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红霞 《煤炭技术》2013,(10):217-218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日益紧张,而煤炭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能源研究开发的重点,尤其是煤炭行业中的煤炭热解技术的发展。煤炭的热解技术作为煤炭清洁技术的重点,打破传统煤炭转化和技术利用,煤炭再一次被赐予了新的活力。我国煤炭热解技术的研究是我国煤炭计划能源技术设计利用的四大专题之一,其煤炭开发的重点有煤炭加工、燃烧、污染控制、转化、发电的技术,目前我国煤炭加工与转化技术主要有"褐煤与低变质煤提质、改质技术"",低、中变质煤热解提取焦油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为研究对象,从能源资源潜力、能源勘探开发现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等方面探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并给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煤炭企业的关停转,力争2030年全部退出市场;二是逐步淘汰东部地区火力发电厂,力争在2030年完成煤炭发电向天然气发电转型;三是山西、陕西和内蒙煤炭开发强度只减不增,鼓励建设"煤电化"一体化企业,实现资源原地加工转化;四是新疆地区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要慎重;五是我国石油企业仍要坚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抓紧落实中俄天然气供应协议。  相似文献   

3.
煤炭革命新理念与煤炭科技发展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重大科学发现对能源科技发展重大促进作用的视角,研究煤炭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与技术演进趋势,提出了煤炭开发利用一体化、矿井建设与地下空间利用一体化、煤基多元清洁能源协同开发和煤炭洁净低碳高效利用四大煤炭革命理念;提出了近零生态损害的科学开采、近零排放的清洁低碳利用、矿井建设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利用、深部原位流态化开采四大领域的全产业链煤炭技术革命路线图。结合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现状、资源空间分布以及能源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煤炭革命3.0,4.0和5.0三个发展阶段构想,给出了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系统阐述了不同阶段实现目标需要突破的重大理论和前沿技术,形成了我国未来30年煤炭革命的技术路线及战略蓝图。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深入探索煤的资源和能源双重属性价值,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成煤地质条件是影响煤化学结构的本质因素,而煤的结构特性直接决定其加工利用水平。因此,探究煤地质与煤结构关系是为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基础,是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报告中指出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指示,符合《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提出的加强煤炭分级分质转化技术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炭》2012,(9):7
"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在陕西省西安市正式揭牌,我国煤化工技术研究行业的研发平台和转化基地又增添了新成员,这是国内该领域内设立的首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主导建设,是国家能源局为构建国家能源科技体系,满足能源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本着公开、公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协同发展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煤炭能源保障,但随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对煤炭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总结京津冀煤炭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总量、结构、环保、利用等角度展开了形势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煤炭主要依靠晋陕蒙外部供给;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降低了煤炭消费;大气污染防治加速了"降需"步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日益重要。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其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仍是煤炭去产能,另外清洁能源补充不足也是短板。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及时关注新能源挖掘、利用发展态势,拓宽石化能源转化空间,迅速宣传国家对能源、清洁能源研究利用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引领能源科技工作者、决策层以及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更好地发挥《陕西煤炭》杂志推动能源科技发展和学术繁荣,传播能源动态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陕西煤炭》杂志特推出《煤炭与清洁能源》专刊,现面向国内外致力于清洁能源研究、开发、利用、推广的科技工作者、政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目前处于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重大变革时期,主要分析了我国能源资源及消费特点和我国煤转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我国发展煤转化产业的技术途径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煤转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煤代油",建议提高煤的气化利用率,积极稳妥发展以煤炭清洁、高效和多联产为目标的现代新型煤化工。  相似文献   

9.
