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靛蓝隐色酸上染蚕丝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靛蓝隐色酸上染蚕丝,并对染色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保险粉质量浓度、染浴pH值、染色温度及盐对上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靛蓝隐色酸能上染蚕丝,并在保险粉质量浓度为3 g/L、染浴pH值为3时,上染性能最好;温度对染料上染率有显著影响,在90~100℃时,染料上染达到最高峰;盐对靛蓝隐色酸上染蚕丝无促染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活性染料浸染残液回用染色中传统染色工艺与其残液回用染色工艺不同引起的色差矛盾,对雅格素BF-RR型活性染料三原色及雅格素黑EF在棉织物上的不同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常规浸染工艺与上染固色同浴同步工艺的上染速率曲线差异,测试了上染固色同浴同步工艺染色试样的上染率、K/S值、匀染性及其相关牢度.结果表明:上染固色同浴同步工艺上染速率曲线与常规工艺的规律基本一致,吸尽率增加,K/S值有所提高,能保持较好的匀染性和染色牢度,既简化了染色工艺,也解决了这些活性染料浸染残液回用染色与传统工艺不一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杨晓红 《印染》2007,33(14):18-21
选择活性翠蓝与活性黄染料,研究其拼色染艳绿色的染色同步性,以及染色同步性与织物色相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藉以优化染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翠蓝染料吩较大,汽巴克隆翠蓝、黄染料的吩最接近;四组拼色染料中,翠蓝上染率均较低,上染较慢,但固色时明显提高,并与黄染料最终趋于一致;固色后,二者色差趋于稳定;由于二者提升力不同,应根据不同的染色深度来调整拼色比例。  相似文献   

4.
采用ME型活性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了MSD和传统染色工艺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MSD工艺未改变活性染料上染蚕丝的吸附等温线的类型,但显著提高了染料在丝纤维上的吸附量。MSD工艺明显提高了ME型活性染料在丝纤维中的扩散速率。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MSD工艺染色显著提高了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MSD工艺未影响染色的匀染性及浮色的易洗涤性,提高了M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织物染深浓色的提升力。采用M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织物染深浓色可以获得优良的染色牢度,MSD和传统工艺染色样品色牢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物理和化学结构不同,对弱酸性染料染色性能有较大的差别。羊毛初染速率较慢,而平衡上染率高,蚕丝上染速率快,而平衡上染率较羊毛低。要使两者得到同色效应,必须从染化料筛选和制定适当染色工艺着手。  相似文献   

6.
采用玫瑰茄天然染料对丝绸上染,用上染率和表观色深两个指标说明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电解质用量对上染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玫瑰茄天然染料对丝绸上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2~3、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min、NaCl用量3g/L。在此基础上,尝试用媒染工艺提高上染率和表观色深。在不同的媒染剂、媒染剂浓度和媒染方法下对丝绸进行上染,通过测定上染率和试样表面色深,得出最佳媒染剂为富镧氯化稀土浓度为1g/L时同媒染色,其上染率比玫瑰茄天然染料直接上染提高35.24%。  相似文献   

7.
刘梅 《染整技术》2012,34(11):47-50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及其加和性,测定活性染料在拼色时每只染料在不同阶段的上染率,通过绘制上染曲线,结合现有工艺的可行性,优化工艺,指导生产,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靛蓝隐色酸对维纶的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明 《纺织学报》2009,30(7):73-76
为提高维纶的得色量,采用靛蓝隐色酸染色,并对染色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染浴pH值、染色温度、染料浓度以及盐对上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靛蓝隐色酸能上染维纶,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纤维表面色深度也在增加;在保险粉质量浓度为8 g/L、染浴pH值为4~5时,上染性能最好;温度对染料上染量有显著影响,在90~100 ℃时,染料上染达到最高峰,但超过110 ℃后,维纶发生明显软化收缩;盐对靛蓝隐色酸上染维纶有促染作用。  相似文献   

