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以α,ω-二乙烯基硅油为基础聚合物,含氢硅油为交联剂,Al_2O_3为导热填料制备加成型导热硅凝胶,研究了α,ω-二乙烯基硅油粘度大小、含氢硅油活性氢含量、n(Si-H)/n(Si-Vi)比值、导热填料的添加量对于导热硅凝胶密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ω-二乙烯基硅油粘度、含氢硅油氢含量、n(Si-H)/n(Si-Vi)比值、导热填料的添加量的提高,密着力呈现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树脂,Al2O3与Al(OH)3为填料制备有机硅导热垫片。对垫片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对影响渗油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填料量的增大,有机硅导热垫片的硬度、导热系数增大,渗油量减少;相同填料添加量时,官能团r[r=n(Si-Vi)/n(Si-H)]对渗油的影响较大,4种不同r值树脂制备垫片的渗油量随着r值增大而增大,当r=3.25时,甚至出现交联不完全现象;官能团比例相同时,交联密度较大的垫片,渗油量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含氢硅油(PMHS)和1-十二烯为原料,氯铂酸/无水乙醇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法得到烷基改性的含氢硅油(R-PMH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R-PMHS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R-PMHS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h,催化剂(m(氯铂酸)/m(无水乙醇)=1/500)用量为1-十二烯质量的0.25%,此条件下接枝效率可达97.27%。进一步以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Vi-PDMS)为交联剂,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为溶胀剂,合成了烷基改性的有机硅弹性体凝胶(R-SEG),研究了n(1-十二烯)/n(Si-H)对R-SEG的溶胀度及与油脂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1-十二烯)/n(Si-H)=0.1~0.4时,R-SEG的溶胀度随n(1-十二烯)/n(Si-H)的增大而增大,当n(1-十二烯)/n(Si-H)≥0.3时,R-SEG与辛酸/癸酸甘油酯(GTCC)可形成透明均一的凝胶。  相似文献   

4.
正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丁婷等人以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基础硅油、端含氢硅油为扩链剂、侧链含氢硅油为交联剂,辅以铂催化剂和炔醇类抑制剂,制备出用于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灌封的双组分有机硅凝胶。较佳工艺为:选用黏度500~1 500 mPa·s的端乙烯基硅油,扩链剂与交联剂  相似文献   

5.
冷缩电缆附件用液体注射硅橡胶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双封头和乙烯基环体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合成出不同摩尔质量和乙烯基含量的乙烯基硅油;以高含氢硅油、D4为原料,大孔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合成出活性氢质量分数不同的含氢硅油。以乙烯基硅油为基胶,含氢硅油为交联剂,白炭黑为补强填料,加入自制的耐漏电起痕添加剂,制成加成型冷缩电缆附件用液体注射硅橡胶。讨论了n(Si-H)∶n(Si-Vi)值、含氢硅油中活性氢的质量分数及耐漏电起痕添加剂的用量对液体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Si-H)∶n(Si-Vi)为1.5、质量分数为70%的高含氢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为1.6%)和质量分数为30%的低含氢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为0.8%)的混合物作交联剂、加入4份耐漏电起痕添加剂时,所制备的加成型冷缩电缆附件用液体注射硅橡胶的邵尔A硬度为37度,拉伸强度为8.2 MPa,体积电阻率为4×1015Ω.cm,介电常数为2.7,耐漏电起痕为1A 3.5级,电气强度为22 kV/mm。  相似文献   

6.
缪小冬  王大林  邱晓锋  张利华 《橡胶工业》2023,70(12):0994-0999
概述导热凝胶的组成和导热机理,介绍硅系导热凝胶基体和非硅系导热凝胶基体以及陶瓷材料、碳基材料和复合填料作为导热填料的研究进展。导热凝胶具有热导率大,耐高低温性能和绝缘性能好,塑性、粘性和附着性强,且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导热凝胶综合性能提高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基体和填料的性质,基体的设计可以从聚合物的类型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交联剂、扩链剂等方面进行,并从改变分子链的结构和排列等方面改性聚合物;填料的设计可以从提高导热性能方面进行,如对传统导热填料进行表面功能化以及设计复合填料。  相似文献   

