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档支承装置的托轮上慢速回转工作,一般以3%~5%的斜度倾斜布置,绝大多数在3.5%~4.0%之间。当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在窑运转时窑体就会沿轴向下窜。如果不加控制,轮带就会离开托轮,大小齿轮的轮齿会离开啮合范围,密封装置也会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Φ4.8m×72m回转窑于2013年2月停窑检修后,回转窑点火升温,在准备连续转窑投料时,现场发现窑筒体变形。具体现象如下:窑轮带与托轮接触时有时无,且Ⅱ档轮带和2个托轮都不接触时,Ⅰ和Ⅲ档轮带和托轮全面接触;Ⅱ档轮带和托轮全面接触时,Ⅰ档轮带和右边托轮、Ⅲ档轮带和左边托轮不接触,且轮带与托轮不接触时,最大间距>20mm。  相似文献   

3.
回转窑安装在朝出料方向倾斜的托轮上,因而在倾斜方向产生窑重力的分力,在该分力作用下,无挡轮装置的窑体回转时便开始向下部位置滑动。为了承受窑体传给底座的轴向力及使窑体定期地轴向窜动,以保证托轮与轮带的工作面在整个宽度上磨损均匀,在回转窑上安装液压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回转窑固定支承及啮合传动装置产生的轮带与工作面无法全接触及大小齿轮啮合不良的问题,设计了包含新型自适应托轮支承装置及啮合传动装置的回转窑,自适应托轮支承装置能够自动调节轮带和托轮接触,解决回转窑筒体挠度大而带来的轮带偏转造成固定支承托轮与轮带边缘接触的问题,避免边缘接触磨损过快;新型啮合传动装置,其小齿轮能够自动适应大齿轮的偏摆,保持齿轮副啮合良好,使小齿轮两侧轴承受力均匀,提高了回转窑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杨杰  刘章义 《水泥》2000,(12):50-50
0 引言 我公司Φ3 5m×145m湿法回转窑设有6组托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托轮不均匀磨损、摩擦系数、窑内热工制度、天气、基础沉降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托轮负荷,引起托轮面与轮带摩擦力的改变,造成窑体中心线偏移.故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适当调整托轮(一般采用正向调整法),使托轮与轮带的接触面≥75%,尽力保持托轮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使托轮的承受负荷均衡,轮带与托轮均匀磨损,从而保证回转窑的安全运转.但有时正向调整并不能解决托轮故障,以下介绍采用逆向调整消除托轮振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回转窑体中心轴线的直线性正确与否。是决定回转窑机械设备能否长期安全运转的天键之一。而窑体各支承档次的托轮表面每年约有1.5~3mm的磨损,逐渐形成简体下降。我们调整的办法是:通过对磨损托轮和轮带半径以及基础下沉数字的测量,获得数据,进行计算,求出各档次轮带中心下降量之后,采取对托轮轴承座加垫和移动结合的办法,使支承窑体的轮带中心重新达到图纸要求的高度(如附图)。  相似文献   

7.
李正艳  吴宏黎 《水泥》1999,(6):18-19
我厂年产30万t熟料湿法水泥回转窑生产线, 窑筒体规格为Φ4m×145m,由6档托轮支承,在二、 三档托轮下游安装有两个液压挡轮,通过液压调节使 挡轮上下移动,挡轮作用于窑筒体外圈的轮带内侧, 使窑体在旋转时周而复始作上下滑动,改变轮带在托 轮上的相对位置,使托轮表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受力, 促使窑体可以更加平稳地旋转。 1液压挡轮调节系统的组成 液压挡轮调节系统包括油泵站、电控柜、液压缸。 挡轮及挡轮位置检测系统。其中油泵站由电机、油泵。 溢流阀、二个精密节流阀、电磁换向间和滤…  相似文献   