9.
梅士英  姜凤杰 《染整技术》1995,17(4):12-18,33
主要研究弱酸性染料对蚕丝和羊毛纤维和染色性能,包括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等。通过染料助剂筛选和变化染色工艺条件等方面,获得了均一色泽、较好的渗透性和色牢度的蚕丝、羊毛复合丝染色制品,优化的色工艺参数为大生产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冰染染料色酚,色基悬浮体高温高压染涤,再上染的色基进行重氮化并与上染的色酚偶合显色;棉用 法进行染色,达到涤和棉分别被冰染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11.
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与圆形大有光聚酯纤维对比,研究了分散染料对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如上染速率、影响上染的工艺因素(温度、时间)和染色提升性,分析了三叶形大有光纤维的上染性与表观色深、色度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升温上染速率对染色影响较大,随染色浓度的增加,上染纤维的染料和表观色深呈直线关系,当染料质量分数为4%(om f)时,达到最大上染量和最大表观色深,且上染纤维的染料量与表观色深一致。C IEL*a*b*值的测定表明,三叶形纤维的染色色光与圆形纤维有一定的差异;染色温度和时间对纤维的上染率和表观色深均有较大的影响;130℃下,分散染料对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的移染性比对圆形大有光聚酯纤维的好,选用高温型分散染料对三叶形大有光聚酯纤维染色能获得更好的匀染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酸性染料以低温状态对羊毛进行染色.在大量筛选染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的分析来评价适合于羊毛低温染色的酸性染料的拼色性能.结果表明,所筛选的大部分酸性染料在60℃以后,染料上染速率较快.温度升到80℃,保温15 min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上升缓慢.上染规律一致的染料,拼色性能都很好.其中,80℃,保温45 min时上染百分率高达98.8%.与此同时,该工艺下的羊毛耐洗色牢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此外,工作液中pH值的大小和羊毛低温染色专用低温染色助剂WLDCY-100的用量对该工艺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涤纶织物染色打样的实用色立体方法。该色立体将涤纶织物各种色 分散染料的品种和数量联系统一起来,从而直接确定出上染某物颜色所需的染料和数量,对制定涤纶织物染色工艺极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PVA-丝蛋白共混纤维用STC-6改性剂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性后的该纤维弱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色的上染率、染色牢度,测试了染色前后纤维的强力。结果表明,改性后,该纤维的染料上染率及染色牢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萍  顾东雅 《印染助剂》2014,(10):41-44
采用汽巴克隆FN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菠萝纤维进行染色,以表面得色K/S值和上染率为衡量指标,对染色温度、元明粉用量和纯碱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分析了染料在菠萝纤维上的上染率曲线和提升性能.试验得到最佳染色工艺为:纯碱用量12 g/L、元明粉用量40 g/L、染色温度65℃.在此工艺条件下,菠萝纤维具有较好的上染率;汽巴克隆FN三原色活性染料能获得较好的拼色效果,在纤维上的提升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16.
锦纶织物的染色打样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慧彤 《印染》2005,31(2):15-17
锦纶上染速率快、竭染率高,但容易产生上染不匀,色不符样和染色牢度差等疵病。通过打样染色工艺试验,选择上染曲线及亲和力相似,配伍性好且适合生产机台的染化料系列,并从温度、浴比、pH值和匀染剂的选用及用量等几方面来制订合理的工艺;通过规范打样、对色等操作,缩小大小样之间的差异,提高产品的优等品率。  相似文献   

17.
稀土在酸性媒介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合氯化稀土应用于羊毛酸性媒介染料染色可提高上染率,节约染化料,改善 泛色效果,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采用稀土染色工艺,可节能增产,节省工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染料雅格欣红对纯棉织物和锦纶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氯化钠用量、固色时间、浴比、碳酸钠用量以及上染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棉和锦纶得色K/S值及染色同色性的影响,从而得出新型环保染料雅格欣红对棉和锦纶同浴染色的最佳工艺:染料1%(omf),氯化钠40 g/L,碳酸钠4 g/L,上染温度98℃,上染时间30 min,固色温度80℃,固色时间30 min。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对棉和锦纶织物同浴染色,可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色牢度,同色平衡值K接近1。  相似文献   

19.
锦纶具有上染速率快、竭染率高的特点,容易造成上染不匀、色差、色渍、色点、深浅边、条花、色不符样、染色牢度差等疵病,从小样染色的角度,应选择上染曲线及亲合力相似、配伍性好、适合生产台机的染化料系列,并从温度、浴比、pH值和匀染剂的选用及用量等几方面来制定合理的工艺,同时通过规范打样、对色等操作,缩小大小样之间的差异,提高产品的优等品率.  相似文献   

20.
以染色后纱线的同色性、染色重现性和匀染性为重点,研究了粘/锦混纺纱线的活性/酸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并着重探讨了影响粘/锦混纺纱线染色同色性及染料上染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