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技术是结构损伤识别的有效方法.介绍了基于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现状,对基于结构振动响应和系统动态特性参数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评述,提出了结构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技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现有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进行了综述,对结构损伤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根据其特点指出了其适用环境和优缺点,最后,对今后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以促进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力参数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基于结构动力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同时根据桥梁损伤识别方法中现存的问题,展望了桥梁损伤识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期进一步提高结构损伤识别效果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周云 《安徽建筑》2013,(3):168-169
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分析研究,对近年来桥梁结构早期损伤识别技术的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桥梁结构早期损伤识别的方法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各种方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误差和局限性,同时指出了桥梁工程结构早期损伤识别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7,(11):87-88
随着工程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程结构趋向于大型化、复杂化,结构损伤识别已成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对现有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结构损伤识别的层次和内容,介绍了结构动力学及智能方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展望了结构损伤识别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形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有许多基本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两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分形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合理性、敏感性和噪声鲁棒性;如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可行的、有效的大型结构损伤预警参数.总结了目前分形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结构动力分频段分形动力特征,提出了广义维数保证准则.最后,展望了分形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频压电阻抗信号的钢制薄板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机电阻抗技术(EMI)来实现结构的损伤识别,并考虑外部温度环境的影响。通过获取的压电阻抗信号并经过压电阻抗分析技术得到了结构的高频振动信息,从而达到识别结构损伤的目的。利用该技术对钢制薄板进行了损伤识别的试验研究,并采用电阻抗实部的协方差(Covariance)作为损伤指标定量地识别了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损伤的扩展。试验研究表明,利用机电阻抗技术能够很好地识别结构的损伤。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该技术不受外部温度环境的影响,可以实现结构损伤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8.
程云  刘明  马立光 《建筑节能》2004,32(3):39-42
土木工程结构由于其自身特点,动力响应极易受到不可预见的各种因素影响,这使得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研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综述基于振动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展望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静动力特性改变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与损伤识别的确定性方法相比,损伤识别的不确定性方法能更为有效合理地处理损伤识别过程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干扰问题,并从统计意义上实现复杂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早期损伤诊断,因此已成为当前结构损伤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简要回顾了损伤识别确定性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损伤识别不确定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此类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土木工程结构由于其自身特点,动力响应极易受到不可预见的各种因素影响,这使得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研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综述基于振动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展望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型确认的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静动力特性改变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相对于确定性的损伤识别,基于概率统计理论框架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更好地反应损伤问题的不确定性本质,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损伤识别方法,有望解决当前大多数损伤识别方法对于测量误差和噪声敏感的问题,从统计意义上实现复杂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早期损伤的诊断。在回顾结构确定性损伤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不确定性损伤识别方法和有限元模型确认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基于模型确认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结构动力特性的振型参数对桥梁进行快速损伤诊断和定位,可以提高结构性能评价与损伤诊断的效率。本文以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算例,通过定义位移振型和曲率振型的桥梁损伤识别指标进行损伤识别,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位移振型和曲率振型的方法进行损伤识别和定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徐澄  徐士代 《山西建筑》2012,(22):45-47
综述了常用的几种动力特性损伤识别的方法,并对大跨度结构的损伤识别的研究新进展作了简要的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对行业界大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无需量测外荷载的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通过求振动响应信号固有模态函数的振动传递率,构建结构损伤识别参数;通过对预置不同开胶损伤程度的玻璃幕墙试件进行动态测试,得到不同损伤程度下玻璃幕墙的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并根据振动传递率的差别来识别和评估玻璃幕墙开胶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量测外荷载也能精确识别结构损伤,通过损伤参数值也能判断损伤大小。  相似文献   

15.
王万平  翁光远  申伟 《工业建筑》2012,42(12):129-132
以数据融合技术进行桁架结构的单损伤和多损伤识别。通过研究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理论,分析归一化的频率和损伤位置的关系;利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的算法对决策融合进行修正,建立基于小波概率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结构损伤识别模型。运用结构计算软件计算了一典型桁架结构的频率,并融合为小波概率神经网络算法的输入特征向量,并对桁架算例模型结构进行损伤识别。通过桁架不同位置的损伤情况,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概率神经网络算法的数据融合技术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动力损伤识别理论和火灾损伤识别理论为基础,针对火灾损伤特点引入了横观各向同性梁,同时考虑到简支梁刚度与弹性模量、中性轴和配筋率的关系,建立了火灾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自由振动方程及其解析解。提出了以刚度为转换变量、以频率为指纹参数的识别损伤的新方法,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验证,得出理论与模拟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结构的多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遗传算法和贝叶斯融合理论的二阶段识别方法。首先将结构的应变能和频率数据作为两种具有互补性质的信息源,通过采用贝叶斯融合理论来初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然后通过免疫遗传算法来精确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考虑到基本免疫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仍不太高,故提出了疫苗培养、以及双终止条件等改进策略。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二阶段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而所建议的改进免疫遗传算法明显优于基本免疫遗传算法和简单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振动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几年来桥梁结构早期损伤识别技术的方法,对各种桥梁结构早期损伤识别的方法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各种方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指出了结构早期损伤识别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