7.
以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Al_2O_3为导热填料,研究了导热填料的形貌、用量及粒径对导热硅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粒径的球状Al_2O_3粉体复配能有效提高硅凝胶的导热性能,且保持其力学性能的稳定。制得的导热硅凝胶的热导率为3.23 W/(m·K),拉伸强度为0.2MPa,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粘接》2018,(11)
以二甲基硅油为基础油,通过添加不同粒径和含量的氧化铝(Al_2O_3)、氧化锌(ZnO)、铝粉,研究不同粒径、不同种类填料的复配对导热硅脂的导热率、流动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按质量比甲基硅油:30μm Al_2O_3:10μm Al_2O_3:2μm Al_2O_3:ZnO:Al=1:4. 5:2. 25:0. 75:2. 5:0. 31制备出流淌型高导热绝缘导热硅脂,热导率3. 12 W/(m·k),黏度为57 000 mPa·s,500 V电压下体积电阻率为1. 35×10~(14)Ω·m。  相似文献   

9.
以黏度500~10 000 mPa·s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基础聚合物、超细白炭黑和其它粉料为填料,经过加热脱水处理后添加脱醇型交联剂、催化剂和助剂,配制成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再添加惰性硅油,制得系列渗油性低黏度RTV-1硅橡胶。考察了107硅橡胶的黏度,惰性硅油的黏度、用量、环境温度对RTV-1硅橡胶渗出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惰性硅油的渗出性对输电线抗结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107硅橡胶黏度的减小、惰性硅油黏度的增加,惰性硅油用量的增多、环境温度的升高,RTV-1硅橡胶的渗油性增大,最后达到平衡;其质量损失越小,反之越大;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黏度越大、所占比例越大,渗油量越多、渗油速度也越快;其质量损失越大,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长;渗油性越好的RTV-1硅橡胶,其抗结冰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NaY晶体的n(Na_2O)∶n(Al_2O_3)=1.0,但现有NaY合成工艺的起始凝胶的n(Na_2O)/n(Al_2O_3)均较高,导致大量原料中的Na_2O及相应量其他组分没有转化为产品,而是进入晶化母液被滤除,因此NaY生产企业期望采用更低n(Na_2O)∶n(Al_2O_3)的凝胶来提高NaY合成收率。对起始凝胶Na_2O与Al_2O_3物质的量比为3.84~4.64的水热合成NaY分子筛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以下晶化时,n(Na_2O)∶n(Al_2O_3)=3.84的低碱度凝胶不能晶化出NaY分子筛;在100℃以上晶化时,n(Na_2O)∶n(Al_2O_3)=3.84的低碱度凝胶能够晶化出结晶度、硅铝比(Si O2与Al_2O_3物质的量比,下同)均较高且无杂晶的NaY。其最佳的晶化条件:晶化温度为110℃、晶化时间为30 h。并可重复制备出平均结晶度为95%、平均骨架硅铝比为5.93、典型粒径约为1μm的小晶粒NaY分子筛,原料平均转化率达68.2%。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柯等人以端乙烯基硅油(黏度500 mPa·s、乙烯基摩尔分数1.2%)为基胶、含氢硅油(硅氢基质量分数0.3%)为交联剂、A1203和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制得双组分加成型导热灌封胶。研究了导热填料的种类、用量和配比对灌封胶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变体的A1203的灌封胶的黏度和力学性能相近,但采用α-A1203的灌封胶热导率最大;且α-A1203的粒径越大,灌封胶的热导率越大,但其拉伸强度和拉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硅油为原料,加入导热填料等,制得导热硅脂。研究了导热填料类型、粒径、不同填料处理方法、填料用量以及填料的不同粒径搭配等因素对导热硅脂黏度、导热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工艺配方:选择350 mPa·s甲基硅油作为基础聚合物,在100份甲基硅油中添加1 600份氧化铝B、50份高导热陶瓷粉H,可制得热导率为4. 14 W/(m·K)的导热硅脂,操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107硅橡胶),纳米碳酸钙为补强填料,配合甲基硅油、交联剂、自制扩链剂、偶联剂及催化剂,制得低模量、高伸长混凝土嵌缝用双组分有机硅密封胶。研究了107硅橡胶的黏度,纳米碳酸钙的种类及用量,交联剂、扩链剂、偶联剂的种类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密封胶最佳配方为:100份10 000 m Pa·s的107硅橡胶中,添加90份SP200纳米碳酸钙、20份甲基硅油制得密封胶A组分,再以正硅酸丙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自制扩链剂、1146、KH 560及JH-I31等制得密封胶B组分。以此配方制得的嵌缝胶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道路嵌缝密封性能,值得在工程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华南理工大学的陈精华等人以不同黏度的端乙烯基硅油复配体系为基础胶、含氢硅油为交联剂、氧化铝为导热填料、氢氧化铝为阻燃剂,制备了有机硅电子灌封胶。研究发现,将黏度为300mPa·S、1000mPa·S的乙烯基硅油按1:1质量比复配的体系作为基础胶、活性氢质量分数为0.22%的含氢硅油为交联剂、采用KH570处理填料、基础胶与氧化铝及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0:140:60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纳米氧化铝(Al_2O_3)为填料,制备不同配比的EPDM/Al_2O_3复合材料,并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导热系数和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得更为优异,导热系数也明显增加;纳米Al_2O_3的用量增加至100份,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加至0.53 W/(m·K),压缩疲劳值增加的较少,大大降低了填料与橡胶基体之间的摩擦,因此表现出较小的热量积累。在同一配比下,填充纳米Al_2O_3的复合材料与其他填料的机械性能接近,导热系数明显增加,比炭黑N550填充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高约32.3%,比聚氯乙烯(PVC)填充复合物的热导率高出57.7%。Al_2O_3填料在橡胶基体中可以均匀地分散,复合材料的交联网络较为完善,对于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交联剂、硅烷扩链剂、纳米碳酸钙、粘接促进剂等为原料,制得低模量、高弹性恢复率、脱酮肟型有机硅密封胶.考察了107硅橡胶的黏度、二甲基硅油和硅烷扩链剂的用量、偶联剂的类型以及填料碳酸钙种类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其基本性能.较佳配方为:黏度80000 mPa·s的107...  相似文献   

