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检验合格的牛胎盘为研究对象,在低温条件下利用组织破碎、超声、冻融、离心、过滤等一系列纯物理分离提取工艺,进行牛胎盘生物活性蛋白的标准化制备。蛋白浓度测定结果显示,制备的牛胎盘生物活性蛋白在理想的实验条件下可达(11.33±2.09) mg/m L;特定成分检测结果显示,产物中存在丰富的粒径范围在30~150 nm、电镜下呈圆饼状结构且表达CD9、CD63及TSG101的外泌体样囊泡;细胞功效评价结果显示,牛胎盘生物活性蛋白具有明显的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及下调巨噬细胞IL-6、TNF-α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及优化外泌体miRNA的提取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以MSC、NK、CIK细胞外泌体miRNA为研究对象,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gDNA去除柱对外泌体mi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效果;并以浓度、纯度及基因表达水平(Ct值)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方法中的裂解液(外泌体G2裂解液及外泌体miRNA裂解液)及聚集试剂(无水乙醇及异丙醇)。采用建立的方法、Trizol法及Trizol磁珠法提取MSC、NK、CIK细胞外泌体及健康人血清外泌体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gDNA去除柱可有效去除外泌体miRNA中的基因组DNA。外泌体miRNA裂解液提取MSC、NK、CIK细胞外泌体miRNA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外泌体G2裂解液(t=6.358,P=0.020);外泌体G2裂解液提取的miRNA样品纯度均偏低,存在杂蛋白污染,而外泌体miRNA裂解液可有效去除污染;外泌体miRNA裂解液提取CIK细胞外泌体miRNA的miR-Let-7i、miR-16-1、miR-150基因Ct值明显低于外泌体G2裂解液(t=30.120,P=0.008)。异丙醇提...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制得的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小鼠肺脏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为梭形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宽度约为15 nm、平均长度约为60 nm.随着染毒...  相似文献   

4.
《广东化工》2021,48(7)
利用水解法诱导并通过高温筛选提取得到蝇蛆耐高温抗氧化蛋白,对健康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计算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及对淋巴细胞转化率。设计三种不同水解度,探究水解度不同的蝇蛆耐高温抗氧化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蝇蛆耐高温抗氧化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小鼠的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随着蝇蛆蛋白水解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表明蝇蛆提取蛋白的水解度与小鼠免疫指标变化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效果。方法分别以不同剂量(1、2.5、5、10μg/ml,均含铝佐剂1 mg/ml)、不同剂型(含铝佐剂1 mg/ml或不含铝佐剂)、不同免疫剂次(单次免疫或加强免疫)EV71灭活疫苗经腹腔免疫小鼠,0.5 ml/只,均设铝佐剂对照组(仅注射铝佐剂1 mg/ml)。采用经典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培养方法制备正常小鼠DC,瑞氏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及纯度;免疫磁珠分选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离小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ELISPOT法检测各组免疫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FNγ的水平;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及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DC形态不规则,表面树枝状突起形态不同,细胞核较大且不规则;DC纯度为(81.39±9.24)%,可高水平表达MHⅡ(I-A/I-E)类分子,中度表达CD86和CD40。CD4+、CD8+T细胞纯度分别为95.27%和94.08%。随着疫苗免疫剂量的增加,CD4+T细胞分泌IL-2、IL-4、IFNγ及CD8+T细胞分泌IFNγ的SFC显著增加,5μg/ml疫苗组达最大值,且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5μg/ml疫苗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IL-4、IL-6、IL-10、IL-13、IL-5、TNF-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1、2.5、5μg/ml疫苗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高于铝佐剂对照组(P0.05),1μg/ml疫苗组明显低于2.5及5μg/ml疫苗组(P0.05)。含铝佐剂疫苗组CD4+T细胞分泌IL-2、IL-4、IFNγ及CD8+T细胞分泌IFNγ的SFC、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IL-4、IL-5、IL-6、IL-10、IL-13、TNF-α水平及血清中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无铝佐剂疫苗组(P均0.05)。加强免疫组CD4+T细胞分泌IL-2、IL-4、IFNγ及CD8+T细胞分泌IFNγ的SFC、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IL-4、IL-5、IL-6、IL-10、IL-13、TNF-α水平、血清中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单次免疫组(P均0.05)。结论 EV71灭活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本实验为其进一步人体临床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观察重组人纤维结合素多肽CH5 0对化疗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腹腔连续注射CH5 0能防止化疗药物使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和腹腔细胞的数量降低 ,能促进代谢活性、杀瘤活性、细胞因子分泌及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提示CH5 0可提高肿瘤化疗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分子阳离子六肽(short cationic hexapeptides,SP6)免疫调节活性及其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经小鼠腹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SP6(25、5、1μg/只),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于注射后0.5、1、2、4和7 h对腹腔细胞进行细胞计数;于注射SP6后1 h,经小鼠腹腔给予10%墨汁,0.2 ml/只,收集注射墨汁后0.5、1、2、4和7 h小鼠腹腔细胞,观察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于注射SP6后1 h,采血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将大肠埃希菌K88、葡萄球菌及巴氏杆菌,分别经小鼠腹腔注射,0.2 ml/只,3 h后,经小鼠皮下注射SP6溶液(25、5、1μg/只),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小鼠接种后精神状态及死亡情况。