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版式织机是一种古老的织造设备,它可以制作出既牢固又美观的绞经组织的绳带类织物。综版式织机是编织向织造的过渡产物,这是研究人类如何创造出纺织文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综版式织机的起源,至迟不晚于商代,至清代时在纺织文物中仍常见综版织造的织带。但由于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综版式织机即将消失。本文系统地论述笔者到目前研究过的中国综版式织机的历史、特点以及现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4种采用双针床电脑横编机编织绞花组织的方法,包括直接绞花、拆分绞花、过渡绞花和摇床绞花方法。通过分析电脑横编机的成圈结构与编织形式,分别绘制4种绞花方法的线圈结构、编织工艺和编织意匠图,论述绞花组织的编织方法,并采用100%羊绒纱线在岛精SES122-S型双针床电脑横编机上实现不同针数绞花组织的编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这4种绞花组织编织方法,可实现毛衫产品中不同针数绞花的编织设计。  相似文献   

3.
石教建 《金属制品》2011,37(1):84-85
对金属丝网编织过程中的断经问题进行分析。介绍断经产生的原因:综吊的位置过低或过高;合绞时间过早;压砣过重,丝网张力大;织机转速过快,或织机自停和保险装置失灵;剑带不光滑;综片有毛刺;送经量少于卷网量;钢筘夹丝、剑带跑斜或运动不稳等。提出防止经丝断头的方法:金属丝材力学性能稳定,符合技术要求;工艺参数准确;接扣必须要接好;断经抽头要接顺;保证自停电气装置正常;确定剑带不挂丝,运行平稳;及时理顺经辊上的多余丝头。  相似文献   

4.
为给纺织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考古发现宋代的绞经花纱类丝织品文物实物分析,按照织物组织结构对其进行分类,结合《耕织图》中的织机图像推断宋代绞经花纱由装有对偶式绞综装置的束综提花机织制,进而推断生产绞经花纱的具体织造工艺。对比宋今生产绞纱织物的织机机构,根据现代纱罗提花织机工作原理绘制宋代绞经花纱的上机图。将上机图分为组织图、绞综穿综及绞经所穿平综图、地经所穿平综图、绞综纹板及绞经所穿平综纹板图、地经所穿平综纹板图5个部分,并设计矩阵形式表达,建立起5个矩阵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古代绞经织物与现代织机及CAD配合系统设计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蔡欣 《丝绸》2016,(2):61-72
绞经织物是一种古老的织物类型,在宋代丝绸中发展定型并广泛流行。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对历史文献和出土实物中的宋代绞经织物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表明:考古发现的宋代绞经织物中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四经绞素织物、二经绞素织物和三经绞提花织物;根据对织物纹样规格的分析,三经绞织物应是由加装绞综的束综提花机织制的;考古发现的大部分绞经织物来自长江以南地区,这与文献中关于土产的记载吻合;对照文献记载可推测,宋代民间根据织物肌理效果更倾向于将二经绞织物称为纱,将三经绞织物和四经绞织物称为罗;宋代纺织界则根据织机和织造工艺将二经绞和三经绞织物称为纱,将四经绞织物称为罗。  相似文献   

6.
《丝绸》2016,(2)
绞经织物是一种古老的织物类型,在宋代丝绸中发展定型并广泛流行。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对历史文献和出土实物中的宋代绞经织物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表明:考古发现的宋代绞经织物中数量最多的依次为四经绞素织物、二经绞素织物和三经绞提花织物;根据对织物纹样规格的分析,三经绞织物应是由加装绞综的束综提花机织制的;考古发现的大部分绞经织物来自长江以南地区,这与文献中关于土产的记载吻合;对照文献记载可推测,宋代民间根据织物肌理效果更倾向于将二经绞织物称为纱,将三经绞织物和四经绞织物称为罗;宋代纺织界则根据织机和织造工艺将二经绞和三经绞织物称为纱,将四经绞织物称为罗。  相似文献   

