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明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的毒力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室内毒力,在田间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成虫的LC50值为1.89 mg/kg;田间药效试验中,10%烯啶虫胺AS 100 mg/L对柑橘粉虱药后1、3 d防效分别为98.75%、96.04%。[结论]烯啶虫胺对柑橘粉虱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3)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桃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9977、5.8498 mg/L,氟啶虫胺腈对桃蚜的相对毒力是吡虫啉的5.86倍。辽宁和陕西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4~48 mg/L对桃蚜防治效果达99.0%以上;山东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8 mg/L对桃蚜防效达85.0%以上。[结论]氟啶虫胺腈可有效防治桃蚜,田间分别在露红期和落花后各施药1次,整体的防治效果可持续近1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对外来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具有良好防效的杀虫剂。[方法]采用室内浸叶生测法检测菊方翅网蝽成虫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利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10%啶虫脒微乳剂、100 g/L联苯菊酯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对菊方翅网蝽均有较好的防效,LC_(50)值分别是4.561、6.733、7.039 mg/L。室外施药后1 d,3种药剂对菊方翅网蝽防效均达80.85%以上,10%啶虫脒ME防效最佳,施药后15 d,防效均能保持在94.44%以上,防效显著高于5%阿维菌素乳油。[结论]在菊方翅网蝽发生时,可选择10%啶虫脒微乳剂作为最佳防治药剂,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6种常用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对萝卜蚜的敏感性。[结果]结果表明萝卜蚜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其中95%毒死蜱对萝卜蚜杀虫活性最高,LC50值为0.1215 mg/L,其次为94%阿维菌素,LC50值为0.7795 mg/L,9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996.8046 mg/L。通过田间试验可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0%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萝卜蚜的防效都非常好,3 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 d的防效为100%。[结论]在测试的6中药剂中,目前田间萝卜蚜与桃蚜相比具有较低的抗药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庆涛  武海斌  张坤鹏  李素红  张学萍  孙瑞红 《农药》2014,(10):759-761,77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50%氟啶虫胺腈WG对苹果黄蚜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并与螺虫乙酯、吡虫啉和3种植物源杀虫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为合理防治苹果黄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浸液法和浸叶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的LC50和LC95值分别是20.68、390.56mg/L,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药后3d,50%氟啶虫胺腈WG50.0~62.5mga.i./L对苹果黄蚜的防效为81.05%~92.25%,药后7~15 d的防治效果为92.39%~99.65%,具有良好速效性和持效性。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的速效性好于螺虫乙酯,持效性和整体防治效果与螺虫乙酯相同;氟啶虫胺腈的速效性与吡虫啉相同,但同时期的防治效果高于吡虫啉。3种植物源杀虫剂蛇床子提取物、鱼藤提取物和除虫菊素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均较低。[结论]综合比较所有供试杀虫剂的防治效果,50%氟啶虫胺腈WG对苹果黄蚜防效最好,在苹果黄蚜发生期用该杀虫剂50.0~62.5 mg a.i./L进行常规喷雾处理,持效期在15 d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剂型烯啶虫胺对大型溞的安全性。[方法]参照OECD标准试验方法,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为试验生物,测定了97%烯啶虫胺原药、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结果]97%烯啶虫胺原药、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对大型溞的48 h-EC_(50)分别为30.106、93.240、22.584、0.558 mg a.i./L。[结论] 97%烯啶虫胺原药、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分别为低毒、低毒、低毒和高毒,剂型对急性毒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桃蚜和瓜蚜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浸叶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原药对桃蚜和瓜蚜48 h LC50值分别为0.98 mg/L和1.70 mg/L,氟啶虫胺腈对桃蚜和瓜蚜的相对毒力分别是啶虫脒的4.2倍和2.0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桃蚜和瓜蚜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平均防治效果为82.0%~96.0%。氟啶虫胺腈可有效防治桃蚜和瓜蚜,是农业生产上防治蚜虫的理想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8.
5种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兰  李新杰  袁忠林 《农药》2014,(10):756-758
[目的]筛选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5种药剂对麦蚜的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10%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3.6%烟碱·苦参碱CS、22%氟啶虫胺腈SC和25%噻虫嗪SG对麦长管蚜的LC50值分别为30.34、19.30、3.93、11.22、21.63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噻虫嗪SG和10%吡虫啉WP速效性好,药后1 d的防效均大于80%;22%氟啶虫胺腈SC、25%噻虫嗪SG和3.6%烟碱·苦参碱CS持效性好,药后7 d的防效达87.6%~92.8%。[结论]3.6%烟碱·苦参碱CS、22%氟啶虫胺腈SC、25%噻虫嗪SG和10%吡虫啉WP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7,(3)
[目的]明确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对苹果黄蚜的防控效果,验证对苹果树和非靶标有益昆虫等的安全性,确定适宜的施药时期、用量和方法。[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使用有效成分量为56.25 mg/kg,可以有效防治苹果黄蚜的发生,药后7 d防效可达到99.76%。[结论]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黄蚜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防效,对苹果树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10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0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20%异丙威乳油、50%敌敌畏乳油速效性较好,药后1 d的防效为75.61%~80.78%,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为85.37%~94.16%,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是生产上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1.