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理论和技术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煤炭资源组分和性质为基础,以能值为衡量基准,提出了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的理念;论述了深部开采力学基础理论、煤炭超低损害开采理论、绿色高效开发理论、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煤与瓦斯共采新理论、煤水双资源型矿井开采理论等开发理论,煤炭高效燃烧新理论、煤炭清洁转化理论、常规污染物深度脱除理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理论等利用理论;从近零生态损害的智能化无人开采、近零污染物排放的清洁低碳利用两大方面,凝炼形成了与"十三五"、未来15年和30年相适应的升级与换代技术(2020年前)、拓展与变革技术(2020—2035年)、引领与探索技术(2035—2050年),提出了煤炭开发的超低生态损害的信息化自动化开采、近零生态损害的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构建智慧能源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发展路线图,煤炭利用的超低排放、初步近零排放、近零排放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发展路线图,形成了系统的煤炭近零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理论和技术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如何节能减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经济发展规律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形式的变化,以及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现状,阐明应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清洁能源,而煤炭地下气化是应推广的首选技术,同时阐述了煤炭地下气化的3个应用市场.认为通过煤炭地下气化有效提高回采率是极其有效的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能源危机以及工业污染带来的一系列能源和环境问题,科学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目前最好的应对措施,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快向生态文明迈进。从最早的英国工业革命至今已200余年,化石能源带来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由于无限制地对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发展使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分析,给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同时对我国未来清洁能源发展利用作出了预测分析,实践证明,研究清洁能源对于实现低碳、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及时关注新能源挖掘、利用发展态势,拓宽石化能源转化空间,迅速宣传国家对能源、清洁能源研究利用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引领能源科技工作者、决策层以及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更好地发挥《陕西煤炭》杂志推动能源科技发展和学术繁荣,传播能源动态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陕西煤炭》杂志特推出《煤炭与清洁能源》专刊,现面向国内外致力于清洁能源研究、开发、利用、推广的科技工作者、政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煤炭开采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的发展建议:科学规划煤炭开发规模,全面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推行煤矿绿色高效开采,深入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建立煤炭质量评价机制和用煤标准,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水平,控制煤炭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正能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表现出对能源的强劲需求,但是对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变革,提高煤炭的开发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对资源、生态、环境等的破坏,从而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2020年前的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了预测,对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及未来能源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对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能源消费量预测的工具.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大,调整经济结构和节能减排依然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按照目前的用能习惯和清洁能源的建设速度,煤炭仍将是我国未来的主要能源,其比例将一直在70%左右;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在2020年的预测结果为11.9%,与我国提出的15%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论文提出我国应加快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优化煤炭定价机制、着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加快清洁能源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重心的“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煤炭领域合作,是新时期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煤炭开发利用方面优劣势的比较与合作潜力的分析,认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煤炭清洁开发利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可按照差异化目标等策略,重点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沿线国家,开展技术装备、煤炭贸易、工程承包与劳务服务、资源开发与转化等四个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发展的思路与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洁净煤发展计划必须适应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必须依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和环境状况,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应覆盖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针对多终端用户优选实用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洁净煤技术体系当应当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为目标,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气化为先导,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和洁净煤发电为核心。技术框架包括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及污染控制4个领域和选煤、型煤、水煤浆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我国主要煤炭产地之一,但多年来由于对煤炭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工作重视不够,大量使用初级能源而造成极大的浪费。为了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把我省煤矿由单纯的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企业,必须搞好煤炭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工作。为此,特提出如下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本竞争力是决定新疆煤基能源化工产品外送规模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煤基能源化工产品成本竞争力模型及判据,以煤炭、煤电、煤化工产品(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外运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新疆与能源"金三角"地区之间煤基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研究表明,新疆煤炭外运竞争优势很小,仅限于兰州以西市场;新疆煤化工产品较宁夏、甘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内蒙古、陕西相比,无竞争优势;新疆煤电直流输送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综合来看,未来新疆煤炭利用应坚持煤电、煤化工"两翼齐飞"的战略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新疆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规模,而不宜扩大煤炭外运规模。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山西煤炭产业转型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山西应按"清洁、高效、绿色、低碳"的转型路径,全方位改进煤炭的生产、消费方式,真正实现由单一煤炭资源开采向综合能源开发利用转变,推进山西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