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刘红红 《华中建筑》2014,(7):160-163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探讨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系《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形成了四个基本的教学模块:建筑认识、建筑表达、建筑构成、设计入门。该文通过这四个模块的教学探索,指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进行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力求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到设计启蒙教学与二年级以上的建筑设计能良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从"门"外顺利过渡,走向建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院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实行以空间设计为发展线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调整学生的设计方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创造能动性、想象的物化能力、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和空间设计的概念;并通过对最终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成果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提出体会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探索设计启蒙教学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什么?设计是什么?如何理解建筑的形态与功能结构的关系?如何开展建筑设计工作?面对着刚踏人大学校园、对建筑学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本科一年级建筑专业或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如何讲授建筑设计的初步知识,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培养富于创造力和活动力的建筑设计人才,是建筑设计启蒙教育——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主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初步的,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体系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使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本…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年级"构成辅助设计启蒙"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针对构成课程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障碍,结合建筑设计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一基本目标,对构成课程如何适应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构成教学与设计教学如何衔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建筑构成基础"引导设计启蒙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我系建筑学专业本科的《建筑设计初步》课中 ,经多年教学改革实践后所实行的教学综合模块———“建筑构成基础”的过程化教学模式为重点 ,研究在建设综合建筑学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 ,探索设计启蒙教学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大类相关专业的主要启蒙课程。北方工业大学一年级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从五种基本材料的认知出发,使学生了解材料及指代材料特性,对空间进行认知、体验和构成设计,达到空间认知的教学目的。铁丝造以线性材料特性认知入手,以铁丝为建模材料,通过学习建筑细部与装饰艺术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而对模型进行塑造,同时辅以钢笔画与徒手画细部描绘,从而达到专业启蒙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建筑学专业一年级的建筑设计主干课——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方向,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建筑学专业本科基础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筑学二年级的设计课程一般是学生了解建筑设计方法和初步建立设计思维的主要阶段,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在建筑教学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更重视类型化教学方式,或更强调功能关系、形体与技术关系等。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二年级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模块化的形式覆盖二年级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从而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建立一个新型的教学方法,即重视建筑设计过程的训练,更强调培养学生多维度的视角与开放性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9.
建筑计划下的建筑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系列中的中间环节,它后续于专业初步、规划思维、以及城市规划管理下的建筑设计课程——城市规划管理下的建筑设计与建筑计划下的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启蒙教学的两大核心,而在本课程之后,将进入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强化教学阶段。本文将介绍建筑计划下的建筑设计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探讨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颜培  黄磊 《建筑与文化》2014,(8):151-153
斯图加特大学建筑学院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全面”进行建筑设计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及极具特点的设计课,使学生能够在各类环境中综合分析、处理并进行建筑设计,以应对建筑领域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悉尼科技大学建筑初步课教学方法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京华  刘煜 《华中建筑》2009,27(7):253-254
该文试图从建筑观念、表达能力、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等几方面介绍和分析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建筑设计与营造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特点,希望为我国建筑院系建筑设计初步课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启蒙课程。因此课程目标是奠定学生坚实的基础,并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基于课程特点与课程目标,文章总结了金陵科技学院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明确建筑师的职责,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13.
建筑基础教学是以传授建筑基础知识、注重技能训练、培养专业习惯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学大纲的连贯性与动态性,教学目的的系统性与清晰性,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交叉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使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成为一门有特色的课程,是过程教学趣味化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曹阳 《中外建筑》2014,(12):62-63
创造性思维在优秀的建筑作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时期的建筑设计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辅导教师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和以后成为合格的职业建筑师打下基础。文章从"创造性思维能力"出发,就低年级建筑设计专业设计课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建筑学科的特殊性提出并探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期望对自己今后的设计课教学完善。  相似文献   

15.
王冬 《室内设计》2013,28(1):48-51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既是学生学习设计的开始,又可以为其今后更好地学习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社区活动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及模式的研讨,试图阐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根本定位在于使学生正确地认知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并初步建立基本的设计能力;二是对地方社区生活的观察理解与对"基本建筑"的认知在设计过程中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对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刚 《风景园林》2014,(5):152-157
在当今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技术飞速发展,地域性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建筑与景观的二分关系被打破,风景园林与建筑愈加密不可分,越来越多景观与建筑的一体化实践,需要跨越两者的藩篱进行深度整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由于课时较短,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必须加以精炼才能适应该专业需求。从当前建筑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建筑造型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整合设计建筑造型与景观造型的能力。围绕这一主线,提出相关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提出应在建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从场地/场所、功能/空间、结构、构造,材料、建筑技术这4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提出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做为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高年级才引入设计院实习等具体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笔者以建筑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科前沿引导、设计实践与基础教学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适宜初学者的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始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岳华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143-147
针对高职教育培养时间短、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尝试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一年级下学期设立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整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优化后续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建设的背景、性质、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筑学原理课教授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设计课培养学生设计操作的实践能力。将建筑设计课程的关键要素与原理层级教法恰当融合,对于整合新型建筑院校的建筑学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苏州大学建筑学院二年级"建筑设计平台"的教学体系为例,将原理层级方法导入设计教学,以其结构主干为线索、关键要素为核心,探讨一种环环相扣的拼图式教学模式。分析二年级基础教学的五个阶段,总结出原理课程介入建筑设计教学的初步教案框架。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优秀学生作业选登(一年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平台之一,除教授传统的基础知识、表现技法外,还包括空间尺度、形态构成、分析体验、立意构思、设计起步等素质、技能。课程之课内训练部分由“基本空间单元设计”、“外部空间体验分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建筑小品设计”、“概念性设计”和“小型建筑设计”七个综合训练单元组成。每一单元皆以设计为主干,辅助以知识、技法等相关内容,避免了单一的技法训练形式。每一单元之设计皆采用多题目、多地段的自由选择方式,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目类型和场地类型,提高课程学习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