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市纳入《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2012~2014)》的河口治理工程有4个,工程主要任务是河口清污综合治理,有效清除河口淤泥中有毒有害沉积物,在改善渤海湾海水水质同时,有利于河道涝水下泄,提高现状排涝标准,保护两岸农田和养殖池,明显改善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在项目实施中难免会对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滦南县溯河河口整治工程为例,就项目区内常见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读者共享和探讨。1.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及防治范围滦南县溯河河口整治工程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属于平原区,  相似文献   

2.
市场动态     
<正>河北实施67个项目治理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2014年,河北省将投资56.5亿元,实施67个治理项目,支持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这是3年来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整治投入最多、治理项目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67个治理项目分为9大类,涉及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侵蚀岸滩修复、沿海防护林建设以及海洋环境保障等。其中,续建项目14个,总投资22.1亿元,新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34.4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采取工程措施对河口段进行清淤整治,清除受污染底泥,净化近岸海域水质。合理规划河口堤线,修复受侵蚀岸滩,控制污染物排泄入海,改善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卢龙县教场河污染治理项目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中部,属于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一部分.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清污及修建护岸堤防工程,新建蓄水建筑物1座.工程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采用了相应的河道污染治理措施.另外,工程中还采用新型的生态护岸技术,改善河道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以黄海中山河口近岸海域水动力、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及污染物排放量对附近海域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并对中山河口近岸海域的水动力状况及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选用COD为主要的污染物指标,模拟计算污染物混合区,然后确定混合区内相对不利的3个敏感点,应用统计学原理,统计混合区近岸边缘污染物访问几率。  相似文献   

6.
以“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取向 ,以治水为中心 ,以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为新一轮水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 ,上海水务系统拉开今年水务建设高潮。今年的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包括新建苏州河口水闸、两岸雨水泵站改造、上海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中下游截污治污、干流疏浚和防汛墙改造、苏州河整治展示馆建设、沿岸垃圾码头搬迁、上游涵养林建设和西藏路桥改造等 9个子项目。其中 6个水务项目将由水务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今年 4月份 ,上海以河口水闸的开工建设为标志 ,启动苏州河综合二期工程 ,其它项目将在年内陆续开工。据…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及对河口治理的意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长江流域及其河口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使得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包括水文泥沙条件,河势演变,盐水入侵,水质,生物物种和河口湿地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有:南北港分流口出现了新的“三沙变动”,北支则持续萎缩,盐水倒灌日益加剧;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污染严重,生物物种大量减少,在简要分析这些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就长江河口的治理,具体意见和建议,对于河口环流和界面过程这些基本问题在新的条件下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河口湿地保护与围护造地需要协调发展,提出“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碧海计划”,长江口的发育和演变是自然适应和人工控制的结果,为了开发利用长江口南支水资源和稳定长江口河势,控制北支盐水倒灌和稳定南北港分流口是两项亟待开展的关键性河口治理工程,最后,就河口地形测量,水文网的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等基础性的现场资料获取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界河整治由于受自然、人为因素等条件限制,无法按正常方法进行整治,一般河道整治要达到水流平稳、流畅,而白棱河河口整治采用了把内河——洛格河末端以小交角、曲线、束窄河道后,汇入白棱河河口处,以达到把白棱河河口沙滩冲开。白棱河河口向南移动,保卫了我方水域。  相似文献   

9.
土工合成材料在珠江河口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珠江河。整治工程,介绍了反滤土工布、土工充填袋、土工加筋砂肋软体排等土工合成材科在珠江河口整治近期防洪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实践说明在河口整治工程中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晓威 《陕西水利》2014,(1):149-150
大辽河是国家重点治理的河流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环保投入的不足,污染严重,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随着近些年沿岸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入运行及大辽河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大辽河河口的水质明显得到改善。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表征水质的综合浓度,用PWQTrend2010水质趋势分析专业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客观、准确的评价出了大辽河河口的综合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深化水环境治理对策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仁良 《中国水利》2014,(23):26-27
<正>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结合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专项)的编制,就上海市进一步深化水环境治理战略、推动水功能区水质改善达标,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一、工程治理状况1998年,上海市启动了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中小河道整治工作,并相继实施了五轮环境保护和  相似文献   

