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优化桑叶多酚含量测定的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评价其相关性。方法:利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采用响应面试验法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显色条件;然后采用该最佳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进一步利用ABTS和DPPH自由基评价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显色时间77 min、显色温度60℃、10%碳酸钠体积0.93 mL、福林酚体积0.5 mL;在此条件下测得桑叶总多酚的含量可达8.758 mg GAE/g DW,与理论预测值8.728 mg GAE/g DW的相对误差为0.343%。总多酚含量高低和抗氧化活性强弱的顺序均为霜桑茶,其次为春桑茶和桑叶;且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霜桑茶具有最高的总多酚含量和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地评价火棘果粗分体系抗氧化活性,同时探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75%乙醇冷浸提取火棘果,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分为四个不同极性部位,然后测定了各部位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测定了总还原力、FRAP值和总多酚含量,同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火棘果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水部位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0.76±0.03)mg/m L和(1.71±0.10)mg/m L;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最大,为(382.20±4.72)μmol Fe2+/g干样;正丁醇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为(2763±3.91)mg GAE/100g干样。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制备甲醇提取物,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AlCl3比色法测定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利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评价抗氧化功能,同时检测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醇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分别为62.91mg GAE/g DW和13.12mg QE/g DW。当醇提物浓度达到50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5.78%,半抑制浓度IC_(50)为6.37m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9.03%,IC_(50)为2.24mg/mL。FRAP值为428.92μmol Fe~(2+)/g DW。醇提物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205.87,1.32mg/mL。表明高良姜醇提物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功能,在降脂降糖药品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元蘑抗氧化活性的有效部位,采用系统溶剂法对元蘑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含量及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元蘑醇提物不同极性中总酚(307.00 mg GAE/g DM)、总黄酮(625.98 mg RET/g DM)和腺苷(3.985 mg/100 g)含量最高的部位分别是乙酸乙酯相、正己烷相和正丁醇相;正己烷相具有最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正丁醇相具有最强的清除DPPH·、和ABTS~+·的能力;水相具有最强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元蘑不同极性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为元蘑抗氧化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对苜蓿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成分进行鉴别,并比较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苜蓿的70%醇提物为样本,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苜蓿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并对其进行成分鉴别。采用硝酸铝显色法、福林酚显色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黄酮、酚类和糖的含量。采用ABT、DPPH、OH-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比较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黄酮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与石油醚部位,含量为0.144 6 mg/mL和0.086 9 mg/mL;酚类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含量为2.697 5 mg/mL和2.574 9 mg/mL;糖主要分布在水和石油醚部位,含量为1.154 2 mg/mL和1.069 9 mg/mL。4个指标综合评价得出水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正丁醇部位次之。紫花苜蓿水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糖。  相似文献   

6.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对采集自云南省25个产地的29个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crocipodium)样本的基本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菌体粗蛋白含量为24.54% DW~37.25% DW,粗脂肪含量为0.88% DW~3.78% DW,可溶性总糖含量为7.03% DW~19.03% DW,粗灰分含量为4.31% DW~7.07% DW;多酚含量丰富,为12.25 mg GAE/g DW~24.44 mg GAE/g DW;多酚粗提物表现出很好的DPPH·、ABTS+·清除活性、FRAP还原能力以及Fe2+螯合能力;总酚含量与ABTS+·清除活性和FRAP还原能力的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黄皮疣柄牛肝菌粗多酚可能是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产黄皮疣柄牛肝菌营养组成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粗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7个品种甘薯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探讨甘薯叶抗氧化和降血糖的潜力。以甘薯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体外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7个品种甘薯叶提取物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具有明显差异。甘薯叶总多酚含量介于15.02~33.33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介于1.06~3.11 mg RE/g DW。徐薯18、济薯18和龙薯9甘薯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品种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龙薯9自由基(DPPH·、ABTS+·、·OH)清除能力最强;济薯18还原能力最强;商薯19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强。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而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本研究表明甘薯叶是潜在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优质来源,为甘薯种植和生产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辣木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辣木叶醇提物,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并测定各部位总黄酮含量;以Vc为阳性对照,比较辣木叶醇提物及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溶性部位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大小。结果: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达到(326.19±2.35)mg/g;辣木叶醇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活性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醇提物水溶性部位石油醚部位,其中,当乙酸乙酯部位浓度为0.10 mg/mL时,对DPPH·、ABTS~+·、·OH的清除率达到(94.31±2.31)%、(98.43±2.27)%、(74.69±2.17)%,其相应的IC_(50)值为0.011、0.006、0.378 mg/mL。结论:辣木叶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抗氧化活性最强,为辣木叶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观音座莲叶为材料,探究其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Al(NO33络合法和福林酚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各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以(DPPH、ABTS、普鲁士蓝)法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综合评价各部位抗氧化活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2种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福建观音座莲叶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271.05±2.82 mg/g)与总酚含量(59.62±3.23 mg/g)均最高;各部位均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呈明显量效关系。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部位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福建观音座莲叶各部位均含有总酚、总黄酮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百香果叶进行初步活性评价,研究了其醇提物不同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物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7.0±1.2)mg没食子酸/g和(70.8±1.6)mg芦丁/g。4种萃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尤其是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对照品BHT。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不高,r分别为0.546和0.540;另外3个模型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较大(0.788r0.847);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极显著(P0.01)。比较发现百香果叶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2.
