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京是资源性缺水城市,1999年以来连续八年干旱,水资源紧缺矛盾加剧,缺水已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促进再生水利用,开辟首都“第二水源”,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措施,也是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北京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大城市.尽管多年来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各用水部门采取积极的节水措施,用水总量持续下降,但随着首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迅速增长,在遇到连续5年干旱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水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北京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第一瓶颈.  相似文献   

3.
北京连续五年干旱之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影响首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预计到2010年全市工农业缺水约12亿m^3。因此,在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抗旱节水工作。而制定一部抗旱法规,是做好抗旱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储量少、时空分布极度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季节性、区域性的干旱缺水问题十分严重.灌溉农业之路与我国的国情越来越不相适应,农业发展与水资源的矛盾愈发突出.干旱缺水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水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水资源日益严重匮乏的城市。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7。据测算,到2000年,全市平水年缺水6-7亿立方米,枯水年缺水14亿立方米,面临严重缺水的危机,已制约北京经济和城市发展,危及首都人民正常生活。有关部门为解决北京缺水做了大量工作,而水资源缺口仍很大。若再向邻近地区挖水,不仅解决不了北京的问题,而且还会加重本已缺水的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因此南水北调中  相似文献   

6.
李乔 《水利天地》2008,(2):29-30
一、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情况很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约为26000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5.8%,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800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住,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到20世纪末。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存在供水不足问题的城市有400多个.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就有100个左右,全国城市缺水总量约为7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北京水务》2004,(2):18-18
连续数年的干旱,一次次的用水危机已经使得北京水资源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权威部门预测,到2005年北京将缺水7.94亿m3,到2008年缺水将超过10亿m3。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缺水矛盾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日益尖锐。加上80年代的连续干旱,使京津,京广沿线许多大,中城市的一些工厂因缺水而停产,农业欠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论述河北省水资源危机引起的严重后果,阐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城市干旱缺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干旱,俗称“十年九旱”。干旱主要类型为春旱、夏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早、冬春连旱。加之近年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用水也急剧增加,已超过当地水资源可承受能力。主要缺水城市有太原、大同、朔州。通过对这些市的干旱缺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00年用水及干旱缺水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1、必须首先对全市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联合调度,依法治水,计划用水。2、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还需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3、兴建水利工程。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引滹入并工程、汾河二库、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等。(孟淑娴)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承受着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长期困扰,缺水严重制约了我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继80年代初期开始连续7年干旱缺水后,1997年以来,京津华北地区又发生大范围持续干旱。北京、天津已相继出现供水危机,并采取了限制用水的非常措施,河北省因干旱缺水工农业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1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水库蓄水不足 199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356mm,比多年平均(1956-1999年系列)的527mm偏少30%,是1956年以来降水最少的年份;1998年全省平均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借奥运机遇,朝阳区水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水务的发展,必须切实做好水务规划工作.本文基于目前我区水务工作以及国内外水务工作的思路,贯彻市局提出的"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建设、安全供水、防汛以及节约用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水务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引黄济津应急输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程概况2000年10月,为解决天津市饮用水源紧张的问题,国家实施了引黄济津应急输水工程。该工程从黄河位山闸引水100m3/s,经位山三干渠、穿卫枢纽、位临干渠、清凉江,通过清南连接渠进入南运河,输水至九宣闸供天津市饮用。工程全长384km。工程自2000年10月位山闸开启至2001年2月关闸,黄河位山闸累计供水8.66亿m3,历时112天,天津市九宣闸收水4.0亿m3。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各断面水质均能达到地面水Ⅲ类标准,大部分时段水质都能稳定在Ⅱ类,满足了生活用水要求。2水质评价水质评价参…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水管理 保障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水安全的形势和特点,保障水安全不仅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水安全的工程基础,还必须特别注重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着手,切实强化水管理,为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一、水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①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水法》的制定(1978--1988)。这一阶段处于多龙治水、水资源管理无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各供水目标将由现在的当地水供水转变为引江水、地下水、地表水多水源供水的格局,因引江水年内年际来水的不均匀性,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引江水的同时,为保证各供水目标的供水保证率,需要研究当地水对引江水进行补偿调节的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7.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量供需矛盾以及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预测城市再生水需求是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区域水资源需求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城市杂用、河道补水、农林灌溉等4大领域的水量和水质需求特点,提出考虑水质与水价的分领域再生水需求预测技术框架。首先考虑水质影响,引入再生水可替代率指标,分析水资源需求总量中可由再生水供给的水量;其次,考虑自主定价模式下再生水价格对用户需求的影响,建立“补贴-价格-需求”模型,计算不同补贴情景下区域再生水的需求量;最后,应用于宿迁市中心城市。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0年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要求下,采用中等补贴情景能在有效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同时兼顾政府财政压力,再生水需求量分别可达10 095×104和13 387×104 m3。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再生水需求量预测的理论方法,也为宿迁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诸多。正确理解现代水利的内涵对水利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而得出搞好现代水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水价改革全面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较“九五”有较大提高,水费的计收、使用管理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特别是末级渠系的水价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增强了水利投融资能力,“十一五”期间,水价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从引滦工程体系建设看科学调水化解水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勤农 《中国水利》2009,(14):19-20
一、20世纪70年代后京津唐秦地区水资源状况 京津唐秦地区是我国首都所在地.又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1965年以来,海河流域从丰水期向枯水期转变.可供水量衰减,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加上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加,特别是1970年以后,京津唐秦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