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属性值为直觉模糊信息、属性权重和自然状态发生概率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证据理论计算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然后基于得到的区间模糊矩阵、[t-]分布估计以及得分函数矩阵确定属性信息的效用值,进而依据后悔理论得到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感知效用矩阵;通过加权算术平均计算综合感知效用矩阵,并依据方案综合感知效用的大小确定方案优劣排序。通过对游戏的选择开发实例验证提出的决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朱轮 《计算机应用》2017,37(2):540-545
针对属性值为犹豫模糊信息、属性权重和自然状态发生概率完全未知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首先,运用证据理论计算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然后,基于区间模糊矩阵、t-分布估计以及得分函数矩阵确定属性信息的效用值,进而依据后悔理论得到每个自然状态下的感知效用矩阵;通过加权算术平均得到综合感知效用矩阵,并依据方案综合感知效用的大小确定方案优劣排序;最后,将所提方法运用于对投资公司的选择实例中。实验结果表明,虽然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得到的决策结果相同,但是所提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只需考虑较少数量的参数。对比分析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决策结果合理、可靠,且能反映实际决策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准则值和状态概率均为区间灰数的灰色随机多准则决策问题,在考虑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及心理行为的情境下,给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决策方法.首先将原始准则值转化为标准灰数, 同时进行规范化处理, 得到各状态下的标准灰色风险决策矩阵;然后依据后悔理论,定义灰色感知效用函数,构造决策者对方案集的灰色综合感知效用最大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解出最优权重向量,得到各方案的最优灰色感知效用值且排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多属性决策方法中决策矩阵规范化和属性权重计算等步骤可能对决策方法合理性造成的不良影响,为克服这些不良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采用群决策模式进行赋权,在对专家意见进行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集结各位专家给出的属性权重,通过定义备选方案在属性值为实数、区间数和语言值等不同类型属性上的相对优势关系构造判断矩阵,并以此建立方案效用值计算的线性目标规划模型,从而实现备选方案的评价和排序.实例研究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决策信息为区间直觉模糊数且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基于改进的区间直觉模糊熵和新得分函数的决策方法. 首先, 利用改进的区间直觉模糊熵确定属性权重; 然后, 利用区间直觉模糊加权算术平均算子集成信息, 得到各备选方案的综合属性值, 进而指出现有得分函数存在排序失效或排序不符合实际的不足, 同时给出一个新的得分函数, 并以此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 通过实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类区间粗糙数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玲  曾祥艳 《控制与决策》2010,25(11):1757-1760
研究属性值为区间粗糙数,具有属性优先序信息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给出粗糙属性值的规范化公式;然后基于区间粗糙数的相离度定义,建立以极大化属性值的离差为目标的最优化模型来确定各属性权重;进而基于粗糙算术运算以及期望值算子,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效用值,从而获得各方案的排序;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偏好信息为区间数形式、属性和专家客观权重未知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通过属性评价值之间偏离程度的熵值分析和建立目标最小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属性客观权重,并结合属性主观权重获得属性综合权重;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专家综合评价和群体综合评价之间一致性程度确定专家客观权重,并利用自适应迭代法求得稳定的专家权重;构造了一个新的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公式,并基于此公式,给出了方案排序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及与其他方法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区间数动态多属性决策的VIKOR扩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各决策阶段的时间权重以及属性权重已知,属性值以区间数形式给出的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该方法依据传统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的基本思路,结合区间数的运算规则,计算各阶段各方案的评价值,进而引入不确定动态加权平均(UDWA)算子进行集成,以获取各方案整体评价值的区间数.借助于区间数两两比较的可能度公式和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公式,对其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整个方案集的排序.最后以第3方逆向物流服务商的选择为实例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评价信息为区间直觉模糊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中,决策者与属性的权重均未知的情况,提出一种排序方法。为求解属性值权重,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几何意义出发,基于熵值最大化原理,求出属性的权重,得到每位专家对每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基于专家个体与专家群体意见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以及熵最大化原理,建立模型求出各决策者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综合所有专家意见得到评价值,并对方案比较排序。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庞继芳  宋鹏 《计算机科学》2018,45(1):47-54, 72
