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芯多糖的提取及其单糖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芯中水溶性多糖的热水浸提及纯化工艺和其单糖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25,温度90℃,时间2.5h。在此条件下,玉米芯多糖提取率可达13.18%。纯化后的玉米芯多糖经紫外光谱分析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其纯度为87.8%。通过对玉米芯多糖酸水解液进行薄层层析(TLC)分析,确定了其单糖组分主要为木糖、树胶醛糖和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三角帆蚌多糖制备及基本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利用三角帆蚌资源、开发利用其中的多糖类物质,运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质、乙醇再沉淀的方法提取获得了三角帆蚌多糖(HCPS),提取率为3.5%左右。运用DEAE-纤维素-52色谱和葡聚糖G-100色谱对三角帆蚌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纯化组分(HCPS-1、HCPS-2和HCPS-3),3个组分HCPS-1、HCPS-2和HCPS-3的得率分别是26.9%、30.2%和3.9%。运用化学的、物理的方法测量分析了三角帆蚌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部分理化性质,包括总糖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硫酸基质量分数、相对粘度、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红外光谱(FTIR)。HCPS-3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硫酸基质量分数和复杂的单糖组成,这些与HCPS-1、HCPS-2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石仙桃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石仙桃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盐析法除蛋白、乙醇反复沉淀的方法纯化石仙桃多糖。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 石仙桃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5h,料液比1:40。在此工艺条件下, 石仙桃多糖的得率为2.25%。纯化后的多糖经纯度鉴定为均多糖。  相似文献   

4.
以紫甘薯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紫甘薯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提取率的工艺参数。采用Sepharose 4B凝胶对紫甘薯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组分进行紫外扫描、红外光谱和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紫甘薯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80℃和液料比15∶1(mL/g),提取率可达到9.03%。多糖经分离纯化后,得到分子量为2.63×103kDa的均一多糖(purple sweet potato polysaccharide,PSPP-A)。紫外吸收图谱显示PSPP-A在260 nm和280 nm处均无吸收峰,说明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红外光谱检测到PSPP-A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离子色谱分析显示PSPP-A由5种单糖构成,分别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且摩尔比为 1.89∶8.45∶1.95∶1.13∶1。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获得鳞柄小奥德蘑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确定其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含量,为日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依据。方法:根据Box-Benhnken设计原则,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进行3因素3水平研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分析获得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苯酚硫酸法计算鳞柄小奥德蘑多糖中糖含量;紫外光谱扫描确定多糖中是否含有蛋白质,以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间羟基联苯法测定多糖中糖醛酸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中氨基酸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80℃、提取液料比为35:1,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72%;鳞柄小奥德蘑多糖中糖含量为28.30%;多糖在280 nm处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峰,测得蛋白质含量为9.40%;多糖中几乎不含糖醛酸;多糖中富含赖氨酸、色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多种其他氨基酸;多糖中含有铁、铜、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结论:鳞柄小奥德蘑多糖的多种测试结果均表明其理化性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广泛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6.
马齿苋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实验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成分,采用正交试验对马齿苋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进行了初步纯化。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温度100℃,时间9h,醇沉比4:1,浸提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时,马齿苋的多糖提取率为268%用光谱分析鉴定初步纯化的多糖: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分析未见蛋白质(280nm)与核酸(260nm)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7.
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料比20:1、80℃、提取50 min。在此条件下,苦丁茶多糖提取率为2.43%,先后采用Sevag法脱蛋白、分级醇沉法、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得到K_1和K_22个组分。同时对各苦丁茶多糖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合Sevag法预实验所得出的结果,推测苦丁茶多糖可能为以某种方式结合蛋白的糖缀合物。  相似文献   

8.
对异枝麒麟菜硫酸酯多糖(ESSP)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150W、料液(水)比1:90(g/mL),多糖的提取率达48.14%,所得的多糖含量96.94%,硫酸酯基含量19.66%。并与热水提取法进行比较,采用优化工艺提取的多糖提取率、多糖含量和硫酸酯基含量比热水提取法分别提高12.08%、8.07% 和1.41%。两种方法所得ESSP 均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红外光谱显示其均含有糖的特征峰和硫酸酯基特征峰。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淀方法提取南瓜多糖(PPS),即首先采用95%乙醇提取除去南瓜所含的单糖、低聚糖及苷类物质,再用水提醇沉淀法制得粗南瓜多糖。采用Sevage溶液除去蛋白质,活性炭脱色等方法,提纯南瓜多糖。采用紫外、红外光谱等对南瓜多糖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在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 h左右时,南瓜多糖的提取率达到了4.74%。此研究对开发新的南瓜多糖保健药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渣经丙酮回流脱脂、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等步骤得到了茉莉花渣粗多糖,提取工艺为:投料比1:20g/mL、温度90℃提取2次,每次2h,粗多糖提取率达到8.20%。粗多糖经凝胶SephadexG-100层析纯化、酸水解测定及红外分析得出组成多糖的单糖有葡萄糖、鼠李糖和甘露糖,糖连接的方式为β-型糖苷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从六堡茶中提取茶褐素的最佳工艺,并探讨其理化性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种主要因素对茶褐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法,探讨六堡茶茶褐素的提取工艺,并对所得茶褐素进行初步理化性质分析。六堡茶茶褐素的最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7 g/mL、提取温度96 ℃、提取时间86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茶褐素提取得率为10.33%±0.04%。茶褐素复合物中多糖含量为25.16%±0.11%,蛋白质的含量为15.45%±0.06%,总酸性基的含量为(5.5±0.02) mmol/g,羧基的含量为(1.34±0.05) mmol/g,酚羟基的含量为(4.16±0.06) mmol/g。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六堡茶茶褐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行,茶褐素主要是由酚类和羧酸类物质构成,并含有蛋白质、多糖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大粒车前子麸壳为研究对象,提取水溶性多糖组分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车前子麸壳水提粗多糖经过SephacrylTMS-400 HR葡聚糖凝胶柱得到纯化的多糖组分(polysaccharide from bran of Plantago asiatica L.,PBPL)。结果显示:PBPL为均一多糖,平均分子质量为619 651 D,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糖醛酸含量依次为(71.420±0.007)%、(6.07±0.02)%、(20.74±0.05)%。PBPL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5 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24∶1.87∶1.00∶3.24∶3.49,糖醛酸主要是半乳糖醛酸。红外光谱中有多糖、蛋白、糖醛酸以及β-吡喃糖环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浸提法提取燕窝糖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及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燕窝糖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燕窝糖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燕窝糖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为2.6 h,料液比为1:47,浸提次数为2次,得到的蛋白质提取率为3.96%,多糖提取率为1.54%,提取液经浓缩沉淀,透析冻干后得到糖蛋白粗品,其得率为3.01%。另外,通过此法制备的糖蛋白粗品中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为59.06%和19.2%。  相似文献   

