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渝鄂背靠背换流站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阀厅设计,从提资至施工图全过程采用三维数字化手段。基于渝鄂工程阀厅三维数字化设计过程,总结了变电工程三维数字化设计过程的技术要点,实现了专业间协同配合、空气净距校验、材料自动统计、自动标注等功能,提高了成品图纸的设计质量,有助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后续变电工程的三维数字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变电工程对于设计手段、设计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维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实现变电站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对比了变电工程三维软件平台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三维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工程设计要求日益严格,多专业协同、精细化设计、工程数字化方面需求也不断提高,三维设计以数据化模型和直观的空间表现形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为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移交提供了数据支撑。文章主要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变电设计中的应用,结合国内变电站应用实际情况,详细阐述集成设计平台、协同设计、三维成果应用,展望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周镇  苑博 《电工技术》2022,(22):210-212
随着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发布与宣贯,通过三维设计构建数字化、结构化的输变电工程设计成果已成为智能电网及数字化要求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变电工程三维设计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发展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三维设计的难点、痛点提出了三维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设计业务与信息化手段的融和程度日益增加,以三维设计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将成为贯穿工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主轴线。本文对变电工程数字化三维设计中的各类应用模块及应用范围进行深入研究,对随之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全面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变电数字化设计的概念,以及开展数字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数字化设计在±400kV拉萨换流站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各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提升了设计质量。在进行工程数字化设计的同时,基于数字化设计平台,初步实现了专业内的流程化设计和专业间配合等工作。通过拉萨换流站工程的数字化移交,展示了数字化设计应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博超软件     
《电力勘测设计》2013,(1):F0004-F0004
中国著名的电力工程设计软件供应商.提供主流的电气设计软件和具有国际水准的STD数字化三维变电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背景及现状,结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维试点工程的应用,从工程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三维模型的建模、三维设计平台的完善、三维设计成果的后期应用等方面对三维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电网企业推广三维数字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浙江嘉兴110千伏新生智能变工程设计的深化应用,提出了数字化三维变电设计与移交平台,对3D-CAD技术在变电设计与光电缆敷设中深化应用做了详细分析。由于面向全寿命周期,全过程采用一个统一的设计模型,涵盖电气各专业并实现协同设计,开创了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维设计技术在变电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场地及多级边坡三维设计是总图专业需要解决的难点。基于Civil 3D软件离散地形数据而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并运用可视化的部件编辑工具—部件编辑器制作多级边坡部件,实现了场地及多级边坡的三维设计,模型数据能实时更新且动态关联,设计过程简便、快捷,参数化设计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为变电及其他工程领域的场地及多级边坡三维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输变电工程角度,对于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对输变电工程应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革命的推进,三维数字化设计在输变电工程中的普及已成必然。三维数字化设计实现了三维可视化和数据模型库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各专业间协同设计,促进项目的高效化管理。文章简要介绍了电网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应用现状、内容、作用和意义,对技术难点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理念、标准、制度、应用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助力三维数字化设计在电网工程中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三维设计技术因其优越的多专业协同能力和空间可视性,已经在变电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结合三维设计技术特点提出一套户外配电装置三维设计优化流程,详细阐述户外配电装置优化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和三维校验半径的选取原则。以某沿海地区500 kV变电站工程为应用案例,介绍利用三维设计进行500 kV户外复合式组合开关设备(hybr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HGIS)配电装置设备布置、间隔宽度、纵向尺寸和吊装模拟校验的优化过程,优化方案较原有方案节约占地近30%,充分体现三维设计在变电工程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工程空间布置复杂、工程建设成本高及二维设计对GIL工程多维空间特性的不适应性特点,设计了一套可在工程设计阶段模拟设备安装的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介绍了GIL工程应用环境的特点及国内研究现状,对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前处理数据库的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后处理的设计流程进行了阐述,在工程设计阶段即完成对工程布置的碰撞检查、优化设计,并实例验证了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对GIL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场坪设计能够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并且能够满足工程数字化移交的需求.在昭通±500 kV换流站工程中,采用数字化场坪设计方法建立了场地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中进行精确的土方量计算、高程分析和站址模拟.通过与传统场坪设计进行对比,得出数字化场坪设计更能够适应现代工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昭通±500 k V换流站的数字化设计的工作目标,具体实施方案,并详细地展示数字化设计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成果:建立工程的二维逻辑模型和三维布置模型,基于模型完成二三维一致性校验、安全净距校验、全站碰撞检查、三维防雷校验,完成电缆的精细化敷设,基于模型完成部分施工图纸的自动生成,实现了包含3D模型、数据和文档的工程数字化移交。对数字化设计与传统设计在工作流程、专业协同方式和设计成果等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展望数字化设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电缆敷设电缆长度不准等问题,基于PDMS软件进行了三维电缆敷设辅助软件的开发,阐述了在变电工程中三维电缆敷设的设计流程及应用,对三维电缆敷设和传统电缆敷设进行比较,该三维电缆敷设辅助软件可以直观快速地选出最优路径,提高了三维电缆敷设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变电工程设计中普遍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没有涉及到后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因此使部分变电工程设计不够合理,造成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LCC(life cycle cos)t的设计、评价和决策方法,具体包括:变电工程单位LCC优化、变电站配电装置类型优化、变电设备LCC优化和变电设备寿命匹配优化;开发了变电工程LCC设计评价系统。所开发的系统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变电工程LCC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19.
传统基于知识模型的输变电工程设计方法,存在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粗糙、施工结果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三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输变电工程设计方法,设计智能输变电工程的工作模式,基于该种工作模式得到输变电工程的三维协同设计流程,对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进行搭建,缩短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周期,使输变电工程设计的效率大大提高。通过三维协同数据库的数字化移交对输变电工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实现多人同时进行信息查看、修改的功能,设计输变电工程三维校验过程,实现对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距离和碰撞的检测,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和经济性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正向设计、数字化造价评估的发展,根据工程三维设计成果,从三维模型中直接分析设备数量、导体 长度、模型体积更加可行.对变电站三维数字化正向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研究三维正向设计理论方法及三维正向设计 出图方法,实现自动出量、自动输出造价清单、造价数据可视化分析及造价全过程应用方法,形成设计与造价体系, 实现了设计到造价数据流转,提高了技经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