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从江苏南通蓝印花布起源与印染技艺及发展入手,对南通蓝印花布在图案、色彩和印染技艺进行分析,并以南通蓝印花布与现代成衣设计相结合为立足点,将南通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成衣设计之中,为现代成衣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的记忆根植于江南流域。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不仅是江南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江南文化的具象载体。文章从江南文化的视域出发,进一步探索江南诗性文化的特征与源流,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质,将富有江南艺术审美风格的蓝印花布技艺运用于皮革制品的创新设计中。通过工艺实验与设计创新,结合现代化时尚女包设计特点与当代女性的审美特点,创造出具有江南非遗文化语境与情感温度的人文服饰品,为皮革制品设计的文化交融路径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蜡染及扎染艺术风格在服装中的应用,深入分析当前的手工印染技术。蜡染艺术风格图案写实、造型简练,犹如是"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表现力丰富;扎染艺术风格中凡结处皆原色,图案纹样多变。结果表明,在手工印染技术中,蜡染与扎染技术应用优势各有千秋,将蜡染及扎染艺术风格与服装设计相融合可以使我国传统的手工印染技术得到传承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蜡染和扎染作为我国传统的手工印染技艺,不仅历史内涵悠久,而且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彰显设计的艺术品位,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开始注重蜡染和扎染艺术图案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祉伊 《西部皮革》2023,(22):68-70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的代表,是一种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蓝印花布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严峻困难。蓝印花布文创设计应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中,传承蓝印花布传统技艺。文章从符号学理论角度对蓝白二色中蓝印花纸所传达出的语境、语意、语用四个维度进行分析,阐释符号学视域下蓝印花布文创设计应如何做,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之中。以达到蓝白二色中蓝印花纸所传达出的语境,语意,语用四个维度对蓝印花布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及对非遗技艺传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以蓝印花布为案例,研究传统印染非遗技艺。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对传统印染非遗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的意义,提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树立全民传承意识、创新图案色彩设计、拓展应用产品范围与革新制作工艺技术等传承和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将现代科学、文化元素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相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和应用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是对蓝印花布文化内涵和手工技艺的一种传承和创新。通过对蓝印花布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三方面的探讨,分析蓝印花布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的存在形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史料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藏蓝印花布进行探究,同时拜访浙江桐乡蓝印花布传承人,从蓝印花布的起源、发展、工艺制作、纹样艺术等方面总结技艺特征。得出: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选用纯棉面料作底布、天然植物染料为染剂,其在织造印染工艺与图案审美上具有民俗文化艺术的共性。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淳朴的纹样、古朴典雅的色彩和寓意多样的丰富图案承载着的独特的技艺特征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印染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得以传承下来,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美术种类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蜡染和扎染作为传统的手工印染技术,图案特征以及工艺制作流程使其更加具有艺术价值。通过对蜡染和扎染工艺的图案风格以及制作工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现代印染技术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藏蓝印花布进行探究,田野式拜访浙江桐乡蓝印花布传承人,并结合文献史料和实地研究,从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工艺制作、纹样艺术等揭示其美学特征。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选用棉纤维面料作底布,天然植物染料为染剂,在织造和印染工艺与图案审美文化上有着民俗文化艺术的共性。浙江民间传统蓝印花布纹样淳朴稚拙、色彩古朴典雅、图案寓意多样丰富,承载着独特的技艺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尹欣 《丝绸》2020,57(5):75-81
针对近几年南通地区蓝印花布销售量下滑的情况,文章探讨了当前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手工技艺的传承情况及新市场的打开方式。通过对互联网销售模式兴起的新型生产模式和传统手工生产进行对比,找出影响南通蓝印花布生产与销售的主要因素,并对此现象的突破提出解决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南通二甲镇的印花工艺至今沿袭了古法的制作工序,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工时较长,且与今日大众审美有所偏差,目前难觅其影。所以,南通蓝印花布可以采用手工与机器并行的生产模式,并配合打造品牌网店的线上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从而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崔荣荣  陈宏蕊  王志成 《丝绸》2020,57(1):81-86
针对中国传统民间蓝印花布中的灰缬蓝印工艺,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传世实物资料,从工艺、艺术和文化内涵等角度,对灰缬蓝印的制作工序、工艺特征及其蕴含的造物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考析。文章指出传统灰缬蓝印中“断刀”的核心工艺及在防染材料及用法上的独特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析这些工艺特征的形成是受传统民间“致用为本”“因材施艺”和“器以载道”造物思想的影响。通过对灰缬蓝印工艺特征和造物思想的解读,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蓝印花布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舫 《丝绸》2012,(8):43-47
中国民间传统蓝印花布印染纹样为丝巾图案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立足于设计实践,取材"乳燕迎春"和"凤戏牡丹"的蓝印花布纹样,在系列丝巾图案设计中,以应用方法为例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说明。通过选择和提炼蓝印花布纹样、融合时尚元素进行丝巾图案设计、提炼蓝印花布纹样和其他独特的纹样组合设计丝巾图案,以及使用其他方式对提炼出来的蓝印花布纹样再设计四方面,来分析和说明如何采用一系列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设计方法,将蓝印花布纹样应用于丝巾图案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的价值,指出其在原料的选取、成品的实用性及服用的舒适性等方面都体现了环保的理念,适应现代人对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详实研究,指出其纹样在工艺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应用范围。在构成方面的多样性上,动植物、人物及文字等纹样一应俱全;在形式美法则方面,又表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审美内涵。实用与审美兼具的南通蓝印花布以独具地域特色的纹样表现和应用,使人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淳朴与悠远,也是设计师的重要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15.
