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岭金矿东沟矿区拟建成3 000 t/d规模矿山。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地表允许塌陷和崩落的特点,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阶段强制崩落法、分层崩落采矿法和静态留矿采矿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适合矿山自身特点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岭金矿东沟矿区拟建成3 000 t/d规模矿山。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地表允许塌陷和崩落的特点,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阶段强制崩落法、分层崩落采矿法和静态留矿采矿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适合矿山自身特点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科技攻关,使某地下开采矿山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渡到浅孔留矿法开采,降低了采矿成本,有效地提高了采场回采率和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潘洛铁矿属中型生产规模铁矿山,原设计分条分段崩落法在生产中存在较多问题。针对矿体赋存的地质条件和特点,研究决定将原方法改为点柱浅孔留矿和留矿全面法,试验效果良好。这里介绍点柱留矿法的试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了锡铁山铅锌矿的地质情况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山实际情况选择分段凿岩、阶段出矿有底柱分段空场法作为该矿采矿方法。介绍了分段空场法的结构参数、出矿工艺以及凿岩、爆破及回采工作等。实践表明,虽然分段空场法克服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一些弊端,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直接影响着矿山的经济效益。针对分段空场法出现的问题,从采矿设计、采矿准备、采矿生产及采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在该矿生产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云南个旧某锡铜矿赋存于岩体接触带及构造带内,原设计采用单一浅孔留矿法进行开采,在采矿过程中存在矿石的损失和贫化率大、作业安全性差、残留矿体无法采出等缺陷,严重制约着矿山正常生产运行。为此,通过对矿山现有生产条件的调查,提出针对不同产状矿体采用不同采矿方法的设想,进一步控制矿石损失和贫化率、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通过采矿方法优化设计与生产能力验证,表明采用浅孔留矿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全面采矿法的耦合采矿法开采能达到矿山生产能力,各方法技术经济指标能满足矿山生产需求,是经济合理、技术可靠、安全可行的联合采矿方法,解决了企业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铜矿峪矿自然崩落法回采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回顾总结了铜矿峪矿10多年来采用自然崩落法回采的情况。铜矿峪矿自1989年开始实施自然崩落法回来工艺,矿石产量不断提高,目前已达设计产量400万t/a,掘采比为230m^3/万t,约是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1/7.该矿自然崩落法的生产成本比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下降了30%,原矿单位成本处于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某矿山上部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下部采用上向进路充填法开采,两种采矿方法衔接部位的原矿及上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来的残矿回收对矿山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矿山开采现状,提出了间距充填崩落法联合开采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浅孔留矿法采矿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秀忠 《现代矿业》2009,25(8):76-77
介绍了韦岗铁矿在主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同时,在小矿体群和边缘矿体中使用浅孔留矿法的实践,分析了边缘小矿体的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开拓方式、采矿方法、矿柱回采及采空区处理,对浅孔留矿法采矿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大冶铁矿尖林山西区-40米水平以下尖灭矿体,用浅孔留矿法来衔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采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中深孔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中厚倾斜—极倾斜矿体中的实际应用,概述采切工程布置、回采工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深孔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会宝岭铁矿的成功应用,增加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证明其在回采中厚矿体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地表不允许塌陷时,急倾斜厚大矿体的开采是一个世界采矿技术难题。国内外对此类矿体采用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李楼铁矿厚大矿体的开采为实例,从矿体赋存形态和矿岩稳固性对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对生产中应用的25 m高分段凿岩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从采场生产能力、采场工程布置、采准工程量、工艺技术、采场充填周期进行技术分析比较,提出以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为主,25 m高分段上向扇形孔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和浅孔留矿法为辅的采矿方法,能实现安全、高效、大规模生产。随着凿岩设备、装药设备、爆破器材的发展,大孔穿爆,高分段或阶段凿岩在矿山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沙坪矿79#1-1矿体为新探矿体, 矿岩破碎不稳固、允许暴露面积小、矿体含硫量高, 且黄沙坪矿无胶结充填系统, 限制了采矿方法的选择, 开采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 进行了中深孔成孔试验和孔底温度监测试验, 在此基础上, 采用分段留矿阶段崩落采矿法, 并介绍了采场结构尺寸设计、采准切割、凿岩爆破、通风、出矿等采矿生产环节。生产实践表明, 该方法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围岩不稳固的急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在吸收浅孔留矿法与分段崩落法优点的同时,加以改进,使演变成分层进路挑顶崩矿回采工艺,并大胆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急倾斜薄矿体的回采工艺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陈何  刘建东  王湖鑫 《矿冶》2014,23(5):1-4
保障生产能力的平稳过渡是矿山露天转地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均为适宜于开采低品位大型矿体的高效率采矿方法。根据杏山铁矿挂帮矿、地下矿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基于大直径深孔采矿的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的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方案。经过开采技术经济比较,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采用大矿块参数阶段开采方式,在强化开采、提高生产规模、降低开采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工作必须在覆盖岩石下放矿,崩落矿石和覆盖层废石直接接触,矿石在覆盖层废石的包围下从放矿口放出,矿石的贫化率及损失率较大且较难控制,因此,研究合理的覆盖层厚度对矿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某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应用椭球体放矿理论和PFC2D数值模拟两种手段对其覆盖层厚度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出适合于...  相似文献   

17.
周旭 《现代矿业》2014,30(2):11-13
长期以来国内广泛应用浅孔留矿法回采急倾斜极薄难采矿体,其有着采区结构、回采工艺、装备配置较为简单,矿石能自溜运输,出矿量和品位易于调节,采矿成本低等优点,但随之而来的采矿工效低,贫化率高,作业安全条件差等缺点是亟待改进的问题。针对某铅锌银矿采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倾斜极薄矿脉的工程实践情况,进行了小分段分采空场法回采的应用研究。通过采场内沿脉倾向划分小分段,多分段同时作业,保证了生产能力,大大降低了矿石贫化损失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樊长军 《铀矿冶》2012,31(1):19-21
针对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某铀矿床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进路退采时,因矿体边界矿岩变化较大、不能成功爆破放顶,下分段又无法对边界这部分矿石进行回收,造成矿石永久损失的问题,提出留矿和无底柱分段崩落联合采矿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联合采矿方法,矿石回采率显著提高,贫化率明显下降,采矿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铜辉矿业在开采破碎薄至中厚矿体采用了无底柱浅孔留矿法采准与分段崩落法落矿联合采矿方法,通过该采矿方法的试验,安全有效的提高了采场的回采率,降低了采矿成本,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0.
某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采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某铁矿为在缓倾斜中厚矿条件下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山,矿山在扩能改造之后生产规模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种种原而不能达产,矿山生产压力剧增,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根据矿山矿体的赋存特点,对缓倾斜中厚矿体条件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方式进行了改进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缓倾斜中厚矿体的矿石回采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矿石回采率,降低了贫化损失,为相似条件的矿山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