14.
以紫苏叶为原料,对紫苏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理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料液比、提取时间和醇沉浓度对紫苏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后对紫苏叶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得到均一组分多糖并命名为PFP(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 polysaccharide),其总糖含量为(89.73±0.23)%。通过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对PFP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4 h、醇沉浓度60%。此时,紫苏叶多糖得率达到(5.22±0.17)%。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叶多糖在200℃以下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热解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无结晶现象,是一种无定型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回收利用武夷岩茶下脚料和丰富茶产品市场作为宗旨,将武夷岩茶茶梗提取的茶汤作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速溶茶粉。以茶粉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对喷雾干燥的进料口温度、进料流量和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三因素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并做成品质量检验。结果表明:进料口温度150℃、进料流量3.0L/h及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为喷雾干燥的最适工艺条件。在此工艺下制备岩茶茶粉,得率为16.93%,且成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曲面法优化热水提取法提取血耳总糖的工艺条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液料比124∶1、提取时间120 min和提取温度100℃,其总糖提取率可达到35.347%±0.551%。利用Sevage法、冻融法、透析和DEAE-Sepharose CL-6B柱层析等方法对血耳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均一组分(命名为TSP-Ⅱ)。TSP-Ⅱ的回收率为31.56%,相对分子质量是350 ku,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7.3%和1.05%。红外光谱显示TSP-II具有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SP-II的微观结构,显示TSP-II是无分支结构的多糖,糖链之间相互缠绕。通过1μg/mL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炎症因子(TNF-α、IL-6和COX-2)。经脂多糖诱导的细胞添加TSP-II(75,150μg/mL)后,3种炎症因子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说明血耳多糖TSP-II具有良好的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碧螺春粗老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进行酶解处理,利用响应面试验对超声辅助提取碧螺春多糖(BTP)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阴离子柱和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紫外光谱扫描、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PSEC)测定了分离后各组分的理化组成、官能团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等性质。试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45 ℃,料液比40:1 mL/g,超声时间35 min,碧螺春多糖(BTP)得率为26.74%。BTP经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BTPA1,BTPA1经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获得BTPA11和BTPA12。BTP、BTPA1、BTPA11和BTPA12的中性糖含量分别为59.39%、66.86%、77.43%和62.61%,糖醛酸含量分别为51.06%、53.53%、54.45%和65.39%。经光谱解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四种碧螺春多糖组分均含有酸性糖和吡喃环结构;BTPA11和BTPA12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一的多糖,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04.2和353.7 kDa,构型斜率分别为0.12和0.15,二者均可能是紧凑卷曲的高支化球形结构。超声辅助酶提取碧螺春多糖得率较高,对各组分的性质分析将有利于精细结构研究和活性功能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0):239-244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裂片石莼多糖,采用Box-Benhnken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对裂片石莼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所得粗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将其添加到烟丝中对制备样品卷烟进行综合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当超声时间为33 min,功率为620 W,脉冲循环时间为0 s时,多糖提取率最大,达14.20%。粗多糖样品中总糖含量为38.63%,糖醛酸含量为35.06%,硫酸根含量为19.41%,蛋白质含量为0.28%。裂片石莼多糖添加到卷烟中后整体评吸效果较好,香气提升较显著,透发性变好,烟气变细腻,清爽度,舒适感提高,干燥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为能更好地产业化开发利用蛹虫草,对蛹虫草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的醇沉和去蛋白纯化条件,确定蛹虫草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先在液料比30∶1(V∶m)、提取温度70℃和提取时间4h下提取多糖,然后在浓缩液浓度为14%、乙醇溶液浓度为80%下进行醇沉,再调节多糖溶液的pH=3并加入4%的硫酸锌。整个工艺多糖提取率为8.97%,纯度高达68.9%,有良好的去杂纯化效果且多糖损失较小。该研究为产业化生产蛹虫草多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铁皮石斛的综合利用率,建立一种绿色高效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方法。本研究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了低共熔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及液料比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纯化后的多糖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得到最佳工艺为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浓度40%、提取温度80℃、液料比110:1(mL/g),在此条件下实际提取率为33.2%±0.28%,与预测值33.5%接近,多糖的纯度为56.95%±1.2%。多糖经阴离子交换柱及葡聚糖凝胶柱纯化后,纯度可达90.8%,其单糖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构成,质量比约为43:37,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木糖、鼠李糖、核糖等,结构中同时含有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本研究提供了一种低共熔溶剂提取铁皮石斛多糖的高效绿色提取方案,具有多糖提取率高及绿色的特点,为后续铁皮石斛多糖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