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是一个大型的富煤盆地,煤系源岩形成的气资源丰富,但烃源岩熟化速率低、储层物性差,具有发育大型致密砂岩气藏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按照成熟烃源岩、致密砂体和叠置关系三个主控因素来分析,认为吐哈盆地应该发育北部山前改造型和盆地南坡原生型两类致密砂岩气藏,有利勘探面积9 520 km~2,分布在八个区块,初步评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6 200×10~8m~3。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吐哈盆地已发现的典型致密砂岩气藏——巴喀气藏的成藏特征认为,主要控藏要素有:水西沟群煤系地层源、储互层,储层致密,基质孔隙储气,气层厚度大、连片广,以及"甜点"与构造裂缝和沉积微相密切相关等。类比、总结盆地致密砂岩气区域成藏地质条件,普遍具有烃源岩条件优越,发育与煤系源岩间互的大型沉积砂体,凹陷主体区持续沉降、烃源岩持续演化排烃等有利于源内大型致密砂岩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和胜北-丘东-小草湖洼陷的斜坡区具备千亿方规模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是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领域。研究了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的巴喀地区下侏罗统气藏储层的基本特征、气藏的发育分布及典型特征,从微观上分析了巴喀地区下侏罗统气藏具有源储伴生、储层致密、构造发育、保存条件较好等成藏特征。对巴喀地区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的研究,对于解决制约中国致密砂岩勘探开发进程的关键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劲松  杨永军 《吐哈油气》2010,15(2):201-204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柯柯亚地区的巴喀下侏罗统气藏具有储层致密、基质孔隙储气、气层厚度大、连片广、"甜点"与构造裂缝和沉积微相密切相关等致密砂岩气典型特征。吐哈聚煤盆地烃源岩条件优越,发育与煤系源岩间互的大型沉积砂体,台北凹陷主体持续沉降,烃源岩持续演化排烃,有利于源内大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进一步总结认识致密砂岩气高产富集规律,整体评价全盆地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攻关突破"甜点"预测描述技术,是下一步勘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吐哈盆地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特征与勘探方向,开展了吐哈盆地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类型、成藏特征、有利勘探方向评价研究。认为吐哈盆地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分为背斜构造型、构造—岩性复合型和动力圈闭型3类,构造—岩性复合型致密砂岩气藏主要分布于胜北生气中心及周缘,储集砂体主要为湖底扇砂砾岩和三角洲前缘砂体,综合评价为II类储层,是勘探最有利的气藏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底扇砂砾岩、三角洲前缘细砂岩与构造匹配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致密砂岩气藏,砂砾岩、粗砂岩的抗压实能力优于细砂岩,粗粒度砂体的储集物性优于细粒砂体;②吐哈盆地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为2 400×108 m3,胜北洼陷是最有利生气中心,勘探潜力大;③三工河组储层可分为4类,位于胜北生气中心的胜北洼陷南部斜坡带、胜北洼陷洼中隆起区、鄯善弧形带三工河组储层主要为Ⅱ类、Ⅲ类储层,是致密砂岩气的主要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下侏罗统发育大范围煤系烃源岩及与其直接接触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为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明确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模式,对提高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成功率极为重要。通过烃源岩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岩性烃源岩的产气率实验模拟、各个地史时期盆地生气量模拟,并结合储集层岩石学、成岩演化及流体包裹体等相关地质要素的综合研究,表明吐哈盆地下侏罗统煤岩各项地球化学指标都远优于泥岩,是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气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开始生气,并在镜质体反射率大于1.1%时进入生气高峰;受快速深埋、成岩压实等因素作用,储集层致密化时间为晚侏罗世;这种"先期致密""、后期生气"的源储配置关系有利于吐哈盆地大范围发育以垂向近生气中心聚集的致密砂岩气藏。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吐哈盆地发育"过渡型"与"典型"型2种致密砂岩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7.