结果 SP6各剂量组小鼠腹腔细胞数量一直高于对照组,直至注射后7 h。SP6各剂量组小鼠腹腔吞噬细胞在0.5 h前开始活化,0.5 h时观察到吞噬细胞包围、吞噬墨汁颗粒,较对照组吞噬细胞活化时间缩短,吞噬能力增强。SP6注射后1 h,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鼠巨噬细胞来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 derived chemokine,MDC)、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ymphocyte chemokine,LC)、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ECF)、趋化因子(chemotactic factor,CF)、IL-1β、IL-4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当或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DC、LC、ECF、CF、IL-1β、IL-4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LC、IL-1β、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巴氏杆菌外,经SP6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存活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SP6可调节小鼠免疫反应,对小鼠感染模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腐酸及黄腐酸钠的降血糖作用,并对其降糖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造模,考察黄腐酸及黄腐酸钠对正常小鼠血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以及口服糖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高剂量黄腐酸及黄腐酸钠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含量(P<0.01);中、高剂量黄腐酸及黄腐酸钠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小鼠血液细胞因子水平及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个试验组分别经腹腔注射2.5、5、10、20 mg/kg LPS,注射6 h后,经小鼠眼球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6和IL-8水平;同时采集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组织样品,做组织切片后进行HE染色,测量小肠段绒毛高度(villus height,VH)和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结果试验组小鼠肠道碱性磷酸酶(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IAP)及细胞因子水平在LPS浓度为5 mg/kg时达到高峰,随着LPS浓度的升高,细胞因子分泌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VH值降低、VH/CD比值下降。结论小鼠在注射5 mg/kg LPS时,可诱导肠黏膜损伤,使得各细胞因子浓度达到最高,后续可作为炎症性肠炎模型适宜的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10.
胡韩文 《浙江化工》2013,(10):40-42
用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分离检测泮托拉唑钠对映异构体,建立并优化了检测泮托拉唑钠对映异构体光学纯度的方法。色谱柱为大赛璐AD—H(250x4.6mm,粒径5μm),流动相比例为V(正己烷):V(异丙醇):V(乙醇)=50:40:10,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288nm,柱温:20℃。该法可以有效检测泮托拉唑钠对映异构体原料药的光学纯度并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新型火焰反应器生产纳米TiO2的过程中使用TEM微栅在不同火焰高度位置处进行原位取样分析,得到生长过程中纳米TiO2颗粒的粒径和形态. TiO2颗粒经历了成核、生长、聚并、烧结的过程. 调节反应物浓度为7.9×10-5~5.7×10-3 mol/L,研究了不同反应物浓度对纳米颗粒生长过程的影响,高前驱体浓度形成较高的单体浓度,使颗粒间碰撞几率增加,从而得到粒径较大的颗粒,产物粒径17~85 nm. 调节CH4和O2流量,改变温度场,研究温度对颗粒生长过程的影响,在相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较高的温度下形成分散性好、一次粒径为63 nm的颗粒,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的颗粒一次粒径为35 nm,但颈部烧结严重;增加喷嘴气流速度减小了反应停留时间,颗粒粒径从63 nm减小到36 nm.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森林脑炎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模型的致病性、病毒分布及增殖动态。方法将适应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的森林脑炎病毒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4个连续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通过脑腔注射、灌胃、滴鼻、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的感染方式,对昆明小鼠进行攻毒,逐日连续观察14 d,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并分别取攻毒后第3、5、7天发病典型的腹腔感染组小鼠脑、肺、肾脏、肝脏、心脏、小肠、血液7种组织器官,采用蚀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脑腔、灌胃、滴鼻、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攻毒方式的LD50分别为10、105.1、105、101.2和102PFU/mL。所有攻毒途径小鼠的脑腔中病毒滴度最高,达109PFU/mL,肺组织为106.5PFU/mL,肾脏为105PFU/mL,心脏和肝脏中病毒滴度较低,分别为102和101.5PFU/mL,肠道中出现一过性病毒感染,而血液中病毒滴度最高为105.5PFU/mL。结论森林脑炎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小鼠模型,除具有较强易感性的脑组织外,对肺组织细胞同样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3.