7.
熊秋元 《毛纺科技》2020,48(1):38-42
借鉴传统木雕的雕刻手法以及棒针编织手法,结合绞花、阿兰花、提花、浮线、正反线圈的肌理效果,分析电脑横机绞花编织原理,采用国产电脑横机,结合毛衫工艺设计软件及横编组织设计原则,对绞花组织制版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及工艺研究,开发出门窗木雕装饰纹样、十字交错纹样、蜂巢装饰纹样、蕾丝纹样等多种肌理风格绞花复合织物;阐述了绞花蜂巢组合纹样编织的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该设计方法和编织形式可为绞花组织设计拓展新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建新 《棉纺织技术》1992,20(11):44-44
目前,剑杆织机及片梭织机上普遍采用的是二经纱罗织边装置,简称为M型纱罗综。这种装置与其它织边装置相比较,具有重量轻、占地空间小,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无须任何传动机构,仅用两页综框推动吊综挂板或U型钢片综,并通过回综弹簧以及绞边综作往夏升降运动,从而完成织边任务。在两经纱罗绞边装置中,目前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罗纱织物组织是由三纬一绞的经纱和纬纱形成,织造机构复杂。过去是靠手工操作,手拉脚踏,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上海绒毯三厂很早就对罗纱织机开口机构进行了研究。彻底改革成形装置,采用葫芦形凸轮。开口针板、斜面升降肖子等一套比较简单的装置,代替罗纱起绞用的半综和龙头,革新成功双无(无半综、无龙头)罗纱织机。  相似文献   

10.
龙博  赵丰 《丝绸》2020,57(7)
基于考古出土的实物,多综式提花织机无疑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提花织机,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多个综片储存和控制提花规律,并在织造过程中循环使用。文章结合历史文献和民间调查,将多综式织机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与分类,研究多综提花装置的发展过程,详细分析了多综式织机的提花原理,总结了多综提花装置在织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多综提花装置兼收并蓄了当时各类织机的优点,是中国古代早期提花织机的核心机构,它开创了大批量提花织物生产的先河,为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奠定了技术基础,留下了五彩缤纷的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综版式织是一种在中国出现较早的绞纱织造技术。深入剖析了传统综版式织机的特点、原理及织物结构等,并结合现代半自动小样织机进行创意织物设计开发与实践。综版旋转经线之间产生加捻,在织物表面形成有捻向的织纹,这可以作为综版织的一个重要设计元素进行考虑。将普通多臂小样织机和综版织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梭口方式,既可以设计生产幅宽较大的织物,又可开发出综版式织和普通织结合的纺织品。  相似文献   

12.
我公司于 2 0 0 0年 4月购置了 8台GA743/Ⅱ 1 80型剑杆织机 ,主要生产纱卡。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机型剑杆织机独立绞边装置存在故障多 ,机配件易损坏 ,维修较困难等问题 ,对织机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根据该机型现有结构 ,采用综框绞边替代独立绞边解决了这一问题 ,即保留原有斜纹装置 ,增加平绞装置。通过对平纹踏综杆的改进 ,将独立绞边装置一套拆除 ,在其位置对应的中心轴左、右各装一平纹踏盘 ,吊综部分用弹簧 ,前两页综框用作绞边。经过改进后生产情况良好 ,同时也方便了平纹与斜纹品种的互改 ,提高了生产效率GA743型…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GA747型剑杆织机上生产花式纱罗织物的技术要点。在织机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安装了第二副织轴轴架、绞综综框和绞经张力控制系统,并制作花筘进行花式纱罗织物的生产。指出:生产前要正确区分出绞经和地经,正确绘制上机图;生产中要合理调节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的量,以控制释放的绞经纱长度;整经工序绞经与地经必须分别整经,浆纱工序要选用合适的浆料;织造工序车速不宜快,开口时间以早为宜,才能保证花式纱罗织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拆行编织是把需要互换位置的线圈拆分在不同的编织横列上,通过线圈移位,实现绞花组织花型效果的一种编织方法,尤其在织物线圈紧、密度大时适用。现以2×2绞花组织拆行编织为例,给出拆行编织的概念,详细说明2×2绞花组织拆行编织的过程,并对拆行编织与普通(传统)编织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卡片编织是利用卡片的前后旋转来控制经线的沉浮,从而进行编织的一种方法。在编织的过程中,卡片相当于织机中的综版,起到牵引经线的作用,通过增加卡片的数量即可增加织带的宽度。新疆土尔扈特与和硕特的蒙古族人民,将用卡片编织出的织带装饰于传统蒙古女性袍服上。文章以新疆土尔扈特及和硕特蒙古族卡片编织技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这两个地区的相关乡镇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关于卡片编织的第一手文图资料,并与当地蒙古族卡片编织技艺传承人的交流学习,将编织技艺由口传心授的方式转化为文字形式记录。  相似文献   