8.
由于窑筒体圆环的当量刚度远小于轮带的刚度,轮带的变形将直接引起窑简体的变形,从而促使耐火砖和窑皮的松动破坏,缩短窑的运转周期。因此,理想的轮带不仅将筒体支承在托轮上,使其安全平稳地运转,而且还是简体的极为重要的加固圈,现将探讨活套轮带位移的计算、变形规律,来校直回转窑筒  相似文献   

9.
回转窑在安装中,筒体各段节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当窑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托轮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降,托轮调整不正确,支承零件(轮带、托轮、筒体垫板、轴瓦)磨损不一致,以及检修更换托轮和轴瓦时,没有考虑其新旧尺寸变化等原因,造成窑中心线变动,容易引起工艺和设备事故。本文针对水泥厂回转窑中心线的找正策略,分析了水泥厂一直沿用的检测完窑筒体外圆的跳动后通过作图法来估算中心线偏移量的弊端(费时费力,误差大),通过建立一套简易的数学模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回转中心线的偏移量,将其计算结果与史密斯公司计算出的回转中心线偏移量理论数值进行对比,认为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水泥回转窑由于长期磨损,轮带与托轮直径在变小,托轮轴直径在变细,支承瓦在变薄,轮带与胴体之间的间隙在变大,再加上多次调整托轮所引起的积累误差,窑体轴线会逐渐发生变化,应定期测量、找正。测量轮带直径是测量窑体轴线的重要环节。过去我厂是用盘尺盘周长,然后计算直径。这种方法只能测轮带边缘的直径。由于旧轮带都被磨成鼓形,边缘直径比中间直径要小10毫米左右,而轮带中间与托轮表面紧密接触,没有空隙,盘尺是塞不进去的。过去的另一种测量方法是铅垂线法,它弥补了盘尺法的不足,但程序复杂,工效低。现在我们采用了新的测量方法——弦高法。如图,将游标卡尺的两脚放在轮带表面  相似文献   

11.
回转窑滚动支承的结构及校核计算王云侠(朝阳重型机器厂)回转窑的支承装置,承受着密体回转部分的全部重量,同时在径向对窑体起到定位作用,使胴体和轮带在托轮上平稳地转动。回转窑的每一挡支承由一对托轮、四个轴承组和一个大型结构件底座所组成,其中每组轴承都承受...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经纬仪法测定窑筒体中心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回转窑筒体中心线保持正直,是长期安全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近几年来,锦西水泥厂2~#窑由于托轮混凝土基础的不均匀下沉,窑筒体中心线经常不直,造成托轮、轮带、轴瓦等严重磨损。1997年共更换托轮10套、轮带2个,托轮轴8根、轴瓦7个、掉砖8次、停窑184h,累计造成经济损失达500多万元。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试用经纬仪法定期测  相似文献   

13.
窑的产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水泥生产工艺、窑系统的设计、耐火材料、操作及维护等。 现在的回转窑正向着大型化、现代化、计算机化发展。 大型窑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带来了许多技术难题。例如,象轮带、托轮、简体、大齿圈和小齿轮的尺寸非常大。大直径筒体使得筒体的不圆度增大,跟着影响耐火砖的寿命。 1 两档支承的窑 通常的干法窑是三档支承,不适当地调整托轮影响窑的直线性,同时引起振动和筒  相似文献   

14.
2.2 改变摩擦系数法 由式(14)可知,只要改变摩擦系数μ就能改变窑筒体的轴向窜动速度v_x。因对于已定的一台回转窑,其斜度角α、托轮的支承角β、托轮和轮带的材料,也就是公式(14)前面括弧内的系数就都是不变的,当在一定的转速下,即v_1或v_2也是不变的,故v_x仅与摩擦系数μ有关。可见,只要调节好滑动摩擦系数μ,就能很好地控制筒体的轴向窜动。 这种方法通常都是采用在托轮表面上涂抹或浇淋粘度不同的润滑剂,以改变托轮和轮带接触时的摩擦系数μ,进而达到控制窑体合理窜动的目的。实践说明,这是控制窑体按要求有规律地窜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采用液压挡轮的回转窑,由于窑的上下窜动由液压挡轮控制,这样托轮中心线与窑筒体中心线便可安装成平行线,从而使托轮与轮带的受力更均匀,且能有效地调节窑筒体的上下窜动,使托轮与轮带、大小齿轮及窑头、窑尾密封的接触宽度得以控制,延长了托轮与轮带的使用寿命。然而,液压挡轮在使用中,存在液压系统的流量不好调节及泄漏故障、挡轮安装位置不当、行程控制不当、挡轮的受力大造成窑振动或轴承故障、限位装置失效等  相似文献   