以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为初始铝源,进行了高纯单分散球形纳米氧化铝的制备研究.对CFB粉煤灰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分析及提取Al2O3的浸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盐析及重结晶联合法对浸取铝盐进行除杂研究;除杂产物采用分散剂GUMA辅助均匀沉淀法制备球形单分散纳米α-Al2O3.结果表明,以CFB粉煤灰为初级铝源,可制备出纯度达99.99%,粒径为200nm,且分散性高、球形圆度好、粒径分布窄的α-Al2O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B virus coreprotein,HBc)颗粒为载体的含流感病毒M2基质蛋白胞外功能区(M2 ectodomain,M2e)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NP)保守表位的流感通用疫苗,评价其抗不同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流感病毒M2e的3拷贝重复片段与NP的CTL表位串联,插入HBc刺突顶端的免疫优势决定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1a-HBc-3M2e-N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16℃低温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HBc-3M2e-NP经纯化后,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形成情况。纯化的融合蛋白分别经鼻腔和腹腔免疫小鼠,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以流感病毒攻毒,检测融合蛋白的保护效果。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21a-HBc-3M2e-NP经PCR及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000,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表达,且可与鼠抗M2e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大于90%,且能够自动装配成病毒样颗粒。用该病毒样颗粒免疫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针对不同流感病毒毒株的特异性抗体;2种途径免疫的小鼠脾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结论构建的流感通用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及有效的交叉保护作用,为流感通用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酶法处理短棒状杆菌(Enzyme-digested Corynebacterium parvum product,ECPP)对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NIH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荷瘤对照组(CK)、阳性对照组(CPP)、低剂量ECPP组(ECPPⅠ,500μg/ml ECPP)和高剂量ECPP组(ECPPⅡ,1 000μg/ml ECPP)。除NS组经腹腔注射0.2 ml 0.9%NaCl外,其他4组小鼠均经腹腔注射0.2 ml艾氏腹水瘤(Ehrlich ascites carcinoma,EAC)细胞悬液(5.0×106个/ml),接种次日,每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注射体积均为0.25 ml),每次间隔1 d,连续5次,停药次日,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检测腹水量;3H-Td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RT-PCR检测脾淋巴细胞中IFNγ、TNF-α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与CK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腹水量(P<0.01),CPP组和ECPP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PPⅡ组降低腹水的能力明显高于ECPPⅠ组(P<0.01);与NS、CK及ECPPⅠ组相比,ECPPⅡ组可明显提高T、B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增加脾CD4+、CD8+及NK细胞数量(P<0.01),而与CP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CK和ECPPⅠ组比较,ECPPⅡ组IFNγ、TNF-α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提高(P<0.01),与CP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PP能显著提高荷瘤鼠脾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rhCNTF)突变体[rhCNTF(R~(63)15)]及其聚乙二醇修饰物[P-rhCNTF(R~(63)15)]探讨两者对ob/ob肥胖小鼠体重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rhCNTF(R~(63)15)突变体工程菌株E.coli BL21(DE3)表达rhCNTF(R~(63)15)经硫酸铵沉淀、Butyl HP和Q HP纯化后采用PEG修饰剂Y-40KD-MAL-mPEG对其C17游离巯基进行定点修饰,经QH P层析纯化获得P-rhCNTF(R~(63)15)。上述产物进行SDS-PAGE、纯度、修饰率、二级结构表征、修饰位点、体外活性、体内药代动力学检测。将ob/ob小鼠分为P-rhCNTF(R~(63)15)组(0.05、0.1、0.2 mg/kg)、rhCNTF(R~(63)15)组及赋形剂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设C57BL/6J组(普通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摄食量及糖脂代谢情况。结果rhCNTF(R~(63)15)及P-rhCNTF(R~(63)15)纯度分别为97.4%和99.3%,平均比活分别为9.5×10~5和6.9×10~5 IU/mg,相对比活分别为100%和72.6%;rhCNTF(R~(63)15)修饰率达90%以上大多数为单修饰产物PEG修饰未影响rhCNTF(R~(63)15)的二级结构,修饰位点发生在DLCSR肽段的C17上;P-rhCNTF(R~(63)15)经皮下及静脉途径给药的血药浓度均在注射后约72 h降至给药前水平。