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船厂结构中的应用尚未有研究。总结了船厂结构健康监测的主要特点,构建了船厂结构健康监测硬件与软件系统,基于“智能船厂数字化平台”,开发了船厂结构监测软件系统1.0版本,制定了船厂结构健康评估准则及分级阈值计算方法。将研究成果在某船厂曲面分段车间进行了应用,监测结果表明,该结构安全等级均处在一级~三级,结构负载水平不高,结构安全。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欧阳冬 《山西建筑》2009,35(11):58-59
结合连体结构的应用,介绍了连体结构的分类和特点,探讨了连体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提出了双塔连体结构抗震设计要求,从而推广高层连体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云溪塔是渼陂湖景区特色建筑之一,为传统风格塔建筑。传统塔形建筑常以木或砖石结构为主,创新性地采用了砌体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阐述了该项目建筑特点,介绍了结构定案,进行了结构计算分析,给出典型节点相关构造。在继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结构材料,创新结构形式,在满足建筑造型及功能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塔型结构的相关性能,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萃 《山西建筑》2006,32(4):97-97,143
对建筑物中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结构与建筑物的关系,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关系,以更好地协调结构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达到共同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和形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其适用于体育场、足球场等大跨空间屋盖结构体系。介绍了该结构的型体构成和基本受力原理,并对结构的受力机制进行探讨。该结构由刚性网格、索杆体系、内环带桁架及内环悬挑网格组成,其中张拉索杆为刚性网格提供竖向支撑,刚性网格起到压环作用,结构在水平面内为一自平衡体系;内环带桁架将径向索承结构联系在一起,增加结构的空间整体性,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内环悬挑网格增加刚性网格压环宽度,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分析了现有找形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该结构体系,并可保持撑杆竖直、控制撑杆高度的找形方法,并编制计算程序,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找形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均匀格栅壁板结构在几何形式上具有较好的拓扑优化性,对于相同重量的结构,截面惯性矩大,抗弯、抗屈曲性能良好,结构效率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复合材料均匀中空格栅壁板结构,重点讲述了均匀中空壁板结构的设计难点-格栅部位的细节设计思路,文中最后对本文中均匀中空壁板结构的设计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复合材料均匀中空格栅壁板结构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古塔结构可靠性诊断的系统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古建筑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古塔结构可靠性诊断的系统方法,分析了诊治系统的构成和技术原理,包括结构的测试技术、结构建模方法等,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分析超大跨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地震动空间相干性和行波效应、土-结构相互作用以及材料损伤累积效应等多因素对跨度800 m超大跨网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大跨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均有影响;通过对比多点输入和一致输入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发现多点输入增大了结构周边杆件的内力,结构中心位置的杆件内力有减小的趋势,这也使结构的失效从其周边位置提前开展,改变了结构的破坏模式,严重削弱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土-结构相互作用和材料损伤累积均会不同程度地增大结构的地震响应,其中土-结构相互作用放大了结构的地震动响应,而材料损伤累积效应在地震动强度较高时结构的地震动响应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9.
梁爽 《山西建筑》2005,31(18):75-77
以广东中山某学院图书馆的工程实践为例,从结构布置、主体结构计算方面,介绍了结构的设计,并从结构概况、设计参数等,对大平板设计及扁梁的设计作了探讨,经实践证明,该结构有诸多的优点,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工程结构的准确、高效模拟,提出了完全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全过程响应智能计算框架,从数据侧到模型侧综合考虑了结构自身构造信息以及任意加载制度,能够适用于材料、构件甚至是结构体系等多层次力学响应预测问题。并根据结构计算场景特点制定了结构静态特征统一数据接口模式,保真结构原始信息输入,有效减少人工干预。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注意力机制与深度交叉网络,提出了结构静态特征表示学习模型PADCN(注意力机制预处理的深度交叉网络,pre-attention deep&cross network),能够兼顾结构静态特征的记忆性与泛化性,挖掘不同构造信息的耦合关系。将PADCN模型与动态特征预测模型Mechformer相集成,并与设计的通用数据接口衔接,形成了端到端数据驱动的结构响应智能计算框架。为验证框架的有效性,以钢板剪力墙结构为载体开展数值试验,其中提出了适用于结构计算领域的数据增广算法,以缓解结构工程数据量匮乏的问题。结果表明:基于该框架的智能模型成功预测了不同构造的钢板剪力墙试件的全过程非线性响应,模拟精度优于精细有限元模型。同时,计算效率为传统数值方法1 000倍以上,证明该智能计...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概况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梁炯丰 《山西建筑》2006,32(4):69-70
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概况,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转换层结构的四种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表明了转换层结构推动了高层建筑及其结构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秀丽 《山西建筑》2006,32(23):89-91
阐述了结构转换层设置的必要性,介绍了转换层的结构功能分类以及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阐明了转换层结构的设置原则,以适应高层建筑多功能和综合发展的要求,提高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在用钢量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构件的强度,改善了构件的延性,增强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现通过对杭城武林商业圈一超高层建筑物中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构造分析,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贺建荣 《云南建材》2014,(11):47-48
网架结构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网架结构理论与制造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应用,虽然我国网架结构的发展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仍然无法避免网架结构倒塌事故的发生。本文就其相关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①阐述了网架结构的倒塌原因;②针对常见的网架结构倒塌事故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强震作用下破坏机理,从研究方法与动力破坏研究方面进行了网架结构倒塌机理分析;③通过实际案例,比较不同地震波情况下的网架结构倒塌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束必清  杨平  郑娟 《山西建筑》2006,32(17):44-45
针对大跨度砌体结构应运而生,加剧了砌体结构的脆性现象,对怎样改善砌体结构的脆性做了一定的探讨,并用PKPM软件对其做了基本的论证,对于大跨度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必亭 《云南建材》2010,(9):128-129
为了适应建筑物上部小空间下部大空间的功能需要,需在两种结构的交接部位设置过渡结构,使得建筑结构也随之变化,所以梁式转化结构的施工尤显重要。本文阐述了梁式转换结构相关特点,基于施工要求,探讨了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形貌优化的方法对薄壳结构的形态进行了拓扑优化分析.设置特征值屈曲下限作为约束,以结构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应用OptiStruct对柱面薄壳结构进行了形貌优化分析,得到一种折壳结构.分析了折壳结构的受力原理,并构建了折柱面单层网壳结构的数值算例,进行了刚度和稳定承载能力的验证分析.最后将折壳结构成功应用于一个大跨度干煤棚结构的工程实践中.结果表明,折壳结构在改善结构竖向刚度和稳定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刚  向丽军  秦怀富 《山西建筑》2006,32(17):46-47
简述了高层建筑悬挂结构的特点、应用及构成部分,分析了高层悬挂结构的力学模型,探讨了影响高层悬挂结构减震效果的各种因素,对今后悬挂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裙楼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一典型的主-裙楼结构──南京广电大厦为例,分析了主-裙楼结构体系的动力性能,研究了该结构前20阶振型的特点,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地震作用下主-裙楼结构变形的特点、结构中动应力集中问题以及大空间剪力墙出现的平面外变形现象。  相似文献   

20.
郭玉玲  陈湘儒 《山西建筑》2006,32(24):62-63
阐述了结构损伤诊断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重要性,在综述结构损伤诊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各种损伤诊断方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最后对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