12.
国土防护工程由于受自然、人为因素等条件限制,无法按正常方法进行整治,一般河道整治要达到水流平稳、流畅,而松阿察河口整治采用了护岸、固滩的方式,束窄河道,以达到把松阿察河河口沙滩冲开。  相似文献   

13.
冯自环  张同德  牛景宾  余欣 《人民黄河》2002,24(10):28-28,31
在满足黄河下游防洪总体布置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河口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对河口的流路演变分析及对流路行河年取进行预测,针对河口河段防洪存在的问题。对现行流路安排堤防加高帮宽,险工及河道整治工程的新续建及加高加固等,有计划地安排流路的局部改汊,并规划改汊所需的工程措施,从而基本保证设计条件下河口流路的相对稳定,并满足河口的防洪要求。  相似文献   

14.
投资30多亿元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暨防汛墙改造工程,已于2009年底正式开工实施,主体工程在2008年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苏州河水系水质,实现苏州河下游水质与黄浦江水质、苏州河支流水质与干流水质同步改善,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珠江河口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及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珠江河口地区的综合整治开发和保护,对支撑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珠江河口治理历程,提出了目前珠江河口治理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洪涝水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上起漳卫新河辛集挡潮闸,下至大口河,目前存在滩涂无序开发、管理不完善、河槽淤积严重等诸多问题,加大了河口地区洪涝风险,使河口成为漳卫河系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分析河口存在问题,提出河口治理工程措施;根据海河流域河口存在的管理问题,探索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管理措施,保障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发挥河口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主要河口水沙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2005年底,对海河流域海河口、独流减、子牙新河和北排河4个入海河口6处水域实地考察并取水沙样,进行重金属、砷、总氮和总磷含量分析。采用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体综合污染指数法等对水域单个污染物污染、水体综合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对底泥污染进行分析,并与2001年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4个河口的水污染严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汞(Hg)。子牙新河和北排河河口的氮磷污染严重,水体呈严重的富营养状态。与2001年水质相比,4个河口的重金属浓度几乎全部大幅度下降,海河口和独流减河口水质情况有很大改观,但子牙新河河口水污染加重,北排河河口水质状况则与2001年相近。从底质分析来看,4个河口的底质重金属污染尚不严重,但底泥均存在严重的氮磷污染。与2001年相比,底泥中污染物含量大多变化不大,略有下降。这些数据反映出近年来海河流域在水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排放控制等方面的成效,但远离城市局部水域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加剧的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河势近15年变化特征及其对河口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开展了常年定期的长江口河势跟踪监测分析工作。基于此,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和总结了长江口河势近15 a来的总体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河势演变特征对后续河口治理开发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近15 a来长江口河势变化整体仍符合陈吉余等1979年提出的河口历史发育模式;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青草沙水库等重大涉水工程建设对稳定“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河势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07年之后长江口河床冲淤调整程度总体趋于放缓,年内冲淤变化受径流过程影响仍较明显。从河势发展的角度看,未来长江河口的治理开发,须继续遵循河口向东南方向的演化趋势,综合考虑河口开发的相互影响,以及加快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等规划的实施步伐。  相似文献   

19.
简要阐述了苏州河历史演变、水文特性和水环境变化过程,回顾了自1998年开始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及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并利用干流历年水质变化过程分析了历次治理取得的成效。结果表明:一期整治工程对水质指标的改善效果较好,而二、三期工程影响不明显,但当郊区河道进一步治理后,干流水质得到进一步好转。最后,针对目前正开展的苏州河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指出更大范围、更加彻底的标本兼治苏州河支流水环境会提升苏州河干流水环境,但要恢复苏州河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功能,还需有漫长的过程,且需要上游的江苏省内河道同步治理。  相似文献   

20.
《上海水务》2005,21(2):F003-F003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水务工程将通过截污治污、综合调水、支流治理等工程措施,继续改善苏州河干流和支流水质,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