16.
《丝绸》2016,(12)
基于纱罗组织结构、开口方式和织造原理,探研在现代无梭织机上应用绞综、回综装置进行纱罗织物织造的上机工艺,论述绞综结构与组合的经丝特殊穿综方法、开口方式(梭口种类)及工艺,应用中设计了绞综装置和合适的实验工艺流程与参数。结果表明,特殊穿综方法、开口方式、绞综组合和回综装置设计、经位置线、上机张力、综平时间等设计的上机参数,是直接影响纱罗织物织造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纱罗织物并非只能在长机身的有梭织机上织造,还可以使用高速剑杆织机制织。  相似文献   

17.
1976年9月在捷克布尔诺市举行了第十八届国际机器制造交流会。会上捷克展出了下列新型织机。 ZB—8型喷气织机。它适用于织制棉、粘胶、合纤及其混纺薄地织物[纱的支数为11.7~100(特)]。织物的经、纬密度为2.5~20根/厘米。特别有利制织纱布。 织机可装有两页综用的凸轮机构或者可装有八页综用的多臂提综装置。绞组织布边,纱头可自行切去。  相似文献   

18.
矿用整体编织的输送带芯是生产高强阻燃输送带的骨架材料。1990年以前,我国使用的整体带芯结构基本上是两层整体编织结构,一般都是用8片综的踏盘织机织造的。这种两层整体编织结构的输送带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纱罗织物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介绍国内外纱罗织物生产技术现状,分析传统纱罗综开口方式织造纱罗织物效率低,质量差,且纱罗综丝价格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通过对生产纱罗织物剑杆织机的开口机构进行改造,以及对绞综筘齿冲切模具、筘齿形状、材料以及组装工艺进行研发,生产出新型加强型绞综筘。指出:加强型绞综筘工艺颠覆传统纱罗织物生产,使用两片特殊结构的绞综筘运动实现引纬和相邻经纱的扭绞完成纱罗织物工艺要求;筘齿硬度不小于500HV,抗拉强度为1500 MPa~1800 MPa,表面粗糙度Ra值为0.4μm,300mm有效筘宽内筘齿平面度公差不大于0.15mm,绞综筘筘号准确,筘齿排列均匀;能满足高强度纱罗织物经纱张力大、抗耐磨的织造工艺要求,使织机生产速度提高6%,织物质量提高4%,且相对进口产品性价比高,可为纺织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三维织机的织造质量和效率,介绍多综眼多剑杆织机的织造原理,并对三维织机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和卷取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指出:通过改进织机回综弹簧之间结构、增加穿线架、采用伺服电机控制液压缸伸缩进而控制剑杆带进出综框以及采用拉线小车等,能提高梭口清晰度,减少纱线磨损,稳定经纱张力,保证异形截面与引纬行程协调,实现异形截面织物连续"卷取",使得三维织机织出的织物更加稳固,毛刺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