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CT20弹簧操动机构因其一系列优点,被广泛使用在126 k 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上。随着开断能量的增大,CT20机构原有设计参数可能无法满足更高容量断路器的需求,如果没有采取对应的措施,那么机构合闸过程中合闸保持掣子的振动可能会造成合闸动作失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基于合闸保持过程中合闸保持掣子的振动作为研究点,开展机构合闸过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然后利用试验手段,以高速摄影机为主要设备,拍摄并记录合闸过程中的合闸保持掣子振动,最后结合仿真与试验的研究结果,分析合闸保持掣子振动对合闸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减小合闸保持掣子振动的方法。从文中研究可以得到:一般而言,CT20弹簧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大小掣子的振动时间持续10 ms左右,该时间段为合闸保持成功与否的关键;合闸保持大掣子振幅系数为7.6%,合闸保持小掣子的振幅系数为28.6%;振幅太大或者振动时间太久,均可能会造成合闸保持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合闸锁扣机构是高压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保持合闸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广泛用于126 kV断路器上的CT20弹簧操动机构在操作更大负载的断路器时可能偶尔出现合闸保持不住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由于合闸锁扣机构造成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复位时间差的概念,即合闸保持过程中合闸锁扣机构的大掣子和小掣子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差。通过增大复位时间差可以提高合闸锁扣机构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对合闸复位时间差有影响的参数。通过ADAMS软件仿真得到,增大合闸保持大掣子弹簧的预压力可以有效地增大复位时间差,增大小掣子弹簧的预压力以及减小小掣子弹簧的刚度,可以有效地减小弹跳对合闸复位可靠性的影响,从而降低出现合闸保持不住现象的概率。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改进CT20弹簧操动机构的合闸锁扣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VS1型真空断路器合闸线圈烧毁故障处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VS1型真空断路器在合闸时经常出现的合闸线圈烧毁事故,在现场对一起典型合闸线圈烧毁故障进行了测试分析,找到了线圈烧毁的原因:跳、合闸线圈通过电流时断路器不动作,则切断线圈电流的辅助接点不能正常打开,线圈一直带电,时间稍长,烧毁线圈。给出了故障处理措施:更换储能保持掣子的顶轴,使储能保持掣子在滚轮中的扣入深度变浅;更换合闸线圈连杆的铜质顶帽及紧固螺丝,增大合闸线圈连杆的冲程。同时,为避免此类故障的重复发生,总结了在日常检修维护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发电厂发电机出口220 kV断路器调试期间多次出现合后即分现象,现场对其合闸保持机构进行检查,发现固定在机构支架上的圆柱销不能精确限制分闸掣子复位位置,在合闸弹簧的作用下,造成保持掣子过行程,引起断路器合后即分。为此开展技术研讨,对断路器机构进行改进,实现断路器可靠合闸。  相似文献   

5.
韩燕  关成海  闫斌斌  葛亮  郭明 《高压电器》2022,(2):193-198+206
针对一起弹簧机构高压断路器合后即分的质量事件,通过现场事件过程分析,断路器现场状况检查试验,事件模拟,分闸掣子装置数据测量,查明故障原因。因为分闸掣子装置脱口器锁杆与衔铁之间间隙偏小和掣子装置中线圈复位异形弹簧角度超差,导致抗冲击能力下降。正常合闸冲击力使衔铁振动较大,衔铁碰撞锁杆,造成锁杆运动使舌片失去闭锁,导致断路器分闸,并根据故障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分闸掣子装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起220kVSF6断路器合闸故障的排查,分析断路器BLG1002A操作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尤其是分合闸掣子装置在分合闸中是如何配合工作的。并基于此对故障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对故障操作机构进行了检修,检修的结果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进而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烧毁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一起220 kV断路器合闸线圈烧毁事故,对其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初步分析。发现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烧毁可能由于合闸滚子和合闸掣子长期的摩擦,导致合闸滚子和合闸掣子脱离时的摩擦力增大引起。根据这一原因提出延时跳开合闸回路改进措施,同时对跳闸回路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压断路器开断电流不断增大,要求配用的弹簧操动机构应具有更大的操作功。在机构合闸过程中,冲击变大,合闸保持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偶尔会出现机构合闸后立即分闸的“空合”现象。文中首先对CT26弹簧操动机构合闸保持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采取增大机构合闸过冲量、加快合闸保持掣子复位速度、增大滚子与分闸掣子扣接区域等措施,对合闸保持结构进行了设计改进,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最终,消除了操动机构的“空合”现象,提高了断路器动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韩燕  关成海  闫斌斌  葛亮  郭明 《高压电器》2022,(2):193-198,206
针对一起弹簧机构高压断路器合后即分的质量事件,通过现场事件过程分析,断路器现场状况检查试验,事件模拟,分闸掣子装置数据测量,查明故障原因.因为分闸掣子装置脱口器锁杆与衔铁之间间隙偏小和掣子装置中线圈复位异形弹簧角度超差,导致抗冲击能力下降.正常合闸冲击力使衔铁振动较大,衔铁碰撞锁杆,造成锁杆运动使舌片失去闭锁,导致断路...  相似文献   