[方法]在长沙和贵阳两地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定量分析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为水稻中烯啶虫胺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和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4~2.00、2.15~2.78、4.78~4.95 d.[结论]在推荐使用剂量和最高使用剂量条件下,收获的糙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白背飞虱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指导白背飞虱田间药剂使用,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湖南省长沙市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白背飞虱对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异丙威的敏感度(LC50)分别为0.026 1、0.0534、0.0884、0.1759、27.366 1 mg/L.[结论]根据室内测定的敏感度以及药剂作用特性,在生产上可视白背飞虱发生情况,选择不同杀虫剂交替使用,以避免白背飞虱对杀虫剂敏感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12种农药对油茶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华  束庆龙  程义明  胡娟娟  文佳 《农药》2012,51(4):304-306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抑菌作用,并得到了12个毒力回归方程及抑制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12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的为10%苯醚甲环唑WG,EC50值为47.8630 mg/L;21%硅唑多菌灵SC、25%咪酰胺EC次之,EC50值分别为97.7232、125.8925 mg/L;100%硫酸铜结晶和70%代森锰锌WP的毒力最差。[结论]10%苯醚甲环唑WG、21%硅唑多菌灵SC以及25%咪酰胺EC均可有效抑制油茶炭疽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4.
何秀玲  李艳波  刘月  冷阳  张一宾 《农药》2012,(9):696-697
[目的]测定增效吡虫啉对豆蚜的毒力。[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种增效吡虫啉对豆蚜的24 h致死作用,同时以市售的35%吡虫啉悬浮剂为对照。[结果]31%增效吡虫啉悬浮剂SE-6-4防治豆蚜的效果最佳,其LC50值为5.2673 mg/L;其次为31%增效吡虫啉悬浮剂SE-1,LC50值为7.7441 mg/L;35%吡虫啉悬浮剂的LC50值为10.5630 mg/L,豆蚜对其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31%增效吡虫啉悬浮剂SE-6-4和SE-1是2个良好的制剂产品,具有减量同效的应用价值,可将其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5.
[方法]采用挤压造粒的加工工艺,对92%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的配方进行了研制,尤其对黏结剂的种类和用量、制剂加工过程中水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结果]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含量97%乙酰甲胺磷的质量分数为95%,黏结剂SND的质量分数为3%,增效剂JZ的质量分数为2%.[结论]配方制得的92%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药效明显优于30%乙酰甲胺磷乳油.  相似文献   

16.
陈彦  刘培斌  杜颖  王凯  马云龙  董怀玉 《农药》2021,(2):143-146
[目的]筛选出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低毒、高效药剂。[方法]采用浸虫法筛选12种杀虫剂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室内活性,并通过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室内筛选结果表明:呋虫胺的杀虫活性最高,在24、48 h的LC50值分别为0.5026、0.2159 mg/L;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和毒死蜱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杀虫活性次之,苦参碱和蛇床子素24、48 h均无杀虫活性。田间防效试验表明:6种杀虫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在药后7 d,防治效果达到100%。[结论]菊酯类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试验中对双斑长跗萤叶甲表现出优异防治效果,可在田间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筛选猕猴桃叶斑病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药剂对可可毛色二孢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6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9%吡萘·嘧菌酯SC、36%喹啉·戊唑醇SC对该菌的抑制效果最强,EC50值分别为0.1826、0.6338 mg/L,田间防效分别为78.88%、77.94%,同时提高猕猴桃单果质量。[结论]29%吡萘·嘧菌酯SC和36%喹啉·戊唑醇SC可以作为有效药剂开展猕猴桃叶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4种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并进行了5种药剂对人参黑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丙环唑EC和50%嘧菌环胺WG对人参黑斑病菌毒力最强,其EC90值分别为0.05、0.65 mg/L,2%戊唑醇WS等7种药剂对人参黑斑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90值在1.59~19.94 mg/L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WP、50%嘧菌环胺WG和76%丙森霜脲氰WP在田间对人参黑斑病表现较高的防效.[结论]筛选出了对人参黑斑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对人参黑斑病的药剂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丽杰  姜翠杰  赵礼慧  邵双  李海燕 《农药》2012,51(3):228-230
[目的]为开发新型高效的植物源杀菌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对0.1%异补骨脂查耳酮乳油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室内盆栽试验发现:0.1%异补骨脂查耳酮乳油的含量为1.25、2.5、5 g/L时,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43.37%、61.93%、93.03%,其防治效果好于40%稻瘟灵乳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1%异补骨脂查耳酮乳油田间剂量为0.3、0.45、0.6 g a.i./hm2时,其防效分别为78.61%、80.10%、91.58%。[结论]0.1%异补骨脂查耳酮乳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杀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