针对专家权重信息完全未知且属性值为区间直觉不确定语言数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权重信息及决策者风险态度的群决策分析方法。在定义区间直觉不确定语言数差异度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专家在方案评价值上的贴近度以及方案排序上的一致度来计算两类专家权重,并基于均衡度得到专家的客观综合权重。进而通过融合专家客观综合权重以及基于相似度的个体综合评价值权重,提出一种混合加权集结方法,从而得到方案的群体综合评价值,并通过定义带有风险态度因子的期望值与精确函数实现对方案的比较和排序。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杜元伟  段万春  缪彬 《控制与决策》2013,28(8):1183-1189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因立论假设过于理想而存在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和满意性较差以及决策过程效率低下等缺陷,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能够吸纳多种模糊信息且能从中识别有效前景的优选模型及判别定理,并针对结果价值的交互学习提出了具有收敛性的交互式决策方法。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既能反映群组成员风险偏好,保证决策结果具有科学性、满意性,又能平衡信息完善程度与其获取成本之间的矛盾关系,保证决策过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三枝决策粗糙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从贝叶斯理论出发,介绍基于三枝决策粗集理论。首先讨论在期望风险最小决策的语义下决策粗集理论基本模型的构建过程。其次,分析决策粗集三枝决策方法在不同概率区间犯错的可能性,并通过其与二枝决策及Pawlak粗集三枝决策的差异,给出决策粗集三枝决策方法优于其他两种决策方法的成立条件。最后,提供一种利用决策粗集三枝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case is developed for recognizing the distinctive contribution which OR scientists can mak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of processes of developmental decision making, conceived as processes in which people work progressively (and often collaboratively) to address ever-changing clusters of decisions which are richly connected and non-recurrent. The argument is illustrated through reference to the evolution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f the strategic choice approach to planning under uncertainty, as one example of an OR methodology that can be located within an emergent generic field of developmental decision science. It is argued that this perspective can complement that of systems theory in ways which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the future of OR,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acities to address daunting societ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
决策表中规则获取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获取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有限的分辨能力以及对于数据描述的不确定性。首先将Rough集理论与不确定问题中的证据理论以及模糊集合理论进行比较,然后介绍不确定性数据的模糊描述。通过引入模糊区别矩阵和扩展近似集方法延伸了Rough集理论,并从模糊决策表中导出合理的决策规则。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不确定信息的决策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信息的决策方法,该方法从统一决策模型的角度给出了候选决策集的构造方法、候选决策从证据焦元获得的属性级支持度的计算方法、决策矩阵的构造方法、候选决策获得的证据级支持度的计算方法等.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将基元和非基元决策的选择问题统一起来加以考虑,另外,决策者可以通过设定模型中的函数形式,决定决策精度和决策风险之间的折衷策略。  相似文献   

16.
The inducible region concept is used to solve multistage, deterministic Stackelberg games, and to study properties of the solutions. We first delineate the inducible region by using a process similar to dynamic programming. A desired outcome is then selected from the region. To construct a Stackelberg strategy, we move forwards in time to cover various contingent situations. This approach gives a distinct picture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In particular, two aspects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optimality are discussed. A design procedure is presented to construct a relatively robust Stackelberg strategy. The issue of credibility is also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决策通常用概率函数来描述事件的随机性,作为概率函数的推广,信度函数比概率函数能够更好地描述不确定信息,所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在随机集的框架下研究了基于信度函数的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一个导弹防御系统中风险评估中。  相似文献   

18.
P.H. Wewerinke 《Automatica》1983,19(6):693-696
A model of the human decision maker observing a dynamic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decision process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classical sequential decision theory by considering the hypothesis that an abnormal condition has occurred by means of a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For this, a sufficient statistic is provided by the innovation sequenc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percep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ubmodel of the human observer. On the basis of only two model parameters the model predicts the decision speed/accuracy trade-off and various attentional characteristics. A preliminary test of the model for single variable failure detection tasks resulted in a very good fit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a formal validation programme a variety of multivariable failure detection tasks was investigated. A very good overall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In addition, the specific effect of almost all task variables (number, bandwidth and mutual correlation of display variables and various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was accurately predicted by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9.
信号检测对二分群体决策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信号检测系统模拟二分群体决策问题,在4个假设条件下,定义了测试者的检测能力指数,从而计算群体决策绩效。用二元信号检测的最大后验概率最大似然准则作为个体决策者的判决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