与赋形剂组比较,P-rhCNTF(R~(63)15) 0.05、0.1、0.2 mg/kg剂量组小鼠在疗程结束时体重组分别减轻了10%、11%和21%(P 0.05) rhCNTF(R~(63)15)组减轻了30%(P 0.01);治疗后15 d,rhCNTF(R~(63)15)及P-rhCNTF(R~(63)15)各剂量组小鼠摄食量明显降低(P0.05),随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P-rhCNTF(R~(63)15)各剂量组从给药后8 d起,小鼠随机血糖有所降低,呈一定的量效关系,rhCNTF(R~(63)15)组从给药后4 d开始有所下降;P-rhCNTF(R~(63)15) 0.2 mg/kg剂量组和rhCNTF(R~(63)15)组的口服糖耐量(oral glucose resistant test,OGTT)曲线下面积(AUC_(0~2h))及腹腔内脂肪重量显著降低(P0.05),rhCNTF(R~(63)15)及P-rhCNTF(R~(63)15)各剂量组小鼠皮下脂肪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制备了较高纯度的rhCNTF(R~(63)15)及P-rhCNTF(R~(63)15),两者对ob/ob肥胖小鼠的体重过高、高血糖症体脂重量过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P-rhCNTF(R~(63)15)更长效。  相似文献   

17.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加入0.035 mol·dm-3(Bu4 N)Br的乙二醇甲醚溶液,保持电解温度30℃、电流密度30mA·cm-2,先电解钛片6h,再电解锌片3h,制得锌、钛醇盐配合物ZnTi(OCH2CH2OCH3),,电流效率为95.4%.采用红外、拉曼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中含有配体(OCH2CH2OCH3)6,可以有效克服团聚现象.水解后干燥24 h得到干凝胶,在450℃锻烧2h制得纳米ZnTiO3粉体.经X射线衍射、电子透射显微镜测试表明,干凝胶粒径为25 nm,钛酸锌粒径在20~30 nm,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毕赤酵母GAP启动子高效分泌表达人胰岛素前体,并检测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方法经密码子优化并人工合成人胰岛素前体基因IS基因,插入pGAPZaA组成型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APZaIS,电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SM1168菌株中,PCR鉴定阳性重组子;高抗性YPD平板筛选高蛋白表达株并优化表达条件;表达产物经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用吸附树脂吸附、阳离子交换层析、超滤纯化后,用经TPCK处理的胰蛋白酶切除人工C肽,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醋酸锌沉淀纯化后,进行Tricine-SDS-PAGE分析;将12只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致糖尿病模型的小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小鼠经腹腔注射含1.8%甘油的注射用水作为对照组,B组小鼠经腹腔注射用胰岛素类似物配制的0.05 mg/ml注射用水剂(含1.8%甘油),10μl/g,空腹6 h后,断尾取血,用血糖仪检测小鼠血糖值。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GAPZa-IS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共获得5株高抗性重组菌,其表达产物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6 000的目的蛋白条带,与小鼠抗胰岛素单克隆抗体不发生特异性反应,5号菌72 h表达量最高;C肽切除后,获得了纯胰岛素类似物;模型小鼠在注射胰岛素类似物6 h后,血糖值均明显降低,B组小鼠注射前后血糖值及A、B组间的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毕赤酵母中,利用GAP启动子成功高效表达了胰岛素前体,并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取、纯化牛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组织匀浆、蛋白层析技术提取、纯化牛cTnT,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浓度;SDS-PAGE检测其纯度;间接ELISA法检测其反应特性。将纯化的牛cTnT免疫小鼠,进行细胞融合,间接ELSI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小鼠体内法制备腹水。结果纯化的两批牛cTnT浓度分别为0.246和0.336 mg/ml;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 000,纯度分别为86.02%和93.77%;纯化的cTnT蛋白可与鼠抗牛cT-nT单克隆抗体结合。共获得5株分泌抗牛cTn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阳性杂交瘤细胞株3B10腹水抗体效价达1∶10 240。结论已成功提取、纯化了牛cTnT,并建立了稳定分泌抗牛cTnT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为cTnT检测试剂盒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筱 《河南化工》2010,27(14):11-14
实验以SnCl4.5H2O作为锡的阳离子源,以SbCl3或SbCl5为锑的阳离子源,以醇盐水解—水热法制得了纳米级的高导电性能的ATO超细粉体。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X射线衍射(XRD)、电阻率测定等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锑掺杂量、反应pH值、热处理等对ATO粉体粒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得的ATO超细粉体样品粒径在10 nm左右,并且超细粉体的分散性能良好,导电性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