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探究碱处理对大麻纯纺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分别从影响碱处理工艺的主要因素,即浓度、温度以及时间出发,重点讨论了这些影响因素对大麻纯纺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包括弯曲长度、折皱回复角、透气率和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OMMC),在此分析讨论基础上对碱处理大麻纯纺织物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大麻纯纺织物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20min、碱浓度120g/L。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验室延续培养的传统酸面团酵种(简称酸种),采用冷藏中种发酵法制作酸面团馒头。研究了酸种扩培时间、酸种添加量、冷藏发酵时间,以及中种面团中小麦粉的添加量等参数对酸面团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出了冷藏中种发酵法制作酸面团馒头的最佳工艺参数:酸种扩培时间为15 h,酸种添加量为40%,冷藏发酵时间为24 h,中种面团中小麦粉的添加量为70%。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酸面团馒头的比容较大,感官评分较高,具有传统老面馒头特有的风味和口感。采用不同的小麦粉原料制作的酸面团馒头均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表明冷藏中种发酵法制作酸面团馒头的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原料适宜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麻纱在针织机上生产时存在编织成圈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对大麻纱线进行柔软处理以提高其可编织性的方法。用氢氧化钠对大麻纱线进行改性,结合柔软剂进行柔软处理的方法降低大麻纱线的刚性,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碱改性的最佳工艺:碱液质量浓度100g/L,温度20℃,浸渍时间15min,浴比1∶20。结合柔软剂整理可明显降低大麻纱线刚性,提高纯大麻纱线的上机编织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酵母为发酵剂,研究发酵条件对面团拉伸性质、面条感官品质与蒸煮品质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酵母添加量、加盐量和醒发时间均对面团拉伸性质和面条品质有较显著影响。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加盐量为3.5%,酵母添加量为0.20%,醒发时间为240 min,在该条件下制成的面条的总评分最高,为81.25分。该条件下所得到的发酵拉制面条延伸性好,符合人们对于拉制面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传统面团发酵剂酵子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醋酸菌菌株A-3,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菌株A-3为热带醋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其产酸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量6%、pH值5.5、转速180~200 r/min、乙醇体积分数3%~5%、温度37℃的条件下菌株A-3的产酸量可达到31.1 g/L。试验结果为传统发酵剂中功能菌种资源的开发、面团发酵剂的改良以及微生物对面团特性的影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麦粉馒头是以全麦粉为原料制作的产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提高全麦粉馒头的营养品质,以传统酸面团为发酵剂,结合冷藏中种发酵法制作酸面团全麦粉馒头。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酸种的添加量、中种面团中全麦粉的添加比例、全麦粉中种面团的冷藏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以全麦粉馒头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酸种的添加量为40%、中种面团中全麦粉的添加比例为70%、全麦粉中种面团的冷藏发酵时间为27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酸面团全麦粉馒头,感官评分为86.22,与预测值86.50无显著性差异。与酵母全麦粉馒头相比,酸面团全麦粉馒头具有更大的比容,更细腻、更均匀的组织结构,更松软的口感,并具有传统老面馒头特有的发酵风味。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通用组合设计试验对冷冻面团油条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面团稳定时间为7.99.2 min的面粉,面团先醒发后成型速冻,油条坯采用20℃左右的自然解冻;添加剂配方:0.20%黄原胶、0.30%亲水性单甘酯、0.20%复合磷酸盐、2.0%醋酸酯化淀粉,在此工艺条件下可生产出品质优异的冷冻面团油条.  相似文献   

8.
与普通发酵剂相比,传统酸面团发酵面制品具有更好的风味、营养特性和货架期。但传统酸面团组分复杂,难以实现商品化生产。采用冷冻技术保存酸面团,以乳酸菌为研究对象,考察冷冻冻藏条件对乳酸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冷冻冻藏因素均对乳酸菌活力影响显著。冻藏时间、冻融循环与乳酸菌活力之间呈线性关系,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乳酸菌的活菌数和产酸能力显著下降。冻结速率、加水量和GSH添加量对乳酸菌活力的影响为非线性。经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保持冷冻酸面团中乳酸菌活力的最佳冷冻冻藏条件为冻结速率13.00 mm/h,加水量45%,GSH添加量0.35%。在此条件下,乳酸菌产酸能力ΔpH可保持为1.90,活菌数为7.8×106个/g,具备较好的再发酵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大庥织物的吸声性能,使用空心微殊对大麻织物进行涂层整理,研究了空心微殊添加量、涂层厚度和后背空腔距离与涂层织物吸声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空心微珠添加量的增加,大麻涂层织物吸声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添加量质量分数为7%时,吸声性能最好,平均吸声系数可以达到0.82.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吸声系数总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增加后背空腔距离,可以改善涂层织物在低频段的吸声系教,而中频段会有所减小,高频段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大麻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优良的抗菌和抗紫外线功能,是绿色健康纺织品,但还存在弹性差、手感硬挺的缺点,影响穿着的舒适性.本文选用性能较好的有机硅柔软剂SD-G50高浓缩透心硅油对大麻织物进行柔软整理,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柔软整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0,柔软剂用量为织物重量的6%,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大麻织物,硬挺度弯曲长度降低73%,折皱回复角(急、缓)分别提高91%和77%,在柔软性和抗折皱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