乔木幼株和草本植物为主;2)自生植物群落被划分为3个植被类型,11个群丛类型;PCo A排序图沿第一排序轴生境类型从半自然园林绿地至人工覆土护岸、硬质驳岸岸壁排列,植被类型从乔木林至灌丛、草丛排列;3)3类生境在自生植物多样性上呈逐级递减的趋势,人为干扰是影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3.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大市口广场设计构思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梅娟 《中国园林》2002,18(3):31-32
通过对镇江市大市口广场总体设计布局及功能分区设计构思的分析,强调城市广场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娱乐、休闲及活动,以人的需求为准则,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