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美国雨水管理标准剖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市雨洪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了基于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理念的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法规与标准。然而,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雨水管理技术体系与标准仍不完善。在阐述美国城市雨水管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雨水管理标准体系构成、控制指标、制定原因、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我国多目标、多层次的雨水控制利用标准制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生态小区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雨水利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现代城市雨水系统设计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核心技术和解决途径以及生态小区雨水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分析雨水利用的作用与环境影响,为河北平原开展城市雨水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海绵城市雨水措施效益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开始推动以LID理念为代表的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布置分散式小型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使城市地表径流过程尽可能接近于自然过程。针对海绵城市雨水措施效益评估问题,从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雨水措施效益评估体系,并基于多目标函数模型对5种典型北京城市建设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措施配置模式综合效益开展定量分析,对丰富城市水资源管理内涵及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评价与科学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利用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之一。对其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从技术、经济、环境等多角度对城市雨水利用评价进行探讨,提出了城市雨水利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程序,进而对其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可以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优化设计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加强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技术以及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方面。为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迅速发展,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综合系统,文章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城市雨水利用可以解决许多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西省水资源不足的特点,结合国内外雨水利用情况,提出了我省城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并对我省几个典型城市的雨水利用潜力进行了估算,阐述了城市雨水收集、处理、利用的技术,最后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梳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发展历程,总结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方法,【方法】从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政策、方法技术、效益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综述,绘制了各类雨水资源化技术的流程图,比较分析了各个雨水资源化技术方案的特征差异和雨水用途。【结果】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分析。雨水收集利用方式划分为直接利用(屋面和不透水路面雨水利用)、间接利用(透水路面、花坛绿地、人工辅助渗水设施、路边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渗透雨水收集利用)、综合利用(海绵小区)三种。【结论】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效益评价三个方面总结评述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强制性约束,强化雨水收集利用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建设,加大雨水资源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完善雨水资源化评价机制,深化城市雨水资源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的量化评估研究,引入社会资本和经济手段,助力提升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雨水综合利用是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3种技术:推广透水性铺装、建立城区雨水地下储存系统、利用城区凹地截流暂储;提出城区雨水收集利用的3种方式:建筑物顶雨水收集技术、路面雨水收集技术、院落雨水收集方式,并介绍每种方式的基本技术。   相似文献   

9.
来海亮  张书函  王海潮 《给水排水》2011,37(12):144-145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广应用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如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等.以北京为例,分析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难点,并从观念更新、政策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为推进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推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源头调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贵文  沈齐婷  戴会超  袁岳 《水利学报》2017,48(8):1002-1008
为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和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基于海绵城市倡导的雨水就地积存、渗透等理念,本文针对屋面雨水位置水头大、集水效率高的特点,提出利用滑轮组原理对重力流雨水过程自动弃流与收集、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单片机原理对雨水智能洁净收集与涵养地下水等屋面雨水源头调控技术,通过分析雨水收集过程和涵养地下水过程,论证了调控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利用绿色屋顶系统滞留雨水技术,并归纳出绿色屋顶的施工工艺流程。屋面雨水源头减排与调控方法研究为指导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涝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