16.
我厂共有7台回转窑,其托轮经过长时间运转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特别是在筒体弯曲变形,托轮摆放不正确的情况下,托轮受力不均匀,会加速磨损,一般情况下,托轮表面磨损形成凸凹台,但是当轮带表面磨损不均匀后,也会使托轮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弧形面。因此除了对托轮加强保养,及时调窑等改善托轮的运转情况外,还要在不停窑的情况下,对磨损托轮表面进行车削修复,保持托轮的相对稳定,上、下窜动自如。当托轮表面形成凸凹台,凸凹高度差达2~3mm之间时,就需要对托轮表面车削;当托轮表面形成弧形面,一般高低差在4~5mm之间时;需要对托轮表面车…  相似文献   

17.
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支承在托轮上,在托轮上旋转。靠轮带和托轮接触处的摩擦作用回转窑筒体带动托轮一起旋转,轮带和托轮在接触处 A(见图1)有共同的线速度 V。因为托轮受两端托轮轴承中止推环的限制,忽略止推环和轴瓦间微量间隙,托轮不作轴向移动,所以接触处 A 的线速度 V 的方向总  相似文献   

18.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 托轮调整的检验 托轮调整以后,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轮带与托轮表面接触均匀,受力均衡。因为回转窑的轮带与托轮接触时的接触应力很大,有的甚至超过400MPa。如果托轮调整不当,托轮与轮带表面接触不均,势必加大接触应力,进而会导致许多事故的发生,严重时会损坏机件。为此,国外研制了气垫支承装置和液压支承装置,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已经有所应用。我国珠江水泥厂引进丹麦史密斯公司4000t/d的Φ4.75m×75m预分解回转窑,在其支承装置同一挡中的两个托轮底板可以摆动,每端各设一橡胶弹簧垫块。当一侧托轮负荷增大后,便会自动降低,使另一侧托轮的负荷增加。就这样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回转窑的设计原则,窑在冷态时,任一轮带在托轮上接触宽度不少于 75% ,热态下,轮带的中心线应与托轮中心线重合。我厂 3m× 48m回转窑Ⅰ档 (窑头档 )轮带与托轮长期接触不良,冷态下,当Ⅱ档 (传动装置及挡轮组在Ⅱ档 )轮带已与下挡轮接触 (即窑下窜到位 )时,Ⅰ档轮带与托轮的接触宽度仅为 67.5% (270mm);热态时,接触宽度为 78.8% (315mm)。由于接触宽度不足致使托轮上的接触应力较大,再加上窑头密封效果较差扬尘大,Ⅰ档托轮磨损及压溃、剥落严重,造成了窑运转中的振动。对此,我厂于 1999年 4月份更换了Ⅰ档的两组托轮…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回转窑在运转中,筒体中心线应保持正直,否则会使支承零件过早磨损或损坏,功率消耗增加,发生密封装置失效以及掉砖红窑等事故。 我厂有两台回转窑,DB型Φ3/Φ2.4×50m一台,SP型Φ3×48m一台,前者1981年6月投产,后者1988年9月投产。长期运转以后,由于轮带、托轮、托轮轴瓦磨损不均,托轮混凝土基础下沉,致使窑中心线不直,从而导致托轮轴断、托轮支承座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