鸡西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尤其是对致密砂岩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总结国内外成功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从构造、烃源岩以及储层条件等方面探讨了鸡西盆地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依据鸡D8井暗色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资料,使用化学动力学法计算了研究区致密砂岩气的资源量。研究表明,鸡西盆地属于小型断陷盆地,多期构造演化与储层快速沉积等特点,决定了研究区不具备类似北美阿尔伯达等成功地区的大型致密砂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但鸡西盆地城子河组大规模发育的煤系地层长期生气,为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烃源岩与储集层紧密叠置接触也有利于致密气的运移和保存。在鸡西盆地的中央凹陷构造稳定区域,寻找致密储层的甜点区,将有机会获得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钻探发现较大规模的致密砂岩气藏,迫切需要在该区开展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寻找有利勘探区域。为此,从烃源条件、储层特征及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该区2套主力产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的成藏条件,结果认为:①该区煤系烃源岩品质好、厚度大,生气强度大,富气条件优越;②储层分布稳定,厚度大,物性致密,常规气藏形成条件欠佳,但能形成致密砂岩气藏;③气藏类型为“先成型”致密砂岩气藏,存在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通过评价生烃强度、储层发育程度、源储配置关系等指标,划分出托克逊、苏巴什-连木沁等8个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域,其中的高渗透带及构造有利部位是“甜点”有利分布区,整体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吐哈盆地侏罗系水西沟群具备形成大面积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条件,煤系地层长期大量生排气态烃为形成致密砂岩气藏提供了充足的气源,烃源岩与储集层呈互层紧密接触有利于气源内致密砂岩成藏,致密砂岩中气体的运聚与常规气藏有明显的差异,在“活塞式”充注条件下,致密砂岩气藏的含水率明显偏高,压力也呈现出高(低)压异常。吐哈盆地南部斜坡区及北部山前冲断带地区,源岩与储集层配置条件优越,是寻找致密砂岩气藏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下侏罗统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已发现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台北凹陷胜北洼陷和丘东洼陷周边的正向构造带,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洼陷腹部油气勘探研究程度低。基于对已知油气藏的解剖,对台北凹陷三大富烃洼陷的沉积体系、烃源岩、储集层和成藏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广泛发育,与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大面积接触,利于形成近源致密砂岩气藏。下侏罗统发育圈闭型和连续型2类致密砂岩气藏,其中洼陷腹部是连续型致密砂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勘探应由源边正向构造转向富烃洼陷,由源上常规油藏向近源(源内)致密砂岩气藏转变,胜北洼陷和丘东洼陷腹部具备形成大气藏的条件,是下侏罗统近源大面积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1.
北部山前带柯柯亚致密砂岩气藏是油田增储建产的重点勘探区带。文章介绍了柯柯亚致密砂岩气藏的类型、沉积相等特点,从微观上分析了气藏的特征。指出该区致密砂岩气藏为"先致密、后成藏"成藏模式,致密砂岩气藏高产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储层物性,构造部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气藏的产量,由此提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储层的沉积环境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来  蒲民祥  任红  张品 《吐哈油气》2010,15(2):216-219
致密砂岩油气藏的沉积环境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冲积扇,其烃源岩发育、储层物性差、油藏气水分异不彻底,受构造、岩性等多因素控制,研究沉积微相和控油气要素的形成机理,寻找最有利的沉积砂体和构造带是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工作,为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巴喀致密砂岩气藏作为勘探开发重点区块,增储上产潜力较大,为有效降低对天然气藏污染,进而提高单井产量和真实评价区块储量规模,本文在分析钻完井难点基础上,开展了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井身结构、充气状态下注入参数、冻胶阀注入工艺等充气欠平衡技术优化研究,通过欠平衡钻井现场试验,在非目的层和目的层钻井提速、储层保护和发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进一步验证了北部山前带和南部斜坡带储层的真实产能,为提高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效果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柯柯亚下侏罗统气藏、储层特征分析,认为J1b气藏受构造控制,带油环;有利储集相带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在有效含气范围内,富集高产与溶蚀粒内孔、粒间孔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裂缝对改善储层渗流条件起到积极作用。受高阻煤层封挡条件的限制,能有效封挡气柱高度最大在180m左右。针对致密砂岩气层识别难,提出看井径、重声波、轻电阻率的三要素法。  相似文献   

15.
驾掌寺地区辉绿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林春 《特种油气藏》2003,10(Z1):22-23
通过对辽河盆地驾掌寺地区辉绿岩储层特征分析研究认为,本区辉绿岩作为一种特定的火山岩岩性体,具有离油源近、储盖组合好、构造形成期与油气运移期配置好等优势,有利于油气成藏.提出了辉绿岩勘探应以复式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配套的地震新技术,追踪辉绿岩的空间分布.同时,提供了重新认识辉绿岩油气层、兼探砂岩油气层的思路.研究成果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裂缝性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注采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陕京二线的开工建设,大大提高了西部油气田向华北地区大中城市供气的能力。作为该项目的配套工程,在华北地区建设大型地下储气库,确保对京、津、冀等的平稳供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前期库址筛选,任丘油田任11井古潜山油藏具有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有利条件。改建储气库研究过程中,对改建后储气库注采能力的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文章详细分析了任11井古潜山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常规的油藏工程等方法,对古潜山油藏注采气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油藏工程理论计算和类比采液指数方法,估算的采气指数都很高,反映任11井古潜山油藏裂缝系统的渗流能力相当好,认为地层基本达到了无限供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具有储量规模大、丰度高、气层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单井产量高的特点,是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领域。通过对区内已发现气藏特征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区内主要存在2种类型的火山岩气藏:构造气藏和构造-岩性气藏,在空间分布上气藏主要受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及断裂活动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围绕长岭断陷东部查干花次凹发育的营城组厚层、块状火山岩体是近期烃类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烃源岩、储层、盖层(保存条件)及圈闭等因素入手.探讨了桑植-石门复向斜地区震旦-志留纪地层的油气成藏特征。认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和较好的储集条件,在断层不发育地区油气保存条件良好。岩性圈闭形成在三叠系以前的古生代地层中.而构造圈闭则受燕山运动影响。结合生烃史与区域构造演化规律来看.研究区东北部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