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田海涛 《山西建筑》2008,34(12):24-26
针对历史建筑的保留与超大型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城市设计与历史文化的保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及保护意义,探讨了保证历史文化街区独特个性的原则,从而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互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激活城市——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文化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城市传媒”与“城市织补”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本文在解读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同去,将城市触媒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应用于其中,图图找出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最大化的方法,并对哈尔滨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新生与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倾向,但其历史城市保护观念的觉醒和发展却大大晚于欧洲,原因何在呢.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现代以前自然,社会,思想等方面的背景条件对建筑与城市的影响,以及由这些条件的变化而引发的城市保护观念的形成过程,试图对些问题做出回答,为保护观念今后发展的取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汀  王杰 《中外建筑》2012,(11):16-19,15
她,是上海图书馆新馆、新锦江大酒店、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大厦的设计者。她,主持了黄浦江畔的外滩和平饭店、东风饭店、外贸大厦等保护修缮设计,重现历史风貌、并适应当代使用。她,多年来致力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设计与研究,致力于让使历史建筑融入当代生活、传承城市文明。她,形成了"立足本土、吸取本地建筑文化特点、积极应用新技术,把时代性与地域文化和谐相融"的创作特色,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它更表现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脉  相似文献   

5.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域性主导下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彤宇 《城市建筑》2009,(8):107-109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规划建设》2004,(6):190-191
城市中优秀的近现代历史建筑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切实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8.
城市特色何处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特色来自特定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积累,在建设中,必须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创造先进的新建筑文化、城市中大多数建筑应当是配角,城市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文化建筑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关系出发,针对当今历史文化建筑周边区域城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旨在实现历史文化建筑和现代城市和谐共存,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基础上,促进周边区域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建筑不仅记载了城市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继续记载着今天城市的发展信息。本文以汉口原租界建筑为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相应措施,即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城市整体环境的整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本文基于参加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体会,在寻找题目、概念缘起、方案生成等设计过程中,系统分析了哈尔滨老江桥建筑遗存的特殊历史价值,研究了城市现代生活赋予其的新功能,探讨了历史遗存建筑与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关系,提出保护与修建的设计方案,及以遗存建筑建立起历史与现代相链接的建筑路径。  相似文献   

12.
傅虹 《城建档案》2013,(7):17-22
杭州有着8000年的文化史,2200年的建城历史,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都。几经繁荣,历经沧桑,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依旧保存,城市建筑文化脉络的演进轨迹依稀可见,保存着从吴越到南宋、明、清以来的历史建筑有8000多处。这是研究杭州历史、创造当下与未来杭州建筑形式的"基因"库,是城市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以及对城市记忆的保存  相似文献   

13.
城市更新中建筑文化延续的层面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是我国城市建设热潮中迫不及待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风貌特色,如何延续建筑文化,有针对性地为城市解决一系列的保护问题,不但深化了城市总体规划,而且使城市规划更具可操作性,本文首先从建筑文化延续层面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从城市文化功能作用,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爱的器官”、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建筑的作用等七个方面论述芒福德的城市理论与学术思想对我国城市科学研究,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旧城改造是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对城市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运用城市设计手法的旧城改造,通过有选择性地对城市环境的内部功能、建筑、空间、环境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注重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留存城市文化、延续城市底蕴,达到引导城市发展、恢复城市活力、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分析了历史文化建筑空间的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探讨了历史文化保护过程中一些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历史中心区.是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文化交流的中心。它体现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公众认可的场所。在保护、更新与开发等诸多矛盾之下,人们缺乏对区域历史文化价值的整体认识,往往将其中的历史建筑孤立对待.在修建大量的“现代建筑”时.破坏原有传统风貌与空间格局。如何延续城市的风貌特色,使城市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是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文小琴 《规划师》2002,18(3):25-28
应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对重庆的地方城市建筑文化进行评述,从历史的角度阐明建筑文化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就重庆市的城市文化维持与保护问题做出了一些探索性思考,并就目前城市建设中的得与失发表自己的看法,继而提出对相关的城市水文化、建筑文化、城市天际线及园林绿化方面的保护性设想。  相似文献   

19.
方其琴 《城市建筑》2014,(17):267-267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和建筑遗迹相继遭到破坏。文章论述了在发展城市建筑的同时,要兼顾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使二者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建设出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里弄建筑保护现状为契入点,从政府层面、开发商层面与居民层面三个角度出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策略及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让人更多地了解里弄文化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也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