以猴头菇为原材料,探究猴头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猴头菇醇提物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分别测定各极性部位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比较猴头菇醇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6.52 mg/g和10.08 mg/g。猴头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对DPPH·、·O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41.64%(2.5 mg/m L)、82.84%(2.5 mg/m L)和89.18%(0.5 mg/m L)。由此可见,猴头菇醇提物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组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主要活性部位进行后续单体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经冻干脱脂处理制备水提物,测定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使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分别为45.73mg GAE/g DW和0.41mg QE/g DW。水提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离子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55,8.78 mg/mL。FRAP值为382.14μmol Fe2+/g DW。高良姜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14.45,543.51mg/mL。表明高良姜水提物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洋甘菊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及其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洋甘菊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萃取组分,并对该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PPH·、ABTS+·、O2-·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抗氧化功能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洋甘菊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运用HPLC等方法对抗氧化能力最强萃取组分进行有效成分分析。结果:洋甘菊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和O2-·的IC50分别为25.6、30.6和83.3 mg/mL,总抗氧化能力(以trolox计)为16.7 mg/mL。成分分析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5.84%和14.93%,在检测到的10种多酚或黄酮类化合物中,木犀草素、蒙花苷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含量较丰富。结论:洋甘菊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富含的多酚和黄酮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沙葱脱脂干粉为原料制备水提物,测定其总酚含量和ACE酶的抑制活性,并且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沙葱水提物中总酚含量,利用清除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抗氧化法,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并且采用紫外法对ACE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葱水提物中总酚含量为10.20 mg GAE/g DW,ABTS法测定得到的Trolox等价抗氧化能力为9.55 mg Trolox/g DW,半抑制浓度为4.94 mg/mL,FRAP值为107.26μmol Fe~(2+)/g,沙葱水提物对ACE酶活性抑制作用的IC_(50)值为18.57 mg/mL。综上所述,沙葱是具有抗氧化活性与ACE酶抑制活性的天然植物酚类的潜在来源,可能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发挥功效,可用于降压类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两种真姬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多酚含量。制备真姬菇粗提物、正己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与水萃取物,分析它们的抗氧化活性与测定它们的多酚含量。结果表明:闽真2号正己烷萃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好,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正丁醇萃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闽真3号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能力均最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真姬菇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考虑抗氧化活性与萃取率,正己烷萃取物与乙酸乙酯萃取物可被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是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且营养价值高,为阐明鱼腥草水提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抗糖尿病活性及主要化学组成,该研究比较了鱼腥草水提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并用质谱技术测定高活性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鱼腥草水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ethyl acetate fraction, EAF)含有最高的总酚含量(440.3 mg GAE/g)、总黄酮含量(103.57 mg QUE/g)和总蛋白含量(2.45 mg BSA/g),但总糖含量(11.32 mg Glu/g)最低。EAF同时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IC50值分别为71.67、50.00和232.63μg/mL,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是阿卡波糖的3.15倍,鱼腥草水提物的正丁醇萃取组分(n-butanol fraction,nBuF)次之。EAF也具有最强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形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亨氏马尾藻95%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级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亨氏马尾藻醇提取物(总提取物)以及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五个部位的总酚含量,并通过DPPH·、ABTS~+·清除及ORAC三种方法评价五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2.71±0.02)mg GAE/g(没食子酸当量)。在不同抗氧化测定方法中,亨氏马尾藻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较强,其DPPH和ABTS半数清除率分别为(0.89±0.01)mg/m L和(0.73±0.03)mg/m L,ORAC值达到(1803.78±81.37)μmol TE/g。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黄秋葵不同器官水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并分别测定其多酚与黄酮含量,为黄秋葵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流提取获得黄秋葵果、叶、花和种子的水提物,通过FRAP法、自由基的清除(DPPH·)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黄秋葵各器官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体系和Folin-Cioealteau显色法分别测定黄秋葵果、叶、花和种子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结果:黄秋葵不同器官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其中黄秋葵嫩果种子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相对最强,其FRAP值为1.202mmol/g,对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43.46μg/m L,且种子的总黄酮含量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1.89mg/g和87.78mg/g。结论:黄秋葵果、叶、花和种子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种子,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菜山药皮为研究对象,烘干后粉碎过筛,通过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对菜山药皮粉浸提回流,测定醇提物中多酚、黄酮、皂苷等活性物质含量及以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铁离子的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从而选择出最佳乙醇浓度。然后对铁棍山药皮、蕲春山药皮、利川山药皮、佛手山药皮进行最佳乙醇浓度的浸提,并分析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菜山药皮经70%乙醇提取所得到的醇提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较高;不同品种山药皮醇提物中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p<0.05),且不同品种山药皮醇提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佛手山药皮醇提物多酚(2.46 mg/g)、皂苷、黄酮以及其他活性成分总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四种山药皮醇提物(p<0.05),多酚、皂苷、黄酮、活性成分总量分别为12.52、6.12、21.06 mg/g,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铁离子还原力也处于较高水平,而对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亚油酸氧化的抑制能力,佛手山药皮醇提物虽不是最优的,但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综合来看,佛手山药皮的抗氧化效果要优于其他3种山药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