张冠峰  王潮霞  梁惠娥 《纺织导报》2012,(6):152+154-155
本文根据蓝印花布的传统美学特点,将现代设计的观点和数码印花技术融入到新型蓝印花布的创新设计中,使蓝印花布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蓝印花布纹样基元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传统的蓝印花布纹样,并能单独提取构成纹样的图案基元并进行分类,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纹样基元分类方法。首先,对采集的128张蓝印花布图像进行纹样基元提取,形成图像样本库,共21 212张。其次,从库中随机选取80%的图像样本作为训练集,20%作为测试集,利用5×5卷积核对训练样本进行卷积操作,将得到的特征图进行池化。通过3层卷积、3层池化及2层全连接层计算后,利用Softmax分类器得到12种分类结果。最后,通过基元样本的学习获取最佳网络模型参数,并取得较理想的分类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12种纹样基元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99.61%,检测平均准确率达98.5%,为蓝印花布纹样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蓝印花布纹样数字化创新设计的模型化问题,基于基数样条曲线构建蓝印花布纹样元素模型,利用张力系数表达形状的刚柔性,通过节点配置实现形状的凹凸性和多样性,并讨论了通过模型的泛化来表达更加复杂的纹样元素。使用轮廓跟踪技术提取图像中的纹样元素,利用Hu矩不变性选取最接近的模型实例,并根据重心、面积和重合度对选取的模型实例进行变换,将其应用到纹样空间,完成纹样的数字化重构。然后通过映射函数对数字化纹样进行参数映射来创造新纹样,将元素模型应用到纹样骨架进行骨架的改造,从而实现更突出的纹样创新。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案在蓝印花布纹样建模、重构方面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效率,在纹样创新方面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鲍小龙  刘月蕊 《纺织学报》2013,34(5):100-106
以蓝印花布特殊的镂空型纸版制版工艺产生的“笔断意连”的图案设计风格为设计前提要求,对蓝印花布图案设计中点、线、面、图地关系及构图排列等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数码技术寻找出创新突破口。通过运用具体的实例证明蓝印花布的创新设计,包括与其相关的民间工艺美术创新结合设计,在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条件要求下它们之间完全可以“珠连璧合”,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科学合理的传承创新研究方式是保留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蜡染的传统工艺和工业化生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兰峰  吴桂英 《印染》2006,32(8):19-24
概述了传统蜡染工艺技术的特点和工艺的制作过程,详细介绍了工业化蜡染的生产过程和各种冷染工艺。包括用于蜡染工艺的土林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活性染料、印度蓝染料的染色及其染料选择要求,以及拉幅、柔软等后整理。  相似文献   

20.
偶发性色彩在蓝印花布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护和发展蓝印花布技术,推动其技术革新以适应当代纺织品市场的发展潮流,重新定义蓝印花布的优势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引入偶发性色彩的创新概念,从蓝、印、花、布4个角度分别结合偶发性色彩提出其创新设计的构想,指出生动、人性化的偶发性色彩是改变蓝印花布传统风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分析了我国蓝印花布的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的优点与不足,归纳了蓝印花布的色彩、工艺、图案、原料等4个方面的主要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