17.
以端乙烯基硅油为基础聚合物、含氢硅油为交联剂、铂乙烯基配合物为催化剂、三氧化二铝为导热填料,添加合适的防沉降剂,制成双组分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研究了锂基膨润土、有机凝胶、气相法白炭黑及炭黑4种防沉降剂对灌封胶在放置过程中的油粉分离程度的影响以及优选材料的后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这4种防沉降剂对灌封胶都有防沉降作用,但气相法白炭黑的防沉降效果最好;灌封胶中添加5%经六甲基二硅氮烷(质量分数10%)表面处理的气相法白炭黑,能有效阻止导热填料在灌封胶中的快速沉降,与未加气相法白炭黑的样品相比,混合胶料黏度上升6%,B组分沉降物质量减少160%,硫化胶的气泡数量下降230%、拉伸强度提高150%、拉断伸长率提高170%。  相似文献   

18.
以107硅橡胶为基础聚合物,采用活性纳米填料补强,在脱醇型交联催化体系下添加扩链剂制备高伸长率RTV-1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研究对其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黏度为50 Pa·s的107硅橡胶,活性纳米钙填料用量、增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分别为107硅橡胶质量的60%~80%、2%~6%、12%时的密封胶贮存前后性能最好,催化剂的用量对密封胶的拉伸性能影响不大,扩链剂A的扩链效果最佳且对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粘度为300和1 000 mPa·s的端乙烯基硅油复配,含氢硅油为交联剂,三氧化二铝为导热填料,氢氧化铝[Al(OH)_3]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导热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研究Al(OH)_3用量对导热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OH)_3用量的增大,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阻燃性能和导热性能提高,粘度增大,体积电阻率和物理性能下降;当Al(OH)_3用量为60份时,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一种粘接不锈钢用、耐水煮,120℃、10 min完全固化的食品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制备了一种乙烯基环氧硅氧烷低聚物增粘剂,研究了增粘剂用量、气相二氧化硅、含氢硅油的活性氢含量,含氢硅油中的硅氢与乙烯基硅油中的乙烯基的物质的量比[n(SiH)/n(SiVi)]对加成型硅橡胶的粘接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10 000 m Pa·s乙烯基硅油,增粘剂用量1.5%,含氢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0.75%,n(SiH)/n(SiVi)=1.3时,制备的不锈钢粘接用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