10.
贺黠 《宁夏电力》2014,(1):59-61
针对某变电站231断路器合闸储能弹簧断裂,引发断路器拒绝合闸故障问题,通过金相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断路器拒绝合闸故障的原因是合闸弹簧材质不符合要求,质量不合格,引发合闸弹簧折断,造成合闸不成功,断路器辅助节点未切换,合闸线圈长时间带电而烧毁。  相似文献   

11.
500 kV输电线路断路器合闸电阻配置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剑  朱芸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9):100-103
通过对某500 kV输电线路断路器取消合闸电阻的投切试验、断路器事故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电磁暂态仿真计算,讨论了500 kV输电线路断路器取消合闸电阻的原则,与线路操作过电压幅值、线路两端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情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500 kV输电线路断路器合闸电阻配置时,需要考虑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配置情况,这将直接影响断路器断开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断路器选相合闸装置的基本原理、时间参数整定原则,分析了容性负载及感性负载的理想合闸时刻及控制时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断路器关合时间测试的方法及利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出电压与开关位置、选相合闸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相结合的选相合闸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容易烧毁的现象,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断路器分合闸控制回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实现对断路器跳闸、合闸线圈的保护,能进行二次分(合)闸,还具有故障记录及相关信号出口功能。  相似文献   

14.
潘济猛 《广西电力》2014,37(4):60-62
介绍在线路故障后强送操作时500 kV断路器合闸不成功的原因排查及处理过程。通过排查,发现由于该断路器使用本体"防跳",串在"防跳"回路中的辅助接点接触不良,导致该辅助接点连接的防跳回路在分、合状态变化时,回路切换延迟引起该断路器发生合闸线圈及操作箱板卡烧毁故障。根据故障原因及排查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给同类设备的运维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GIS断路器分/合闸线圈故障可能会导致断路器三相不一致故障发生,文中对宜都换流站GIS的5053断路器三相不一致故障处理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一起500 kV断路器的防跳回路失效故障,指出故障是由远方控制程序导致,具体原因是断路器合闸脉冲时间设定不合理和继电保护动作未能闭锁断路器合闸命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将断路器的合闸脉冲时间由60 s改为0.5 s;在断路器内部故障与断路器合闸闭锁条件中加入断路器的保护动作信号。  相似文献   

17.
查明220 kV线路转检修操作过程中2055断路器分闸不成功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通过对该故障断路器进行检查、测试及分析,指出该断路器发生机械故障,机构内分闸线圈固定螺钉松动,撞针与触发器间隙变大导致撞针无法顶触发器,是断路器分闸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止断路器发生此类机械故障的预防措施,为同类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监测断路器操作回路中跳/合闸回路、压板和保护出口接点的状态,并对其薄弱环节故障进行预警以避免断路器误动或拒动,设计了断路器操作回路的智能化监测系统。该系统改进了现有跳/合闸回路,并给出了系统中元件的选型与参数整定依据,能够实现跳/合闸回路的全工况监视和保护。为了实时监测断路器操作回路压板和保护出口接点的状态,实现压板误操作和保护出口接点故障报警,该系统采取了配合使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和霍尔电压传感器的方法,并给出了传感器的具体安装位置。该系统采用单片机处理并上传传感器采集的现场信息,利用LabVIEW编写后台软件界面,能够实现实时状态显示、人机交互、历史数据存储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起换流站交流滤波器断路器C相合闸时间异常现象,分别开展断路器本体试验和二次控制回路检查,通过分析该断路器机械特性、气体成分、传动试验结果及合闸回路电压监测结果,最终确定异常原因为该断路器合闸回路过长导致合闸线圈两端电压降低,长期低压运行令断路器C相机构合闸线圈与衔铁动作配合性能下降,产生100 ms动作延时。根据分析结果对现有断路器控制回路进行优化改造,并对改造后回路持续监测,断路器三相可靠合闸动作均无延时。合闸线圈端电压提升至正常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